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传统玩耍游戏(课堂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民间游戏的功能
1、保存古代文化传统
游戏起源于儿童对一些生产活动、仪式和习
俗的模仿。因此模仿成年人的行为和活动是 游戏的一项主要类容。
儿童常玩的“过家家”、“娶媳妇”、的游
戏也是一种普遍而又典型的模仿成年人的游
戏。儿童不但善于模仿,而且善于保存,加
上游戏强烈的保守性特征,所以,很多消失
已久的习俗却在儿童游戏中留下了踪迹。如
只是把游戏当作娱乐消遣的手段,或是消磨时间 和浪费儿童的精力,“勤有功,戏无益”的观点广为流 行。
主张严格教子,禁止游戏 。
12
古代幼儿游戏一览
运动游戏:
老鹰抓小鸡
13
老鹰抓小鸡
• 老鹰抓小鸡 • 由数人组成,首先由一人自称老鹰,其余人排成
纵队最前面的人伸开双手挡住老鹰,第二人双手 捏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后面依次的串起来,然后 由老鹰来抓最后的那人,玩时忽前忽后,时左时 右,直至抓住最后的一个为胜。至今乡下仍有小 孩喜欢这一游戏。
80
最后,儿童参与游戏活动本身就是 一种身体和体能的锻炼。正是在这 种跳跃奔跑的过程中,儿童一天天 长大。游戏对儿童的身心成长都是 有利的。
前面的“捉迷藏”游戏。
76
教育和训练
游戏是儿童接受训练、获得教育和累计社会 经验的主要途径。许多游戏,都是为儿童进 入成年人的社会做准备的。从游戏里儿童可 以获得体能和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可以获得 心理方面的训练,同时还有关联和策略方面 的训练。
77
首先,游戏培养了儿童的集体主义 感。因为游戏是一项集体活动,儿 童必须融入到集体中去,遵守集体 指定的规定,服从大多数人的利益 ,与大众合作,才有可能被大众所 接受。
吃 野 果 果
56
吹 肥 皂 泡
57
钓 鱼
58
斗 蟋 蟀
59
斗蟋蟀
• 斗蟋蟀 • 亦称“斗促织”、“斗蛐蛐”。系以蟋蟀相斗为戏的娱
乐活动。相传始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宋史-贾 似道传》也有斗蟋蟀的记载。明代盛行,有谣云;“蟋蟀 瞿瞿叫,宣德皇帝要”。传至清代,活动越发考究。据清 顾禄《清嘉录》载;“白露前后,训养蟋蟀,以赌斗之乐 ,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 为将军。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曰标头,台下 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斗。分筹码,谓 之花,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 ,凭两家议定,胜者得彩。
14
丢 沙 包
15
丢沙包
用碎布及针线缝成、用细沙塞满的沙包 是用来作武器“投杀”对方的。在规定 场地内前后各一名投手用沙包投击对方 ,被击中者就罚下场,若被对方接住, 则此人可以增加“一条命”,或者让一 个本已“阵亡”的战友重新上场。
16
游戏规则
两人分别站在两头丢沙包,其余的 人就在中间躲来躲去。一般采取淘 汰制,中间的人若被沙包击中就得 充当“投手”,如果用手直接抓住 了丢过来的沙包则要加上一次“生 存机会”,游戏继续。这是不是有 些像棒球中的“投手”?“常胜法 则”只有一条:我躲,我躲,我躲
60
放 牛 斗 蟋 蟀
61
玩 鸟
62
放 小 船
63
堆 雪 人
64
放 鞭 炮
65
挂 红 灯 笼
66
过 大 年
67
画 丁 老 头
68
画 画
69
敲 锣 鼓
70
过 家 家 娶 新 娘 子
71
玩 金 鱼
72
学 开 车 抬 轿 子 扮 书 店 过 家 家
73
捉虫子
74
捉青蛙、捉鱼
75
9
古代游戏的考证
游戏,古时一般称“戏”、“游嬉”,亦见“嬉” 或“游”之名。
原始时期:从十万年前的石球说起 陕西省西安半坡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村落的遗址 中发现了三个石球,是在一个三四岁小孩的墓葬之中 ,距今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10
游戏作用
孔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 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47
中国七巧板
48
•拍七 •对对子 •顶针 •绕口令 •猜谜
语言游戏
月 下 拍 七
49
科学游戏
•放风筝 •翻绳 •踩高跷 •走马灯 •手工制作 •化学游戏 白纸写字
放风筝
50
剪 纸 花
51
练 书 法
52
•歌舞 •手影
文艺游戏
唱 大 戏
53
歌 舞
54
手影
55
记忆中还有许多儿时游戏……
33
踢毽子
34
跳 房 子
35
36
跳房子
• 跳房子 • 民间儿童游戏,先在地上画六个方格,每一方格
