哥白尼革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解决办法
• 康德认为:应该是对象符合主体的。 • 人自身有一套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形式,所有人
都以这套形式去认识对象,然后得出一样的结 论。形式是认识外物的工具,不是知识。(墨 镜) • 内容是:知识是经验的 • 形式上:是先天的,普遍的,必然的
12
后天经验
个别、偶然 感觉经验
科学知识
先天的形式
时代背景:
在康德的时代,经验论与唯理论陷入困境的理论背景下, 以往在认识问题上的传统观念坚持真理就在于知识符合对象, 这显然无法说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理性的有限性问题“浮 出水面”。另一方面,卢梭以标新立异的方式突出了自然、 自由与文明、进步之间的矛盾,导致启蒙主义开始了自我反 思。与此同时,作为哲学核心部门的形而上学面对休谟的怀 疑论和法国唯物主义的攻击,名存实亡。
由于时代背景,这一革命仍是不彻底的,仍存在诸如知识的先 天性问题、"物自体"不可知问题、现象与本体相分离问题、忽视客体 性原则问题等缺陷。康德的解释显得有些武断,他说“物自体”是一 个独立而客观的绝对性存在,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因此不能成为任何 形式的知识的对象,而我们能够认识的则只是物自体作用于主体所引 起的现象,我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先天范畴主动地“综合统一”这些 可感觉的现象,使其成为经验和知识。因此,在我们的认识能力范围 之内的只是现象世界,而在其背后则存在着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 物自体世界。他是唯心的。
3
经验主义者认为: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 验
4
理性主义者则认为:
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提出 天赋观念。
5
哲学的问题: 理性的危机 自由的失落 形而上学的名存实亡
6
造成哲学危机的根源
• 形而上学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它只是“普通经验的庶孽”, “理应对她的僭越表示怀疑”)
普遍必然的
独立于经验, 作为经验的条件
13
这样以后: 通过形式认识的
wenku.baidu.com
表现
事物对我们来说
(大家都是一样的,所有具有普 遍性,必然性)
形式之外的
物自体
我们所不能认识的,具有不可
知性,就有了自由的可能
证明了道德得存在
14
目的及意义
康德的哲学革命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通过主体先天 的认识形式来确立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则通过对认识能力的 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而且这后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
这场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在本体论领域发现了"对象"世界的存 在;第二,在认识论方面发现和确立了主体能动性原则;第三,在哲学史上实 现了哲学研究思路的转向。 这场革命,是为了解决哲学所面对的危机。 康德以其“哥白尼式的革命”颠倒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从二元论和不 可知论出发,划分了理性的两种功能,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以限制理 性的认识能力的方式,突出了实践理性的优先地位,从而将形而上学的对 象从理论理性的认识领域转移到了实践理性的道德领域,以道德实现自由 的方式来满足人类理性试图超越自身有限性通达自由境界的终极关怀。
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 命”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 生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一个手工业
者家庭。父亲是个皮匠,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这很大影响了康 德。康德生于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归属苏联, 改名加里宁格勒)的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皮匠, 而母亲是虔信派教徒,这对康德的影响很大。 • 1740年进柯尼斯堡大学学习 ,毕业后,康德在贵族家庭担任了 八年的家庭教师。1755 年以拉丁文论文《论火》得博士学位。 1755年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论》,第一次在长期统治人 们思想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缺口。 • 1770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教授。写作《论感觉 界与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这是康德思想的萌芽。以此为界, 1770年之前为前批判时期,之后为批判时期。 • 1780年,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他的哲学思想进入批判时 期。在此后10年间,构成批判哲学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导论》、《判断力批判》3 部巨著相继问世,另外还 刊行了《未来一切形而上学导论》、《道德形而上学探本》以及 其他10多篇论著。在德国,康德的声望日隆,他的新哲学在德国 的影响不断增长。 • 1797年,他辞去大学教学工作。1804年去世
15
评价
以它特有的方式了,知识对象的倒转,解决了科学知识普遍必然 性这个问题,同时,事物对我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也就给我们保留 了一个自由的天地,那么这个自由的天地也就为道德提供了前提。澄 清了传统形而上学所引起的混乱,并把形而上学从认识的的领域转移 到道德的领域。 他继承和改造了启蒙主义,既超越了自然主义又不 是指向神的天国,而是使道德的法则完全植根于理性之身 。
• 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克服形而上学 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的原则是纯理性的,而“理性使用的原则既 然超出经验的界限,也就不能被任何来自经验的试金石加以检验了”
• 形而上学的性质决定了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教导,而且完全依 靠单纯的概念”,而理性至今未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 准(“他的做法到现在为止只不过是在黑暗中摸索,而且更糟糕的 是在单纯的概念中间瞎摸”)即形而上学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表 明它缺乏科学性不能成为一门学科。
为了在哲学领域证实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 题,他还要论证自由,另外,他也要为形而上学寻 找出路。受哥白尼启发,康德把大胆假设不是知识 必须符合对象,而是对象必须符合知识,从而引起 了一场富有成效的“哥白尼式革命”。
10
那么形而上学如何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呢
康德说,看物理学和数学是怎样做到的。
数学和物理领域的革命的共同点是: 即把从客观到主观的思想路线转变为 主观到客观的。
按照知识必须符合对象的传统观念 1、外部事物及其属性如何能够挪到我们的头脑中来? 2、即使我们假设这是可能的,建立在后天经验基础上
的知识如何可能是先天的?
8
人们的知识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普遍必性, 甚至连知识和真理所依赖的因果律本身也是由心灵 的联想、期待所形成的。所以人们对知识产生了怀 疑。而科学,尽管来自经验的知识缺乏普遍必然 性,但是也已经足够用了。人们相信科学的必然性, 不管哲学有没有证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