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f09887490.html,/ 全文阅读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09887490.html,/news/journalism/33056.html

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

【作者】丁淦林

【正文】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进展较快,基本情况可以用3 句话来概括:地位有所提高,内涵有所充实,边缘相当发达。

80年代初,我国恢复专业职称制度、开始实行学位制度时,有人认为新闻有术无学,有人对新闻学列为一门学科持怀疑态度。1981年制订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新闻学是二级学科,属于中国语言文学范围之内。而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达14个之多,与新闻学并列的有文艺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民间文学,等等。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新的学科专业目录,新闻学拓宽为新闻传播学,并改为一级学科。现在,新闻传播学同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一样,都是一级学科,学科地位提高了。

学科地位之所以提高,固然同新闻学学术研究成果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践呼唤理论,新闻工作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源泉,新闻界是学术研究的强大后盾。学科地位提高,使得学科发展的天地更为广阔。

从新闻传播学的内涵来看,现在比过去丰富得多。首先,原有的内容在更新。如新闻理论,50年代是“五性一统”(党性、阶级性、战斗性、群众性、思想性,统一在党性之下),枯燥干瘪。现在,既探讨新闻规律,又研究业务特点和工作经验,较为活泼生动。其次,原先不重视、不突出的,现在重视、突出起来了。如广告、经营、管理,长期未作研究,如今成了热门课题,亟需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再其次,一些新的分支学科迅速成长,如广播电视新闻学、公共关系学、舆论学等,都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前程远大的学科。

从新闻传播学的外部关系看,它同许多学科有密切联系,因此边缘研究相当发达。一是边缘课题很多,如新闻传播与市场经济、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等,属于新闻传播学同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关的课题。二是产生了一些边缘学科,如大众传播社会学、新闻心理学、新闻美学等,这些学科很有可能发展为新闻传播学的新的分支学科。

二、新闻学研究情况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新闻学、传播学。在我国,以往是用新闻学的名目涵盖传播学,今后要分流了,各自独立门户。在美国,传播学的内涵比新闻学宽广得多,大学传播系,侧重理论探讨,新闻系则以应用知识与技能为主。在日本,由新闻学扩大为大众传播学,再扩大为社会信息学。成立于1929年的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1992年改名社会信息研究所,表明重视社会信息(或称社会情报)研究的趋向。

我国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有了不少成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江泽民的多次讲话,指导我国新闻工作实践的旗帜性、权威性的理论。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性等,都开展过讨论。

应用新闻学方面,业务问题研讨是经常性的课题,去年讨论最为热烈的当数新闻策划问题。当前研究的重点是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管理研究》、《上海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等,都已列入上海市“九五”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项目。

在中国新闻史方面,二百多万字《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已经出版,国家教委高教司出版了具有指导性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大纲》,还有多种教材与专著出版,成果甚多。而这个研

究领域中称得上新气象的,主要是对于新闻规律、办报思想、业务与管理经验等作历史轨迹探寻,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政变了演绎革命史的老办法;建国以来的新闻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开始问世,《文汇报史略(1949—1966)》就是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地方新闻史研究进展很快,《上海新闻史》已出版,《上海新闻志》也已完稿。

新闻学同传播学分流以后,新闻学仍然具有重要地位,这既是因为新闻学是传播学的母体之一,也是因为新闻学同新闻工作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后者,新闻学成为不可取代的独立学科。

三、传播学研究情况

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由新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信息科学、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它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40年代已是一门成熟的新兴学科。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学派:一是传统学派,主要在美国,以定量分析为主要手段,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重视微观研究;一是批判学派,主要在西欧,以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探讨媒介与社会结构的关系,重视宏观研究,批评资本主义的弊端。

在我国,1957年初王中教授讲新闻学原理时,曾提及传播学。当年6月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了。1979年,复旦大学新闻系开设介绍传播学的讲座,随即开传播学课。80年代以来,各校新闻院系陆续开展了传播学教学与研究。90年代,有些新闻系还改组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由此,传播学具备了独立门户的条件。

我国的传播研究,大致上可以分为3个领域(或者说3个分支学科):一是理论传播学,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史、传播与社会发展、传播法制与道德、舆论与宣传等方面的研究;二是应用传播学,包括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出版学、媒体经营管理、摄影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国际传播学,包括对外宣传报道、跨区域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我国开展传播学研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有多种评介传播学基础理论的著作(可用作教材)出版,如《传播学原理》、《大众传播学总论》等。也出版了一些专题性的著作,如《经济传播学》等。一些学术刊物,如《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经常发表中外学者的传播学论文。传播学的许多概念,如大众传媒、把关人、受众等,在我国已推广开来,成为通用辞汇。

