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记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韦微学号:09121022
情绪与记忆
摘要:情绪和记忆的关系一直是认知心理学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目前记忆研究和情绪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文章综述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

关键词:情绪记忆情绪唤醒内隐记忆
认知和情绪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独立研究到结合研究的过程, 那么, 是什么促使对二者的研究结合起来的呢? 心理学家埃利斯( Ellis H C) 总结出如下3 点原因: 第一, 人们发现情绪状态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非常明显, 而弄清这些影响是什么及这些影响是怎样产生的, 这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讲非常重要。

第二, 对情绪状态进行引发和控制的技术有所发展,从而使情绪状态在研究中可以成为自变量。

第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记忆与认知的理论必须解释情绪在认知中的作用, 这样, 才能使认知理论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

情绪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 所有信息加工过程都含有情绪成分。

在这里我主要介绍情绪与记忆的关系。

情绪与记忆分别是人的感情过程和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 两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相互影响。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比如, 母婴依恋、亲人去世等这些事情都搀杂着复杂的情感。

人一生中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可能会燃起我们同样的情绪经历, 更确切地说, 在完全不同的条件下, 经历相同的情绪可能会使我们不可预料地回想起某些特殊事件。

心理学给记忆下的定义是: 人脑对经历过的事情的反映,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情绪和记忆的密切关系给我们提出了几个有趣的问题: 情绪和记忆怎样互相影响? 在什么条件下情绪怎样引发对先前事件的回忆?
(一)情绪唤醒水平对记忆的影响
在研究界,心理学家一般将情绪性刺激可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情绪的唤醒水平,即兴奋或平静的程度;一是情绪的效价,即积极的情绪或消极的情绪。

研究发现,对记忆产生影响的是唤醒水平,与情绪效价关系不大。

不论是记忆编码期或编码后的情绪唤醒,都会对记忆有促进作用,但记忆编码期的情绪唤醒,是情绪对记忆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

先前的研究认为,杏仁体的活动与负性情绪有关,且对事后的记忆成绩有预测功能。

虽然单纯的恐惧刺激(负性情绪)可引发杏仁体的激活,但不会导致再认成绩的提高,而情绪性记忆的成绩随着编码期全身生理唤醒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这说明,在杏仁体激活的前提下,若要产生记忆促进效应,还必须伴随有足够水平的全身生理唤醒。

另外,一些对动物的实验研究表明,向动物注射内生压力荷尔蒙可有效提高动物的记忆能力,但是LaⅡy Cahill等人发现,即使提高被试的内生压力激素水平,如果没有相应的记忆编码期的生理唤醒配合,照样无法产生对记忆的促进作用。

此外,一些实验也表明,通过药物控制来提高个体的生理唤醒水平,就能有效地提高记忆水平;反之,如果向被试注射口一肾上腺素拈抗剂,将会消除隋绪对记忆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上实验说明,相当程度的情绪唤醒水平对记忆有促进作用。

(二)情绪对记忆内容的影响
1.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上个世纪末,研究者主要是从事个体情绪状态影响记忆的实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情绪刺激物内容相对情绪态而言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更大。

这类实验主要集中研究情绪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前期注意阶段和后期加工阶段的影响。

首先。

对于工作记忆注意阶段的
研究,主要是指情绪刺激物通过影响注意阶段的注意力分配,从而使之获得优先加工权,最终对工作记忆任务产生影响。

研究者发现,情绪对工作记忆注意阶段的影响可分为自动化过程和受控过程。

其一,个体对情绪性刺激物的自动性加工过程。

Ohman等人(2002)(钉发现,即使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情绪性刺激物也会激活杏仁体。

这种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偏好使工作记忆更可能加工情绪性刺激因此,个体对情绪性内容的优先、自动和无意识加工的特点能促进对情绪性信息的即时加工。

不过,一些研究也发现,情绪性内容不仅使我们将注意力自动集中在情绪性刺激上,而且是集中在情绪刺激的核心内容上,而忽视了外周内容。

因此,从这一点来言,情绪内容有时不利于实验任务的完成。

其二,个体对情绪刺激物的有意识加工过程。

因此,这种意识的加工过程影响了工作记忆的表现。

当然,由于工作记忆任务的性质差异,情绪刺激物对其影响也表现为促进和阻碍两个方面。

其次是后期加工过程。

对于这个过程的研究还较少,但已有的研究表明,情绪对工作记忆后期加工过程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

