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结尾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 (开头) 人生是在一匹素锦上描绘自我, 身上的每一个色点都要细细斟酌,手拿调色 板的那一刻,你开始选择,暖色还是冷色? 人生是在一个舞台上展示自我,动作的每一 个细节都要认真推敲。举手投足之间,你在 选择,欢悦还是悲伤? (结尾)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选择, 聆听心的呓语,作出正确的选择,人生的画 卷才会美丽,人生的舞剧才会精彩。 (《站在街口,聆听心的呓语》)
五、运用类比式
【例1】蛇、蝉不断蜕皮,才能越长越大;鸟儿 经常脱毛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人类不断自我更新 才能进步、发展,朋友,愿你在更新中发展,蜕 去旧皮,脱去旧羽,插上理想和时代的新翅,去 奋飞。 (《脱羽小议》) 【例2】大海汹涌澎湃,波翻浪卷,源于点点浪 花;草原广袤无垠,绿遍天涯,源于根根小草; 夜空辉煌灿烂,熠熠生辉,源于颗颗星辰。让自 己成为一滴水珠,一根小草,一颗流星吧,在追 求社会正义的大合唱中唱出公正的最美丽的声音。 (《公正》)
【点评】以“路” “灯”为喻,阐明道德和规则二 者的关系;并用“埋在心底”和“挽在手上”这种 形象化的语言再次强调二者并重的观点。文采斐然, 思想深刻。
四、留韵无穷式
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 余地,文章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 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比喻、象征及省略号 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 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李渔也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 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可见,我们 要精心揣摩,力求“回眸一笑百媚生”,给 读者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
二、
万法不离其宗 结尾的作用无非是 收束全文; 提升主旨; 启迪人心; 照应开头。
一、首尾呼应式
【例1】 (开头) 自嘲,大致意思是自己开自己 的玩笑。不过要真探讨起来,这样解释就不能 说明它的内涵了。自嘲是一种生活哲学。 (结尾)究竟是自嘲让苏格拉底成了哲学 家,还是哲学家让他学会了自嘲,弄不清楚。 但自嘲确实是一种生活哲学。(《自嘲》) 【点评】首尾呼应是作文构思的惯用手法,开 头提出观点,经过论证,结尾再次照应观点, 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
高考作文结尾技巧:
一、豹尾: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对文章的 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 高雅、先声夺人;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洁、明快、 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并余味无穷给 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势, 一见倾心之妙;好的结尾有画龙点睛之效,不能忘怀 之功。
六、发人深思式:
[例1] 看着那规范、稳定、面积大、周长短的圆,我又想起了 红柯所说的“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 光指望他长个子。”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能让灵魂 到场?能让民族滋补血气?我依旧困惑。《惑》
本文作者先把圆形比作“信仰”把星形比作“物 质”。围绕这一组命题,针对现实社会情况提出了三 个困惑:一是人们“刚从对神话的顶礼膜拜中倏然醒 悟”“就立即坠入黑与白的另一个极端”;二是“若 伟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蛩音已渐行渐远”; 三是结尾的“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 。文章以 “惑”冠题,文末说“依旧困惑”但事实作者决不是 “惑”, 恰恰相反,正是作者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结 尾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撞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 使人警醒。
七、号召劝诫式:
例1:让我们的眼睛更纯净一些,去那些微不足 道的事物上找寻生命最真实的色彩。别只看见太阳, 而忘了水滴里射出的阳光。 “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水滴里的阳光》 例2: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 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 …… 带给身 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 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例3:人类啊!醒悟吧!别再破坏大自然,还母 亲一个美丽的容颜,还同根生的兄妹,安然生存的 一个家园。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让母亲痛苦的呻 吟变成欢愉的微笑,让母亲的肌肤更细腻,脸上绽 放欢快的笑容。 《地球在呻吟》
例4: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 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 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四季轮回,心里 滤不去的是烦恼和忧愁,脚下略不去的是艰辛和伤痛。 寒天冷日,让我们用什么来温暖迎风而立的自己?留 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 《真诚》
十、引用名言式:
例1: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 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 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 《吐出自足成虹霓》 例2:可见,列夫· 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之家各个相同, 不幸之家各有各的不幸”也不必完全奉为真理。关于幸福的 答案,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三、思想升华式:
即用形象或哲理性的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发 表评议,儆戒世人 。不仅文采斐然,而且给人启迪, 引人深思。 例 1、 《故乡》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 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
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 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 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
【例2】 (开头)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结尾)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世事变化多端,观念繁杂无比。我们不一定都 要像陶渊明一样“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 一样“入”,而是要万物归于一心。俗话说得 好:“心静自然凉”。只要内心真诚、纯净, 又何必理会污浊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下心来: 大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市》)
分析:这是一篇见解独到考场佳作 ,标题“大 隐隐于市”“隐”即“出世”,寄情山水远离尘世; “市”即人间烟火世俗人生,是对社会的积极参与。 “大隐隐于市”调和了中国文人一味出世或一味入世 的人生选择,充满了辩证的智慧。文章开头引古语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并作了一番考究后引陶 渊明厌倦仕途归隐田园,终归是小隐;而李白有乘风 破浪的豪情,报效祖国挥洒人生的壮志,然而入朝后 遭受挫折,于是反思,认识到权贵的虚伪人世的污秽。 于是重新回归自然,但并没有泯灭诗情的冲动,不断 重拾希望,心系国计民生。这就是所谓“大隐”。文 章结尾引用苏东波的名句和俗语,最后说“只要内心 真诚、纯净,又何必理会污浊的俗事呢?我们不妨静 下心来:大隐隐于市。”照应题目和开头,强化了中 心。
