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导论
1、电影作为一种新艺术得以成立吗?其成立的条件和理由有哪些?
电影与电视合称第七艺术.
①从心理的角度看,是自己看自己,自己看别人的心理需求(银幕即窗户、镜子),指心理学上的窥视欲。

从根本上说,就像人需要艺术的慰藉一样,人也需要电影的沉醉忘我乃至自欺欺人.;是人主体性的一种自我实现和认识你自己的需要(自己看自己)。

②其次,从物理和技术的角度看,电影成为艺术是对"视觉滞留原理"利用的结果。

反应在人视网膜上的形象不会立即消息,消息的物体会在视网膜上滞留越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2、你如何理解“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①这句话强调了影视艺术的重要性和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影视艺术以及以之为核心的影像文化已经上升为现代社会站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之一。

影像文化不但全方位的冲击着旧有的艺术观念,改变着原有的艺术格局和生态,还超越艺术的领域而渗透或覆盖着整个社会生活和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思维逻辑等。

②印刷文化指影视艺术出现之前的六种艺术形式大都是通过纸张上的文字来表现的,视觉文化主要通过视觉来表现的。

影视艺术使得人类在文字语言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语言---动态的、具有三维立体感和逼真视听效果的视听语言,一种全新的思维----蒙太奇思维。

这种思维以感性的、完整的、超越时空性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不是线性逻辑思维,使人由单面人走向完整、全面的人。

3、试分析影视的艺术特性和传媒特性。

艺术特性:
①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始终在运动,通过形象的影像空间的呈现而造型)、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耳闻目睹)、动静综合艺术(摄像机及其缓慢的移动、定格、大特写等影视语言—静态,是为了以静态瞬间的造型强化视觉感,激发想象力)。

②电影中的艺术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但不是简单相加和综合;作为一种新艺术,不仅改变了人类艺术的格局、系统,而且丰富乃至在相当程度上重塑了人类的审美经验。

③自身艺术手段、话语特征、思维方式等艺术语言的成熟和系统,能准确表达含义
传媒特性:
①指影视也具有传播媒介功能,传播科学知识、文化、意识形态观念等。

传播要求真实、来自现实。

②电影最初,卢米埃尔兄弟、“真实电影”“新闻简报”等,都承载了信息传播的功能。

③电视是一种功能更强大的信息传播媒介。

电视更多的是真实的记录和再现生活,纪实性更强。

4、请试作影视文化负面性批判。

电影可以说是一种能够适合大众需要的,无需花多大气力的娱乐媒介,因此人们称电影为‘给那些没有阅读能力的人阅读的关于生活的连环图画’。

——[匈]豪泽尔
批判之一:深度的丧失、平面化、单面化的问题:
批判之二: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摇尾狗》问题:
批判之三:过度的商业性导致的伦理道德底线丧失问题:
5、请思考电影与电视的区别。

①电视的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更为强大,是略具艺术性的低度娱乐;电影的是艺术性强;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性文化,媒介性是次要的,电视相反,电视是一种媒体文化。

媒介行重要,媒介传播功能局域主导地位,艺术性退居其次。

②观影经验不同:电视是一种全息化的信息传播媒介。

电视具备声音、画面、运动等多种维度的信息,加之现场采访和报道、瞬时传播、实况转播等。

电影和电视在全息化上随有共同点,但电影的全息化旨在营造一个逼真的、让观众信以为真的梦幻空间,但这是一个全息性的幻觉,他对社会的反应不是一种直接的镜子是的全息化反应;而电视的全息性小姑更体现于他所记录的影响的内容。

电视更多的是真实的记录和再现生活,纪实性更强。

③成像原理不同
④传送方式不同:电视市电子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它通过远距离的发送和接收配有声音的画面而传播各种信息,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⑤传播方式不同:电视具有即时传播性、现场型和参与性等,not
⑥接受环境不同:影院环境/家庭环境
6、请思考电影与现实的关系
电影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对现实具有反作用。

电影是现实的窗户、镜子、梦、神话、寓言、隐喻。

①窗户:记录电影、纪实风格的电影,折射隐喻现实。

《后窗》。

(自己看别人的心里需求)
②镜子:电影是一种“认识你自己”的方式,包括“国族认同”(国家形象、《建国大业》)、与自我“认同”(成长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

观影时,我们向镜子中的角色寻找认同。

即观众吧自己的目的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中人物的身上,然后反过来再认同任务所体现的动机与价值。

③梦或神话:《淘金记》、《阿甘正传》观众在观影时常常进入一种类似与白日梦的状态:既是在看电影,也在做着白日梦,把银幕上发生的一切当做现实,是“本我”冲破自我和超我的牢笼的“放假”,是人的最原始、最深层的本能欲望和冲动的想象性满足。

