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庄思想之我见
老子和庄子是我国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老子为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老子的著作为《老子》,后被道家尊为《道德经》或《道德真经》等。
庄子的著作为《庄子》,后被道家尊为《南华真经》。
老庄的思想虽然确实是博大精深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实又是极为通俗明白、真纯简单的。
《老子》一书虽有五千言,《庄子》一书更多至十馀万言,但其核心只有一个字:“道”。
老庄的“道”,和他们的思想一样,也是一个既复杂而又简单的一个概念。
它虽有多层含义,但最基本的含义是:事物的本原,后又特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用通俗的话来说,“道”也就是指自然及其规律。
如果用“道”来阐释人类的思想,老子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德”。
“德”的基本含义就是“善”。
我们说“德人”,就是指“善人(好人)”。
说一个人“缺德”,也就是“不道德”;不是一个“善人”(好人)。
“善”的思想,自然同时也应该是真的、美的。
因而,归根结底,老庄思想的真诠就是三个字:真、善、美。
譬如《老子》二十五章说道:“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君王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它自身的本性为法则。
这就是老子“道法自然”的基本观点。
再看《老子》七十七章:“天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馀。
孰能损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意思是:天的“道”,它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高了把它压低一点,低了就把它抬高一点。
拉过了就把它放松一点,不足时就把它拉满一点。
天的“道”也是减少有馀的来补不足的。
现在人的“道”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馀的。
谁能够减少有馀的来奉献给天下不足的人呢?只有遵循天道的人。
老子所说的“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正是针对当时统治者对穷苦人民的残酷剥削、横征暴敛来说的。
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善”的,也就是不人道的,当然也不是真的、美的,而是属于假、恶、丑的。
反之,只有以有馀来补不足才符合人道,顺应天道,合乎自然之道。
我们国家现在所大力实施的扶贫政策、希望工程等等,正是合乎这种人道、天然和自然之道。
这就是“善”举,自然也是真、善之举。
在洋洋十馀万言的《庄子》一书中,作者更是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和寓言故事淋漓尽致地阐发了这种真、善、美的思想。
老庄思想的真诠既然是真、善、美,所以对他们的著作《老子》、《庄子》不可不读。
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老子》四十九章)意即百姓的意愿,善的,我认为它善,不善的我也当作它善。
超越于善与不善,就得到了真善。
普通人们以为善的,恶的,站在另一视域观照,其实相差不远:“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老子》二十章)他又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老子》二十七章)这里虽然是说善于走路的不留辙迹,善于言谈的无可指摘,但也隐喻着得道之人言行的空灵性、相对性,无目的、无执着、无行迹。
善人既是恶人的老师,恶人也是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前车之鉴,虽自以为聪明,其实是糊涂。
这是要言妙道,是老子的道德智慧。
他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老子》八十一章)真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是真话。
好人不会巧说,巧说的不是善者。
在老子看来,以世俗的仁义礼智信为标准,博取“善”“贤”之名的行为,决不是善行,一定要褒贬善恶,也不是善行,因为这都会引起争执,诱发伪善,引起道德标榜,变成名利场上的角逐。
与孔子、墨子不同,他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三章)的主张,用意就在这里。
人为地、过份地表彰善、挞伐恶,会引起人们的争斗,违背了老子的道德“善”的原则。
毁誉、荣辱导致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求某种东西,把人的生命拘束于一定时代的礼教的规范之内,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这在老子看来恰恰是不道德的,不善的。
老子判断道德与非道德的唯一标准是:自然无为。
在老子那里,“道”是世界的本质,“德”是万物的本性。
从伦理学的角度说,“道”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德”是人类的本性或本质。
老子认为,天、地、人、物的道德应当是一致的,以宇宙自然而然的那个样子为样子,自然地存在、发展,不要施加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的东西。
