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瑶族音乐研究现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瑶族音乐研究现状综述
雷捷(广西贺州学院艺术系 542899)
摘要:进入21世纪后,瑶族音乐的研究呈现了多元化、集中化、团队化等特点。本文针对2001至2011年间,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的瑶族音乐论文进行了简要梳理和评述,最后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瑶族;瑶族音乐;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生活在广西境内,其他分散于广东、云南、贵州、江西、湖南等地。多生活在地形险要的山区。人口为2637400人,瑶族传统以狩猎与刀耕火种的农业为生;瑶族信仰道教,崇拜多神。支系众多,每个支系的音乐又各有特点。我国对瑶族音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80年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进入21世纪后,研究呈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本文对2001至2011年间,发表于《中国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艺术》、《黄钟》、《人民音乐》等七家音乐核心期刊的21篇瑶族音乐论文进行简单梳理和评述,其目的是为更准确把握研究动向。这些文章虽不是我国十一年间音乐期刊发表的关于瑶族音乐研究成果的全部,但由于七家刊物的权威性,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文章把握瑶族音乐研究的脉搏。本人最后就瑶族音乐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它们按照研究角度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类:从音乐形态学、民族学、民俗学角度出发的研究论文,这是前三类;以及从其他角度出发的研究的论文,为第四类。
一、从音乐形态学角度出发
从音乐形态学角度出发所写的论文,都以某地区瑶族民歌、舞蹈音乐为切入点,对其旋律形态、调式特点、腔式形态、结构特征、歌词内容等要素进行研究。这是对音乐本体的研究。
例如,陆良民的《瑶族长鼓舞及其音乐特色》(载《中国音乐》2003年第4期),介绍了瑶族长鼓舞的源流、舞蹈表演特点和音乐特色,从伴奏特点及曲牌结构、伴奏程式、旋律及调式三个方面着重对长鼓舞的音乐进行了分析。提出“长鼓舞曲牌的旋律是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这一同一宫音系统范围内进行的。”
米瑞玲的《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载《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以湖南辰溪“茶山号子”的代表曲目《哇哇歌》和《早晨来》为例,对茶山号子高腔、甩腔、滑音、断腔唱法进行了描述。
张琼《湖南隆回县虎形山花瑶音乐文化初探》(中国音乐2005 年第 4 期)在陈述完花瑶音乐的组成、特点、构成因素后,新颖的用两组材料对比了花瑶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并指出传统音乐在现代发生变化的两种变融方式。
聂国红、刘怀保的《音乐瑰宝——隆回花瑶“呜哇”山歌初探》(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2期)和刘淮保的《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山歌”探源》(载《中国音乐》2007年第4期),都是介绍湖南隆回花瑶山歌的文章,只是前者针对的是花瑶山歌其中一个歌种“呜哇”山歌、后者针对花瑶山歌本身。它们都从起源、发展、演唱风格、艺术特色、歌词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难能可贵的是刘淮保的《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山歌”探源》还归纳了花瑶山歌的审美价值。
常飞龙的《梧州瑶“蝴蝶歌”音乐分析》(载《中国音乐》2010年第4期)从演唱形式、音高组织、时间形式、织体、曲式结构、和声等六个方面对梧州瑶“蝴蝶歌”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传承和保护“蝴蝶歌”的几点措施。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扎实的音乐学功底。
侯道辉的《广西金秀县十八家瑶族唢呐婚庆音乐研究》(载《中国音乐》2011 年第 3 期)详尽介绍了金秀县十八家瑶族唢呐婚庆音乐的乐队概况、婚礼仪式音乐及唢呐研究特点,最后提出对唢呐传承的四点建议。
二、从民族学角度出发
这类文章以音乐为证据,论证了瑶族的民族特性。
彭兆荣《族性中的音乐叙事——以瑶族的“叙歌”为例》(载《音乐艺术》2001年第2期)一文,以瑶族的“叙歌”为例,揭示了“族性与民族音乐叙歌的关系”。[1]本文的意图在于抛砖引玉,希望从民族音乐学角度拓宽瑶族音乐研究的视野。
蓝雪菲的《“族性”瑶歌举证》(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则对居住于湘桂粤交界和大瑶山的瑶族进行了实地调查,在分析后发现某些瑶歌音调具有同一性。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居住地不同的瑶族,但却属于同一瑶族支系;2.居住地不同的瑶族,属于不同瑶族支系;3.居住地相同的瑶族,但属于不同的瑶族支系。
民族学界普遍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异流”,而蓝雪菲的《畲族仪式音乐与盘瑶仪式音乐文化之比较》(载《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就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明。文章从祖先崇拜、巫术道统与学法经历、仪式类型、“音乐”的观念与行为四个方面,将畲族仪式音乐和瑶族仪式音乐在文化上做了比较,证实了以上观点。
三、从民俗学角度出发
这些文章从民俗学的角度解释了某些音乐现象。
与其他只重分析音乐形态的瑶族音乐文章不同,黄华丽的《湘南瑶歌不同族类分支的比较研究》(载《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将民俗环境、历史文化研究放在了与音乐形态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文章从族类分支、生态环境、音乐风格三部分对比了湘南瑶歌不同族类分支的特点。她的另一篇文章《湘南瑶族<盘王大歌>仪式及音乐——以礼曲“七任曲”为例》(载《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则将目光投向了瑶族的仪式音乐。介绍了瑶族《盘王大歌》的来历、其仪式内容、歌唱形式、“还盘王愿”的传承与变化,并归纳了《盘王大歌》中最具特色的“七任曲”的音乐特征。
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刘雯的《歌唱竞技与传承——番瑶音乐传承研究》(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一文中得到启示。番瑶音乐之所以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没有脱离民俗的的土壤;而激励机制——歌唱竞技性的参与,则将番瑶音乐带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中。
四、其他
除上述三类外的论文,还有从其他角度论述的论文。
陆良民的《湘南瑶歌的衬词特点》(载《中国音乐》2002年第4期)对湘南瑶歌的衬词进行了细致而具体的研究。
吴宁华的《瑶族音乐研究综述》(载《中国音乐》2004年第2期),首次对20世纪40年代至2002年间,国内外关于瑶族音乐研究的专著和论文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