约两尺见方,每一格为一间。玩时先用小瓦片或 一物掷向格内,以后用单脚跳入,把瓦片踢入其 它格内,谁先跳完所有方格为胜。期间所踢的瓦 片不得踢出格外或触及每格画线,违者要停跳, 让其他人跳,等到下一次轮到自己时,继续自前 次停止的格开始跳,胜者打败者的手掌。
23
滚铁环
24
25
滚 小 球
26
摸瞎子
27
木 头 人
28
拍 皮 球
29
折 纸 飞 机
30
拍 纸 片
31
赛 陀 螺
32
打角螺
• 古称“抽陀螺”。俗称“打地老鼠”。流传甚广,明代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记载。角螺用小杂木削成牛角式 尖的宝塔形,长两寸左右。玩者手持一根系着布巾的小竹杆, 先将布巾缠住木角螺,向地下平开,角螺在地下顺时钟转动 (左手持杆则为反时钟),不时用布巾抽打角螺,也可由二 人相对抽打角螺,使二角螺相撞,转得越久的为胜。
18
斗 鸡
19
20
弹 弓
21
22
弹弓
• 亦称“崩弓子”。民间儿童玩具,南宋周密《武 林旧事》“小经纪”中已有“弹弓”的记载。用铁 “豆条”弯成叉型两小环处各系一长短相等的皮 筋,两皮筋另端各连在一长兽皮之两端。也有用 小树叉做弓身的。玩时一手握手柄,一手捏夹小 石子的小兽皮,瞄准目标,向后一拉后松手,将 站石子射出小孩玩弹弓总想射正小鸟和气球,但 射中小鸟者少。现代玩弹弓者少见,被各式玩具 手枪、汽枪所代替。
3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1 、民间游戏有自己的空间、空间和对 角色的要求。
游戏自己设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受自然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和约束,游戏者一旦进入 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便必须受游戏时空的 约束,游戏中的角色也是事先安排好的。
4
“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角色,或者是老鹰,或者是小鸡,或者 二十母鸡。人们必须接受游戏的角色分派 ,否则游戏便无法进行。
39
跳 绳
40
中国古代的儿童骑竹马游戏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 青梅。同居长干里,两 小无嫌猜。”
“竹马”,指的是 当时儿童们经常玩耍的 一种骑竹马游戏,也指 儿时结下的友情。
骑马打仗游戏
41
•棋牌类 •拼摆类
智力游戏
下棋
42
玩积木
43
华 容 道
44
九连环
45
九连环
• 九连环 • 民间传统智力玩具。 明《丹铅总录》;“九连环,两者互相贯为
78
其次,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实际上也是 一个小社会。在参与这项活动中儿童必 须学会与他人相处。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不是到了成年以后才突然有的一种本领 ,实际上在儿童期间,他很有可能就已 经掌握了一套控制和领导的方法和策略 。竞争意识的形成也跟儿童从小参与集 体竞争活动有关。
79
第三、游戏中儿童还可获得心坎里 发面的训练。胜败输赢在儿童游戏 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儿童从小 就开始学习承受输赢的压力。因此 ,当他们进入社会,面对真正的社 会压力时,会有所准备。
37
跳 皮 筋
38
跳皮筋
• 跳皮筋儿,一般为女孩子的游戏,参加者三人以上。首 先由两人将系成套形的皮筋儿套在脚脖上,拉开适当距离 ,称为抻筋儿。另外的游戏者依次或单人或编组到皮筋儿 上按规矩跳动,大家边跳边念诵一些流行的童谣。一首童 谣未完时跳者绊筋儿或踩筋儿,下来替换抻筋儿者,重新 开始;如果跳者跳完了一首童谣,皮筋儿高度由踝骨升至 膝盖,跳第二首童谣,如此反复,皮筋儿一次次升高,直 至高过头顶(双手高举)。以能跳完最高的皮筋儿为胜。
民间游戏
1
一、民间游戏的含义
民间游戏总的说来是一种以口头形式 传授,以直接参与为目的的竞技和演示 活动,分为成人游戏和儿童游戏。本章 重点介绍儿童游戏。
2
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 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主要流行于少 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 有些游戏项目在发展中逐渐完备,最后形成 了竞技项目或杂技艺术。生动有趣,没有功 利色彩的民间游戏和竞技活动,每个炎黄子 孙都会感到亲切。这种亲切感总是与朗朗的 笑声和浓浓的乡情融在一起。
6
3 、民间游戏具有强烈的保守性。游戏规 则可以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保持不变, 或甚少变化。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社会发 展,自然淘汰或改变的游戏规则。有的时候 ,游戏会有一些细节的变化。例如:在捉迷 藏游戏中,早期人们都是选树作为区分被捉 或者逃生的标准。但是,随着居住环境的变 化,一些城市儿童目前多选择用电线杆或墙 壁作为树的替代物。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
