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_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现我的长板

——优势能力探索【活动背景】

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果,是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人们完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任何一种活动也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例如,从事管理工作要具备一定的组织、交际、宣传说服等能力。只有在能力上足以胜任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否则,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都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多方面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所具有的多能力中,总有相对来说较强的能力,也有一般的能力和较差的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多种能力以特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由于不同人的能力结构不同,因而能力在类型上便形成差异。如果进一步分析,每一种能力也有类型的差别。如记忆能力,有的人疏于运动型,即视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属于听觉型,即听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则属于运动型,即有动作参加时识记效果较好等等。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常常各不相同。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能力发展的类型,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对于学生的生涯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清自己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多元智能的内涵;

2.通过活动,搜索个人的优势智能,并了解如何发挥与运用在生涯抉择中。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请同学们从八个项目中选择一项,完成

挑战任务。

每位同学完成后分享选择该项目的原

因。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从事着某项活动,在每一项活动的背后其实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推动,使我们能够顺利完成这项活动,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什么呢?是能力,正是我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各样的能力支撑起了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发现并实现自身潜能的过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开启一次发现自己潜能的探寻之旅吧!

二、能力与职业

过渡语:下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能力、能力与职业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专家的解读。

1.认识能力

能力就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联系在一起,我们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看出一个人能力及其能力的大小。比如,在一次比赛活动中,某同学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将活动组织得井然有序、有声有色,我们就可以说这位同学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2.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能力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不妨通过两个名人故事来感受下。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四中当数学老师,却因为不善言辞与沟通,使他难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业,他苦恼成疾,只好辞职回乡。正当他困苦无路之时,他的恩师,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王亚南先生找到了他,让他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安排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研究他喜爱的数学。后来他因改进了华罗庚的研究结果,被调入华罗庚手下任实习研究员,开始了正式研究数论的工作,完成了他的著名的“陈氏定理”。

类似的经历也曾发生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身上。他在战后应邀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职位。然而,万众瞩目下的任职却没有瞩目的成就,甚至饱受争议。短短两年后,艾森豪威尔离开了校长岗位,参加了总统竞选,顺利当选美国第34任总统,并在1957年获得连任。当有记者问他:“您能当好一位领导千军万马的盟军统帅,也能当好有1.8亿民众的美国总统,却当不好不到10000人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您认为其中的原因在哪儿?”艾森豪威尔说:“原因很简单,

如果你没有做对位置,校长比总统和元帅更难当。”

思考并分享:(1)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2)能力与职业的关系。

小结:当一个人能力与工作所需很好的匹配时,最容易发挥潜能,创造出令自己满意的成就,获得满足感。相反,当一个人的工作所需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时,就会产生挫败感,感到焦虑、紧张;而当一个人的能力远远超出工作所需时,又会感到工作缺乏挑战,乏味。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要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自信与自我效能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多元视角看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

语言智能、理輯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素智能。它们如同一个分为八块的饼形图,每块的面积比例因人而异, 因为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不同, 所体现出的优势也不一样。

小结: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单纯与其他人比较某一个方面的能力优劣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每种智能在个体的智能结构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不能说哪一种智能重要、哪一种不重要,正如我们不能说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乔丹谁更聪明,谁更成功一样。及早发现自己的智能组合并有针对性地训练和培养, 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更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方向和生活空间, 帮助你在相关领域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四、自我能力探索

1.发放“多元智能核查表”;

2.学生填写表单并进行数据统计;

3.学生绘制自己的“智能地形图”;

4.思考、交流分享:(1)你目前的能

力分布有何特点?与之匹配的职业有哪

些?(2)哪些是你最强的能力?它们与

你未来想从事的工作有关吗?你应该如

何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优势?(3)哪

些是你目前还比较薄弱的能力?它对你的生涯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你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能力短板”?

