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0章 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章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
一、概念题
1.欧洲货币体系的信誉理论(credibility theory of the EMS)
答:任何汇率导向的稳定政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汇率政策信誉,政府希望公众相信政府的汇率政策承诺并以此决定本币的持有量。
政策的外部强制性承诺能够保持政策信誉,如通过把本国货币名义汇率钉住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来引进政策信誉,这样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比没有实行钉住汇率时下降得更快,且将其调整到低均衡通货膨胀率的成本会更少。
在欧洲货币体系下,通过固定与德国马克的汇率,欧洲其他成员国相当于引进了德国中央银行的信誉作为防止通货膨胀的屏障,从而减轻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欧洲货币体系的信誉理论认为,违背国际汇率协定而可能付出的政治代价约束了政府的某些货币行为,即通过使得本国货币贬值来获得短期的利益,而实际付出的代价却是长期高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崩溃。
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
答: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是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12国政府首脑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城召开会议,并于1992年2月签署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合称《欧洲联盟条约》。
《马约》于1993年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成为欧盟。
《马约》的主要内容是为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确定了时间表和步骤。
《马约》规定: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为第一阶段,要求各成员国取消外汇管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加强财政、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一致;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主要是建立欧洲中央银行的雏形——欧洲货币局;第三阶段最早于1997年1月
开始,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开始,逐步建立一种“真正”的单一货币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
为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系,《马约》规定了经济趋同条款,主要内容是:①各国财政赤字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在3%以下;②各国政府债务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低于60%;③各国消费价格上涨率不得超出三个最低国的平均上涨率1.5个百分点;④各国长期利率不得超出三个物价最平稳的成员国的平均利率2个百分点;⑤各国货币在过去两年内处于欧洲外汇汇率机制的正常变动范围内。
此外,《马约》还就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努力目标,为建立欧洲联盟奠定了基础。
3.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EMU)
答: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是由欧盟15个国家中11国组成的货币一体化联合体,是战后40多年的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最终产物。
从1957年的《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起,欧洲的经济和货币一体化踏上了一段不平坦的路。
欧共体在1962年确定要建立货币联盟,于1970年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沃纳报告》,但这一规划随布雷顿森林平价制度的崩溃而告吹。
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欧洲货币体系(EMS)于1979年建立,一个以稳定欧盟各国货币为己任的欧洲汇率机制(EMR)也开始运行。
在又经过1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欧盟各国于1991年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的三个阶段达成协议,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995年12月,欧盟在马德里会议上确定第三阶段从1999年1月1日开始。
在1999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后,11个欧盟国家终于进入了创立欧洲货币联盟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从这一天起,欧洲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欧元正式亮相,并将于两年后替代各成员国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也在欧元区正式履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职能。
4.货币效率收益(monetary efficiency gain)
答:货币效率收益是指一国由于加入固定汇率区,从而避免了由汇率浮动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国际结算成本等损失,由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
一般而言,加入国一方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的贸易量越大,这种收益就越高;同时,该国与固定汇率区成员之间在生产要素方面的自由流动性越大,其获得的货币效率收益也越高。
该国对固定汇率区成员进行投资(跨国资本流动)时,可以增加其投资回报的可预测性;该国居民到固定汇率区成员处工作(跨国劳动力流动)时,所获工资收入也更加稳定。
5.经济稳定性损失(economic stability loss)
答:经济稳定性损失是指由于一国加入了固定汇率区,而使得本国难以运用货币政策来抵御衰退,从而引起经济的不稳定性所造成的损失。
具体而言,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本国的产出,当本国处于经济衰退时,就难以运用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
由固定汇率所引起的这种不稳定性,称为“经济稳定性损失”。
