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辞角度谈语言歧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修辞角度谈语言歧义现象-中学语文论文
从修辞角度谈语言歧义现象
杨倩
在汉语里往往会存在这种情况,一个语言片段可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歧义现象。
从语法角度来看,我们说话写文章时要把自己的观点准确地表达给听者、读者,此时我们就要消除歧义,力避语病,但这只是我们对歧义现象基本的消极的看法,如果我们巧妙地对歧义现象加以使用,便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且成为使用语言的人驾驭语言的一种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为了获得特别的修辞效果,本来可以用意义更明确的词语,却故意选用可能造成歧解的言辞,巧妙地利用歧义,使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多角度地思考理解,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说话、写作、阅读的能力有所提高。
本文将从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关系歧义、语境歧义等方面来谈谈巧用歧义及其产生的修辞效果。
从词汇方面说,巧妙地使用因同音词、多义词而产生的歧义,能丰富语言的容量,拓展思维的广度。
例如“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劝解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
(鲁迅《阿Q正传》)
这是阿Q与小D的一场龙虎斗,吸引了不少的看客,前段的意思很明确,后段有了歧义,“好”字可以有以下几种理解:a.结束语气,表示劝解;b.赞许语气,表示颂扬;c.嘲讽语气,表示煽动。
这样给学生分析,他们就能体会到作者如何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不同的感情和态度,体会同音词表达多种感情的凝练、含蓄。
从语法方面说,巧用因句子的结构关系的不同或层次分析的不同,能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相传有个刻薄的富翁造了座高楼大厦,请一个秀才写楼联。
秀才深知此翁为人,决意捉弄他一下,便写了“此地安能久居主人好不悲伤”这副楹联,并念成“此地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富翁听后颇为满意,待贴出来宾客们却个个偷偷地暗笑,富翁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却又无可奈何。
就是“这种地方不能久居,所以主人很悲伤”的意思。
这个小故事巧用断句两读歧义来使听者产生不同的理解,在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断句方式对对联的影响不大,但是有时候不同的断句方式会产生联意的大变化,甚至相反,上述例子就足以说明,换一种断句方式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从语义关系方面说,利用语义双关造成的歧义可以加深理解表达的效果,能使听者感到饶有风趣、余味无穷。
大画家张大千在一次宴会上对梅兰芳敬酒时说:“你是君子,我是小人”。
这个句子有四种意思:a.你是君子,我是小人;b.你靠动口(唱),我靠动手(画);c.你动口喝酒,我动手斟酒;d.你讲道理,我不讲道理——非要你喝不可了。
通过这个歧义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画家张大千所要表达的语意,一句话能暗含这么多的含义可见说话者的智慧,同时也使听者回味无穷,可以引导学生在说话作文时能学会这种语义双关的修辞手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从语境方面说,在上文提到语境能消除歧义的作用,主要是将词汇、语法、语义关系引起的歧义放入具体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歧义便可消除。
但语境在一定情况下也能产生歧义,且会产生戏剧性的效果。
例如:鲁迅的《药》里写刽子手康大叔向茶客讲述了牢头阿义如何打了革命者夏瑜两嘴巴,接着说:“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
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愚昧而凶残的康大叔,绝不可能理解夏瑜说可怜的含义,但他从夏瑜说这句话时的“神气”,也就是借助情景语境的制约,正确地断定夏瑜说的“可怜可怜”是指“阿义可怜”。
而花白胡子由于不在夏瑜说话的现场,缺少康大叔所受到的那种情景语境的制约,他就只能按自己的理解,把夏瑜的话歧解为夏瑜“可怜”了。
歧义句与语言表达的明确性这个要求,总的来看,是相互矛盾的。
没有特定的上下文条件,不能排除歧解的可能性时,属于语病,就不宜使用。
但出于表达的需要,用得其所,使用得法,反而可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起到积极修辞的效果。
朱德熙曾说过:“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中得到反映。
”
总之,巧用歧义能带来很好的修辞效果。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仔细体会歧义现象中的精细微妙,更好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丰富、规范学生的语言,高度重视语言感性材料的积累,使语言的感觉越来越敏锐,让学生真正做到对知识感知、吸收、融汇、内化,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杨倩,语文教师,现居新疆沙雅。
责任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