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读书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学习》读书感-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一次“深度学习”的洗礼,一场中国教育的革命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书有感

说到《深度学习》,在我的最初认知中无非就是让孩子们深度探究,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把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实践到生活之类的内容,然而通过阅读,让我认识到,深度学习是一场教学上的革命,革掉“模式化”、“程序化”、“形式化”、“导学案”、“满堂灌”、“满堂问”、“以考代练”、“以考代学”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学习机制,形成“好课”框架,为教师队伍带好头,树好榜样。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2月签署《让每个学生成功法案》中明确要求学生高中毕业后能够具备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与同伴合作、有效交流和自我指导这几方面的核心素养。其实早在2013年,我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就已启动,2014年我国总结21世纪以来改革优秀成果,发出时代先声:“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实现机制,2016年提出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面对中国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的时候,中国的回答是为了培养具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创新人才而努力。在大量研究表明,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取得职业和社会生活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拥有远大的指向和坚强的意志、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学科思维、学习策略和积极的学习心向。

如何实施这一改革呢书中首先动员教育行政部门定政策、发文件、给经费、组织协调;强调改进教研组的会议模式,教研活动的关注点前移,注重教学实施前单元及课程设计的研讨,提倡教研会议“有主题、有任务、有主讲、有记录”调整为“有主题、有问题、有资源、有意见建议、有成果和记录系统”;重点推动“关键人物”的发展,使其在问题研究上能引领,能站在学校的角度思考学校特色和学科发展方向。

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它是建立在学生先前知识基础上的概念改变,也就是有效的教学应明察、导出学生的日常经验等前概念,能够让学生做出自我解释及建构意义创造学习环境与条件,这些具有主体性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具有“元认知”能力的人,其表现就是有计划、有监控、能够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审慎地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这类人被俗称为“学会学习”的人。

要想培养这样“元认知”的人,教师需要思考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应该会什么怎么样让学生学会学的好不好怎么评价下面我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读书后的感想。

首先教师培养学生达到“深度学习”的两个必要前提:一是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科育人的价值;二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能够理解差异,尊重差异。其次,坚持学习高难度的内容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动活动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要保证这两点就要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极高的参与度,即维果茨基所说的“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具体表现为赞科夫所表述的“高难度进行的教学”“高速度进行的教学”。

学生学什么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脱不了关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然而在目标的制定上,存在很多的误区,包括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时常发生,书中说道,教学目标不是教师主观制定的,而是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活动的关联结果的表述,换言之教学目标要真正作为引导教学活动、实施持续的教学评价

的依据来发挥作用的。以熟悉的“三维”目标为例,“知识与技能”上我往常写的是用优美的声音歌唱歌曲,在学习后我的目标需要改成学生运用声势唱法,围绕歌曲情绪的展开进行歌唱学习。其中更改的部分有学生已掌握的声势训练结果,即不同节奏不同音高所带来不同的声音感染效果,以达到学生能够通过感受得到的情感的展开,把一首歌曲唱活。

然后学生如何达成深度学习。书中列举了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五个特点,一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唤醒、改造,使之能够自觉进入教学,从而达到“联想与结构”。二是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即教学上“两次倒转”中的第二次倒转。三是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是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以简驭繁,削枝强干的前提。鲁迅说:“写山曰崚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fei)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中国汉字正是为学生的学习对象做好了“望字生义”的桥梁。四是迁移与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五是,价值与评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呢“深度学习”中教学内容是学生深度操作、加工教学材料之后所获得、体会、掌握的东西。教学材料是为学生提供既能自主操作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对象。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材料呈现如下的关系:知识、教学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那个样子,不会增一分也不会减一分;而教材是以客观知识为基底,根据学生的年龄,水平对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取舍改造。但教材并不是学生能够直接操作的,是一种远离学生,较为抽象、静态的内容。老师需要基于教学材料设计并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与学习进程,即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参与度,从而使自身的未来水平转化为现实水平。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时,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先记住知识再提高能力”转向“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样的学习才是符合实际的、有意义的。

所以需要老师抓住“深度学习”的四个关键策略。一是选择将素材的链接策略,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熟悉的素材,链接学科发展和科技前沿,链接思想道德教育要素策略。二是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策略,这里举了一个常见的例子:学生A回答问题没有回答出来,老师请他坐下请同学B回答,B回答出来,然后老师继续往下讲课。而这个没有回答出来的同学,老师没有深究他的障碍点在哪里。那么老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自己的错误点或者障碍点,让思维外显,也可以让学生质疑辩证让思维外显,还可以通过老师的连续追问让思维外显。三是学习过程的深度互动策略,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并展开讨论是很好的“深度学习”策略。四是通过教师个人修行加深对学生外显思维的探查洞悉能力,学生外显思维的好坏多半在于老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教学教育是让学生去“发现学习”,什么是发现学习能够让今日所学很难忘记,是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的学生自主的活动;能够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或者将外在的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老师的要求会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能感受到学习乐趣;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更挖掘出自己学习知识的潜能;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学习,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学生通过低级知识、与已有经验的发展,深化达成低级知识走向对高级知识的学习。

我国“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主张采取持续性评价,即依据深度学习目标,确定清晰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活动持续提供清晰的反馈,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