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人:王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

Email:wjscass@

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

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困境:

1.1.1 趋同与趋异:

1.1.2 增长的回归分析:

1.2 新古典国际经济理论的现实困境:

1.2.1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学说:

1.2.2 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1. 3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关注

1.4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学:

2.关于分工与贸易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 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1 开放条件下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涵义:3.2 一般性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的开放化研究:3.2.1 外部性与人力资本

3.2.2 内生技术进步理论:

3.3 新国际贸易理论出现后的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理论:

3.3.1 新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3.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与新国际贸易理论:

3.3.3 专门的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3.4 开放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3.5 开放条件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制度(组织)分析:

4 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的进一步讨论:

1.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困境:

1.1.1 趋同与趋异:

趋同(收敛)的定义:

绝对收敛:不论条件如何,穷国比富国收敛更快。

条件收敛:技术给定,其它条件一样的话,人均产出低的国家有着较高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一国在远离均衡状态时,比接近均衡状态时,增长速度快。

convergence: 向期望值收敛,穷国比富国收敛更快。convergence:是关于横截面的收敛,如果离差——比如,用国家或区域间的对数人均收入或产量的标准差来衡量——随时间而衰退,则存在收敛。convergence会生成convergence。MRW模型(扩展的

Solow-Swan模型)和Evans(1996)对OECD的检验分别为收敛、

收敛提供了一个说明例证。

在现实中,趋同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受;比较容易接受的是分组趋同,即“俱乐部趋同”(Quah1996)。“俱乐部趋同”是指初始条件或经济增长参数比较接近的一组国家比较容易出现趋同。但这仍未解决不同俱乐部之间的趋同问题。

Solow模型或Cass-Koopmans-ramsey模型都认为,增长与结构变化无关,与政策无关。人均增长仅与外生的技术进步率有关。技术水平在各国之间是同等给定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考虑结构变化,如储蓄率、贴现率、经济规模(厂商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考虑社会福利的变化,不考虑政策的作用。由于没有规模效应,它也不能解释贸易与增长的关系。

跨国分析时,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如果经济系统的内部参数不同,不存在收敛,存在的是绝对分化、相对分化。内生增长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1.1.2 增长的回归分析:

Barro & Sala-I-Matin(1996)跨国分析支持AK模型(AK模型是一种线性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即经济结构影响经济增长;King & Levine(1992)分析了金融部门的深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认为金融制度的发展可以带来中间成本的下降,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跨国实证分析表明新古典理论,如MRW模型比内生理论,如AK模型更能解释资本报酬和动态转变,Romer(1987)被迫承认报酬递减。

MRW检验证明报酬递减,MRW模型放慢了收敛的速度,同时能解释资本的国际流动(Barro & Sala-I-Matin1996,Manzocchi & Martin1996)。但是,MRW模型强调各国的技术效率相同,即技术外生,这是内生经济理论所不同意的。

MRW模型遭到反驳。Benhabib & Spiegel(1994)认为,至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认为技术在不同国家之间是不同的,而人力资本起到了追赶的作用。此外,还有,Lee,Pesaran,and Smith(1996);Cho,and Graham(1996)。

另一方面,Schumpeter模型也遭受批评。Jones(1995)指出,OECD国家经历了永久性的政策变化:贸易自由化、平均教育年限的上升、投资的增加、R&D的上升;然而,并没有看到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1.2 新古典国际经济理论的现实困境:

1.2.1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学说:

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超越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学说,提出了关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学说,即是各个国家分别从事有利于改善商品交换条件的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交换,以改进收入和福利。专业化生产可以发展不同的技术,这样,基于同样的劳动力,一国的生产函数不同,经济出现了分化。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将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得到重生。

李嘉图模型可以进行扩展。如DFS (Rudiger Dornbusch,Stanley Fischer,Paul Samuelson)模型,引进了汇率、相对劳动投入、相对工

资运输成本等。在今天,古典主义的国际贸易模型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检验,比如,单位产出的劳动成本在比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得到广泛应用。

1.2.2 新古典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两国在需求条件或供给条件的任一方面存在差异。新古典主义强调要素供给的变化、生产转换的机会成本递增、市场的出清和一般均衡。

H-O-S(Eli Heckscher-Bertil Ohin-Paul Semuelson)模型是一个两国、两商品、两资源禀赋的模型。它的理论的前提假设是:生产要素的同质、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等。在供给方面的假设: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同,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H-O-S 理论的主要结论是:(1)一国将出口那种相对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同时进口那种相对密集使用其相对稀奇的生产要素的产品;(2)随着国际贸易的进行,各国的要素相对价格将一致,即要素价格相等化理论。

Stolper-Semuelson原理:讨论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里昂剔夫之谜及其解释:Wassily W.Leontief1953年发现,美国作为一个资本富裕的发达国家出口劳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H-O-S的理论预测不符,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里昂剔夫之谜构成了对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打击,这说明了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在解释经济现实方面的重大缺陷。在对“里昂剔夫之谜”进行解释的方面,Donald Kessing(66年)对劳动者按技能水平分类,与人力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