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命题研究-2019年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命题研究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掀起新的教学变革,学业评价的要求也相应产生变化,试卷的命制要体现《201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整合交融”的理念,着力区分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有效引领教学。以下以温州市2017学年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以下简称“期末试卷”)为例,谈谈基于统编教材的试题命制应关注的几个点。

一、践行教材理念,呼应课程体系

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构建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命题者要仔细研究教材、教学用书和配套的作业本,归纳教材的显著特点和明确要求,在命题时紧扣语文教学常态。

(一)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设题

跟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指出,“七年级以培养一般的语文能力为主,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单元导语”和“积累探究”反复强调朗读和默读的技巧,这显然是七年级(上)语文教学的重点。对此,期末试卷第1题以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经典语句为材料设题:

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

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请标出画线句的重音,并简述理由。

题干中“重音”的定义取自教材第一单元课文《春》的注释。这一试题既考查学生朗读时的语感,又考查学生对重音作用的理解。

此外,期末试卷第8题,要求解释选自《世说新语》的如下几个加点字:

①盐空中差可拟

②王仲宣好驴鸣

③顾语同游曰

④俄而齐王败

这几个加点字均为课文重点字词,可以考查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运用能力。

(二)呼应从“教读”到“自读”的课程体系

“考试既是检测评价,又是学习指导”。让语文知识介入评价,根据材料给予适当的学习方法或策略,指引学生灵活运用并完成规定任务或解决实际问题,能有效检测语文核心素养,规避大量应试训练对检测效度造成干扰。如期末试卷中的古诗词赏析题:

《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方法,自读《天净沙?秋》,完成赏析。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名词之美]“枯藤”“老树”“昏鸦”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风萧瑟的凄寒之感。

[色彩之妙]“夕阳”让人联想淡黄色的微光笼罩大地,晦暗的色彩更衬托出游子漂泊的孤独和哀愁。

天净沙?秋〔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名词之美] 。

[色彩之妙] 。

《天净沙?秋思》取材课内,和《天净沙?秋》在表现形式上诸多相似,此题紧扣两首元曲的核心技法――名词和色彩,呼应教材编写的体系结构,努力搭设助读系统,形成由“教读”到“自读”的试题脉络,检测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

(三)研究《作业本(语文)》的命题价值

作为浙江省内与统编教材搭配使用的教辅,《作业本(语文)》是课前预习的重要工具,为教学提供了清晰有效的设计思路,也是课后拓展学习的主要载体。命题者可深入研究《作业本(语文)》试题,厘清其与教材的关联,参详试题背后的理论依据,并充分利用《作业本(语文)》改编试题。如期末试卷的第9题:

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个方块汉字都是一个个有趣的密码,常常蕴含着无限想象的空间。“阅”字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题目:小兔的“阅”历;我的年度“悦”读史;“阅”兵,“阅”中国……

这一写作题以“汉字密码”切入,改编自《作业本(语文)》中《天上的街市》课后拓展“联想的大树”,融合教材第六单元写作板块“发挥联想和想象”,指引学生以“阅”字为基点,从组词、读音、字形等角度加以联想想象,激发写作兴趣,铺设读写之路,强化了《作业本(语文)》在教学中的效用,又呼应“七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的学段要求。

总之,期末试卷将“教材―课堂―评价”视作整体推进延伸,力求每道题都能检测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每道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依据。

二、倡导名著阅读,渗透阅读策略

统编教材注重向课外名著阅读延伸,倡导“1+X”教?W策略,“名著阅读”成为“三位一体”阅读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要体现名著阅读的重要地位,不仅体现在加大分值上,而且应加强考查名著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其他试题中巧妙渗透名著阅读,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期末试卷以“爱阅读?诗画旅途”“爱阅读?文学欣赏”和

“爱阅读?新少年写作”三个真实的读写活动为线索,强化了阅读氛围。

(一)由“细节识记”转向“阅读能力”的命题导向

名著阅读(或“整本书阅读”)是最真实、最常态的阅读形式,它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比单篇课文的精读更甚。评价不应只注重对表层信息的识记性考查,“基于对名著阅读理解基础上的体验、感悟、思考,应该是文学阅读的价值追求,也是名著测评的基本方向”[1]88。期末试卷在名著阅读的考查上组合了《西游记》中悟空成长三个阶段的片段命题:

大话悟空

――《西游记》研读札记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片段(略)。

[字字珠玑]“一”是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个字。但选文中三个加点的“一”字,却让我感受到孙悟空。妙!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长老圣僧恨逐美猴王》片段(略)。

[句句经典]画线句详细描写了孙悟空的一言一行。我从中感受到了孙悟空。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片段(略)。

[段段精辟]此段写受金顶大仙指引,唐僧师徒渡河的情景。比较八戒和悟空的言行,我对悟空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和对以上三个选段中孙悟空言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