第一章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
第二章语言的自觉:电影走向独立艺术之途
1、为什么人们常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是《红色沙漠》(安东尼奥尼,1964)?
①在这部电影中,色彩并不仅仅以再现自然色为唯一的己任,而是真正的成了一种具有独立的表现性意义的元素。

这正是以电影语言艺术的重要变革为依据而言的。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语言成了一种表意性的语言.
②这部电影不是傻瓜式的再现,通过对某些色彩强化班的渲染,批判工业文明,垃圾更像垃圾,让垃圾的色彩更赤裸,真正成为自己的语言,表现电影的象征意义,是一种艺术表现。

1、“第七艺术”、“蒙太奇”、长镜头(名词解释)
①"第七艺术"指继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之后的电影艺术。

(随着电视的出现,有时候也扩展至影视艺术
②"蒙太奇"即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拓扑结构组合(即剪辑)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了时空上的极大自由。

③"长镜头"从技术的角度上看,一般认为时间在30秒以上的镜头就是长镜头。

长镜头最根本的在于镜头内纵深的场面调度产生的纪实性和整个影片节奏的起承转合所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

1、如何理解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关于“电影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一样,都是和出于人类用形式的永恒去克服岁月的流逝的原始需要?有关”的论断?
电影与造型艺术一样,常常以非常缓慢凝重、几乎一动不动的造型来强化视觉感。

其中尤以定格手法极端。

从某种角度来说,定格正是电影的一种瞬间造型,是电影艺术空间性美学特征的表现,它力求通过对瞬间画面的强化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震撼力。

2、如何理解和评价观影中的“窥视”欲问题?
"窥视欲"是人类心理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欲望,是人类正常的心理需求(自己看别人的心里需求)。

电影突破了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受限制的窘境,也使观众获得了最大的假想性的自我满足。

它是电影艺术存在的原因之一(心理学因素),也是电影对人最大的慰藉。

3、电影成为艺术的内在依据是什么?(心理+物理)
4、如何从电影语言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这一历程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1)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不是独立的艺术,只是对生活纯粹的纪实片段。

局限在
于过于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认为电影只能被动的记录生活,完全排斥了电影的假定性和创造性。

2)梅里爱:"戏剧化"电影:(场景)
3)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镜头)
4)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普多夫金认为电影的基础是蒙太奇;爱森斯坦
认为电影思维是一种蒙太奇思维,认为两个或多个不同镜头的对立、撞击、冲突会产生新的质和新的含义。

把电影基础和电影思维提升到本体论高度,推动了电影的自觉。

)5)巴赞:长镜头理论(对蒙太奇的补充)和电影创作实践(认为电影的本性是复制和还原
现实的真实性,对过度的蒙太奇手法和戏剧化的警惕提出了长镜头理论)
5、卢米埃尔与梅里爱的贡献与局限。

卢米埃尔兄弟运用“活动的照相术”第一次的将电影展示在人们面前,是电影的创始人。

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
①梅里创造了专业摄影棚,,并且第一次把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等戏剧艺术常用的手法引进了电影。

认识到电影可以假造---戏剧化电影美学传统。

②就一些电影技巧而言,梅里爱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他是最早使用电影特技的,在他的影片中使用了诸如叠印、叠化、多次曝光、渐隐和渐显的手法。

③《月球旅行记》确立了故事影片的地位。

④但是由于梅里爱过于戏剧化,束缚了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他的电影拍摄还没有完全脱离戏剧的束缚,他的电影剧情基本上是不脱离古典戏剧的“三一律”的要求的(摄像机不动、场景)。

“银幕即舞台”
6、格里菲斯的贡献及其命运沉浮的启示。

被公认为电影艺术的奠基人,第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导演、电影大师。

/ 蒙太奇
格里菲斯导演了电影史上两部里程碑式的伟大电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①中的艺术上有着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一些后来电影中常用的手法在影片中运用的相当娴熟——远景拍摄军队;特写镜头表现一只手拨弄麦粒;通过镜头的蒙太奇手法(平行蒙太奇)而营造出著名的“最后一分钟的营救”等等。

②中将四个故事同时展开,而不是像绝大多数电影那样是一个故事的线性叙述,实际上已经蕴含了电影现代性的萌芽。

格里菲斯的命运沉浮表示了电影的市场和艺术之间很难调和的尖锐矛盾。

7、如何理解《战舰波将金号》“呐喊”的艺术特色?
8、如何辩证地理解“蒙太奇/长镜头”这一对概念范畴?如何理解“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这句话?
①二者含义
②这两个概念有一定的相对性,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或者是单镜头的蒙太奇。

