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汽车电子部件价格的降低,电子信息技术向低档车延伸的速度正在逐步加快,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下面是为大家的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般来说,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近些年发展尤其迅速,较难划分发展阶段。有人以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起点进行如下划分〔2〕:

1974年以前为第一阶段,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产品有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电子式闪光器、电子控制式喇叭、电子式间歇刮水控制器、汽车收音机、电子点火控制器、数字时钟等。

1974~1982年为第二阶段,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迅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汽车上广泛应用集成电路和16位以下的微处理器。主要产品有电子燃油喷射系统(FFI)、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安全气囊系统(SRS)、电子控制自动变速系统(ECT)、巡航控制系统、电子控制门锁、程控驾驶系统、超速报警系统、座椅安全带收紧系统、车辆防盗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车身高度自动控制系统、数字式组合仪表盘(包括车速表、里程表、转速计、燃油表、水温表)等。

1982~1990年为第三阶段,是微型计算机在汽车上应用日趋成熟并向智能化发展的阶段。主要产品在牵引力控制系统、四轮转向控制、轮胎气压控制系统、声音合成与识别系统、数字

式油压表、超速限制器、自动后视镜系统、道路状态指示器等。 1990年以后为第四个阶段,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主要产品有微波系统、多路传输系统、32位微处理器、动力最优化控制系统、通讯与导航协调系统、安全驾驶检测与警告系统、自动防追尾碰撞、自动驾驶系统和电子地图等。?

2汽车电子产品的分类

从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看,汽车电子技术是支撑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根据汽车的实际使用条件多变的需要,对汽车进行优化综合控制。通常按照对汽车各部分控制作用把汽车电子划分为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车身电子、信息通信与娱乐系统几类:

2.1发动机电子技术

发动机电子技术包括空燃比控制、点火正时控制、废气再循环控制、怠速控制等。

2.2底盘电子技术

底盘电子技术包括制动防抱死控制、驱动防滑控制、牵引力控制、电子控制悬架、车辆稳定性控制、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汽车动力转向控制、巡航控制、车载防撞雷达控制等。

2.3车身电子技术

车身电子包括电子控制安全带、安全气囊、主动式膝垫、车内气候控制、电子防盗系统、遥控门锁、电动座椅、电动后视镜、电子仪表板、灯光控制、轮胎压力监测等。

2.4信息通信

信息通信包括汽车行驶的自身信息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语音信息系统、上网设备等。

2.5汽车娱乐

汽车娱乐系统包括数字式收音机、音响、冰箱、电视、CD/DAT、导航系统和智能运输系统的辅助设备等。

3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3.1软件仿真设计

汽车电子设计已成为汽车系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方式下的汽车设计者不得不借助各种机械、液压、电子零部件来验证汽车各子系统的功能。这种设计使得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现在引入了软件仿真技术进行汽车系统技术的验证和开发。通过对整个汽车系统进行有效地建模和分析,能够节约大量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时间。现在许多大公司已经开始使用仿真技术进行设计,其中使用较多的是Simplorer和SABER。

AnsoftSimplorer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跨学科多领域的高性能系统仿真软件,适合于进行汽车电子、机电、电力电子和传动等领域的仿真。Simplorer包括一个面向对象的求解器核与以及第二代模型描述语言。

Simplorer对电力系统、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复杂系统的仿

真能力很高。

SABER仿真技术通过对整个汽车系统进行有效的建模和分析,

能够节约大量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时间。SABER仿真器能够让设计人员对从汽车的最初设计方案(方框图)到由实际电路和机械实现的完整

系统进行仿真。这字能力对于复杂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如ABS系统、安全气囊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尤为重要。国际

上几大跨国汽车公司都已使用SABER仿真技术进行设计,如美国通用、大众、克莱斯勒等。

3.2主要的汽车电子技术

3.2.1总线系统。

由于汽车电子装置的不断增加,使得连接这些专用的电子线路

迅速膨胀,线束复杂和布线困难甚至使得在汽车设计、装配、维护中的负担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而且线路以及接插头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要摆脱这种困境,而使用总线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一条好途径。车载网络技术标准已成汽车电子应用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世界上有近10种车辆网络技术标准,但最主要的应用则是控制器局域网CAN、局部互联协议LIN、车辆多媒体网络MOST,以及最近才开始得

到商用的具有高速容错功能的网络协议FlexRay。〔3~6〕?

为方便研究和设计使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根据速率的不同,将汽车网络划分为A、B、C三类,如表1所列。

A类网主要总线技术是LIN(本地因特网)协议。LIN是在1999

年由欧洲汽车制造商Audi、BMW、DaimlerChrysler、Volvo、Volkswagen 和VCT公司以及Motorola公司组成的LIN协会,共同推出的用于汽车分布式电控系统的开放式的低成本串行通信标准,从xx年开始使用。它适用于汽车内进行低成本、短距离、低速网络通信,其用途是传输开关设置状态以及对开关变化回应。

B类和C类网技术总线主要是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bps。CAN(控制局域网络)是汽车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数据与控制通信网路,通过遍布车内的各种感应控制模块及时采集各项数据,控制模块之间进行相互通信、让全车的信息资源得以共享,以及各控制器的自动协调应变来增强系统可靠性。低速CAN具有许多容错功能,一般用在车身电子控制中;而高速CAN则大多用在汽车底盘和发动机的电子控制中。

多媒体信息系统总线中较为主要的技术是MOST总线和蓝牙协议。MOST网络是由德国OasisSiliconSystem公司开发的。MOST技术针对塑料光纤媒体而优化,采用环行拓扑机构,在器件层提供高度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它可以传送同步数据(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流动型数据)、非同步数据(访问网络及访问数据库等的数据包)和控制数据(控制报文及控制整个网络的数据)。蓝牙无线技术是一种用于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