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找到自己的能力优势,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短板,在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参加各种活动来培养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对于自己能力水平比较高的某些方面要重点培养,达到卓越的水平,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挥长处;对于自己相对比较弱势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去改善和提高,让自己不会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欠缺。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无论在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中都有更好的发展。

智能类型相关活动

语言智能讨论、辩论、阅读、写日记、讲故事、交流、倾听

音乐智能演奏音乐、节拍歌、唱歌、口哨、拍手

逻辑数理智能计算、实验、比较、数字游戏、使用证据、归纳与演绎推理

视觉空间智能图、表、艺术方案、隐喻思考、视觉化、录像、幻灯、视觉呈现

身体运动智能角色扮演、舞蹈、体育活动、动手操作、手工展示、设计喜剧

自知自省智能选择、日记、自我评价、个性化教学、独立研究、讨论感受、反思

人际智能讨论、合作学习、团体游戏、同伴指导、会议、社会活动、分享

自然观察智能访问生态园、环境研究、关心植物与动物、户外工作、寻找自然规律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学情分析高中阶段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黄金期。特别是作为2017年起入学的高中生,将同时面对新课程和新高考,将会遇到更多的选择和挑战。所以,及早开始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类型的职业的仅占总数的6%,而这部分人大的选择依据多是源于自

己的兴趣,而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从事这项职业或是否适合从事这项职业并不清楚。现状让我们老师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该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来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规划他们的未来,因此我设计了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能力之于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效果分析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本堂课是在良好的师生互动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全员参与了学习过程。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挑战性与独创性,使师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得,促进了各自的成长,为以后在实际生活中实现预定目标奠定了基础。

从接受知识的形态看,本堂课的选题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取材既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活动,也有增长见识拓展认知的理论解读,符合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具有现实意义,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活动”和“体验”两个要素。学生在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心理体验。课后拓展环节教师及时的跟进与

指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教师的教学行为看,教师具备了驾驭课堂活动的能力,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本着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态度,以特有的专业素养同理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被理解的,从而促进个体成长。教师能够从自己预设的教案中脱离出来,具备了在教学过程中快速捕捉各种信息的能力,对于课堂生成能够做及时地回应,从而推动教学发展的进程。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教材分析本课是依据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生涯规划》(第一册)开发设计的。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生涯规划》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生涯规划为主线,设计了包含“我是谁”、“独特的我”、“潜能的我”、“我的环境”“生涯故事”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探索、体验、领悟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引导同学们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科学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适应从原有的文理分科学习模式转变为多选择跨文理的学习模式。

整套教材有机的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它没有大段大段地讲述一些枯燥无味的心理学概念和理论,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融心理学基础知识于浓浓的趣味性活动之中,实操性非常强,特别适用课堂教学。

本课参考的是是主题三《潜能的我》中的第二节。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测,绘制多元智能扇形图。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组织,用趣味性的游戏代替了原设计中的“生涯

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体会能力的重要性;沿用了原教材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自我测试”部分,但在呈现次序上做了调整,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能力发展的类型,清楚自己能干什么。

多元智能核查表

量表说明:本量表包含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观察智能、人际智能和内省智能八大项,每项有个题项,各题评分分三个等级,其中“非常符合”计3分,“说不准”计2分,“不符合”计1分,每个大项的6个小题得分之和几位该项智能的得分,最高分为18分,最低分为6分。

D5在一个地方坐久了,会表现出好动、敲打、烦躁等现象。D6动作娴熟(如收拾文具、做家务等)有较好的活动协调能力。

音乐智能E1对流行歌曲很敏感,通常听了几遍后就能够记住。

E2唱歌不会走调,并且会跟着音乐打拍子。

E3常常哼歌曲或听音乐,生活中喜欢有背景音乐。

E4音乐是你生活的重要部分,音乐很容易引发你的情绪和想象。E5在几种备选乐器中,能够辨别是体积乐器的声音。

E6对周围环境中的噪音有敏感性(如雨打击屋顶的声音)。

观察智能F1喜欢旅游,较多地谈论喜爱的动植物和自然风光。

F2喜欢去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自然博物馆等参观。

F3喜欢观察,能注意到同学、家长或教师的细微变化。

F4喜欢与自然有关的活动,如观察鸟、蝴蝶或收集昆虫,研究树木和动物F5喜欢生物课,能较好地完成与生物有关的作业。

F6喜欢与动植物、天文地质等自然景象有关的电视节目、录影带、书等。

人际智能G1喜欢加入小组或者委员会,与他人一起工作。

G2喜欢当班干部,常常带头示范。

G3喜欢有别人参与的游戏,更喜欢团队运动项目,如篮球或足球。G4喜欢集体生活,不喜欢单独在家里看电视。

G5遇到难题,喜欢和别人讨论,而不愿单独想办法。

G6乐于助人,有不少好朋友。

内省智能H1喜欢写日记,记录个人的心思。

H2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觉得无所适从。

H3更喜欢一个人独立地工作,独立学习和娱乐时做得更好。

H4独立性强或有主张,遇事喜欢自己拿主意。

H5不喜欢说太多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想和他人共享。

H6采用与他人不同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智能地形图

绘制说明:先将八项

智能的得分分别在地形图相应的位置标注出来,然后将各个标注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属于你自己的智能地形图。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不断的反思。上完《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一课,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反思。

