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天然气开发利用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天然气开发、利用及发展趋势
一、国际天然气开发利用情况
1、世界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自90年代早期以来,天然气工业的增长第二次进入停滞。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独联体国家产量的急剧下降所致。1996年在这一地区观察到的产量下降的停止在1997年并没有重复。这一情况下隐伏着许多因素。于是总的经济状态和俄罗斯消费的下降,欧洲进口的下降,亚姆堡协议的中止和从土库曼斯坦进口到其它共和国的中止,解释了这一发展。较温和的气候条件也推动了欧洲产量的下降。
在其它地理区域较高的产量仅仅补偿着这些减少。这些前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重新看到它们占世界产量份额的衰减,仅占世界产量的%。这种情况已经导致一个经济区域的崩溃,甚至更有利于工业化的国家,它们占市场产量的%。然而,这一变化可能归于暂时性的因素。只具有世界储量1l%的工业化国家最终将看到它们所占世界产量份额的减少。
在1998年1月1日,世界天然气的证实储量估计为151964×109m3或大约为×109m3油当量吨,比1997年的数字高%。在1998年1月1日海上天然气证实储量达到43050×109m3,或占总储量的%。
现在世界范围内有36个国家具有重新投入的活动,而在1980年只有20个国家。这一活动的发展正在加速,而这些重新投入的强度显示出持续的增长。今天,它们代表着总的天然气产量的%,而1980年是6%。
在世界级别上,天然气产量的利用速率很高(在1997年为%)。世界10个首要的天然气生产者(俄罗斯、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挪威和沙特阿拉伯)在1997年生产了1723×109m3天然气。它们占世界市场产量的75%。这10家主要的石油集团(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埃克森、莫比尔公司、阿莫克公司等)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这些天然气公司是居优势的。
2、世界天然气市场销售
1997年市场销售的海上天然气产量增加%,达到573×109m3。它占总产量的%,而在1996年是%。传统的生产者(美国和北海的产油国)占总量的%,为×109m3。
1997年国际天然气贸易(不包括独联体内部贸易)相当于×109m3,高于1996年×109m3)%。这一适度的增长几乎完全归结于油轮贸易的相当大的增长。因此,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增长在1997年急剧加速,出口达到112×109m3,高于1996年%。
1997年独联体内部贸易也达到×109m3的估计数字,把国际天然气贸易的总量升高到
×109m3。
在欧洲市场上,国际管道贸易明显地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因此,从加拿大出口到美国%)、从阿尔及利亚和挪威出口到欧洲(分别为%和%)的管道输气的明显增长仅仅补偿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和荷兰的天然气(一%)输送到欧洲的明显下降。
油轮贸易的上升主要可由卡塔尔开始输送液化气到日本,建立了马来西亚的出口来解释,还可以用阿尔及利亚液化设备安装的扩容来解释。纯的减少(一%)也可以从现货或短期交易的市场数量来看到。
因此,世界贸易(不包括独联体内部贸易)现在计算为世界市场天然气产量的%。液化天然气计算为世界范围贸易量的%。
1997年,世界天然气工业遭受了独联体市场上消费暴跌的影响和在欧洲、北美的“母亲性质’的影响。然而,这些连带的因素的冲击被发展的市场的动力说所减轻。这样,世界天然气的消费量停滞在×109m3。
所有这些独联体国家疲软的经济结果,结合俄罗斯采用的一项新政策,设计出让停滞的天然气由无力偿付债务的顾客交付,引起该地区消费量的急剧下降,比1996年下降%,比正常温度较温和的气候也降低了西欧市场上天然气的销售。在中欧,气候条件结合亚姆堡协议(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终止的影响,引起了这一地区天然气消费量下降%。
其它顾客地区传来的好的结果有助于弥补这一减少。因此,除了北美适度增加%外,良好的动态在亚洲、大洋洲(十%)、中东(十%)、拉丁美洲(十%)和非洲(十3%)也可以看到。1998年世界商品气总产量为×109m3,比1997年增加了×109m3,同比增长2%。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国际天然气贸易量也不断发展。1998年世界天然气总贸易量为×109m3,占当年世界商品气总产量的%。其中管输气为×109m3,液化天然气为×109m3,分别占世界天然气贸易量的%和%。迄今为止,世界已形成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三大天然气市场。北美洲市场主要包括加拿大和美国,其中加拿大是净出口国,美国是净进口国;欧洲市场包括西欧、东欧和前苏联地区,其中中东、西欧的多数国家是天然气进口国,荷兰、挪威和俄罗斯是出口国。亚洲天然气市场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其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出口国,日本和韩国是进口国。上述三大市场中,北美和欧洲市场几乎完全是管道天然气贸易;亚洲市场则完全为液化天然气贸易。另外,哥伦比亚与巴西之间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已经建成投产。智利、阿根廷也正在考虑建设跨国天然气管道,估计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将出现第四个天然气市场——南美洲天然气市场。
从美国、前苏联、俄罗斯、韩国以及其它天然气消费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天然气市场发展早期、首先要解决市场发展方向问题,即在众多的可以利用天然气的领域中,选出首先需要发展的市场。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由于各国天然气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早期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方向相差较大。美、英等发达国家,由于煤制气十分发达,因此天然气工业发展初期,往往是首先用天然气逐步置换煤制气并最终取代煤制气,就是说首先发展民用市场。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民用煤制气不发达,因而缺少相应的利用煤制气的基础设施,天然气发展初期,主要用于生产化肥和发电等。苏联天然气发展早期也是走的这条路线。莫斯科等城市的气化过程,也是首先改造城市电厂的燃料结构,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和石油。
各国天然气消费构成中,工业部门,特别是电力工业的用气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除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因素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与天然气管道,包括输气干线和城市配气管网的建设密切相关。苏联的7年计划(1959-1965年)规定1965年天然气产量应达到1500×108m3,实际仅完成
1277×108m3,产量指标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配气管网建设滞后,天然气无法送到最终用户手中,气田不得不压产。日本也具有代表性。在日本,液化天然气接收终端很多,但天然气管道不发达,现已成为制约天然气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天然气工业发展早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俄罗斯、英国、韩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早期,在投资和价格政策等方面,都向天然气倾斜,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天然气利用技术不断发展。一方面,在老的应用领域,如民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从早期主要用于饮食、热水,转变为大量用于供暖、制冷等,并相应地扩大消费量,另一方面,不断开辟新的市场,如交通运输业将推广应用天然气,预计天然气汽车将获得较大的发展,未来还将成为天然气火车、轮船和飞机的燃料。此外,天然气合成油(GTL)技术的发展,将为边远地区天然气资源的利用开路更为广阔的天地。
3、世界天然气的部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