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依赖性消费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学生依赖型消费
内容摘要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所以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依赖型消费的趋势,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依赖消费
一.什么是依赖型消费
依赖型消费是指凭借他人的经济能力来满足自己消费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这种现象在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中是广泛存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经济实力不够,毫无收入来源,即使有也是很少的,根本不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
2.依靠他人的经济实力,广大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依靠别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才得以进行自我消费的,毫无个人独立的概念。
3.强烈的消费欲望,大学生强烈的攀比心理、对时尚的追求引发了一场消费观念的巨大的转变,不再是那种满足基本的消费愿望就可以,而是对高档消费的一种强烈的渴望。
这种依赖型消费的是在复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出现的,他的出现不是偶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
这不仅是对大学生的一个考验,而且也是对社会的一个挑战。
二.导致依赖型消费的原因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在校学生作为同一个消费群体,处于同意发展阶段,消费心里有着诸多的相同。
作为新一代的8090后,思想观念的成长去处于多元化的社会转向时期,在拥有报复的同时,面临的是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内心存在很多相同的消费观。
1.明显地崇尚个性化心理的驱使:大学生对个性化的追求,一方面可以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时尚化和风格化,也可以反映青年大学生心理的成熟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同时,另一方面,更多的反映出心理的不成熟,只能通过外在的毫无实质的东西来展现自己的风貌。
大学生对个性和自我的刻意追求和表现,反映出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消费现象和观念。
他们借用自己购买的产品来张显自己的个性化,虽属于个人意识的增强表现,但是这些消费品已经能够远远的高于自身所能承受的经济的能力,从而不能不依赖于自己的父母。
2.明显地追求前卫性心理的驱使:大学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追求名牌,崇尚物质;二是追求新颖时尚,体现个性。
现在的8090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的阶段以及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
对于名牌商品,广泛的大学生基本上不太注重的产品对自己的实际的功能,也不是在追求品牌商品的文化价值到底有多高,而是更多的倾向于心理感满足,特别是虚荣心理的满足。
他们仅从价格的高低来判断某种商品的对自己的好坏。
品牌所代表的“价格”的权威性,就已经足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能够使个人极大的增强自我自信心和自豪感。
这种超前性消费,能够虽然能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也能够使在自己的同学面前获得更多的欢迎,但
这种前卫性的消费,又让自己在金钱方面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而自己有不具有自我养活的能力,只能想办法从自己的父母获得更多的帮助。
3.明显地贫富差异性心理的驱使:市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较高的学费和其他教育费用,对年收入人均才数百元的农村家庭、下岗职工家庭,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尽管国家充分给予考虑和支持,不少的家庭仍然不堪重负,于是在校园内产生了一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心理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同时,社会上的高消费现象已波及高等院校,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倡导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他们的虚荣心态和炫耀行为造成了一种示范效应,导致校园平均消费水平水涨船高,同校特别是同专业、同班、同宿舍同学间消费水平的明显反差。
在这种条件下,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了谋求心里平衡,更多的同学开始更多的依赖于自己贫穷的父母。
4.明显地情感化心理的驱使:在物质极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物质型消费转向于情感行消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和个人恋爱消费。
娱乐方式的繁多,使大学生更多的投入到忘我的享乐主义中,根本就不顾及自己的消费的能力。
人际关系的复杂,使不满足于自我现状的大学生抱着改变自我的想法,花费自己不能承受的金钱在这个上面。
还有就是对异性的爱慕无法自拔,这就导致为自己博得对方的好感花费足够多的金钱在情感上。
这些分散型的开支加在一起,对还不具有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巨大数字,最终不得不依赖于自己的父母。
三.怎样克服依赖型消费
这种依赖型消费问题的出现,既是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人生观不成熟的体现,也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的消费风气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欲解决大学生依赖型消费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个人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克服个人的攀比心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对指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念也至关重要。
我们必须将这种思想深深地刻入大学生的脑中。
2.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科学的消费观,不但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做一个有理智的敢花钱与会花钱的的大学生。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大学生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3.增强独立意识,特别加强对理财能力的培养。
如今的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未来是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加强对独立理财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们要明白理财能力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也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而是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要理解个人的盲目冲动不是独立的表现而是我们还不成熟的是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
同时,应学会自立自强,学会自己养活自己,少对父母的依赖,逐步实现个人经济的独立。
(二)从家庭方面入手: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因为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家庭作为社会的消费单元,社会地位、消费意向直接影响着家庭
成员的消费行为。
1.父母在给与我们自住消费的同时不能做到“有求必应“,要学会压抑他们的消费欲望,不能对他们给予溺爱,这样的才会对他们的以后的人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反,就会给他们的人生发展带来更多的不便。
2.我们的父母要对并不恰当的消费意识做出正确的引导,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
○1使他们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做到及时的改变,让他们明白生活的的不易,赚钱的辛苦,逐步树立正确的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从学校教育入手:
1.通过开展校园互助文明建设,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盲目消费、“面子”消费,坚持理性消费,树立良好的道德消费。
○2建立一个和谐的消费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逐渐的克服依赖型消费。
2.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
明白奢侈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才能给予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明白自己的责任。
3.并适当地开设如何进行理财的讲座,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
加强对个人理财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学会如何节约金钱,更要学会用现有的资金赚取更多的金钱,这才是真正的理财能力,才能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收入,减少对父母的依靠。
4.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的收入,而且还会使学生的体会生活的艰辛。
这样才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减少个人不必要的支出。
(四)从社会风气入手:
1.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环境。
相关部门应该对社会诸多的不良现象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对学生的一些消极的影响,改变大学生的奢侈型消费和享乐主义的观念,进一步的确立科学的消费。
2.坚持发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
新闻媒体应该积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对当今大学生的消费观予以正确的引导,是当今大学生逐渐树立起科学的消费观,彻底的改变依赖型消费的恶习。
众多的因素共同的导致了大学生依赖型消费习惯的形成,只有将各个因素共同的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的引导,才能改变大学生的依赖型消费的习惯。
参考文献:
○1蔡俊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中国学术期刊网
○2李太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模式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