一、从选题来看

心理活动课的选题必须符合学生真实的心理需要。对于2017届高一学生来说,面临着“6选3”的新高考模式。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增强,这就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生涯规划包括“知己”和“知彼”两个部分,其中对能力的探索是“知己”的重要方面,是影响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结构、能力发展的类型,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对于学生的生涯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清自己的能力。

二、从课堂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来看

本节课的活动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能力,感受能力之于职业的重要性,认识多元智能的内涵,并通过活动,搜索个人的优势智能,并了解如何发挥与运用在生涯抉择中。本节课目标设置体现了心育课发展性的辅导功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同时集中具体,可操作性强。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表现和精彩的发言可以看出本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不错。

三、从活动环节的设置与实施来看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一课整体的活动设计是层层推进的。首先通过项目挑战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探究记忆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能力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然后通过分享“专家解读”和“名人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能力以及能力之于职业选择的重要性;接下来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解,采用教师解读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最后在自测个人多元智能组合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分析自己的能力长板和短板,并做出改进方案。

整节课沿着“激发兴趣”、“理解感受”、“理论追踪”、“自我探索”、“改进提升”的思路,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抓住了学生心理变化的脉搏。

四、从课堂气氛与学生活动来看

本节心理活动课打破了以往学习方法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气氛沉闷的不足,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分享,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现”、“感受”、“探索”和“体验感悟”,真正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辅导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在整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也依然存在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对学生课堂生成的引导有时还不够到位等,个别细节问题有待改善等。这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善,不断提高。

《发现我的长板——优势能力探索》课标分析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来看,生涯规划是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纲要》明确规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高中阶段就包括引导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进行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培养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从现实层面来看,生涯规划也是势在必行。2017年秋季学期,我省作为第二批试点省份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周期,这使高考从过去的文理两科转变成“6选3”的20种组合,强化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就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能力、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而且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时期。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特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鉴于以上考虑,我设计了本节课针对职业能力进行自我探究的课程。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篇1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设计篇1 一、班会背景: 和部分家长恳谈并且与个别学生交流后,发现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因此适时开一次有关“学习习惯”的班会课是当务之急的事。 二、班会目的: 通过班会使学 生认识到学习习惯好坏优劣对学习的巨大影响,并积极改善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二、班会重点: 检查自己的学习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班会难点: 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付之以实践。 四、班会准备: 1、制作三份问卷准备印发给学生填写: 问卷1是有关“好习惯、坏习惯的区分”,这些都是在家长那了解到的或是与部分学生交流中得知的情况。 问卷2 是学生的一份“自我报告”,内容主要为: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列出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能少于3条),简要说明理由或后果。(课前填写) 问卷3是有关“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实施计划”。 2、请四位同学准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五、班会过程: (一)、引入: 初三是我们初中四年里最后的收获年级,同学们四年的努力再经过这90多天的奋斗,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进入初三后,老师欣喜地发现很多同学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了,从被动转变为主动的过程中老师认为包涵着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与期待。老师很开心,也对同学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是,我们也发现不少同学因为以往所养成的种种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质量,最终导致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一个主题为《做习惯的主人,不做习惯的奴隶》的班会,希望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习惯上“扬长避短”。 (二)、“好”“坏”习惯之争: 1、发下问卷1《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要求学生在这些习惯面前选择区分。 2、老师结合班内现象加以指导: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 比如我们班一些同学总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做,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生活十分有规律,作业总是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一些同学喜欢就看书和做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讨论,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比较透彻全面;一些同学在记忆知识时,采用记住后再记上几遍的“过度学习法”,公式、定理、名句、单词等内容在要用的时候总是能很快地想起;一些同学晚上做习题前,总是先复习一下有关内容,看一遍白天老师讲过的内容,然后才开始思考问题的解法,结果题目做得又快又正确。有这些好习惯的同学,学习效果常常较好。(点名表扬为主)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为了更进一步促进我校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特色实验学校建设,充分展现特色实验学校风采,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设计思路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结合实学校际,针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而开设的。根据《纲要》要求,除了应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外,重点主要是向学生传输健康的生活理念,教授科学的心理调节技能,帮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和易发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课程目标 按照《纲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教学成果和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个性情感,完善的意志品质,增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 2.培养高中生更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去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世界及自我发展等问题。 3.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的认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交往角色辅导,以正常的心态参与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升学的压力,进行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辅导训练,开展考试心理调试和辅导,减少学习、升学和考试的心理负担。 5.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升学或就业问题,开展择校或职业辅导,培养学生具备选择专业或职业的能力,具备克服升学就业压力的能力。 (二)分层目标 高一级:根据高一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离开家庭独自一个人来到县城求学,在缺乏学习和生活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较快的投入大高中学习生活中,学校将高一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认识高中阶段,适应高中学习,掌握高中学习方法;学会交往、学会合作,适应竞争和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充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顺利走过高中过渡期。 高二级:高二是高中生活的关键,由于学生刚度过高一适应期,对高中生活失去新鲜感,我校大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监管力度较弱,自控能力偏低,在这个阶段学生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心里比较浮躁,会出现早恋的苗头,容易在学习上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根据以上心理特点,将高二级主要教学目标设置为学会合理的调节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自己的人格,学会独立生活,正确的与异性交往,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为高三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设计理念: 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使孩子们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未成年人走出误区,教育他们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学会悦纳自己生命,了解自己的生命多么的美丽,从而学会珍惜生命。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抓与逃----引出主题 启动密码:“生命”中任意两字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 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师:其实今天启动密码就是我们的主题——生命。今天就让我们来开启生命的旅途。 二、心动时刻:我的生命词语联想(不少于三个)