【例1】朝阳如火;如火的不仅仅是朝阳,喷薄 而出的,还有项王颈中的一腔热血。《英雄》
项羽自刎,是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作者演绎这个故事,说 明他的悲剧原因,是过分自信,不能听取别人意见。这个故事 是悲壮的,作者的演绎也充满了浓烈的感情色彩。结尾把如火 的朝阳和一腔热血幻化为一片明丽,把苍茫的大地作为英雄倒 下的广阔背景,远景近景构成强烈反差,烘托人物,渲染情感, 是仰慕?是哀惋?是悲叹?是遗恨?……勾勒的画面久久盘旋, 难以忘怀。
【例2】 (开头)当漫天的黄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 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 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 傲然绽放。 (结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 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 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今年花胜去年红》) 【点评】 文章开头就以一组韵味深长的排比造成先声夺人 之势,并以一句“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 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引出下文对历史的思考。 结尾又以一组韵味绵长的排比和一句“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照应 开头,如幽谷回响,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
【例2】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 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功成名就,即“才 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 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 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 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 《一毛钱与诚信》 【点评】这个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强化了中心论点, 还强调了诚信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才学”、 “荣誉”,最根本的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深 化了中心,最后又运用了一个省略号,更是给读者留 下再创造的余地,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问题,特别 “诚信”与“一毛钱”的强烈对比,发人深思,具有 强大的论证力量,如撞洪钟,余韵悠长。
二、结尾点题式
【例】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 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 生活。悲观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 乐观的人,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也无量。在悲 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 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 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卓绝。从卓绝 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从平庸的 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阴郁的影子。 (《悲观与乐观》)
八、直抒胸臆式:
《选择真善美》的结尾: 选择真,我们拥抱蓝天; 选择善,我们渴望丝雨;选 择美,我们呼喊大千世界! 心灵包容了真善美三色,我 们就能更加快速地奔向七色 的明天! 文章在前面分别论述了 选择真、选择善、选择美的 基础上,直接抒发作者的感 情,热情洋溢,激情澎湃, 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共鸣。
例2: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 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 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 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
例3: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 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 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 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挫折与成功》
九、排比议论式:
例: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无名花草的别样馨 香;有如云飞飘的风帆,才有驶波翔浪的轻舟;有翼 可蔽空的大鹏,才更爱檐头私语的麻雀;慕狂飙万里 的风,更羡潇洒入地的雨。 长短交合才有一轮推进文明的齿轮。 《齿轮》
文中先将白昼和星空、麻雀和大鹏、爱因斯坦和玻尔、牛顿和 加利略、开普勒和第谷的关系类比为齿轮,又将思路宕开一笔, 写“春花与秋月”、“诗词与歌赋”、“鼓角与丝竹”各领域中 的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事物。作者在分析了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 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辨证关系之后,用铺排式的议论收束全 文,在议论中抒情,在抒情中显志,显示出强大的感染力。这种 结尾模式多见于议论性散文,思维的张力、饱满的热情、华丽的 文采融于一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例】话题:“规则” 《规则与道德》 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 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 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 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 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 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 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 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这里列举几例 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 加深了文的意境。效果很好,同学们应加以学习, 此外,引用的范围可大些,如俗语、谚语、流行歌 词等均可引用。
练笔:
修建自己的码头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文化一直以其开阔的 胸襟、厚重的底蕴屹立于世界东方。在这条奔流不 息的历史长河之中,一颗颗明珠璀璨夺目。 远方黄土地上车轮滚滚——这是孟子在周游六国。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他称尧舜,崇孔 子,守先王之道,不阿世取容,游则傲视王侯,著 则汪洋恣肆。在他的滔滔雄辩之中,我们真切地感 受到他巍巍乎如高山、浩浩乎若江河的气度。孟子 在三十余年的奔波游说中修身养气,使他的著作 “沛然而不可御”,在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而他 自己也因其塞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倍受后人推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