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摘要:基于全国29个省市区1995—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就银行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分地区展开了计量分析。结论表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影响是结构性的,以财政支出衡量的财政政策和以第三产业增加值来衡量的政府产业政策,对银行业发展有显著作用;而以国有经济投资衡量的政府投资政策和以政府行政管理费支出衡量的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为地方政府在银行业发展中积极发挥正面作用,努力减少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银行业发展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013-03

一、引言

国内外理论界一直不乏对地方政府与金融发展的研究。naughton barry(1995)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背后是当地政府强有力的参与和主导,他认为在支持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上,地方政府提供的金融保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pagano和volpin(2002)的研究发现,政府干预和金融监管因素在企业融资、银行业和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存在着对金融的影响,解释了不同国家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david. berman(2003)发现在推进经济民营化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方面,地方政府

扮演的是与中央政府的政策讨价者和本地经济走势的指挥者双重

角色。周立、巴曙松(2005)认为地方政府对银行信贷等金融领域的干预和控制必然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文斌、伍艳(2009)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运用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四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倾向于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而探索金融发展本身影响因素的文献不多,尤其是从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为视角的切入研究以银行业为代表性的金融业的发展更是空白。本文主要研究政府经济职能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这在国内的理论界还很少涉及,本研究能丰富这方面的研究现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银行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认真梳理和总结我国地方政府在银行业发展中职能转变所取得的经验

并用来推广,指出它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所以,对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银行业发展中职能转变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较

为全面的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实证研究

(一)变量定义

1.银行业发展变量。银行业规模指标(banka)用银行业年末存贷款总额占名义gdp的比重来表示,即goldsmith提出的金融相关化率,反映银行总资产占gdp的比重。

另一个是代表银行业人力资本的指标(bankp),本文用年度每

万人总就业人员中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来衡量,该指标通过银行从业人员比重侧面反映了银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从另一个侧面代表了银行业的发展。

2.政府经济职能指标。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有六个,本文借鉴李凯(2008)对政府经济职能变量的选取,考虑本文需要选择变量如下: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exp),本文指标选取从政府政策角度入手进行考虑,因为这种视角更利于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考虑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变化。

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fa),该指标反映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和社会情况,并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指导原则的财政政策实施情况。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ti),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决定了经济效率的高低和未来前景的乐观与否。

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比重(ae),该指标可以表征政府是否正在推行低成本高效能的建设,反映其执行经济职能的执行成本的变化。

城镇登记失业率(ur),中国政府对失业率的控制有着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手段解决特定时期高企的失业率。

城镇农村人均收入比(ir),反映政府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进行法定调整,保证社会稳定协

调发展的经济职能。

3.控制变量。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六个控制变量,具体包括:法律环境指数(law),用万人律师比例来表示。外商投资(fdi),用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名义gdp的比重来表示。经济对外依存度(open),用进出口总额与名义gdp之比来表示。技术进步(tec),用专利技术人员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教育水平(edu),用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在校学生数与总人口数之比来表示。城镇化水平(urb),用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

(二)模型设定

笔者采用如下计量模型对政府经济职能与银行业发展的数量关系展开计量分析:

bankait=ai+■βjxjit+■vxcoritroljit+εit(2.1)

bankpit=ai+■βjxjit+■vxcoritroljit+εit(2.2)

banka和bankp分别表示银行业资产规模指标和银行业人力指标;x为一组解释变量,包括exp、fa、ti、ae、ur和ir。是一系列的控制变量,包括law、fdi、open、tec、edu和urb;α、β和γ是待估参数;ε是特异性误差;i和t是各省市和时间标示变量;j和k是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序号。

(三)数据说明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压力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前后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使得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职能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笔者选取分税制改革后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

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各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部分数据来自《中国金融统计年鉴》和《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参考的数据库有中国统计局数据库和各省统计局数据库。

(四)模型估计及选择

1.f检验。相对于混合估计模型来说,可以通过f检验来判断是否有必要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张晓峒,2007)。

h0: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截距项相同(建立混合估计模型);

h1:对于不同横截面模型的截距项不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f统计量定义为:

f= (2.3)

其中,sseysseu分别表示约束模型(混合估计模型的)和非约束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的残差平方和。非约束模型比约束模型多了(n—1)个被估参数。需要指明的是:当模型中含有k个解释变量时,f统计量的分母自由度是(nt—n—k)。将混合回归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代入式(2.3),得:f= =19.01705(2.4)

f=19.01705>f0.05(18,410)=1.83(2.5)

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

2.hausman检验。面板数据分析中,除了固定效应模型外,还有随机效应模型,到底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来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