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远大的志向,中华民族 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才拥有了持久发展 的内在动力。
• 在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中,中国传统文 化由于受儒道两家影响,形成了知识 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的精神内核或价值取向.
• 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 学》: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 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 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 后天下平。
• 如果“兼济天下”受挫折,那么就可以 “独善其身”,仍回归到自我的道德与人 格的完善,这与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有 较大关联。
• 这种儒道互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人 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们的 身心乎衡,体现了人生进展的有张有弛, 张弛相融的生命哲学。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 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 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 《左传》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讨论 “不朽”问题的对话,对话中范宣子 把家族的兴旺看作是不朽,而叔孙豹 则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 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 功,其次有立言”。
• 这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重要理论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 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 进取的价值取向
•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 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
•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 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
•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 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 《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 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 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 《大学 》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 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 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 的一贯特点。
•就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天 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 会责任感,体现出人的主体性;另一 方面必然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 德的自我完善。
•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外儒内道既是传 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模式,又是一种实 践方式或人生哲学。
• “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治国平天下。
• 这是中国古代人生的最高追求,也是个体 生命的最大拓展,但它必须以修身为前提 和出发点。
• 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 子孝、 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 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 治、天下平了。
• 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 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 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 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
• 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 约束、自我完善。
• 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 “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 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在此,主 要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 学习与研究。
• 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 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 不偏不倚。
• 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 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 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可以包括三个 层面,即要有志向、人格和道德。
•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要有远大的志 向,要有鸿鹄之志,要有伟大的胸襟。
• 翻开中国文化史,仁人志土的豪情壮志 无不跃然纸上: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 不己”曹操《龟虽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