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膜
液 体 培 养 基
菌沉淀 均匀浑浊
对照
固 体 培 养 基
粘液型菌落
半 固 体 培 养 基
6.鉴别培养基: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 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不同,在培 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成分和指示剂,便 于观察细菌生长后的变化,从而鉴别细 菌。 7.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 物质,抑制某一类细菌生长,而有利于 另一类细菌生长,从而把后者筛选出来, 这种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 8.厌氧培养基:凡适用于厌氧菌生长的培 养基叫厌氧培养基。
在固体培养基上:多生于培养基表面,光滑或粗糙、 干燥或湿润,有不同气味,但菌落菌苔易于被挑起。 血琼脂:β-透明溶血环 α -半透明带绿色 γ-不溶血
α -半透明带绿色
β-透明溶血环
细菌在斜面上的生长现象
(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用穿刺接
种方法,如该细菌有鞭毛,能运动则沿穿刺线扩散生长, 若无鞭毛不能运动,只在穿刺线处生长。
指被运送的物质在膜内受到化学修饰,以被修饰的 形式进入细胞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基团移位:是在研究糖的运输时发现的一种主动运 输方式。 运输过程中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许多糖就是靠基团移位进行运输的。 这种运输方式是微生物通过磷酸转移酶系统来运输 营养物质的。
运输方式:
运送分子 发生变化 单纯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耗能 不变化 运输方式 浓度 载体 耗能 促进扩散 高→低 需要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基团转位 低→高 需要 不耗能 不变化 耗能 耗能 不变化 变化
膜外 膜上
恢复 原构像
Biblioteka Baidu
膜内
ADP + Pi
ATP
移位
主动运输特点
(1)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发生构型变化;
(2)被运送物质不发生任何变化。
(3)被运送的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要 消耗能量,必需有能量参加。 (4)运送速度快
运送对象:无机和有机离子等
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倒平板技术
(二)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1、平皿划线分离法
特点: 快速、方便。 分区划线: 适用于浓度 较大的样品; 连续划线: 适用于浓度 较小的样品;
2、稀释倒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
3、单细胞(单孢子)挑取法
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 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该方法要在显微镜下进行。 毛细管法:用毛细管提取微生物个体,适 合于较大微生物。 显微操作仪:用显微针、钩、环等挑取单 个细胞或孢子以获得纯培养。 小液滴法:将经过适当稀释后的样品制成 小液滴,在显微镜下选取只含一个细胞的液滴 来进行纯培养物的分离。
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135-140℃3-5h 160-170℃2-4h
高压蒸汽灭菌锅 121 ℃下维持15-30min. • 注意事项: • 排净冷空气; • 灭菌终了,缓慢降压; • 灭菌结束,趁热取出物 品。
3、无菌的环境
(1)在操作过程中的无菌要求:接种、分离过 程的无菌效果(在火焰上部进行操作)。 (2)在超净工作台、无菌室和无菌箱中进行操 作。使用甲醛、紫外线、75%的乙醇等进行预处 理及其他的必要措施。 (3)如进行好氧培养需对空气进行处理,实验 室用多层纱布、棉塞和硅胶塞过滤空气,工业中 使用空气过滤器过滤空气。
㈡细菌的营养类型 1.自养菌 本身具有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强, 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 需的复杂的有机物质。 2.异养菌 无完备的酶系统,合成能力较差,必 须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合成自身所需要的有 机物质 ㈢细菌摄取营养的方式 1.被动扩散(简单扩散) 2.促进扩散 3.主动运输 4.基团转位 在主动运输营养物质的同时实现营 养物质磷酸化的一种特殊运输方式,在细菌细 胞膜上有一种磷酸转移酶系统,能使糖分在进 入细胞膜的同时发生磷酸化。