长镜头和蒙太奇相互并非绝对矛盾,相互丰富和补充。

②镜头内部的蒙太奇指通过变化拍摄角度和调整景别的距离,用一个连续的镜头完成一组分切式镜头所担负的镜头组合任务,以保证叙事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从表面看,这种方式减少了镜头的组接工作,但是,事实上剪辑意识工作已经融入到镜头拍摄时的设计中,具体表现为在连贯的摄影中,根据主体动作和场面内各种关系,变化角度、景别进行拍摄,在一个镜头里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因此,从剪辑角度,它是蒙太奇的特殊表现,是镜头内部的蒙太奇运动。

(长镜头的艺术功能:创造完整的时空;形成丰富的表意性;抒情化和风格化)
9、注意两部极端的长镜头实验作品《夺魂集》《俄罗斯方块》
第二讲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1、著名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盲人也可以领会大多数舞台剧的要点,而一个聋人也可以领会一部影片的要点”这话应该如何理解?
①戏剧和电影存在差异。

这句话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影视艺术中和戏剧艺术中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

相对而言,听觉在戏剧艺术中比影视艺术中更重要,而视觉则在电影艺术中比在戏剧中更为重要。

②在戏剧中,台词是非常重要的,它提供了整个剧情的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

演员表演时也要提高嗓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在影视艺术中,有时更为强调视觉造型,甚至常常通过有意的长时间的无声(静音)来强化视觉感。

2、一些实验戏剧对传统戏剧而言在舞台语言上有何变化?
(一)形式上的现代主义,内容上的现实主义
①他们抛弃了传统现实主义在戏剧功能上的功利主义,不再关注社会现实的具体问题,不再关注戏剧的宣传教育作用,而是强调戏剧的宏观感和哲理感,或去挖掘深层次的人性心理。

②实验戏剧抛弃了传统的客观写实的戏剧形态,在不确定的舞台时空下,采用抽象化、虚拟化的手法去表现不确定的主题.
③实验戏剧的创、导、演方法都不再运用传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再现等方法去反映客观现实。

他们采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荒诞派和意识流等方法去表现作者的某种思想理念和情绪。

(二)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与向中国传统戏曲的学习(写意)
(三)个人化的戏剧与大众化的戏剧
为了创造一种大众化的戏剧,如果说传统的现代戏剧走的是一条通俗化道路,那么实验戏剧走的则是一条个人化、高雅化的道路。

他们凭着个人的爱好和追求,对现代戏剧所做出的革新与探索,不是一般观众所能理解的;他们普遍采用的西方现代派戏剧的隐喻、象征、荒诞变形、时空重叠等手法也只有在戏剧爱好者或文化人的小圈子里才受欢迎。

3、中国80年代有人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棍”,“电影与戏剧离婚”的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①这种观点是片面地。

电影和戏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电影的始祖就是戏剧,电影继承了戏剧的许多优良传统,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而且电影要向戏剧艺术学习表演,还有戏剧的集中、矛盾和“冲突律”。

②但是电影决不是戏剧的简单记录,而是具有独立性的艺术,二者之间存在差异。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对电影艺术的独立性的尊重和强调,也是影视艺术走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中国电影艺术以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为代表而表现出来的电影艺术“语言
的自觉”趋向,追求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的艺术思潮作了重要铺垫。

4、如何评价“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这句话。

①电影与文学关系密切。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1.2.3:
②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对电影艺术适用吗?
不再适用,因为电影是通过直接在银幕上呈现的影像而不断地形成完整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是直接数诉之于观众的视觉,因而具有形象的直接性、具体形象性、单义性、视觉性。

**************************************************************************
一、简答
1.艾森斯坦的贡献与局限性
局限性:《战舰波将金号》里,由于爱森斯坦过分依赖于蒙太奇理论,甚至到达极端的地步,从而在影片中也出现蒙太奇理论过度运用所造成的瑕疵。

由于对蒙太奇效果的过分夸大与自信,导演否定了电影创作中其他的一些重要元素,好比演员的表演,剧本的创作等,试图仅仅利用剪辑来创作、调整、修改整部电影的思维是片面的。

此外,爱森斯坦过分强调镜头之间的冲突,从而忽视了单镜头内部的空间表现力,使得镜头内部的画面永远处于一种平面的,信息单一的状态。

有一部分组接在一起的镜头之间并无逻辑关联,安排不合理,且无法与观众形成共鸣,仅仅为了表现而表现。

2、结合你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谈谈什么是电影
P1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 影视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时空、视听、综合)
3、简述张艺谋的“大众文化转向”。

你对此有什么评价。

①走的是商业化/主旋律,大众化/高雅艺术混合的道路;《红高粱》准商业思维、直觉式商业思维,引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英雄》《十里埋伏》等大众文化、商业化转向的大集成
②小结。

4、为什么说电影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文化产业的要素:
(1)核心在于创意。

(2)关键在于人才因素也即创意阶层。

(3)特别注重文化、知识的创新对于经济的重要作用,更贴近市场和消费群体,常常通过目的性较强的主动手段对受众和消费群体加以诱导,产生影响,更重视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利用(也即进行一种媒体符号的创造和生产),还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营销的手段。