如发现负性情绪会降低与工作记忆相关的脑区活动,表明情绪内容可能会阻碍工作记忆任务表现。

但另一些研究发现,由于刺激材料性质及工作记忆性质的不同,情绪对工作记忆各部分的影响是不同。

如相对言语工作记忆而言,负性情绪对空间工作记忆产生更大的影响。

负性情绪通常引发右脑半球的活动,包括参与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前额叶皮层。

这说明负性情绪与空间工作记忆之间存在着更加紧密的相互作用。

2.情绪对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的影响。

目前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外显记忆上,对内隐记忆影响的研究还不多。

Eich和Ryan(1990年)发现,无论是外显记忆,还是内隐记忆,心境依存效应都很明显。

近年来研究表明,情绪对内隐记忆产生的影响较为复杂。

如有研究表明,无论编码时唤醒还是编码后唤醒条件下,都没有对内隐学习和记忆产生促进作用。

与之相反,编码时情绪唤醒却对内隐记忆产生阻碍作用。

不过,在较长时间(如三个月)后的测验中,编码时有情绪唤醒的被试相比无情绪唤醒的被试,内隐记忆的成绩更好,说明情绪唤醒对长时内隐记忆有促进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8J,对过去事件的回忆主要牵涉到两大记忆系统,一是基于海马的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系统,二是基于纹状体的内隐记忆(程序性记忆)系统,后者独立于有意识记忆经验。

动物实验证明,杏仁体对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都起到调节作用,说明杏仁体对在整个记忆系统的记忆促进效应中发挥着十分广泛的作用。

神经影像研究认为,情绪是通过两个不同神经系统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产生影响,影响情况不同,但一般认为情绪对基于海马的外显记忆的影响要易于基于纹状体的内隐记忆。

(三)情绪对个体主观记忆确信感的影响。

近年来,大多数研究情绪对情景记忆影响的神经机制实验都集中在记忆的准确性问题上。

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情绪影响的是记忆主观体验,而不是记忆的准确性。

最近,一项对“9·ll”恐怖袭击的记忆研究发现,对这个事件的记忆准确性与同时发生的其他事件的回忆没有什么区别,说明情绪对个体记忆主观经验的影响是独立于对记忆内容的影响。

目前研究记忆主观确信感主要用的是“记得/知道”(舢唧.her/know)范式。

一般认为,再认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加工阶段:一是“回忆”,它包括对背景细节信息的提取;另一个是“熟悉”,它指对刺激物熟悉,但无法提取背景细节信息。

在再认实验中,如果被试认为刺激物属于“回忆”性质,则作“记得”判断。

此判断数越多,说明被试对其判断的主观确信感越强;如属“熟悉”性质,则称作“知道”判断。

利用这个范式,研究者发现情绪能提高“记得”项目的比例,但被试对情绪和中性刺激物的回忆精确度并没有区别。

对于情绪刺激物,记忆主观体验感受情绪刺激物性质的影响,而较少受记忆细节的影响。

即情绪能提高个体对记忆的主观确信感。

(四)情绪影响记忆的提取
一是心境一致性记忆。

认为个体经历一种特殊的心境后, 当他们有选择地接触、阐述、学习情感基类似的材料时, 倾向于以一种相同的心境来解释这种经验。

这种偏好加工被称作心境一致性记忆。

Bower 等( 1978)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读一则故事, 故事中的两个角色分别是悲伤的和愉快的。

阅读前, 被试通过催眠诱发出愉快和悲伤的心境, 阅读后, 在一个中性心境中回忆故事, 结果发现, 阅读时处于悲伤心境的被试更多地认同悲伤的角色, 而阅读时处于愉快心境的被试则更多地认同愉快的角色。

关于此现象的机制, Bower 利用联想网络模型来解释,认为基本情绪( 如快乐、愤怒、恐惧等) 以节点的形式在记忆中表征, 相互联系的节点构成记忆网络, 其他情绪( 如失望、藐视等) 则是这些节点的激活混合物。

一旦某种基本情绪被激活, 其他节点则是按照扩散式激活, 与此基本情绪相联系的各个效应器也很快被激活, 从而出现情绪一致性效应。

但并不是所有实验中都会出现情绪一致性记忆, 在一些情况下, 也会出现情绪启动的零效应或反转效应。

为了解释情绪一致性效应、零效应、反转效应的现象, Forgas( 1995) 提出了情绪渗入理论。

情绪渗入是指个体在运用不同的加工策略时, 情绪影响认知的大小程度不同。

即情绪有选择地影响个体的学习、记忆、注意和联想, 并最终使得个体的认知结果向着与情绪相一致的方向倾斜。

二是心境依存性记忆。

不管材料本身的情感背景如何, 如果被试学习时的心境是愉快的, 记忆会提高; 反之亦然。

实验中让被试学习两个词表, 一个是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 另一个是在悲伤的心境中学习, 之后, 让被试在愉快和悲伤的情境中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 当心境匹配时, 被试的回忆成绩明显好于不匹配时, 这是对心境依存记忆的强有力的证明。

后来的许多实验都证明了心境依存记忆的存在。

另外, 实验表明, 对愉快事件比不愉快事件记忆得好, 这可能是由于人们倾向于保持正性情绪而忘掉负性情绪, 因而与正性情绪相联系的信息得到再编码的机会多于与负性情绪相联系的信息。

为了解释情绪影响记忆, 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机制模型, 如情绪网络理论、情绪图式模型、情绪认知心理容量论、情绪引发不作为理论等 , 这些理论为情绪与记忆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拓展提供了基础和平台。

