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加强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人格品质的总和,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和概括,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况比较特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是在升学无望之下才进入中职学校的。

一方面,这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厌学情绪浓重;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追求自我实现,渴望各种实践活动,完全有条件扬长避短。

基于这种情况更要求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改变以前的种种陋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的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迅速普及,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部分的计算机课程已经不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前些年非常流行的教师先在多媒体教室里演示然后再让学生在机房中操作的教学模式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
的舞台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房+网络”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对教师的师德师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机房+网络”的教学模式对计算机专业教师师德的新要求
“机房+网络”的教学模式,教学的地点搬到了机房,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均在机房,并且机房开通了网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采取更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需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遵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成为公众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衡量标准。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重新审视新环境下的职业角色,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发展学生获取、分析、利用、分享信息知识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充分认识到师生平等的关系。

尊重学生网络是知识的海洋,在这个海洋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教师的知识权威者的形象在学生眼里已慢慢淡化。

开放式的网络教学环境,更应该提倡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应更多地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与信任,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

教师角色应由知识权威者向支持服务者转变,教师应该借助网络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途径组织和管理教学,更大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精神,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首创性、发散性思维能力。

加强危机意识。

不断学习。

提高网络导学能力“机房+网络”教学模式,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好,那机房就极有可能成为网吧,学生盲目无效地学习,甚至聊天玩游戏。

计算机信息学科发展日新月异,课本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教师应加强危机意识,及时学习,更新知识,把握计算机学科最新的动态,紧跟技术进步的潮流,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新知识和新技术,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最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和启发,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在是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加强学生性格修养,塑造其人格魅力。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网络中有很多很好的资源,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垃圾与不良信息。

而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对什么事物都非常好奇,因此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信息诱惑和误导,更有甚者会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从而脱离社会。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身作则,不去浏览不良或有害的网站,并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让学生形成分辩事非与好坏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加强自己的性格修养,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耳濡目染地去影响学生。

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乃至社会风气,是学校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计算机教师应该紧紧把握时代要求,不断为学校的师德建设增加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使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真正解决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