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位数学不好的名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不好的用这个安慰一下,16位数学不好的名人

数学不好的可以用这个安慰一下,16位数学不好的名人。看到一篇报道《大学生患“数学恐惧症”连续5年做噩梦》,对数学的焦虑就像手被烫伤或灼伤一样,一看到数学卷子,就觉得里面的数字和字母像杀手一样来追杀我……在数学上受过伤或正在受伤的同学,拿这篇文章抚慰一番心灵吧。

这里介绍历代几位高考数学成绩极差的文化名人,他们各自不同的遭遇和人生,无非想对千万学子们说明:

一则,钟鼎山林,人各有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仅仅只是数学成绩不好,并不能证明你就一切都不行了,你应该向这些前人学习,充满自信和快乐,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和道路;

二则,若因数学成绩不好而高考落第者,你一可以及时对诸多大学或相关部门与前辈要人展示你别的特长、成就,毛遂自荐诚心努力申请要求他们破格招收你;二可以继续补习一年,回到中学母校,勤奋学习,把数学等较差学科赶上来,明年再考,还是很有希望的;三便彻底放弃高考,在广阔的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事业

和机会,创造辉煌的局面——毕竟,高考只是你的选择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社会是更大的大学,有更多值得你做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说的只是特殊情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在能力、知识上尽量全面一点才好。特别是小学、中学的这些基础学科,从文科的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哲学、心理学、音乐、美术,到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力求全面、均衡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将来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有利的。

1、首先说说伟人mao(1893—1976,湖南湘潭韶山人)。

据史料记载,他在上中学时,文、史两科成绩极佳;但在不喜欢学、没下工夫学的科目上则成绩极糟,如数学、物理、英语、静物写生等课程,都得过0分或接近0分。所以只念了个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2、第二位是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

1910年报考清华学校“庚子赔款”第二期赴美国留官费生。据他自己回忆,因是临时抱佛脚,数学、西洋史、动物学、物理学等各科成绩都很不理想,但由于第一场考国文,试题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他想这个题目不易发挥,又因平日喜欢看杂书,就做了一篇乱谈考据的短文。这完全是一时异想天开的考据,不料那时看卷子的先生也有考据癖,大赏识这篇短文,批了满分(100分),结果仍被录取。

3、第三位是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

1912年报考清华学校时,只因作文过于优异(其它科目平平,尤其数学成绩糟糕)被主考老师赏识而破格录取。

4、第四位是著名散文家、学者朱自清(1898—1948,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1916年报考北京大学预科,数学只有0分,但作文写得非常漂亮,文字优美,情感细腻,得了满分,所以被成功录取。

5、第五位是著名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罗家伦(1897—1969,浙江绍兴人)。

1917年投考北京大学文科,恰逢胡适判阅其作文试卷,毫不犹豫地给他打了满分,并向学校招生委员会荐才。可校委们查看罗家伦的成绩单后大吃一惊。原来,罗家伦的数学成绩竟然是0分,其他各科分数也平平。取弃争论之际,主持招生会议的蔡元培校长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他,并收罗自己门下。

6、第六位是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

他于192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无锡辅仁中学,之后报考清华大学,其考试成绩国文、英文俱佳,据说英文是满分、国文接近满分,但数学却只有15分。按说这种情况是不能录取的,但主考老师汇报了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罗校长因为爱才(加上自己当年也是类似经历),便破格录取了他。据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正是清华大学的国文教授。

7、第七位是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翻译家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

据季羡林的得意门生、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披露,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1930年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只考了4分,而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真是令人难以想像。(钱文忠曾问过季老本人,他当年高考时数学考了多少?季老只说“很低的”,其他并不多言。)但因为其他科成绩均很优异,最后仍被清华西洋文学系破格录取。

8、第八位是著名诗人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1930年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闻一多出了两个作文题:一是《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二是《生活杂感》。两题任选,而臧克家却把两题都做了。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3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

这独具异彩的3句话“杂感”,短小精悍却极富哲思,立即打动了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咏诵再三,拍案叫绝,破例给了他98分的高分。结果,虽然臧克家数学考试吃了“0蛋”,还是被青岛大学文学院破格录取,而成为闻一多的高足爱徒,与另一诗人陈梦家合称“闻门二家”。闻一多大概是想起自己当年的遭遇,而对臧克家恐怕也有“惺惺相惜”的心理罢。

9、第九位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吴晗(1909—1969,浙江义乌人)。

1931年初,吴晗投考北京大学史学系。他在半年多时间里努力学习,英文大有进步,只是数学一窍不通。临近考期,他给胡适写信,想让胡适帮忙,能够不经考试直接转学北大。但胡适没有答应。吴晗无奈,只好报考北大史学系。果然他的数学只得0分,尽管文史和英文都得了100分,也没有被录取。吴晗只得又去报考清华史学系,同样数学又是0分,文史和英文仍是100分。

清华也有同样规定,但以吴晗文史成绩特别优秀为由,破格录取了他。清华这个决定轰动了北大。胡适一再对人说:“北大的考试制度太不合理,像吴晗这样有才华的学生,竟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太可惜了。”

10、第十位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家、政论作家、新闻出版家、社会活动家金庸老先生(原名查良镛,1924年生,浙江海宁人)。

中学时代记忆力超强,应付考试得心应手,除数学成绩平平外,门门功课都考第一。高中毕业后即走上新闻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