区域的一体化程度越高,通过增加区域内的贸易以及国内资本和劳动力向其他成员国的流动来克服本国经济衰退的效果就越好,由此经济稳定性损失就越小。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一国加入固定汇率区的货币效率收益超过经济稳定性损失的部分就越大。
6.最优货币区(optimum currency areas)
答:最优货币区又称“最佳货币区”、“最适货币区”,是各有关国家通过实现国际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的一体化而组成的最适合于相互间实行固定汇率的地区。
也就是说,每一个实现了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都可以成为一个最优货币区。
欧洲联盟各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
适合于组成一个最优货币区。
7.欧洲货币体系(EMS)(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
答:欧洲货币体系是欧洲共同体国家为实现经济一体化而于1979年3月13日建立的区域性金融体系。
当时参加的国家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和爱尔兰。
1984年9月希腊加入,1987年5月12日西班牙加入,1987年11月10日葡萄牙加入,1995年1月1日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创建欧洲货币单位;②建立双重的中心汇率制,以保证成员国汇率的稳定;③建立欧洲货币基金,取代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增强干预市场的能力。
欧洲货币体系从创立到1999年欧元启动,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在稳定汇率、抑制通货膨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8.稳定与增长协定(SGP)(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SGP)
答:稳定与增长协定是指欧盟旨在支持货币联盟和欧元的预算公约,目的是要防止欧元区所有成员国出现大量的政府预算赤字,以致增加整个欧元区的借贷成本。
该公约要求成员国将其预算赤字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在中期内彻底消灭它们的过度赤字。
当经济增长明显弱于预期时,可予以展延,但违反公约规则的成员国会被处以罚金。
9.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
答:财政联邦制又称为财政联邦主义,是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种规范制度,其实就是财政分权理论。
财政联邦制的基本原则是:①财力分配比例必须坚持财权和事权相结合的原则;
②核定各级财政收入范围时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③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权力去监控
和评价财政政策原则。
财政联邦制的特点是: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二、习题
1.为什么欧洲货币体系将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传递给货币疲软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能增加欧洲货币体系汇率的稳定性?
Why might EMS provisions for the extension of central bank credits from strong-to weak-currency members have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EMS exchange rates?
答:EMS汇率的稳定性取决于成员国中央银行维持该国货币稳定的能力。
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数量会影响其维持货币稳定的能力:外汇储备量越大,中央银行就能更好地维持货币的稳定。
在货币遭到攻击时,通过在手头保留更多的储备,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能够帮助货币疲软国的中央银行维持其货币币值的稳定。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知道有充足的储备足以维持一个疲软货币时,他们将更倾向于不对这种疲软货币进行投机性攻击。
纵上所述,EMS将货币坚挺国的中央银行信誉传递给货币疲软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能增加欧洲货币体系汇率的稳定性。
2.1992年9月之前,在欧洲货币体系中里拉/德国马克的汇率被控制在±2.25%的范围内浮动。
假设里拉/马克的中心平价和浮动范围就这样固定下来,那么1年期的里拉存款和德国马克存款的利率之间可能出现的最大差值是多少?半年期的呢?3个月的呢?答案是否令你感到惊讶?请给予一个直觉的解释。
In the EMS before September 1992 the lira/DM exchange rate could fluctuate
by up to 2.25 percent up or down. Assume that the lira/DM central parity and band were set in this way and could not be changed. What would have been the maximum possi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s on one-year lira and DM deposits? What would have been the maximum possi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est rates on six-month lira and DM deposits? On three- month deposits? Do the answers surprise you? Give an intuitive explanation.
答:如果在欧洲货币体系中里拉/马克的汇率被控制在±2.25%的范围内浮动,则里拉/马克的汇率之间的最大差值无论在什么时间段都为4.5%。
如果不存在跨国货币调整的风险,则根据利率平价条件,一年期的里拉存款和一年期德国马克存款之间利率的最大差值将反映里拉/马克汇率的最大波动的幅度,即为4.5%。
半年期的里拉存款和半年期德国马克存款的利率之间的最大差值约为9.2%,这反映了里拉/马克的汇率在未来半年内可能波动的最大幅度为4.5%,按年度百分化利率计算为:()
⨯-⨯≈。
1.045 1.0451100%9.2%
3个月的里拉存款和德国马克存款的利率之间的最大差值约为19.25%,这反映了里拉/马克的汇率在未来3个月内可能波动的最大幅度为4.5%,按年度百分化利率计算为:()
-⨯≈。
1.04541100%19.25%
这些差值的直观解释是:外汇汇率发生幅度为4.5%的变化的时间并不是保持不变的,而所有的利率都是按照年度百分化率来表示的。
3.沿用上题的假设。
意大利5年期政府债券的年利率为11%;德国5年期政府债券的年利率为8%。
这对目前里拉/马克汇率平价信誉的含义是什么?
Continue with the last question. Imagine that in Italy the interest rat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