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2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安徽医学 Anhui Medical Journal
2083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漆利军 张红雁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手术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1.12.060
局部进展期胃癌即肿瘤浸润突破黏膜下层不伴有远处转移 者,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的最重要方式,但单纯手术术后生存率 低,同时只有不到 50%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而且术后复发率仍很 高,新辅助治疗、术中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 延长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新辅助治疗
1.1 新辅助化疗 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AC) 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1]。术前对化疗有反应、能够降低分 期者,其术后 3 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后术后达 到 R0 者其生存优势更为明显[2]。Li 等[3]回顾性分析总结一些研究 认为,NAC 不仅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 RO 切除率,而且分 析中位时间 54 个月其生存率也提高,亚组分析发现在总体生存率 上 pT3/4 比 pT1/2 增加更明显,但这是否表明早期胃癌不能从 NAC 中获益,同时目前还缺乏一个设计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NAC 的效果。 1.2 新辅助放疗 Fiorica 等[4]荟萃分析了 9 个试验,其中 4 个术 前放疗试验共 832 例病例,5 个术后放化疗试验共 869 例病例,对 照组单纯手术,得出结论认为术前放疗组比单纯手术组提高 3﹑5 年生存率,而术后给予放化疗组比单纯手术组其 5 年生存率明显 提高,这一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作者认为,由 于证据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判断术后放化疗组优于术前放疗组,同 时术前放疗也可以带来很多问题。①放疗使肿瘤组织以及周围组 织纤维化坏死,使得手术者在术中难以分清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 限,增加手术难度。②放疗引起局部组织粘连,增加术后腹腔粘连、 肠梗阻等风险。③术前放疗的区域术后出现转移的患者再次接受 放疗其危险性以及并发症显著提高。④胃癌大部分为腺癌对放疗 不敏感,而且部分患者放疗中可出现转移。因此新辅助放疗的可行 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新辅助放化疗 2004 年 Ajani 等[5]对来自 3 个中心机构 33 例 病例接受 2 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再接受同步放化疗者回顾性研究的 结果 85%(28 例) 进行了手术,R0 切除率达 70%,病理 CR 30%, PR 24%(8 例),术前超声内镜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显示肿瘤 分期显著下降,接受手术者中中位生存时间为 33.7 个月,而达到 病理 CR 或者 PR 者其生存时间也明显提高(为 63.9 个月),而未 达到者只有 12.6 个月。Reed 等[6]回顾性分析了 149 例术前接受放 化疗者,结果 104 例接受了 R0 手术,其中 65 例先接受诱导化疗 再行同步放化疗,40 例接受同步放化疗,3 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 13%(14 例),病理 CR 为 23%,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胃癌患者术
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2 手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
2.1 术后淋巴结分期与预后 大部分研究认为术后病理分期以 及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7,8],有学者对 AJCC/ UICC 淋巴结分期提出新的观点,认为淋巴结转移率(rN)比淋巴结 转移站数(pN)更能反映其术后预后情况。福建医科大学 Huang 等 [9] 回顾性研究 634 例胃癌患者 R0 切除术后淋巴结情况与生存率 的关系,以 rN0:0%、rN1:1%~20%、rN2:21%~50%和 rN3:>50%分等 级在 pN 亚组中 rN 等级生存率有明显区别,而以 rN 分级生存率 也有明显区别,但同一级别 pN 不同生存率没有明显区别。韩国学 者 Lee 等 [10] 也回顾性分析比较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淋巴结转移率 (MLR)对生存率的关系,发现淋巴结转移率能更准确地反应预后 生存率,并且提出分级为:MLR0:0;MLR1>0~0.3;MLR2>0.3~0.6 和 MLR3>0.6.进一步说明了淋巴结转移率可作为 pN 分期与预后判断 的进一步补充。 2.2 手术切除范围的研究现状 胃癌手术治疗仍然是能手术切 除的主要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发现联合脏器切除(脾脏 或者胰体尾部切除) 是导致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的升高的独立影响因子,同时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 切除脾脏或者胰腺的扩大根治术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反而提高 术后并发症。韩国 Yu 等[11]对 207 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 果进行分析,分别 104 例行胃切除+脾切除,103 例行胃切除术,结 果两组之间 5 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同时脾切除组术后发病率,病 死率略高于胃切除组。因此更多的手术者不再把脾脏或者胰腺切 除作为手术的必要,除非肿瘤直接侵及脏器。但胃癌脾门淋巴结容 易出现转移,据日本报道有 20%~30%的非早期胃癌可出现脾门淋 巴结转移,目前日本研究机构[12]正进行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 究,对近端晚期胃癌手术联合脾脏切除的效果进行评价。 2.3 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研究现状 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医学 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研究表明,过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 生存率,反而提高各种并发症。日本临床肿瘤组织[13]对 523 例患者 做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D2﹑D3 术式 5 年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而 D3 术后并发症却明显提高。2004 年 Wu 等[14]对 D1 和 D3 淋巴结 清扫术做一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入选 221 例病例,结果生存率无明 显差别,而 D3 手术者其术后吻合口瘘、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 高于 D1 者。对于淋巴结采用的术式东西方研究结果不一致,我 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把 D2 术式作为胃癌标准根治手术,而西方多 数研究不认同 D2 的优点,Lustosa 等[15]荟萃分析比较了 D1﹑D2﹑D3