师:看到“生命”这个词,你最想用什么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比如我们说到高一这个词,你可能出现的感觉用词语表达出来就是“新起点、高考、长大了”这样的。那么看到生命这个词,你所想的、所做的、所感觉的又是什么样的呢?写出至少三个词。 (学生跟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联想到的词,全班集中提问几个同学。) 师:从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词语联想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生命观。当然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三、探究活动1:心理体验游戏——《生命的抉择》 师: ①从你现在的年龄开始算,你的人生之路还有漫长的60年、70年甚至80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想做些什么事情? (请学生回答) ②请选择其中的6件事写下来——这6件事应该是你经过思考后,发自内心的认为是你人生中最应该去做、最有必要做、最值得做的事情。 (播放音乐,请学生动笔完成。) ③进行抉择游戏。 教师渲染: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 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送你一张巧嘴 来源:纪念中学 作者:黄冰洋 【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善于表达对于人际沟通的作用和价值,让学生掌握表达技巧,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活动方式】讲述、讨论、角色扮演、录像法、表演法【活动准备】将桌子摆成6个小圆形,学生分别就坐,准备好相关物件。【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一) 两人一组,听数字抓与逃,帮学生放松心情,让学生有高涨热情参与课程。(二)看图测验--分析测试结果。(4分钟)《你如何说明白》右图中有箭头标志的楼前,是你和一个人约会见面的地点。现在需要你在电话中用简短的话把楼的位置说清楚,以便对方容易找到。你准备如何说?从1~4中选一项。 1. 最大的三层楼房。 2.有"光明楼"字样的白色楼房。 3. 牙科诊所和面包店之间的楼房。 4. 街口邮筒西侧的第三座楼房。解说:用语言向人传达,实际不容易。选择1、3、4的人,固然分析了事物,但却弱于客观地考虑事物相关联的关系,而选择2的人,则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他人。引入:我们与他人交流,既需要听,也需要表达。表达也大有技巧,否则达不到沟通的效果。同学之间的表达缺乏技巧,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师生之间的表达不畅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指导,老师也难得到好的教学反馈;亲子之间缺乏有效的表达,可能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我们会表达吗?让我们来看一个身边的故事,体会良好有效的表达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录像:《笔记本不见了》(2分钟) A:你看见我的数学笔记本了吗? B:有啊,你昨天没带回家吧,我帮你放回抽屉里了。 A:没有嘛!你当真放进去了吗? B:嘿,我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多疑呀!A:只不过问一问罢了,这么凶干嘛!再说,既然你碰了我的本子,就该负责到底嘛! B:真是的,好心告诉你已经很不错咧,你想怎么样啦!对了,前天借你的CD片还没还我吧,今天怕是又没带吧! A:明天还你就是了,从没见过像你这么小气的人! B:神经病,今天你吃错药了吧,一早上来就找茬。 A:跟你这人说话真没意思。只会啰里啰嗦一大堆。 B:你咧?算了,算了,不跟你一般见识。大白痴! A:你说什么? B:没什么。出操了,我先走一步了!你慢慢磨吧!两人不欢而散......导致同学关系紧张、心情郁郁寡欢,影响两人的学习生活。小结:语言是人们沟通时候最常用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案例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独一无二的我》 实验中学林广寒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

