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158例护理体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158例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药物治疗外,采用健康的饮食指导,恢复期进行肢体及语言功能练习。结果:临床治愈出院139例,明显好转12例,出院时仍有躯体活动障碍6例,完全性失语1例;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通过有效护理措施,可减少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44-02
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年龄≥60岁人口占13.26%,≥65岁人口占8.87%。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加,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将增加[1]。高血压作为脑梗死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被流行病学研究证实[2]。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临床治疗中除控制血压、改善脑循环灌注等以外,积极的心理护理、生活方式的改善等都对预防脑梗死复发,并发症以及预后改善有重要作用。我科于2010年6月—2012年2月,收治了158例老年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通过积极的疾病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8例患者中男82例,女76例,年龄60-92岁,平均(72.1±
12.5)岁。入院时收缩压165-200mmhg,舒张压90-115mmhg。发病前均有高血压病史,全部病例均符合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3]。经mri确诊,全部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2010》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治疗根据病因、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治疗方案,遵医嘱应用溶栓、抗凝、血管扩张药及脑代谢活化剂等治疗。
2.护理
2.1 健康指导及时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制定健康指导计划,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向患者介绍有关脑梗死、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护理、功能锻炼、预后情况等,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照顾能力[4]。
2.2 基础护理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病房内将日常用品和呼叫器置于病人健侧随手可及处,病床安装床栏,地面防湿、防滑,避免患者跌倒。对于压疮风险较高的病人,给予气垫床,每2 h 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等。
2.3 溶栓、抗凝治疗护理对于符合溶栓条件的病人,给予经介入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后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抗凝治疗用药后观察皮肤青紫瘀斑、黑便、牙龈出血等,并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2.4 饮食护理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摄盐5g以下,减少脂肪摄入,给与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对出现吞咽障碍患者,给予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护士指导病人充分咀嚼,尽量端坐,头稍前倾,防止病人出现误吸。对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与胃管鼻饲,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在胃内,每日给患者口腔护理2次。
2.5 早期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偏瘫,语言功能障碍。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训练计划,告知患者锻炼的目的、方法,增强患者信心。卧床病人瘫痪肢体功能位摆放,做好瘫痪肢体主动、被动运动。做运动时缓慢,嘱病人患肢用力,使瘫痪肌肉收缩,同时辅以理疗、按摩、针灸。对语言障碍的患者,告知语言功能的训练,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互动练习。
3 结果
4 讨论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本病急性期的病死率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最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患者的年龄及卒中的病因等。
近年来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年死亡率和时间点患病率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和719/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85/10万、142/10万和394/10万。据此估算,全
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存活的患者人数600万~700万。高血压是脑梗死常见的病因。本组患者在脑梗死前有高血压,而且患者年龄较大,尤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应维持在发病前平时稍高水平,因为血压较低导致脑灌注量不足,加重脑梗死。脑梗死发生后,发病6小时内进行溶栓,快速恢复脑灌注,抢救缺血半暗带很重要,但同时要防止出血转化。因此对溶栓治疗后患者的穿刺部位及远端组织的皮肤颜色、温度及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等要密切观察。
对于肢体和语言障碍患者,在疾病恢复期,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功能恢复训练要贯穿于护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指导患者调畅情志,选择打太极拳、散步等项目进行锻炼,气候变化注意保暖。平时应经常监测血压,坚持服药,尽可能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复查。经过护理改善患者危险生活方式,研究证实,危险因素是导致中风的关键[5]。本组患者通过对高血压并脑梗死进行病情观察、护理、健康指导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刘梅林,郭艺芳.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j],2012,(02):31-39.
[2] dubow j,fink me. impact of hypertension on stroke. curr atheroscler rep,2011,13(4):298-305.
[3] 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华高血压杂志[j],2011,(08):701-743.
[4] gurr b. stroke mood screening on an inpatient stroke unit. br j nurs,2011,20(2):94-9.
[5] mitka m. lifestyle changes key to cut stroke risk:guidelines place emergency physicians on front line. jama,2011,305(6):551-2.
作者简介:
兰玉琼,女,主管护师,专科学历,从事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