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直剪试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位直剪试验报告
目录
一、试验工作任务与目的
二、工程及试点地质概况
三、试验主要设备
四、试验方法简介
五、资料整理
六、试验成果及说明
附图:
1、水平剪切应力τ与法向应力P关系曲线图;
2、水平剪切应力τ与剪切位移s关系曲线图。
一、试验工作任务与目的
受XXXX公司的委托,AAAA公司于2013年5月20至24日对YYYY工程的土体进行了一组天然原位直剪试验,目的是通过现场原位大面积条件下的抗剪试验,获取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
本次工作依据规范如下:
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
二、工程及试点地质概况
1、工程概况
本次试验工作在YYYY工程坝壳区域。
2、试点编号和位置
3、试点地质概况
试验土体为开采破碎红褐色泥岩夹红褐色粉质粘土,土石比约6:4,土体密实。块碎石直径5~30cm,成份为强风化~中风化泥岩块,分布杂乱。
三、试验主要设备
千斤顶:用于对试样施加垂直和剪切荷载,经校准,满足试验要求;
压力表:用于量测荷载的大小,0.4精度级,经计量检定合格;
百分表:用于量测试件的垂直变形及水平位移,量程0~50mm;
承压板、滚轴排、传力筒、剪力盒、磁性表座等。
四、试验方法简介
通过对几个试样施加不同的垂直荷载,待变形稳定后施加沿剪切面的剪切力,使试样在预定的剪切面上破坏,记录每个试样的垂直荷载及破坏剪应力,绘制破坏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从而求取土体的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 。
试样制备:在预定试验位置从距试验面55cm高度处向下切削70.7×70.7×55.0cm的立方体土墩,将剪力盒放上土墩,边切削边慢慢压下至预定试验面位置,沿剪力盒下边深度将周围土体削除,形成与剪切面一致的基底面,同时修平试样顶面,使试样顶面高过剪力盒5mm以上,找平顶面。
设备安装:在试件顶面依次放上承压板、滚轴排、承压板、千斤顶,使垂直荷载位于剪切面中心,反力由大型挖掘机提供。水平千斤顶放于试件下部后方,使推力位于试样中心且与要求剪切方向一致。
试验设备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荷载施加垂直压力,当垂直变形达到相对稳定(0.01mm/h)后,施加水平推力,每1min施加一级剪切荷载(每个试件试验控制在20min内完成),并记录剪切荷载及剪切位移,当剪切变形急剧增长或剪切变形量达到边长的1/10时,即认为试样已剪损,终止试验。按上述方法在不同垂直荷载下进行其余试件的试验,获得不同垂直荷载下相应的剪应力。试验结束后对剪切面进行描述。
五、资料整理
1、资料整理
法向应力P值由下式计算:
P=(F1+P1+P2)×cosɑ/A
式中 P:法向应力(kPa);
F1:法向应力千斤顶施加的压力(kN);
P1:设备自重,1kN;
P2:试件重,5.4kN;
ɑ:剪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水平剪切时ɑ=0°;
A:剪切面面积(m2),A=a2/cosɑ,a=0.707m,水平剪切时ɑ=0°;
P表= 1.1F1-0.2,(30t千斤顶);
P表:指示仪表示值(kN);
1.1、0.2:千斤顶校准系数。
剪应力τ由下式计算:
τ=[F11+(F1+P1+P2)×sinɑ]/A
式中τ:剪应力(kPa);
F11:剪应力千斤顶沿剪切面方向施加的推力(kN);
F1:法向应力千斤顶施加的压力(kN);
P1:设备自重,1kN;
P2:试件重,5.4kN;
ɑ:剪切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水平剪切时ɑ=0°;
A:剪切面面积(m2),A=a2/cosɑ,a=0.707m,水平剪切时ɑ=0°;
P表= 1.01F11+0.02,(50t千斤顶);
P表:指示仪表示值(kN);
1.01、0.02:千斤顶校准系数。
2、c、ϕ值计算:以法向应力P为横坐标,剪切应力τ为纵坐标,绘制水平剪切应力τ与法向应力P关系曲线图(附图1),由最小二乘法求得c、ϕ值。由测读的剪位移值绘制水平剪切应力τ与剪切位移s关系曲线图(附图2)。
六、试验成果及说明
1、原位直剪试验成果表
2、成果说明
本次共完成一组原位直剪试验。试验制备试件四个,试件制作完成后进行试验,试件含水为天然状态。试验土体为开采破碎红褐色泥岩夹红褐色粉质粘土,土石比约6:4,土体密实。各试件沿预定的剪切面剪损,剪切面凹凸不平,起伏差1~3cm。
附图:
1.水平剪切应力τ与法向应力P关系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