上一节我们在疏导《老子》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时已经说过,老子关于道德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不事人为,不刻意追求任何目的,不受人类社会一定时空的仁义礼教等规范束缚的自然无为之道,是真正的最高的道德;刻意去追求一定时代的、人为制定的种种伦理规范和标准,受制于名言名教的约束,规行矩步,矫糅造作,虚情假意,博取浮名,道貌岸然,相互标榜,以道德之名掩饰自己,扭曲人的自然本性,失去人的本真状态的行为,恰恰是最不道德的。
前者是“无为而无以为”的“上德”,后者是“有为而有以为”的“下德”。
自然无为是“上德”,人事有为是“下德”(其实也是“无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八章)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道”。
最有道德的人,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心地深沉。
交友、说话、处理政务、办理事情等都应像水那样,自然,真诚,有条理,待机而动。
正因为与物无争,才不犯过失,无所不能。
庄子及庄子学派继承与发展了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善恶标准的超越和人生意境的把握方面,有着深刻的智慧。
首先,庄子及其学派揭示了世俗伦理、善恶价值的相对性与有限性。
他们认为,只有“道”才是整全的、永恒的、完满的、绝对的、终极的,除此以外,人们执着信守的目的,自足自满的成就,善恶是非的区别,君臣、父子的大义,夫妇、兄弟的伦理,尊卑贵贱的秩序,儒墨两家的争辩,如此等等,都是各执一端,割裂大道,自作多情,自以为是。
在庄子学派看来,其实这都是“道”的亏损。
用庄子的智慧来观察世间,是非(善恶)等等并没有恒定的客观标准,只是出于主观成见而已。
高下、善恶、美丑、贤与不肖、可与不可的区别,都是相比较、相对的,都是执着于道之大全的一边。
换一个参考系来看,原所执定的差别却是有问题的。
以日常经验的眼光看,泰山大而毫末小。
但如果放在宇观的范围内,与地球、行星相比,泰山不过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放在微观的范围内,在电子显微镜下,与微生物、病毒相比,毫末也是庞然大物了。
什么是好的居处、美味、美色?人与动物的感觉各不相同。
毛嫱、丽姬,在常人看来是绝代佳人,但
鱼见了赶快潜入水底,鸟见了赶快飞入云端,麋鹿见了马上逃向森林,可见“目之于色”,在物类中已不一致了。
类推到“口之于味”,“四肢之于安逸”,也是如此。
因此,《齐物论》说:“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仁义是非,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弄得错杂混乱。
所谓美丑香臭,评价标准,究竟在哪里呢?草茎与屋柱,麻疯女与西施,从道的视域看,并无差别。
庄子希望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不要沉溺于争胜、计较,不仅是物质利益上的,也包括荣誉等精神上的。
即使是社会的道德生活,固然有道德的是非可言,但如果人们的精神整天纠缠、计较于此,也不利于心灵的空旷放达,人格的健康发展与精神的超脱解放。
所以,他尽量表现出对于儒墨两家道德规范及其争辩的冷漠与不屑一顾。
他希望人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反思道德,跳出道德是非争执的场景,追求无差别的圆融境界。
《齐物论》说:“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这就是说,人们以一察之明、一偏之见去剖判大道,大道反而隐而不彰,为成见所遮蔽了。
人们以浮华词藻、恣意辩说去解释道,真言反而被隐蔽了。
于是有了儒墨两家是非之争。
庄子认为,人们都有真、善、美的追求,各自都有一套何以为真、为善、为美的标准,这都只是一些相对的价值系统。
人们总是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彼此指摘。
实际上,只有超越于这些价值判断,我们才能提升到“道”的意境。
《庄子·德充符》提出“游心乎德之和”,《庄子·齐物论》提出“德者成和之修也”。
在这里,“和”指和谐,即超越于善恶价值之上的无差别的万物齐一的精神境界。
《齐物论》又提出以“道枢”、“天钧”来统摄彼此、是非、善恶、美丑的矛盾。
庄子认为,大道正是统一这些矛盾的枢纽,把握了它,才可以得其环中,应对是非各方面的无穷变化。
圣人超越这些矛盾,将彼此调和起来,使它们自然均衡发展,并行不悖,各得其所。
这才是“道”的境界。
庄子认为:我们不能自私用智,以小智浅见去认识道;我们不能自足于感官刺激,以欲望的满足去获取道;我们不能沉溺于言说,以言辞辩论去表达道。
智尚分别,欲有偏爱,言辩不足,这都会肢解“道”,而达不到“天钧”之境。
总之,庄子对世俗伦理、价值善恶的解构,意在追求更高的道德。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关于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最高智慧,隽永深澈,韵味无穷。
在先秦诸子蜂起、百家争呜的时代,曾涌现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农家、阴阳家等等。
诸子百家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相反相成,相灭相生。
在数千年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成为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
其中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它们的学问同样也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
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