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他?你眼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那个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活动四: 问一问:看来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了,进而发展自我,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第一课时青春期的生理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从而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度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知识储备形成健康心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活动一:回顾自己及周围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若干年来的变化,并试图了解产生该变化的原因。 学生给出的调查结论可能有:身高增加了,体重增加了,喉结有了,长了小胡子,变声了…… 在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引出青春期的概念,并探究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活动二:归纳总结青春期的年龄阶段:12-23岁。 活动三:归纳总结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原因: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使骨骼尤其是下肢骨细胞分裂生长速度加快,同时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的重量增加,故身高体重迅速增加。 2、心输出量、肺活量、脑容量增大。 3、性器官迅速发育:女:月经;男:遗精。 4、第二性征出现。它的出现是靠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 男:喉结突起,嗓音变粗,发音低气,固声带长而宽,出现小胡须,阴毛、腋毛相继出现。 女:嗓音高而尖,声带比男孩长,乳腺发育,骨盆宽大,臂部增宽变圆。 小结:青春期是生理发育突飞猛进的阶段,是性成熟期,是决定一生的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身体上的变化,我们不要大惊小怪,在思想上要充分准备,迎接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 第二课时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试讲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试讲 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课题】人生难免有挫折 【课时】 45分钟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某校一名高中女生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刘冰的同桌张峰不停地拉扯她,刘冰忍无可忍,对张峰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回事”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他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冰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 刘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

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事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在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1)心中愿望不能实现;(2)父母不理解你;(3)与同学相处不好;(4)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 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 请问:1、假如你是刘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冰走出困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一)教学过程 一、导人 1.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的追求与挫折 二、讲授新课 了解关于"追求与挫折"的基本知识 1.提问: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追求,挫折" 2.电脑幻灯出示"追求"和"挫折"的概念

追求是指用积极的行动,争取实现某个目标;挫折是指人们在造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二)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1.观看录像:"我们的桑兰"(带着问题观看思考) 2.同学讨论一一 1)"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2)出示电脑幻灯片"桑兰的追求与挫折" 3)讨论归纳"追求与挫折"的关系 3.出示电脑幻灯片一-成长必须追求:挫折往往会伴随着追求;不怕挫折,勇于追求。 (三)面对挫折 1.观看录像"同学的故事" 2.小记者谈采访感受 3.电脑幻灯出示:对我们的启示"追求往往随着挫折的战胜而实现" (四)挫折的影响 1.配乐幻灯"一封没有发出的信"

2.讨论写信人遇到什么挫折? 带给她什么影响?如何帮助她摆脱 消极的影响? 3.配乐幻灯一一 当今的爱因斯坦《斯蒂芬·霍金》 4.为"挫折"作新的诠释 (五)总结升华 1.电脑幻灯:"首席科学家"一一严纯华 2.小结全课 1)电脑幻灯一一勇于追求,不怕挫折!敢于追求,战胜挫折!不断追求,挑战挫折! 2)mtv十电脑幻灯一一歌曲"未来的未来" 3)伴随着歌声,滚动播放 课后作业 作文:"心灵的撞击"一一记自己追求中遇到的挫折 (重点:遇到挫折时的想法、采取的对策、产生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对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辅导”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不少中小学已把举办“家长学校”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便更好地协调家长学校的工作。各级学校还组织心理辅导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对于形成一种“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2)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3)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怎样对待考试焦虑 一、设计背景: 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虽然如此,由于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认识水平等的重要途径,有些考试甚至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试都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焦虑,也就是考试焦虑。在考试过程中,中等程度的焦虑水平是可以提供临场发挥的最佳情绪状态。以这种心态迎接考试,往往不会失误,甚至能超水平发挥;而心理承受较弱、对考试压力的感受和反应过分强烈,就会产生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这种高强度的焦虑水平不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相反作用。甚至本来会做的试题,心理一紧张,也会做错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与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树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焦虑对人的生理、生活、学习工作的危害; 2、学会自己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 三、教学重点:学会克服考试焦虑的几种方法 四、教学难点:运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五、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案例(投影画外音)凌××是某中学初中学生。上课或做作业时,会无缘无故地东张西望,遇难题会焦虑甚至手心出汗。该生进校后,测验考试紧张,尤其是初三下半学期期考前夕引发了胃溃疡,胃出血四个"+"。凌××学习上接受知识速度较慢,学习方法较差,成绩在班中倒数几名。有时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弃考的念头。 (让学生讨论,现身说法。) 4、小结:引出考试焦虑的概念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性 1、分散和阻断一个人注意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能够分散和阻断注意的过程,使我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试题上,而是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忧虑或多余的动作上、阻断注意的过程,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考试焦虑还会干扰回忆的过程,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检索和提取发生混乱,会造成错答、漏答、或不知如何应答的现象,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此外,考试焦虑还可以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使我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停滞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我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热情)

