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肺炎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通过药敏试验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经痰标本分离的88株肺炎链球菌进行测定,并观察其对于8种不同抗菌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氧氟沙星、红霉素、头孢噻吩、头孢地嗪、SMZ/TMP)的实际耐药性。
结果据统计,8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为红霉素,耐药率最低为头孢噻肟。
结论肺炎链球菌对于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也各不相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前言
研究表明,在当前引起获得性肺炎出现的重要因素,肺炎链球菌属于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同时,人们在针对肺炎链球菌的研究中发现,其对于青霉素所具有的敏感性相对较高,但近年来青霉素的耐药性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适用于肺炎链球菌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亟待做出进一步研究[1-2]。
为对肺炎链球菌对各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做出进一步研究,我院特针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经痰标本分离的88株肺炎链球菌做出了测定分析,并对其耐药性进行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临床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经过痰标本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共88株)作为菌株来源。
本研究所选取的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人数比例为48:40;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37.63±5.92)岁。
1.2方法
采用APILAB plus细菌鉴定系统对所有菌株进行检测,首先,在血平皿上进行常规接种,并放置于适当的环境(5% CO2,35℃)当中,放置时间约控制在18~24小时之间,如观察到可疑菌落(呈扁平脐状,透明,形态为α溶血),即可对其进行分离鉴定。
进行细菌鉴定时,应当以菌落的具体形态及染色性为基准,实施optochin试验后,以胆汁溶解试验的方法对其做出鉴定即可。
如遇到形态较为复杂的菌落,在判断工序上具有一定难度,便可考虑采用ID-32Strep链球菌试条进行处理,最后以生化试验进行确认。
进行药敏试验时,可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处理,以试剂说明书上的具体要求为基准,完成操作步骤即可。
进行
PRP检测时,可考虑采用制片扩散法进行处理,取1片苯唑西林纸片(1µg)进行青霉素敏感性测定筛选,在抑菌环直径不低于20mm的情况下,可判断为敏感,在抑菌环直径未达到19mm的情况下,应对青霉素的MIC做出更进一步的检验测定,并以NCCLS规定为判断标准。
2.结果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来看,8种不同的抗菌药物在耐药性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且均以逐年递增的形式不断上升。
从表中可见,2012年~2014年共3年期间,肺炎链球菌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15.63%,最低为7.41%;对于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38%,最低为3.70%;对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为3.13%,最低为0;对于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为40.63%,最低为29.63%;对于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60.23%,最低为55.56%;对于头孢噻吩的耐药率最高为17.05%,最低为14.81%;对于头孢地嗪的耐药率最高为19.32%,最低为14.81%;对于SMZ/TMP的耐药率最高为43.18%,最低为37.04%。
作为耐药率最低的头孢噻肟,其在2012年~2014年间的耐药率相对于其他几种药物而言较为稳定,且一直控制在所有抗菌药物当中的最低水平。
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虽相对偏低,但头孢地嗪与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却相对偏高,应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予以足够重视。
肺炎链球菌对于8种抗菌药物的具体耐药率情况见表1。
表1 肺炎链球菌对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药物名称2012年(27株) 2013年(29株) 2014年(32株)3年平均值(88株)青霉素2(7.41)3(10.34)5(15.63)10(11.36)阿莫西林1(3.70)1(3.45)3(9.38)5(5.68)头孢噻肟0 0 1(3.13)1(1.14)氧氟沙星8(29.63)10(34.48)13(40.63)31(35.23)红霉素15(55.56)18(62.07)20(62.50)53(60.23)头孢噻吩4(14.81)5(17.24)6(18.75)15(17.05)头孢地嗪4(14.81)6(20.69)7(21.88)17(19.32)SMZ/TMP 10(37.04)12(41.38)16(50.00)38(43.18)
注:肺炎链球菌对于红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对于头孢噻肟的耐药性最低。
3.讨论
本研究对2012年至2014年期间我院收集的肺炎链球菌(共88株)做出研究,并对肺炎链球菌的对于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
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的感染情
况来看,在澳洲及欧美等地区的感染情况较为严重,近年来在亚洲个国家的感染率也正呈现逐年上升的状态。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出现PRP的几率相对较高的地区有匈牙利、南非、越南、斯里兰卡等,数据显示上述几个地区的PRP发生率均高达60%以上[3-4]。
近年来,随着感染现象的加重,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的感染情况也日益加剧,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头孢菌素种,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其中相对偏低,在国内多个研究报道种,其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中耐药率最低的一种抗菌药物,这一论点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基本相符。
由此可见,对PRP的动态发展做出有效控制,具有着重要监视予以。
从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出发,从中获得有效基因,由此对青霉素结合蛋白结构的改变起到促进作用,从而降低青霉素亲和力,致使耐药现象的形成。
从青霉素敏感的肺炎链球菌来看,其中所包含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共6种,在耐药情况下,出现结构改变的青霉素结合蛋白至少4种,耐药时细菌将获得基因,导致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呈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经过一定的繁殖时间后,增长幅度即不断上升。
如青霉素株属于高耐青霉素株,则将使万古霉素以外的头孢菌素及其余抗生素的敏感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从近年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变化情况来看,已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临床上仍然多以青霉素为主要应用的抗菌药物,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仍应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予以足够重视,并充分考虑抗菌药物应用时所涉及的其他各类因素,从而加强控制,提高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
临床研究表明,在抗菌药物得到合理应用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对肺炎链球菌所导致的感染现象做出有效控制,同时也能够实现耐药菌株产生率的相应下降,从而对耐药菌株的传播情况进行控制[5]。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获得性感染现象的发生率将出现大幅降低,由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形成一定维护作用。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来看,肺炎链球菌对于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低,对于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各不相同。
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可根据不同抗菌药物的实际耐药性、应用方法进行应用,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由此实现对耐药株菌传播情况的根本控制,从而由根本上促进获得性感染发生率的降低,为治疗工作的良好进行提供可靠的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孙非,侯杰,密芳,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药动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688-2690.
[2]甘学军,刘艳.不同抗菌药物治疗癫痫患者院内细菌性感染的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02):128-130.
[3]宋子冲,李波清,田金静,等.肺炎链球菌变化趋势及对抗菌药物敏感率分析[J].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7):24-25.
[4]唐名红,蒋春燕.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6):1795-1797.
[5]付远敏,吴云峰.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疗效分析[J].海峡药学,2015,27(0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