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绅士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绅士教育论文
摘要:我国的教育现状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的奇怪现象。

在孩子的早期成长时期,社会过多进行的思想教育不是德育,而是对于共产主义的灌输。

当然,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在幼年启蒙时期,更加需要培育的是孩子的道德认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到了大学阶段才来强调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社会上不乏由于道德缺失带来的社会悲剧,在惋惜之后,人们该审视的是背后的道德沦丧与教育的软肋。

绅士教育思想是近代欧洲三大教育思潮之一,对英国学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为绅士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的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

1693年,继承并发展了前人关于绅士教育的思想。

在《教育漫画》一书中,洛克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三位一体的教育构想,并对绅士教育做出系统阐述。

一、绅士教育的内容
洛克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绅士,“因为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的人自然很快就能走上正轨了。

”①洛克所谓的绅士就是具有良好德行,具备广博的实用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的精明能干的的实业家。

(一)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们,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②洛克从唯物主义观点出
发,强调了教育对个人具有深刻的影响。

同时,他也看到教育的社会作用,提出:“国家的幸福与繁荣也靠儿童具有良好的教育。

”③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大量优质的人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德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
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是核心内容。

他指出:“我认为在一个人或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或缺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都得不到幸福。

”④洛克所说的“德行”,主要是指儿童和青少年在具有健康身体的基础上,精神和品德也必须能健全发展。

他认为德育的任务就是锻炼意志、培养性格、名誉观念、羞耻心、控制能力和养成绅士的礼仪和风度。

洛克的话表明了教育首先要重视儿童的道德,有才无德的人不是一个受大众所喜爱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此也不会幸福。

(三)礼仪是绅士的第二美德
洛克很重视绅士的良好教养和礼仪,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他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⑤他强调儿童要懂礼节、讲礼貌、有风度,因此家长和教师又教会儿童言谈举止得体。

礼仪的培养仍然有赖于教育,教师的适当举止能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大人们必须树立仁慈、美德的榜样而不是使用严厉的斥责。

(四)智育是德行的辅助手段
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智育的地位仅次于德育。

洛克把“智慧”解释为“使得一个人能干并有远见,能很好地处理他的事物,并对事
务专心致志”。

洛克指的“学问”主要指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应具有广博的学识。

为此他主张学习“有用”的,能获得个人幸福的知识。

绅士除了要掌握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学习地理、天文、历史、年代学等知识。

(五)健康是基础
洛克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并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教育家。

他继承和发展蒙田关于锻炼的主张及培根注重身体保健的思想。

他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认为健康的体魄对一个绅士来讲是必备的条件,是个人幸福与事业的基础。

“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建体魄。

”⑥洛克的健康教育理论在当时是系统的、崭新的,不仅对英国的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西方体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大贡献。

二、洛克绅士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劳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人在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是融于“五育”相互渗透完成的。

古人曾经对德与智有过精辟的论述。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

”司马光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认识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因此,德育始终是教育中最重要的。

过去我们
在应试教育下过多地强调智育,在学校,老师看重分数;在家里,父母看重成绩,忽视智育、体育发展。

这种教育过分压制了孩子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谓是一枚教育的苦果。

在教育改革下,要更加注重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以德为首,德育是解决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其次要重视劳动教育。

培养劳动观念,检验动手能力,作为(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系统
传统教育把塑造孩子心理、人格发展问题全部抛给学校,给学校造成繁重教育压力。

社会几乎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是学校的责任。

但从英国绅士教育的发展看,也把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习惯养成一部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也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家长要在礼仪、行为上树立示范作用。

同样,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具有深刻影响作用。

只有当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成才。

(三)防止教育主体与教育内容“倒置化”
我国的教育现状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的奇怪现象。

在孩子的早期成长时期,社会过多进行的思想教育不是德育,而是对于共产主义的灌输。

当然,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在幼年启蒙时期,更加需要培育的是孩子的道德认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不是到了大学阶段才来强调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社会上不乏由于道德缺失带来的社会悲剧,在惋惜之后,人们该审视的是背后的道德沦丧与教育的软肋。

英国绅士教育明确表明“德育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礼
仪之邦在当代对教育的影响还需要加大力度。

参考文献:
①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
②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编著.外国教育史(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③汪庆莲.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及启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
④丁洁.洛克的子女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研究,2007。

⑤刘济生著.突破与变革-邓小平创新理论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8.
⑥约翰·洛克著:徐大建译.教育漫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