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反应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关键字:构建社会和谐共同愿望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例如:有一个未知数X,怎么知道它是多少呢?我
们都知道要解方程。方程在哪里?方程就在和谐当中,我们依据和谐去列方程。也就是说根据和谐的原则能找到这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必须符合和谐
才能存在。和谐也是制约的条件,有一个未知数就有一个制约的条件,有
两个未知数就有两个制约的条件,形成一个方程组,然后去解方程。有哪些
和谐的条件呢?比如:事物必须符合拉普拉斯方程,事物必须符合最小功能
原理,事物必须符合边界条件,有了这些和谐事物得以确定。
一个人,一件事物,不管是大,还是小,也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不
管是聪明,还是愚昧,这些外在的形式毫无影响,他们一律都是和谐的。未
知数是大是小,并不知道,但是,它必须是和谐的,才能列出方程。和谐是
和外在形式无关的,所有事物的本质。它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必须遵守。
同样社会也需要和谐,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反应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必须
坚持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必须坚持以改善民主为重点;必须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即使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我们要牢牢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
神,营造和谐气氛,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
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几个深层理念
1.1双赢互利的理念
为什么要树立双赢互利的理念,因为贯穿和谐社会的理念就是双赢互利的观念。例如,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经济和社会、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等参与发展的各方,都能获得双赢互利,而不是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双赢互利,这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的
科学发展观的要旨;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则是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达到社会和谐的,同样它也是社会发展问题上“零和游戏”,是片面的、不协
调的、不可持续发展旧式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1.2“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理念”
迄今人们看到的每一个社会进步,都是伴随着社会代价的。纯粹的进步、理想状态的进步,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找不到没有社会代价的社会进步。也许这是黑格尔的名
言“历史是恶”的含义之一吧!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以我们国家的社会优化与社会问题并生、
社会进步和社会代价共存为背景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过程,那么我们在主观上必须自觉地树立这样的深层理念,并在行动
上自觉地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缩社会代价。
1. 3,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
要了解现代治理的理念,特别是善治的理念,不能不回到当前国际国内社会科学中一
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公共性”。公共性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内在联系则充分体现在公
共性的核心内容公共事务的治理包括善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之中。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
委书记张宇 ,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
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近日,人民网理论频道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张宇教授,他认为,五中全会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在
较快增加前面加上“普遍”一词,意味特别深长,意义特别重大.
他说道到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社
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
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
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如果我们的发展使社会的财富只集中到了少数人的手中;而上
亿的人口还处于贫困线以下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如果城乡间、区域间和不同阶层间的收入
差距不断扩大,最后导致了两极分化,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的稳定,导致社会的混乱,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不能得到
发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可建立,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也不可能完成。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应当考虑:第一,推进社会公平。第二,完善社会组织,
第三,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三,缩小国内的不
平等程度。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五,社会安全网问题。六,教育不平等
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如此,人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也是如此。一个社会要和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人也要和谐。小和谐构成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和谐是
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和谐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谐就是矛盾的统一,和谐就是平衡,
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和谐就是科学发展观,和谐才具有亲和力,和谐才有活力,和谐才能
可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
么和谐社会就会如期而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