(五)参与情绪和记忆相互作用的脑结构
探讨情绪和记忆相互作用脑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位于内侧颞叶的2 个记忆系统:杏仁核和海马。

杏仁核是情绪记忆最重要的脑结构,被认为是整个情绪记忆神经网络的核心。

经典的观点认为杏仁核主要在情绪记忆的编码和编码后阶段发挥作用,当情绪事件发生时,编码阶段创造了最初的记忆表征;事件结束后,巩固阶段继续影响着记忆表征,直到巩固阶段结束前,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一直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的。

杏仁核对情绪记忆编码的影响是通过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增强来实现的,增多的注意资源使得情绪刺激更好地获得记忆表征。

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在加工情绪相关的面孔,特别是带有恐惧表情的面孔时,杏仁核会明显激活,这被认为与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增强有关。

新近,Amaral 等人发现杏仁核和感觉皮层区有着相应的联系。

在对恐惧面孔进行反应时,杏仁核表现出的活动非常类似于视觉皮层的活动,这为杏仁核影响注意提供了确切的证据。

杏仁核能对环境中快速变化的情绪刺激进行自动加工,在刺激加工的早期获得情绪信息,然后通过反馈来加强情绪事件的知觉编码,进而影响了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加工。

记忆的编码后加工,即记忆巩固,主要是在海马中完成的。

海马对情境记忆(episodic memory)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它控制了被人类称作“记忆”的东西,就是说按“意愿”去回忆事件。

最初杏仁核和海马被认为是归属于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有着其特定的功能。

然而在情绪状态下,两个系统进行着精细且重要的交互作用。

情绪唤醒诱发了应激激素的释放,应激激素激活了杏仁核的肾上腺素受体,这些受体的活动操控了激素对海马巩固效应的影响。

Nature 报告了一个著名的神经递质调控研究,发现对正常人注射β-肾上腺受体阻断剂,会削弱情境记忆中情绪信息的编码和保持,这种结果就和直接损伤杏仁核是一样的。


见,杏仁核能够调节海马依存性记忆的保存,而当情绪刺激发生时海马又能对事件的情绪色彩形成心境表征进而影响杏仁核的反应。

尽管海马和杏仁核是两个独立的记忆系统,但是当情绪遭遇记忆时,他们便协同工作。

并不是只有内侧颞叶系统被卷入这个复杂的交互作用当中,部分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也参与了情绪记忆。

Sergerie 等人使用fMRI 来研究不同表情(愉快、中性、恐惧)面孔的编码对PFC 活动的影响。

结果显示右侧PFC 的激活提示对面孔的记忆,与表情无关;而左侧PFC 的激活却与表情面孔的成功编码有关。

这再一次证明了右背外侧前额皮层在非语言材料的成功编码中的作用,而左背外侧前额皮层是情绪与记忆整合的地方。

在另一项研究中,已知在负性情绪中左侧额叶皮层眶回(left orbitofrontal cortex, LOFC)活动增强,而这种增强与对正性情绪信息的记忆减弱有关。

于是Schutter 和van Honk 假设如果抑制了LOFC,那么正性情绪的记忆就应该增强。

他们采用了重复经磁颅刺激( repetitive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来抑制LOFC 的活动,结果发现rTMS 实验组对高兴面孔的记忆明显高于控制组,证实了他们的假设:LOFC 确实在正性情绪记忆中发挥着作用。

另外,在这个杏仁核为基础的恐惧记忆网络中,小脑也发挥着作用。

起初的证据来自于动物实验,Sacchetti 等在小鼠恐惧记忆的巩固阶段,对小鼠的小脑中介核(interpositus nucleus)和小脑蚓(vermis)进行河豚毒素注射,使其失活,于是此类小鼠的恐惧记忆形成时间和恐惧条件反射建立时间都大大延长。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记忆巩固阶段,小鼠小脑的蒲肯野细胞和平行纤维间的突触效应增强。

Sakai 等通过PET 对恐惧症病人的研究得到了第一个人类神经解剖学的证据,他们发现恐惧症病人与正常人相比,除了杏仁核、海马、丘脑以外,小脑的葡萄糖摄取水平也显著升高。

综上, 自20 世纪70 年代情绪心理学家注意到情绪对记忆的作用以来, 情绪与记忆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心理学家们的极大关注。

许多研究证明情绪对记忆产生多方面的效应。

其影响不仅在加工的速度和准确程度等方面, 而且可以在类别和等级层次上改变记忆的功能, 或在信息加工中引起阻断或干扰的质量变化, 即情绪不仅在量上影响记忆, 而且影响记忆的结构。

深入开展情绪与记忆的实验研究, 需要在把握情绪本身的特点和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从多个角度出发, 结合多种研究手段和方式, 使情绪影响记忆的研究更精细、客观、有效。

参考文献:
赵云龙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陈巍丁峻情绪与记忆相互关系研究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陈坚情绪对记忆影响研究新成果及其对教育领域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彭晓哲周晓林情绪与注意、记忆关系的神经科学新进展-北京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
夺静卢冢榻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龚雨玲情绪与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