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尊德性_与_道问学_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2期,2012年4月

Journal of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13,No.2,Apr.2012

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研究

耿静波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

摘要:自朱陆“鹅湖之争”以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争论一直未间断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于此问题的争论,之所以备受关注,并成为“千古不可和之异”(王阳明语),究其原因,主要因为这次论争,既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较为完整的方法论的理论自觉论争,也是第一次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思想和方法的论争,而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又关涉到为人及为学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尊德性”还是从“道问学”出发,都将面临一个二者都无法统一的悖论。

有鉴于此,笔者想在探析此问题渊源的基础上,对历代学者与此争论有关的认识与看法进行客观的分析,以期找出古人在此方面的某些可借鉴性因素,从而为当今社会风气建设及为学次第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尊德性;道问学;渊源;启示

中图分类号:B2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79(2012)02-0167-05 The Study on“Pursuing Virtue”and“Seeking for Knowledge”

GENG Jing-bo

(Research Center of Values and Culture,Department of Philosoph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Abstract:Since the famous struggle between CHU His and LU Jiu-Yuan,the debate between“pursu-ing virtue”and“seeking for knowledge”has never stopped.The reason for the great attention lies in that this struggle was not only the first theoretical awareness of complete methodology in Chinese philosophy,and also the first mature and rational debate of thoughts and methods.The answers to this issue involve the ideals of how to conduct oneself and learn.Whether you choose the first one or the second one,you will be confronted with a paradox.Given that,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he struggle firstly,then puts forward an objective analysis of previous researches'views and opinions,and at last the author at-tempts to propose some perspective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some beneficial inspiration for our so-cial construction.

Key words:pursuing virtue;seeking for knowledge;origin;inspiration

笔者通过整理和分析近年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方面的文章,发现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如路新生[1]认为,以学术本体视角来看,“尊德性”即是“道问学”,“道问学”即是“尊德性”;陈万求[2]则从知识伦理学视角出发,指出“尊德性而道问学”对处理当今科技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李长春[3]则站在朱熹的立场上,认为朱陆(朱熹、陆九渊)的分

收稿日期:2011-11-12

作者简介:耿静波(1983—),男,山东邹平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及禅宗方向的研究。

E-mail:gengjingbo1983@163.com

歧不在于谁主张“尊德性”,谁主张“道问学”,而在于究竟要不要在“尊德性”之外再讲一个“道问学”;聂红敏[4]则认为,清代前期,理学主要是围绕朱陆之争所论及的问题向“道问学”方向发展;王元臣[5]认为,儒家“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学习观对于纠正当代教育知性太过、德性不足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崔大华[6]则从历史的视角出发,认为在20世纪20年代,以冯友兰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人是以西方学术思想为观念背景和理论基础的中国哲学史的视角来分析朱陆之争,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又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哲学史来诠释朱陆之争,因而他期待新的时代出现新的诠释理论和诠释视角;吴立群[7]认为,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在为学次第上的观点大致表现为:以“尊德性”为先,“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邱之善[8]则主要对余英时先生所讲的王阳明在“尊德性”与“道问学”问题上具有反智识主义观点作进一步的诠释。这些观点或从学术本体视角,或从历史研究视角,或从伦理学视角等,对“尊德性”与“道问学”进行阐释;或者对前人在此方面的观点进行进一步诠释;或者简略地归纳出“尊德性”在为学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问题本身来说,大多学人认为,争论一直未解决。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观点则早已使两种观点实现了“相对”的统一。

一、渊源

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分歧的渊源,冯达文与郭齐勇先生认为,近可追溯到张载自诚而明(先尽性以至于穷理)与自明而诚(先穷理以至于尽性),远则可以追溯到《中庸》的“自诚明”与“自明诚”[9]99,其他学者也表明了类似观点。但据笔者看来,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孰先孰后的问题,早在作为“四书”之一的《论语·先进》中就已提及,原文如下: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吾从先进。

笔者认为,这里的“先进于礼乐”与“后进于礼乐”,分别对应朱陆之辩中的“尊德性”、“道问学”。对此,孔子的回答是,“吾从先进”,即“尊德性”为先。孔子之所以作出这个选择,与当时西周末年“文过于盛”的社会风气有关。但总体说来,孔子还是主张以“尊德性”为先的。《中庸》中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观点体现在: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在这里,子思是承《中庸》二十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的。在他看来,“诚明”与“明诚”是处在一个双向统一的状态。而朱子对此句的解释是,“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者;贤人之学,由教而入者也,人道也。诚则无不明矣,明则可以至于诚矣”[10]37。亦是将二者看作一方向另一方向转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二、争论初期

作为“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之一的张载对此问题的看法则比较含糊,其在《正蒙·乾称》篇中讲到:

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11]65。

由此句可以看出,张载认为,由明即可到诚,由诚也可以达明,二者是互为指向的,是互成互体的关系。但其在《正蒙·诚明》篇中则又表现出不同的观点:

诚有是物,则有终有始,伪实无有,何终始之有!故曰:不诚无物[11]21。

结合其在《正蒙·太和》篇中关于“太虚”、“气”、“神化”的阐释,他似乎又是在表达“诚为先”的观点。同为“五子”的程颐、程颢兄弟(以下简称“二程”)对这一问题,在许多章节也屡有提及。首先,对张载的“诚”、“明”观点进行了批判:

问:“横渠言由明以至诚,由诚以至明,如何?伊川曰:由明至诚,此句即是,由诚至明则不然,诚即明也。”[12]337

“二程”在赞成张载“由明至诚”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即“达诚”,则认识的过程就已经完成。因为,“明”只是“诚”在某种具体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罢了,这显然是从程朱理学将“天理”看作公认本体的指导原则下作出的结论。另外,程氏观

861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