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是证券投资分析的关键,以内宏观经济决定了证券市场的基本走势,只有正确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一般上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1)我国近阶段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经济外部环境对一个公司的盈利影响相当大,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不景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由于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传导影响,大部分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将比较艰难,证券投资自然也应该谨慎,降低投资规模,避免投资一些业绩下降较快的公司;相反,如果经济处于扩张状态,公司和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自然在证券市场上会有更多更好的盈利机会,应该积极挖掘投资机会,加大投资力度,取得较丰厚的投资收益。

(2)近阶段通货膨胀预期还是通货紧缩预期?不仅仅因为通货膨胀将直接地、较为深刻地影响到一些行业,如有色资源类企业将在通胀中获益,相比之下,原材料成本较高的制造企业则因为高成本而盈利利润微薄,所以通货膨胀将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同时,控制通货膨胀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通胀将会关系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政府可能会采取收缩流动性,扩大IPO数量,减少财政支出等政策措施,从而影响到证券市场上的资金量。

(3)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发展规划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包括哪些行业将会得到政策支持,政府的经济工作重点在哪些行业?举个例子,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之前,我国在沿海一带大面积规划布局核电站建设项目,自然长期利好核电行业,一些核能源概念股都走出好几年的长牛行情。但是因为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岛核辐射污染严重,国内一些未建的核电项目被全面停止,对核电概念的股票是绝对的利空,应该及时清盘该类股票,观望为主。

(4)国际市场情况。一方面因为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经济往来密切相关,如果欧美国家经济繁荣,不仅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而且也利好海运行业,并且通过产业链影响到其它行业。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也在相互联动,如果欧美及亚洲其它国家的股市不断上涨,我国的股票大盘指数也将随大势不断攀升。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宏观经济面的判断极其重要,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这些宏观经济面的变化。

第一节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证券市场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许多学者说中国股市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认为我国证券市场更多的跟政府重大政策制度有关,证券市场不能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学的变化。特别经过2011年的下跌,我国股市从2001到2011年的十年“零涨幅”,大部分股票复权价不及2001年的最高价,但是这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十年,我国GDP每年都有10%左右的增长,所以有许多人认为我国证券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自然站不住脚。

但是,如果能认真深入分析每次的大涨大跌,或者一些股票处于长牛状态,投资者买入睡大觉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一些股票却一直阴跌不止,其中原因还是离不开基本面的变化,离不开宏观经济面的变化。东方电气生产核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在我国政府大力鼓励发展核电风电新能源的背景下,该股股票价格从2001年8元左右的价格涨到2011年的复权收盘价73元,这难道不是宏观经济面的影响下的股票走势吗?又如,2008年年底以来,医药股走势基本上强于其它行业的股票走势,这个走势既与医药行业本身特点有关,也跟我国不断扩大医保范围,争取全民能享受到医保政策有关。

所以,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不要拿GDP的增长与股票的增长相比,作为投资者更需要深入分析各个行业在不同宏观经济下的不同变化,才能更加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总量分析法。经济总量(包括绝对量和相对量)能概括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全貌,对更多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及其变动趋势分析,从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方面,可以更清晰地判断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状态。这些总量指标包括,构成整个经济各单位产值总和的国民收入,全社会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总和的总投资,经济活动中各单位消费总

和的总消费,各种商品与劳务平均价格水平的价格水平指标,等等。

2、动态结构分析法。在经济分析中,一个经济指标通常只能反映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实践中往往需要将多个指标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所谓结构分析方法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相互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消费总量、投资总量、进出口总量和国民收入之间变化趋势分析。通过这些指标体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将影响总量指标变动的两个因素分离出来加以计算,可以得到影响这些经济指标变化的因素,从而更好把握经济总量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总量分析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侧重于总量指标速度的考察,和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分析。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实际上各个总量指标相互联系,构成指标体系,所以我们需要从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进一步分析宏观经济的动态变化。结构分析则侧重于对一定时期经济整体中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极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总量分析最为重要,但它需要结构分析来深化和补充,而结构分析要服从于总量分析的目标。为使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对经济运行进行全面把握,将总量分析方法和结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只要长期在国内居住,不管是长期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都统计在中国的GDP内;“国民生产总值”(GNP)却是按照“国民原则”,无论居住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有具有中国国籍,其生产的劳务和产品都记入中国的GNP。

2、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是工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的差额,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工业增加值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3、失业率:是指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我国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4、通货膨胀:是商品价格水平的上涨指标,一般采用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CPI)测算通货膨胀率。

5、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纪录。这里的“一国居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二)投资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依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适度的投资规模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投资规模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

(三)消费指标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它的大小和增长速度反映了城乡居民与社会集团消费水平的高低、居民消费意愿的强弱,所以该指标是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