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市场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胡钧.《当代经济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论
我认为这里包涵着实践经验的新概括,我们应当对此在理论上加以阐释。
邓小平同志说,计划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都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但这绝不是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区别。
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 体现在政府与市场在国家资源配置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当前有一些人把市场看作是我国资源配置的根本的和主导的力量,把政府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弄颠倒了。
我认为必须把颠倒了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然,在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工作中会陷入盲目性,给实际工作带来重大损失,甚至有引向改旗易帜邪路的现实危险。
首先,胡钧阐述了一、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产生及二者关系。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其本质来说,是所有制关系派生出来的问题。
市场与政府:“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在资源配置上,通过法律法规来维持市场之旅的正常运行。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 1)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全社会的生产资料属于全社会成员共同所有和共同支配,目的是为了全社会所有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及其全面发展。
而市场经济则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生产目的是为了私人利益。
私人
生产者只是为了其私人利益,小商品生产者是为了个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从事生产活动。
( 2)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社会生产摆脱了分散的私人生产者的盲目性支配,是按照预定的目标有计划地配置全社会资源为实现共同目的服务。
私有制则决定了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只能是由各个私人自发地进行,全社会生产资料在不同生产领域的合理配置只能借助于市场价格波动间接告诉私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这个过程不是平稳地进行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经济震荡和破坏,会有生产者的失败与成功、企业的兴起与破产、产品的不足与过剩,总之,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全社会生产过程的均衡只能经历着不断的混乱才能
得到实现。
( 3) 分配关系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人们只是以个人的劳动参与生产过程,所以,个人消费品分配只能是按每个人投入的劳动量,在社会总产品中对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扣除后,其余部分实行按劳分配。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最核心的利益关系
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因为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资源配置上最根本的不能是依靠市场的自发性,而必须是对整个经济的有科学预见的计划的引导和强有力的实施。
这只能靠发挥代表全社会利益的政府的指导作用。
当然,在资源配置的大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后,具体贯彻实施时,在现阶段还必须重视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和一定范围的调节作用,以有利于整体目标的实现。
措施手段:政府制定规划自觉地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并根据全局的发展状况,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
这是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根本的重要功能。
政府还要在组织经济发展中,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正义,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坚持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本身及其需要,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和他们发展的需要。
2、马力宏,刘翔在《理论探索》公共行政管理《变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及其影响》
在现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各国的政府与市场都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矛盾与挑战,突出表现为:市场的活跃性与政府管理体制相对稳定性的矛盾,金融危机对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的挑战,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矛盾对市场发展的影响及传统政治体制对现实市场机制的制约。
首先他们认为(一)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新时期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发展趋势将对未来各国经济产生影响
阐述了二、政府与市场关系在现时期面临的矛盾与挑战
(一)市场的活跃性与政府管理体制相对稳定性的矛盾
(二)金融危机对政府市场监管能力的挑战。
(三)现时期不同层级政府的利益矛盾对市场发展的影响
(四)传统政治体制对现实市场机制的制约
首先,形成了政府主动调整应对政府与市场关系挑战的共识。
其次,形成了提高法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的共识。
再次,形成了全面建立起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补关系的共识.
3、王玉珍《改革与开放》《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个关键元素》
本文就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个重要元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笔者认为,从观念上厘清政府与市场各自活动领域及边界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前提;准确定位政府职能,从机制上确实转变政府职能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路径上通过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
一、理念上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二、机制上要准确政府的职能
1.要定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现状
2.要具体科学把控政府职能的内涵,防止在执行中走样
3.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程序等使机制自发的发挥作用
三、路径上要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政府要由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转变为调控和监督市场
2.政府要由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为主,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上来
3.政府要由以审批和资源配置为主,转变为服务和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主上来
4.政府要由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社会管理上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
4、张群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解读——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观分析》河南大学学报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历经几次大的历史演变,政府(国家)与市场关
系的历史演变.自由放任主义,凯恩斯主义,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仍未找到最佳契合点。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范围就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即提供公共物品;由于“经济人”自利和理性在政治领域的存在则使实现政府职能的公共选择机制变成了利益与实力的较量,最终导致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既承认政府的必要干预,又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试图利用制度约束在
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二、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区分:公共物品理论。
也就是区分了政府与
市场的各自职能。
因此公共选择论者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强调市场机制和自由放任。
但它已不再把政府作为只具有保护性的“守夜人”,而是主张政府更要发挥生产性的功能,政府应该集外在性保护和内在性生产两种作用于一体,虽然这两种作用只限于公共物品领域。
5、郭亚楠【管理世界】议政府与市场关系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几种论断
1. 政府是社会的中心
2. 市场崇拜主义
3. 折中观点(二)对于两者的关系的新的论断
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实质就是政府同企业、居民的关系
2. 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有距离的分工协作关系
3. 政府与市场关系就是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
一方面,我们在显示政府干预的只要地位时,还要发挥基本型作用;另一方面,现在的政府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管组织,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
“政府行使着重要的经济角色,与个人组织、自愿组织相比,政府可以看作是经济组织或具有鲜明优缺点的组织
论文可以用哲学的观点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