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电测试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电测试仪
皮肤电反应最早叫心理电反射,但这一词不甚确切,以后一般都同意采用皮肤电反应一词。

它作用的机理是:在情绪状态时,皮肤内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等变化,能引起皮肤电阻的变化。

皮肤电反应仪就是以此来测定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情绪反应。

人体表面各部位存在皮肤电阻,当人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引起情绪变化,在皮肤上就有电阻值变化,当外界加有电动势时,皮肤的任意二点之间就存在电位的变化,当然这电位是微弱的,皮肤电测试仪就是将这微弱变化的电位差通过低噪声高放大倍数的电路放大,再反应到电表上,使主试知道被试在经历某一事物时发生了情绪变化。

一仪器介绍
目前对皮肤电的测量基本上都是依靠直流电压法。

也就是说,把两个电极分别接到皮肤的两个部位,并把电极与电流计和外接电源进行串联。

当电路接通后就会在人体构成的回路中产生一个电流传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

如此时再给予刺激引起被试者的心理兴奋,则会降低电阻值而增大电流。

皮肤电测试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实时记录皮肤电阻的变化,从而间接反映人体情绪唤醒的变化。

皮肤电测试仪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与0-100刻度的仪表盘相连的欧姆表,开关启动后电源对其通以10-12µA,1-1.25V的直流电(这个电压小于人体内H原子的电势—1.36V,经过反复测试以及理论验证,确保绝对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不同型号的皮肤电测试仪量程也可能有略微的变化。

对于量程为0-100的皮肤电测试仪来说,若假定皮肤的标准电阻是100µΩ,仪器测得的读数将为最大量程的一半,即50。

最小的电阻值0表示的电阻无限大(即没有电流通过),最大值100表示在给定电压电流下电阻为0。

而另外有一些仪器量程为0-200,原理大同小异,即100表示皮肤的标准电阻,0表示电阻无限大,而200则表示电阻为0。

电流(C)=电压(V)*电导值
当电压(恒压)=K
电流(C)=K*电导值
传统的测量方法以电阻为定量单位,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惠斯通电桥,使用时可以调节有刻度的电阻器到零点,来抵消未知的(即被试的基线)电阻,然后从
电阻器的刻度上读出被试的电阻;第二部分是在电桥上串上一个放大器,以把电流的变化放大。

目前,新型的皮肤电反应仪就在此基础上,向小型轻便化和灵敏准确化发展。

皮肤电测试仪的探针由绝缘层包裹,内部触头用黄铜或银制成,与电路的正极相连。

主试手握探针的绝缘外层然后用探针的顶端金属头按压被试的指定受测点。

测试过程中由被试手握一个管状电极,它与电路的负极项链,这样以来仪器和被试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仪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严禁被试携带任何金属或磁性物质,被试以最舒适的状态保持放松即可。

皮肤电测试仪探针的检测点选取比较灵活,原则上身体的各部分区域均可,为方便起见通常选取手或脚。

探针触头在患者的皮肤上挤压时会产生暂时的凹痕和轻微的不舒适感,但不会疼痛。

仪器联接的过程中,要告知被试仪器的安全性,确保他们以轻松地心态接受测验,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皮肤电测试仪的结果是以曲线波纹的形式来显示皮肤电反应变化的整个过程。

皮肤电测试仪通常用于测定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情绪反应。

它作用的机理简单来说是:在情绪状态时,皮肤内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以及汗腺分泌等变化,能引起皮肤电阻的变化。

测量皮肤电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种——恒压法与恒流法。

皮肤电测试仪开发的早期恒流法比恒压法更为流行。

但在实践中发现恒流法会受很多无关因素的影响,比如所测部位皮肤汗腺分布疏密和汗腺活动数目多少等,因此其精确性不如恒压法。

尤其当所测部位皮肤汗腺活动减少或汗腺分布较少时,皮肤电导减小导致电流增大,会产生过量电流存集在电极上,对皮肤产生刺激。

这种由仪器本身产生的“刺激作用”,会影响甚至干扰皮肤电活动的测量结果。

与此相反,恒压法不受皮肤部位汗腺多少的影响,也没有由过
图1 皮肤电仪
强电流而产生的“刺激作用”。

测量皮肤电导也有应用交流皮肤电导仪。

测得的数值与直流电压法测量的很接近。

其优点是电极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小和对电极的保护等要求不高。

而直流皮肤电导仪易受皮表电容和电极极化的影响。

因此,近年来生产的皮肤电测试仪较多使用恒压法或交流电的方法对皮肤电进行测量。

二背景介绍
皮肤电测试仪是心理学常用仪器,它的产生是以量子医学的发展为基础的。

1958年,德国医师Dr.Reinhold V oll发明了富尔电针(EA V,即Electronic Acupuncture according Dr.V oll),EA V通过皮肤表层测量人体生物能的回馈信号,它是全世界量子医学的先驱,也为基于量子医学理论基础上的检测仪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而皮肤电测试仪真正的诞生要追溯到十九世纪末。

人体皮肤电反映心理变化活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Jean Charcot实验室。

Jean charcot,是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因研究癔症和催眠而闻名。

Vigouroux (1897,1888),charcot的合作者,测试了不同病人组的皮肤电阻的不同水平来作为一个临床诊断标志。

但是他们的组员,Fere(1888)发现通过用两个电极在皮肤表面加一个微电流,人会产生皮肤电阻暂时变大,他把两个电极度接到前臂上,并把它与弱电源和一个电流计串联。

他发现当被试被音叉、气味等刺激时,电流计就迅速偏转,后人称之为费利现象。

以后皮肤电反应即被广泛应用。

情绪可以引发皮肤电的变化,以往的很多研究中都从不同角度证实了这一现象,其相关理论也被迅速推广到实际应用中。

然而由于不同情绪引发的皮肤电反应没有质的差别,而且情绪并非皮肤电变化的唯一诱因,所以,情绪对皮肤电的影响绝不能被无限扩大,皮肤电反应只能作为情绪变化的间接指标。

对情绪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动物和人类的情绪表达》一书,他认为情绪是先天的、无意识的,并在生物生存和进化中起到极其重要的适应价值。

这与多年后功能主义学派对情绪的研究一脉相承,均以“情绪的价值”为理论的切入点。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84)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1885)提出詹姆斯•兰格理论,将外部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变化作为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导致一系列情绪激活理论的产生。

然而,这些观点因忽略了人作为高级动物的认知能力而遭到严重的批判。

以阿诺德和拉扎勒斯为代表的学者们强调了认知在情绪中所起到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弥补的前人研究的不足。

虽然各学派的学者在情绪研究中存在争论,但是可以看到,它们都无一例
外地涉及到情绪的生理反应问题,由此可见其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