传播学是“舶来品”,有些学者发出了“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呼吁。由大陆、台湾、香港3地学者合作,写了一本专著《华夏传播论》,人民出版社于去年出版。他们主张研究中国的传播历史和现状,用以丰富和发展传播学,使传播学不至于只是“西方传播学”。而从研究队伍的全面情况看,大多数学者或从事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与阐释,或译介国外论著,或对某些实际问题作定量研究(抽样调查)。后者较为活跃,影响也较为广泛,如关于职业威信、消费行为等调查,传媒常有报道。

正在研究中的传播学热门课题有不少,这里举几个例子:

《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这个课题,大陆学者极为重视,港台学者也在研究,他们认为港台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值得传播学研究的问题很多。这个课题研究的主要方面是:科技进步对大众传播的挑战(有人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将使报纸消亡、新闻传播业不复存在,但极大多数学者不同意),传播与经济的关系(传播现象与经济活动的关系,互动作用),传播的社会控制(法规、专业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作用,对禁止刊播与强制刊播、维护新闻自由与滥用新闻自由的剖析),传媒广告与消费行为(有人着重研究广告对青少年消费行为的影响),等等。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当大众传播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人担心:会不会出现文化泛化、浅化、庸俗化现象:这种问题需要回答,本课题要对此作研究。但科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答疑,更重要的是为了前进。所以,要研究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作用,大众传播在推动人们观念更新、素质提高、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大众传播自身的改革与

提高等问题。

《科技进步与传播发展》——互联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媒”。电子科技发达,使整个世界联成一片,瞬息之间可以路路沟通。但是,也由此带来了一代新的问题,包括技术的、业务的、法律的、道德的。因此,有人说“空中比地面更复杂”。传播学要研究种种新情况与新闻题,特别是在高科技条件下传播的发展问题。有关传播的符号、文本、解读控制,以及传播与意识形态、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都在研究之列

学术讲座研究综述

学术讲座研究综述 ---通货膨胀与CPI的测度统计学院12级统计二班李艳斌201202010245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给定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增长,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经济体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化导致物价水平的移动。而在货币主义经济学中,其产生原因为: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购买力上升,影响物价之上涨,造成通货膨胀。该理论被总结为一个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与货币贬值不同,整体通货膨胀为特定经济体内之货币价值的下降,而货币贬值为货币在经济体间之相对价值的降低。前者影响此货币在使用国内的价值,而后者影响此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两者之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

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直接原因。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用过多的货币供应量与既定的商品和劳务量相对应,必然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2)深层原因。 ①需求拉动 即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所以,任何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②成本推动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

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

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 作者:胡键编辑:杨慧珺 从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到作为研究人员,几乎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在读书期间,导师一般是交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而不会教给学生写好论文的方法,从事研究之后,大多数人又忙于写论文,急于发表论文,而不会去考虑撰写论文的方法。 因此,国内学术界存在着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为拿学位、为职称、为获奖而撰写论文,基本上不会去考虑如何使自己的论文有学术创新。结果,都很难发表出来,而为了发表出来就走关系,找熟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之后,学术就永远拜拜了,什么学术研究、学术创新,都不过是人生目的的手段而已,根本就不是目的。因此,有学术责任感的学者越来越少,甚至根本没有,而为学术之外的目的来捞取学术功名的却比比皆是。也难怪有中国学术大多数是垃圾之说了。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必须要掌握好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本人从事研究二十余年,从事学术刊物的主编已有近十年的经历。从事学术研究使我有专业的眼光来看待学术问题,而作为主编则使我有机会抛弃学术研究的浮躁而冷静地从刊物的角度来思考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因而,我可以有机会把两种不同的眼光和视角交织在一起来谈谈如何撰写好一篇学术论文的问题。 一、选题 选题是否成功是研究成功的前提。有一种说法,哲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没有成功与不成功之说,只要愿意去做,最后必然成功。此话谬矣。没有好的选题,即便是洋洋洒洒数万言乃至数十万、数百万言,结果都是无用的废话。这就不能视为成功的研究。成功的研究一定是建立在成功的选题之上的。那么,什么是成功的选题呢?简而言之就是选题要有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什么呢? 一是指研究的目标取向。成功的选题应该是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也就是要使研究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研究的目标取向所反映的是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研究。因此,从选题来看就可以知道该问题研究的状况和可能发展的趋势。如果选题没有揭示研究的目标取向,而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那么就意味着该研究不值得研究,或者说前人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在目前的状况下已经没有深入的可能了。这种选题就不应该去选。 二是指研究的具体范围。成功的选题应该是范围具体的,不是大而全的。也就是选题不能过大,过大的选题会使研究无法深入下去,只是如蜻蜓点水。另一方面是题目太小,研究就会