㈣细菌的酶 1.酶的性质和种类 ⑴酶的性质 酶是有机催化剂 。酶具有高度的特 异性。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热、酸、碱 都不稳定。 ⑵酶的种类 可分为胞外酶与胞内酶,胞外酶由 细菌产生,分泌于培养基中,大都属于水解酶; 胞内酶含于菌体细胞内,大都是氧化还原酶 。 2.细菌的酶类在医学上的意义 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该菌毒力有关的酶。 利用各种酶的反应,对病原菌的鉴别、疾病的 诊断和发病机制的阐述等均有重要意义。
三、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一)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特征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专一性,这是衡量菌种纯 度,辨认和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菌落特征包 括大小,形状(圆形、假根状、不规则状等), 隆起形状(扩展、台状、低凸、凸面、乳头状等) 边缘情况(整齐、波状、裂叶状、锯齿状等), 表面状态(光滑、皱褶、颗粒状、龟裂状、同心 环状等),表面光泽(闪光、金属光泽、无光泽 等),质地(油脂状、膜状、粘、脆等),颜色, 透明程度等 菌落形态大小也受邻近菌落影响。菌落靠 得太近,由于营养物有限,有害代谢物的分泌 与积累,生长受到抑制。靠近的菌落小,分散 的大。
2.合成代谢产物
热原质 是一种多糖,将它注入人体或 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它耐高温, 不被常规的高压蒸气灭菌法破坏。 毒素 内毒素是磷脂-多糖-蛋白质复 合物,存在于菌体内,于细菌死亡及菌 体崩解时游离出来,毒较低,以革兰氏 阴性菌多见。外毒素是某些细菌生长过 程中产生的,是一种蛋白质,毒力极强, 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
细菌素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类类似抗菌素 的杀菌物质,其作用与放线菌及霉菌所产生的 抗菌素类似,但作用范围较狭窄,仅对产生细 菌素菌株近缘的细菌有作用。维生素 是细菌 生繁殖所必需的因子。一些细菌能自行合成维 生素。人与动物肠道内某些细菌能合成维生素 B及维生素K,对机体有益。在工业上也可以 利用某些微生物生产维生素。 色素 许多细菌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及一 定的营养条件下能形成各种色素。有些色素能 溶于水,为水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呈一定颜色; 另一些色素不溶于水,为脂溶性色素,仅使菌 落呈现一定颜色。
促进扩散特点
• 物质运输动力是细胞外的浓度差。 • 运输过程不消耗能量。 • 有膜载体参加,膜载体(渗透酶)有特 异性。这种运输方式多发生在真核微生 物(葡萄糖进入酵母菌),原核生物少见 (但甘油进入大肠杆菌等肠道菌细胞和厌 氧菌吸收营养及排泄废物)。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培养基的分类
1.液体培养基:是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水溶 液,最常用的是肉汤培养基。 2.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 2%的琼脂并加热融化后冷却凝固而成。 3.半固体培养基:是在加热的液体培养基中 加入0.3-0.5%左右的琼脂而制成。 4.基础培养基:含有细菌所需要的最基本的 营养成分,可供大多数细菌生长。 5.营养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些其 他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血液、血清、酵 母浸膏等,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在其 中生长。
膜载体(载体蛋白)特点 :
有很强的特异性 在运输过程中,本身不发生变 化。 能加快物质运输的速度。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过程:
膜载体在膜外与营养物质亲合力强,与这 种物质结合,进入细胞后亲合力降低释放营 养物质。像渡船一样,膜外装货,膜内卸货, 这种扩散方式比单纯扩散速度快。膜内外亲 合力的改变与载体分子构型改变有关。
㈤细菌的呼吸 1.专性需氧菌 如结核杆菌 2.微需氧菌 如牛布氏杆菌 3.兼性厌氧菌 如大肠杆菌 4.厌氧菌 破伤风杆菌 5.专性厌氧菌 如肉毒杆菌 厌氧菌厌氧原理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 厌氧菌缺乏解毒用的超氧歧化酶、 触酶和过氧化物酶,因超氧、过氧化氢 酶有杀菌用。
㈥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1. 分解代谢产物 ⑴糖的分解产物 ⑵蛋白质的分解产物 ①脱氨基作用 ②脱羧基作用 ⑶脂类的分解产物
4、选择性培养分离法 当某一种微生物所存在的数量与其他微生物相 比非常少时,单采用一般的平板稀释方法几乎是不 可能分离到该种微生物的,
或者,为了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某种 微生物,可以根据该微生物的特点,包括营养、生 理、生长条件等,采用选择培养的方法进行分离。
细胞膜构造