尘(土)为饭,以涂(泥)为羹,
(肉块)”,类似今天
“过家家”游戏。
《礼记•学记》中写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王守仁:“大抵儿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 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
游戏是适应儿童天性、增进儿童发展的活动
11
不能正确地认识游戏以及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巨 大作用。
17
丢沙包是一种挺闹腾的游戏,此游戏不仅能 锻炼小肌肉,还能训练手眼的协调,培养敏 捷的反应能力,能够训练个体的敏捷性。丢 沙包是我国一项民间传统的游戏,是男孩和 女孩混在一起玩的游戏,是一项团结合作的 活动。丢沙包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 发育,改善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的机能状况,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 力;增强个体的自信心;提高反应速度和判 断能力;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紧张,改善心 理状态,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有利于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
2 、民间游戏为人们提供另一种生活体 验,人们必须服从游戏的规则和时空限制。 如果有人违背规则,或者不满意自己的角色 定位,就必须立即退出游戏,除非某个特别 孩子具有极强的号召力,火特殊的家庭和社 会背景,有可能会临时改变游戏的规则。但 是这也是偶然的。通常情况下,任何人不得 随意更改角色的分配或游戏规则。
46
解九连环的步骤
“一共是341步,就可以使九个圆环从杆架上拆取下来或装在 杆架上。解九连环要按一定的游戏步骤,口诀很简单“一三 五七九,二四六八”,取掉一个的时候,第二个取不掉,但 后面的第三个可以取掉。把前两个装上的时候,第三个取掉 了,那么取掉前三个的时候,第四个是取不掉的,真相是取 掉了第五个,每去掉一个的时候,要把它全部装上来,然后 再全部恢复一遍。”杨先生告诉记者,一些外国科学家认为 九连环还包含乐二进制等很高深的数学原理和人生哲学。“ 玩九连环,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玩儿起来其乐无穷。
7
4、民间游戏是一种自愿与群体竞技 活动,是建立在公平和平等的基础上的 ,也是以所有参与的人一致认同为为先 决条件的。因此,如果失去了平等,也 就失去了共同参与的基础。没有人能够 强迫另外一些人参与游戏活动,也没有 人可以阻止别人退出游戏活动。
8
5 、民间游戏是一种不能够带来和 创造任何财富和利益的活动。但它却是 一种能力和精神的考验。人们从共同参 与与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获得一种心 理上身体上的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锻 炼。因而,游戏参与者往往十分投入, 自愿接受限制与束缚.
一,行得关捩,解之为二,又合二为一。”清代十分流行。当时的九 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九枚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 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 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 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 。 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记其解法;“欲使九环同贯于柱上,则先 上第一环,再上第二环,而下其第一环,更上第三环,而下其第一、 二环,再上第四环,而下其第一环,再上第四环,如是更迭上下,凡 八十一次,而九环毕上矣。解之法,先下其第一环,次下第三环,更 上第一环,而并下其第一、二环,又下其第五环。如是更迭上下,凡 八十一次,九环毕下矣”。开始是在闺阁妇女、孩童中流行,以后逐 普及到民间。后被杂技艺人吸收发展成舞台上演出的古代戏法。表演 者将九个金属圆环,运用熟练技法,或合或分,或套花篮、彩灯、宫 灯形状,手法敏捷技巧出众,变幻叫人莫测,成为观众欢迎的杂技节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