人际交往的破冰利器——热情 教学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 设计理念: 高中学生一般年龄都在15~18岁之间,从心理上划分正值青年初期,慢慢步向成熟,但是心理的成熟没能跟上生理上的成熟,因此学生在此阶段极力想要摆脱家长的控制。此阶段,同伴关系是他们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若缺乏同伴的支持会导致学生产生失落、孤独、无助等消极情感。因此在学生刚踏入高中生活时,教会他们一些人际交往上的技巧就很有必要。本次课程主要针对学生在新环境下交朋友而设计,帮助同学们在新环境下更好的适应,保持热情的品质。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热情的重要性,掌握培育热情的一些方法。形成对自己日常交往中积极情绪的重视。学会用积极的情绪引导自己,热情对待每一个人。教学重点 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热情。 教学难点 学生如何去理解热情,如何在生活中有效运用培养热情的方法。 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游戏互动 (3)讨论与分享 教学场地 课室或团体辅导室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放映。事先将学生的凳子摆成两个圆形。 教学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1)用幻灯片向大家展示破冰的图片,问大家破冰的作用,然后引出此次的主题。(2分钟) (2)让大家按学号的单双分成两组,进行暖身活动——一拍即合。两组学生分别围成一个圆圈,每个人向左右伸出两手,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向下放在右方同学的手掌上面,然后老师读一篇文章,当出现“一”时,同学的右手要快速拍打右方同学的手掌,而左手尽量避免被人拍到。通过“谁被人拍到就要表演节目”来鼓励学生参与。(文章内容:中国入世,多哈会议,一锤定音。前后只经历了8分钟。一百四十几个世贸组织成员的代表无一反对一致通过。入世给中国改革注入一种新的挑战和动力。)(5分钟) (3)暖身活动结束后,每组学生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健康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时 急救知识与方法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棉签、三角巾、绷带、木板、秒表 教学过程: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健康学习工作房子车子 100000000 没有了健康就为零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 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 高热。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次,温度上升1℃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60—100次/分,一般人在70次/分。(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20次/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舒=100—120mmHg/60—80mmHg收>140 mmHg 舒>90mmH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 电话号码:120 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 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

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 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二、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8%,50kg的人血液为4000mL,失血1/3时会有生命危险。(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 (2)止血方法: a、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学生动手) b、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30—60分钟松解2—3 分钟。 d、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 2、人工呼吸 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①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确认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极微弱时才能施行。 ②保持气道通畅:仰卧、颈下垫高,头向后仰、清除病人口内异物、松开衣扣、裤带③实施人工呼吸:16— 20次 3、心脏按摩 让病人仰卧地上,抢救者站在左侧、双手重叠、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处,用掌跟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60~80 次,并随时观察病人的颈动脉,颈动脉有博动时,证明有效。 4、触电的急救方法 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触电后会出现心悸、头晕、局部皮肤灼痛、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来抢救,同时打“120”,千万不可随便移动病人、有条件的可用湿沙盖四肢。 5、溺水的急救方法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言毕,我说:“上课。”学生纷纷起立。(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是习惯? 板书: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 二、导学达标 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 指导情境表演:(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 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 2~3分钟) 2.小组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激情导行。 讨论:(1)好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形成的? (2)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影响?这些坏习惯是故意的吗?它是 怎么形成的? 好习惯与坏习惯对人的影响 板书: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走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三、读一读 好的读书习惯全让你终身受益 因读书而改变命运——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读书方法的坏习惯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高中生的心理矛盾与调节 14级39班宋林熠 一、课程设计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逐渐向成人期的过渡时期,此时高中生的独立意识、成才意识、成人意识进一步增强;同时,各种不利于这些意识健康发展的心理因素也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正确认识这些矛盾冲突存在的客观性以及如何进行调节是摆在高中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高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高中阶段一般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心理矛盾以及如何进行调节。 2、让学生正视心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冲突矛盾激化降到最低点,以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主要方法 1、讲授法 2、谈话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高中生的心理矛盾与调节 1、心理的自我封闭与交往需要的矛盾 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经验和情绪体验的增多,开