自由扩散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特点
• 物质进入细胞的动力是细胞内外的浓度差。 • 这种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扩散速度慢. • 没有特异性,被运输物质不与膜上物质发生 任何反应,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借助于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一种 物质运送方式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㈠水分(75~85~90%)芽胞含水50% 1.游离水或自由水,它是菌体内物质的溶剂。 2.结合水。与细菌体内其它成分结合。 ㈡干物质 1.无机物(2~3%):磷、钾、硫、钙、镁、 铁、钠、氯及锰等。 2.有机物 ⑴蛋白质(50~80%)核物质、细胞浆和 其它构造中均含有蛋白质 。
三、 细菌的生长繁殖 ㈠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 水、碳水化合物、氮化物、 无机盐、生长因子 2.温度:病原菌 37℃左右。 3.PH值:多数 7.2-7.6,而结核杆菌生长 的最适PH值 为6.5-6.8,霍乱弧菌生长 的最适PH值为8.4-9.2。 4.气体:需氧、兼性厌氧、厌氧三种。 5.渗透压
(二)细菌的生长曲线
细 菌 数 目 ( 个 ) 对 数 /ml
Ⅰ Ⅱ Ⅲ Ⅳ
Ⅰ.适应期 Ⅱ.指数期 Ⅲ.稳定期 Ⅳ.衰亡期
总菌数
活菌数 培养时间
㈡、细菌生长曲线 在培养基中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活菌的对 数为纵坐标得出的曲线。 1.适应期(迟缓期) 最初期1-4小时,数目不增 加,细菌细胞增大,代谢活跃,但不进行分裂。 2.对数期 细菌迅速分裂,菌数呈对数增加,一 个细菌繁殖n代产生2n 个细菌。代谢最旺盛, 繁殖最快,致病力最强,是生理少年期,持续 6-10小时。 3.稳定期 细菌繁殖的数目与死亡的数目几乎相 等。 4.衰退期 细菌的死亡速度超过分裂速度,培养 液中的活细菌因环境不适应而自溶。形态染色 不典型。
细菌繁殖方式
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表现为 细胞的横分裂称为裂殖。
大肠杆菌分裂照片
第三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分离培养
一、人工培养细菌时应给予的条件 1.供给足够营养 2.有能被细菌利用的水
3.提供适于细菌生长的PH值
4.给予适宜于细菌生长的温度
二、培养基
由人工配制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 产物所用的营养物质叫营养基,科研生产中 培养微生物都需要配制培养基。
⑵核酸 有两种,即核糖核酸RNA(主要 在细胞浆与胞浆膜上)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主要在核质中)。RNA与蛋白质 的合成有关,DNA与细菌的遗传和变异 有着密切的关系 ⑶糖类 主要以多糖、脂多糖和粘多糖的 形式存在。 ⑷脂类 存在于细菌壁、胞浆膜及胞浆内, 为菌体内的能量储藏所。 ⑸其它有机物 生长因子(主要是B族维 生素)、色素。
(三)在液体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 • 在液体培养基上: • 1.多数细菌呈现均匀浑浊(表现均匀生 长)。 • 2.部分形成菌膜(专性需氧菌),在液体 培养基表面上形成菌膜,液体透明或者稍 浑浊。 • 3.形成菌环,在液体中间形成一圈环状物。 • 4.形成沉淀,在液体底部形成沉淀。
表面
浮膜状
沉淀
均匀混浊
中间
细菌在肉汤培养基中的生长特征
四、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 无菌技术 • 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 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 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一)无菌技术
• 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 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 1、对使用的器皿及用具的灭菌 2、对培养基的灭菌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 高温蒸汽灭菌 • 高温干热灭菌
二、细菌的营养 ㈠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1. 水 80%(湿重)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及 代谢过程中的有关反应均需在有水的条件下进 行。 2.氮源 有机氮化物——氨基酸、蛋白胨(供 合成碳、原生质和其他构造用) 3.碳源 糖类(单糖、多糖、有机酸、醇类、 脂类、氨基酸) 4.无机盐类 钾、钠、钙、镁、磷、硫、铁 5.生长因子 B族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 嘧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