安徽医学 Anhui Medical Journal
2083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进展
漆利军 张红雁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同步放化疗;手术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1.12.060
局部进展期胃癌即肿瘤浸润突破黏膜下层不伴有远处转移 者,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的最重要方式,但单纯手术术后生存率 低,同时只有不到 50%的患者能够接受手术,而且术后复发率仍很 高,新辅助治疗、术中治疗以及术后辅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 延长生命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新辅助治疗
1.1 新辅助化疗 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NAC) 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1]。术前对化疗有反应、能够降低分 期者,其术后 3 年生存率也明显提高,尤其是新辅助化疗后术后达 到 R0 者其生存优势更为明显[2]。Li 等[3]回顾性分析总结一些研究 认为,NAC 不仅可以降低肿瘤分期,提高肿瘤 RO 切除率,而且分 析中位时间 54 个月其生存率也提高,亚组分析发现在总体生存率 上 pT3/4 比 pT1/2 增加更明显,但这是否表明早期胃癌不能从 NAC 中获益,同时目前还缺乏一个设计严谨、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证实 NAC 的效果。 1.2 新辅助放疗 Fiorica 等[4]荟萃分析了 9 个试验,其中 4 个术 前放疗试验共 832 例病例,5 个术后放化疗试验共 869 例病例,对 照组单纯手术,得出结论认为术前放疗组比单纯手术组提高 3﹑5 年生存率,而术后给予放化疗组比单纯手术组其 5 年生存率明显 提高,这一结果显示术前放疗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作者认为,由 于证据还不够充分还不能判断术后放化疗组优于术前放疗组,同 时术前放疗也可以带来很多问题。①放疗使肿瘤组织以及周围组 织纤维化坏死,使得手术者在术中难以分清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界 限,增加手术难度。②放疗引起局部组织粘连,增加术后腹腔粘连、 肠梗阻等风险。③术前放疗的区域术后出现转移的患者再次接受 放疗其危险性以及并发症显著提高。④胃癌大部分为腺癌对放疗 不敏感,而且部分患者放疗中可出现转移。因此新辅助放疗的可行 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3 新辅助放化疗 2004 年 Ajani 等[5]对来自 3 个中心机构 33 例 病例接受 2 个周期的诱导化疗再接受同步放化疗者回顾性研究的 结果 85%(28 例) 进行了手术,R0 切除率达 70%,病理 CR 30%, PR 24%(8 例),术前超声内镜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比较显示肿瘤 分期显著下降,接受手术者中中位生存时间为 33.7 个月,而达到 病理 CR 或者 PR 者其生存时间也明显提高(为 63.9 个月),而未 达到者只有 12.6 个月。Reed 等[6]回顾性分析了 149 例术前接受放 化疗者,结果 104 例接受了 R0 手术,其中 65 例先接受诱导化疗 再行同步放化疗,40 例接受同步放化疗,3 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 13%(14 例),病理 CR 为 23%,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胃癌患者术
前放化疗可以提高疗效,明显降低局部区域复发率。
2 手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
2.1 术后淋巴结分期与预后 大部分研究认为术后病理分期以 及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7,8],有学者对 AJCC/ UICC 淋巴结分期提出新的观点,认为淋巴结转移率(rN)比淋巴结 转移站数(pN)更能反映其术后预后情况。福建医科大学 Huang 等 [9] 回顾性研究 634 例胃癌患者 R0 切除术后淋巴结情况与生存率 的关系,以 rN0:0%、rN1:1%~20%、rN2:21%~50%和 rN3:>50%分等 级在 pN 亚组中 rN 等级生存率有明显区别,而以 rN 分级生存率 也有明显区别,但同一级别 pN 不同生存率没有明显区别。韩国学 者 Lee 等 [10] 也回顾性分析比较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淋巴结转移率 (MLR)对生存率的关系,发现淋巴结转移率能更准确地反应预后 生存率,并且提出分级为:MLR0:0;MLR1>0~0.3;MLR2>0.3~0.6 和 MLR3>0.6.进一步说明了淋巴结转移率可作为 pN 分期与预后判断 的进一步补充。 2.2 手术切除范围的研究现状 胃癌手术治疗仍然是能手术切 除的主要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发现联合脏器切除(脾脏 或者胰体尾部切除) 是导致围手术期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的升高的独立影响因子,同时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 切除脾脏或者胰腺的扩大根治术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反而提高 术后并发症。韩国 Yu 等[11]对 207 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结 果进行分析,分别 104 例行胃切除+脾切除,103 例行胃切除术,结 果两组之间 5 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同时脾切除组术后发病率,病 死率略高于胃切除组。因此更多的手术者不再把脾脏或者胰腺切 除作为手术的必要,除非肿瘤直接侵及脏器。但胃癌脾门淋巴结容 易出现转移,据日本报道有 20%~30%的非早期胃癌可出现脾门淋 巴结转移,目前日本研究机构[12]正进行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 究,对近端晚期胃癌手术联合脾脏切除的效果进行评价。 2.3 淋巴结切除范围的研究现状 淋巴结清扫范围一直是医学 界研究的焦点,国内外研究表明,过大范围的淋巴结清扫不能提高 生存率,反而提高各种并发症。日本临床肿瘤组织[13]对 523 例患者 做随机对照试验结果 D2﹑D3 术式 5 年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而 D3 术后并发症却明显提高。2004 年 Wu 等[14]对 D1 和 D3 淋巴结 清扫术做一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入选 221 例病例,结果生存率无明 显差别,而 D3 手术者其术后吻合口瘘、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 高于 D1 者。对于淋巴结采用的术式东西方研究结果不一致,我 国、日本等东亚国家把 D2 术式作为胃癌标准根治手术,而西方多 数研究不认同 D2 的优点,Lustosa 等[15]荟萃分析比较了 D1﹑D2﹑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