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其他人存在着区别。同时社会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既存在着心心相印,又存在着心理上的某种隔阂。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促使他们愿意通过社会交往去求得别人的理解与同情,另一方面也使他们不愿意把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秘密都公之于众。例如,初中生甚至主动将自己的期考成绩告诉父母或他人,而高中生特别是高二和高三的学生更倾向于"你不问,我就不答"甚至"你问了,我不一定回答"。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是生活适应能力增强的表现,但也会使他们产生孤独感。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写日记或者向自己的知心朋友倾诉,或者可以向要好的同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扩大交往的对象和范围,综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慢慢会走出自我封闭的困境,走上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轨道。 2、求知欲与辨别力之间的矛盾 高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特别强,对于课本上的或者是课本外的东西感到新奇,想了解个来龙去脉,但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问题和事物的理解往往易走极端,甚至很可能把正确的看成是错误,把错误看成是正确的。这样便产生求知欲与辨别力之间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最好能与大人进行探讨,排除错误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3、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高中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容易激动,往往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甚至达到争执不下时打起架来,高中生充满活力和热情,但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又往往不能自拔,以致灰心丧气他们容易丧失理智而感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急救知识与方法 文章来源:作者:发布时间: ( 2010-3-7 ) 浏览次数:2084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棉签、三角巾、绷带、木板、秒表 教学过程: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健康学习工作房子车子 100000000 没有了健康就为零 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 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 高热。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次,温度上升1℃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60—100次/分,一般人在70次/分。(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20次/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舒=100—120mmHg/60—80mmHg收>140 mmHg 舒>90mmH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 电话号码:120 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 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 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

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二、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8%,50kg的人血液为4000mL,失血1/3时会有生命危险。(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 (2)止血方法: a、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学生动手) b、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30—60分钟松解2—3 分钟。 d、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 2、人工呼吸 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①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确认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极微弱时才能施行。 ②保持气道通畅:仰卧、颈下垫高,头向后仰、清除病人口内异物、松开衣扣、裤带③实施人工呼吸:16— 20次 3、心脏按摩 让病人仰卧地上,抢救者站在左侧、双手重叠、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处,用掌跟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60~80 次,并随时观察病人的颈动脉,颈动脉有博动时,证明有效。 4、触电的急救方法 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 ,触电后会出现心悸、头晕、局部皮肤灼痛、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来抢救,同时打“120”,千万不可随便移动病人、有条件的可用湿沙盖四肢。 5、溺水的急救方法 俗语说:“欺山莫欺水”,参加游泳不能大意,万一有人溺水。 a、救人出水面的方法