(4)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与新信息、新技术、新媒体、新产业等紧密相联。

显然,对于创意产业的这些特征或条件,电影作为产业都是充分满足的。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说电影是最重要最主要的创意产业之一,是一种“核心性文化创意产业”:
5、结合一部或多部美国电影,谈谈你对电影里“美国神话”“美国精神”的理解
①《阿甘正传》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上一部愚人电影的神话,它反映的美国精神是执着信仰一切皆有可能、永不放弃《淘金者》人与人之间最简单的爱(亲情友情爱情)。

②当身带“残疾”、智商只有75的阿甘从低贱的生活中奋起,从一个普通人跑入大学,跑入橄榄球明星的行列,跑进白宫……直至成为百万富翁。

即使在60年代越南战争、社会黑暗、性解放、毒品等背景下,很多青年一代为了逃避现实、追求享乐、对现实和未来迷茫。

他身上一直洋溢着一种美国人所特有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他自己不认为自己是蠢人,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他的生活告诉人们,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成功,即使你的智商极低。

这就是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取得成功的砝码。

无论你是白
人还是黑人,聪明还是愚蠢,你只需做到最好,然后取得成功。

③美国人以其乐观的精神观察和看待命运,那就是做命运的主宰。

美国人不轻易接受厄运,认为厄运并不是上帝的旨意。

他们靠自己的行动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改善生活的质量。

这也就是美国人想通过电影传播给世界的美国精神。

二. 论述
1、如何理解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或你对“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这句话的观点(两选一)
文化革命P2.5
2、谈谈导演风格的因素。

结合一部影片鉴赏
(1)题材的选择(人):体现了导演的个人偏好、体验的深度和思想的力度,与导演所寄托的情志和表达的思想密切相关。

是导演人生体验的一种外化。

(2)剧本结构:与导演的文化观念互为表里。

戏剧化的结构与导演对世界的理性主义的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解构化的结构体现了导演浸染了后现代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3)画面(构图、照明和摄影机的移动):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是最为直观的风格要素。

(4)演员表演:演员的表演风格与导演的艺术追求、影片整体风格必须一致;演员的性格魅力和造型美也是呈现影片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演员对导演具有反作用力。

(5)剪辑(速度、节拍、节奏):剪辑的种种技巧必须符合导演对影片的处理。

(6)辅助元素(音乐、音响效果、光学效果):属于后期制作阶段。

3、结合电影谈谈对"纪实美学"的理解,结合一部电影。

①纪实美学,也有人成为记录美学,指主要运用记录形式,真实地再现生活;而进行艺术加工或将现实进行夸张变形等处理的被称为表现美学。

在电影的发展史上,纪实美学主义对其产生了深远形象。

②纪实性美学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和纪录功能,它的特点是以忠实的、客观的态度摄录生活,保持生活客体的完整性,力求逼真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解释我们的社会,纠正过去,昭示未来,揭示生活本身的“多义性”,发掘生活自身蕴含的诗情和哲理,并影响人们的行为。

五、六十年代纪实美学在中国开始盛行,蒙太奇美学受到贬抑,长镜头理论被推崇,现代题材影片在整个影坛占据相当比重。

③《小武》:这部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就是毫不虚饰的纪实精神,在客观冷静中尊重现实好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的人道力量,浓郁朴质的生活气息。

✧影片截取一个普通人的一段日常生活流程,尽可能不加组织的按线性时间顺序呈现在观
众面前,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

✧镜头语言上:摄像机大都为平视,与普通人的眼睛基本相当,体现了导演忠于生活的客
观纪实态度。

长镜头的运用(小武和梅梅坐在床上交谈的那场戏),没有分切,很好的表现了他们真挚的细腻的感情交流。

✧声音运用上:几乎全为方言,+ 流行歌曲的大量运用,较好地实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真是
还原,营造了一种丰富的环境氛围和生活气息。

✧非职业化的表演:演出了生活的本色,真实质朴。

4、结合一部影片谈谈你对后现代主义影片的理解
①含义、文化特征、艺术和美学特征P6.5
②《天生杀人狂》
三、影评
《疾走罗拉》《大象》《重庆森林》《黄土地》《有话好好说》《公民凯恩》《红高粱》中选一部
《开罗的紫玫瑰》《小武》《英雄》《十月围城》《红高粱》《阳光灿烂的日子》《疯狂的石头》选一部写影评,不超过1000字。

不能与问答题出现的电影重复。

、、
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都是主题意识觉醒,主题性极强的一代,他们总是要抒情、表意,总要把主题情感投射到对象物上,从而构建起象征的模式。

第六代导演纪实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