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对于乒乓球选手来说,良好的。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术,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关键词:乒乓球;技术;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8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231-02
一个运动员,尤其是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除了要有高超的技术外,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纵观现今世界乒乓球大赛,各国运动员的水平相差无几,尤其是男队,胜负往往只在一、两分上,哪个国家、哪个。队、那一名队员说绝对地获胜,都是没把握的。拿今年第五十届莫斯科世乒赛赛前队内循环赛来说,前三轮就把马琳、王皓、王励勤淘汰出局。因此,在技术水平相当情况下,心理训练尤为重要。中国乒坛元老徐寅生曾说过: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特别是抗干扰等心理上的意志品质,即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著名教练员蔡振华也是
很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每次比赛都会请心理专家到训练馆去专门为运动员进行心理辅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干扰能力,使之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具备良好的作战心理。要从心理上首先打败对手。少帅刘国梁也是,在内部重大比赛中,往往按每局5:5或9:9开始,为的是让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由于乒乓球规则的修改(由原来的21分制改为11分制)比分缩短,胜负稍纵即逝。
随着中国乒乓球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已经超过了世界其他各国,但并不是因为技术全面在影响着结果。所以作为乒坛强国――中国。对心理方面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只要中国选手走出了心理这一关,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心理医生也因此成为了比赛队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年第五十届莫斯科世乒赛,刘国梁教练就透漏了一个秘密,决赛时对德国队,原本叫王皓上场,提交名单的前五分钟才临时决定派张继科上,原因是赛前王皓总觉得粘的拍子胶水不行,打的球总是下沉,刘国梁问他有没有把握,王皓犹豫了一下,原本五秒的时间结果三秒刘国梁就做出了决定张继科上。这就是王皓不果断不坚决。其实刘国梁也说王皓打更有把握,但他犹豫了。不派他上第一可锻炼新人,第二叫你知道不是非你莫属,今后要更加努力(而我国女乒这次世乒赛表现不佳,以前,我国女乒几乎没对手,这次让海外乒团新加坡队打败。原因是队员年轻,缺乏比赛经验,心理
素质差,按说技术水平不比他们差,甚至还比他们好,(世界排名在他们前)但比赛中队员往往发懵,关键时候顶不住,象刘诗文几次击球击到拍边上,这在以往的比赛中是没有的,这一点应该像邓亚萍好好学习)。
通过对获胜运动员进行调查统计:有95%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充满了信心,而最终是获得了胜利的。只有5%的运动员是在没有信心之下而赢得了比赛的。作为乒乓球教练员就应该从小就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让其在训练与比赛中都必须充满信心去面对一切。
张怡宁、王楠的技术都很全面,基本功好,打法各有特色,张怡宁打法凶狠,王楠攻守兼备,打法刁钻。谁胜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往往在关键时刻张怡宁总是与冠军失之交臂。在巴黎世乒赛中状态很好的张怡宁最终还是没有拿到冠军,最主要的方面是张怡宁在心理素质上不如王楠。王楠在多次国际大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以顽强的毅力转危为安,体现出了她出色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张怡宁最缺少的。她应该在心理变得更加强大,只要她能迈过心理这道坎,必将获得各种国际大赛的挂冠。作为教练员应该在平常就培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为比赛作好准备。
中国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为俄罗斯世乒赛所进行的队内
大循环比赛,男乒的“大腕”们步履维艰,过关不易。老将
们输球,中国男乒的选拔赛出现天下大乱的局面。少帅刘国梁是这样解释的,这次选拔赛虽然残酷但就是为了锻炼年轻队员以及老队员的心理素质。
乒乓球运动员如何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对于一位乒乓球选手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随着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一场比赛的胜负往往仅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成功与失败只是一步之遥。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握的技术,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整场比赛的失利也许只是一念之差。对运动员来说,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和比赛的磨砺;而对教练员来说,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运动员优秀的心理素质,则是我们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可以把心理类型分为三种:(1)发挥型:这类运动员头脑冷静、表现稳定,能保证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对关键球的处理能力很强;如马林、王皓。(2)兴奋型:这类运动员到比赛时异常兴奋,自我表现欲望很强,经常能够超水平发挥,但不够稳定,技术容易起伏;如陈圮。(3)紧张型:这类运动员比赛时容易紧张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很不稳定,平时训练或小型比赛发挥得很好,挑不出毛病。但一到大赛就发挥不出原有的水平。如王励勤。
根据心理学控制点的理论,我们把发挥型和超发挥型归结为内控点型――自己能够把握比赛胜负的程度大。其特点是:(1)往往定向于技能或能力,并且渴望成功,也不惧失败:(2)更能持之以恒,强调努力的因素,坚韧性好;(3)能够耐受较长时间的艰苦训练,且自觉性高;(4)更能调整个人目标,使目标与自己的实力水平相适应。如马林,他是现在年轻选手中典型的发挥型运动员。他以顽强的意志品质著称,在比赛中头脑异常清醒,越到关键时刻,越显出他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以45届世乒赛单打比赛对瓦尔德内尔那场球为例。马林在大比分0:2落后、第三局又以11:16落后的情况下。没有放弃,而是一分一分地咬,老瓦稍一松懈,马林就抓住机会将比分追回,并一鼓作气连扳三局以3:2淘汰对手冲人决赛,从而为中国队夺得4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铺平了道路。再比如刘国正,也是年轻选手中典型的发挥型运动员,他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比赛中头脑冷静、发挥稳定,在关键时刻更是有高水平的演出。拿46届世乒赛男团半决赛中刘国正VS金泽沫这场球来说,是一次实力悬殊的较量,无论是技战术变化还是大赛临场经验金泽洙都要高出一筹。在第一局失利、第二局3:8落后、第三局15:19落后的情况下,刘国正紧追不舍,即便是后两局中相继出现的七个“赛末点”也未能撼动其超人的意志。在极端困难的局面下,他抓住了转瞬即逝的唯一一次机会,最终以2:1反败为胜,创造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