高中心理健康课教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 1、了解挫折是人们都不可避免的。 2、学会运用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能承受挫折,并在挫折中奋起。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4、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放录像) 我校一名高中女生刘冰,活泼向上,各方面能力都不错,各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然而,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正在板书时,刘冰的同桌张锋不停地拉址她,刘冰忍无可忍,对张浩说:“请你别吵,用心听课。”老师顺着声音用责备的眼光盯着刘冰,并说了句:“你,怎么回事?”一向自尊心很强的刘冰心里极不好受。从此以后,刘冰一看见老师就远远地躲开了,她怕上语文课,看见语文课本就有一股莫名的火气。渐渐地,刘冰内心的挫折感愈严重,致使语文成绩一落千丈。刘冰因为承受了老师误解的挫折,导致成绩下降,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可以避免挫折,事事顺利呢?引出课题,今天讨论:[人生难免有挫折] 什么是挫折呢?挫折是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里状态是由于人有各种需要不能满足,愿望和目标没有实现所造成的。请问:同学们有过类似的心态吗? 二、说挫折 1、老师设置表格,引导学生谈挫折。(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一个高潮,学生能否说起来、活跃起来,是关键)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请根据这两栏表,自由谈论。谈论方式:可以自言自语,也可以与同桌同学交流或小品表演。 我遇到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是。 我受挫后的心情、表现。 2、学生自由讨论后,举手发言或作小品表演。 3、老师归纳: ①心中愿望不能实现;②父母不理解你;③与同学相处不好;④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是亲人猝亡、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学习困难、升学落榜、事业失利等。 唉!人生可能遇到这么多挫折,可见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而造成挫折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并且人们不可能完全避开这些因素,那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办? 三、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 遇到这些挫折,“我”该怎么办?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注:这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高潮,同学们能否积极出主意,是关键。) 我们先回到我刚才放的一段录像:刘冰因被教师误解受挫事例。 请问:1、假如你是刘冰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刘冰走出困境。 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与老师的想法大致相同。请看老师是怎样帮助刘冰寻求解决挫折的办法。(放录像)刘冰之所以能走出困境,是因为她掌握了战胜挫折的最基本的方法: 冷静对待自我疏导请求帮助积累经验 其实,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是最常见的、最基本的一些方法,也是摆脱困境、战胜挫折、变失败为成功的秘诀。那我们是否可以把它运用到实际当中去。 下面就请刚才谈了挫折的同学说一说: 2、“我应该怎么战胜自己的挫折呢?并请同学们帮帮忙?”能否提出更好建议?(提示:可以运用刚才四种方法,还可以借鉴其它方法)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关键看我们如何对待挫折。如有些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意志消沉甚至万念俱灰,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们面对挫折,应该勇敢战胜它,在挫折中磨砺自己的意志,回顾古今中外的名人,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 四、名人名言比赛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关“遇挫折,变压力为动力”的名言] 比赛规则:分成三大组,名言接龙,一个挨一个说,中间如有间断,后面的同学接上。每组时间分别限为1分钟,在这1分钟内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多又快。老师会发一个小小纪念品作为奖励,先准备两分钟。一组比赛,另两组帮助老师记数。 归纳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并且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迎难而上,勇于开拓进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独一无二的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独一无二的我> 高2012级1班吴必忠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从性格、气质、愿望等各方面正确认识、评价自己。 2.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客观分析对自己不利的评价、冷静面对过高的评价。 3.明确自我认识的重要意义在于自我完善。 4.培养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 2.难点:使学生能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一问:同学们,听说过上帝造人的故事吗?相传,上帝在造每一个人的时候,就把模子打碎了,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由于生长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程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致使每一个人也不尽相同,那么“我是谁?”“我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展示: 出示一张照片,来猜猜我是谁?(猜后请该同学介绍“我的成长经历”)活动二: 展示:“我的成长经历卡片” 请学生介绍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及相关经历,并就此展开想像。 想一想:未来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小组内展示照片,互相交流。 师生归结:从这些照片中,我们看到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想一想:那么我的所作所为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别人是怎样看我的呢?

说一说:我是谁(别人眼中的我) 先请一名同学模仿班级内另一名同学的语言,行为动作,姿态等,其他 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如果需要配合,也可以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来演一演)生猜中后,让表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模仿×××?你眼中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提示生在回答的时候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来说明×××同学的优缺点,性格,气质等。) 问一问:×××同学,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看法。(此处2-4名同学为宜) 师生小结:看来,正确看待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正确看清自己就需要大家的帮助。 说一说:我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们之所以能猜出他是谁,就是因为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自己或是某个同学的最大特点。 活动三: 演示:《白纸黑点与黑纸白点》的故事情节。 教师拿一张白纸一张黑纸走上讲台,先拿出了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一个黑点”。 师沮丧:“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展示: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 想一想:“同学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 学生齐答:“一个白点”。 师高兴道:“同学们太好了,无限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们。”生活中也是这样,评价自己或别人不能只把眼光局限于他的缺点,我们更要认识他的优点。 谈一谈:你同桌的优点吧!指名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你还想谈谈谁的的优点?能谈谈×××的优点吗?能谈谈你自己的优点吗?(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归结:人各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把自己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