新闻学与传播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1.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全方位传播研究 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研究 3.新闻宣传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研究 4.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研究 5.大宣传工作理念和格局研究 6.舆论引导的“时、度、效”问题研究 7.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创新研究 8.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研究 9.外宣工作创新研究 10.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1.加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研究 12.我国对外传播的效果分析研究 13.边疆省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 14.改善网络舆论生态研究 15.网上舆论斗争的特点、规律及应对策略研究 16.互联网信息保护与推行实名制研究 17.涉腐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引导机制研究 18.网络谣言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19.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研究 20.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研究 21.媒体社会责任与传播正能量研究

22.党管媒体原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我国媒体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4.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研究 25.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 26.新闻发布制度化研究 27.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与规范传播秩序研究 28.理顺内宣外宣体制研究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核心理念和核心概念研究 31.“宣传”与“新闻”的异同研究 32.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研究 33.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发展研究 34.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35.媒介视野下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的结合研究 36.世界主要新闻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 37.深度报道的中外比较研究 38.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视听媒介研究 39.我国省级卫星电视频道发展研究 40.全球化背景下电视节目创新研究 41.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传播研究 42.“新丝绸之路”与中亚发展的传播学研究 43.“美丽中国”对外传播研究

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xx新闻传播xx课后习题 总论篇 一、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联网传播 二、人类的传播活动与传播技术的关系如何? 三、简述古代罗马《每日纪闻》的性质,其基本内容和作用是怎样的?《每日纪闻》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是古代统治者采用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当选执政官后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书写内容多为政府要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凯撒创设《每日纪闻》的目的就是争取舆论支持,扩大政治影响。传播当时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公元前27年,凯撒的养子凯撒.屋大维成为罗马最高的主宰者。公元前6年,屋大维恢复《每日纪闻》,从此该手写公报时断时续刊布会议记录、帝国故事、战争消息等,一直到公元330年迁都君士坦丁堡为止。 公报除了写在布告牌上,还有书记员抄写,颁发给各地要人和驻军首长。 有学者认为,罗马帝国之所以能统治辽阔疆域,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包括《每日纪闻》在内的传播系统。而起灭亡,部分原因是由于《每日纪闻》的停办,传播组织远落后于其他社会组织的发展,无法协调复杂的活动。 四、欧美最早出现的定期报刊、日报是哪些?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 《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最早的日报也诞生于德意志地区,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1633

年的《莱比锡新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之一。欧美其他国家较早的主要日报有: 英国1702年的《每日新闻》、法国1777年的《巴黎新闻》、美国1783年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等。 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各国报业发展有何共同规律? 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革命历程也有很大差异,但各国报业的发展却有共同的规律: 1、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资产阶级报刊受封建统治者的压制,封建统治者通过出版许可制、内容审查制,英国甚至用设立“星法庭”等手段压制异己思想和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出版官报,扶植御用报刊,为自己的政治需要服务。 作为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报刊受到种种雅致,发展进程缓慢。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阶级的利益出发,进行论争,这就是史称的政论报纸时期。 2、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 3、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1)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2)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六、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报业进程如何?他们受到什么因素的制约? 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1)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2)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背景及意义 视觉是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外界信息的80%以上都是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当今社会,视频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传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伴随着电子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人们利用视频内容为自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计算机的高速处理能力为人类提供更加直接有效的视频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智能视频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目标跟踪作为智能视频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使得目标跟踪被大家所关注,其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使得视频处理的大量运算得以实现;其二,存储介质的价格不断降低,使得大量的视频信息得以保留,方便后期调用;第三,军事、民事的需求增强,人们都想借助计算机协助改善生活质量。 目标跟踪在如下领域已经在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1)军事应用,军事上的巨大应用前景极大促进了运动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远程导弹、空空导弹的精确打击,飞机航线的设定和规避障碍等都离不开目标跟踪技术,无人机的自动导航功能,通过将目标跟踪得到的位置信息和自身航行速度做分析,实现自主飞行。 (2)机器人视觉,智能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运动的前提就是它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并用“大脑”对其分析判断,认知并跟踪不同的物体,机器手需要通过在手臂上安装的摄像头,锁定目标,并跟踪其运动轨迹,跟踪抓取物体。 (3)医学影像诊断,目标跟踪技术在超声成像中目标自动跟踪分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超声图像噪声非常大,有用信息很难清楚直接的通过肉眼定位识别,在整个视频中,对有用目标进行准确识别跟踪,将会极大提高诊断准确性,Ayache 等人已经将目标跟踪应用到了超声检查的心脏跳动中,为医生及时准确的诊断心脏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人机交互,传统的人机互动是通过鼠标、键盘、显示器完成的,一旦机器能够跟踪人类的肢体运动,就可以“理解”人类的手势、动作,甚至嘴型,彻底改变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将人机交互变得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清晰。 (5)车辆跟踪,目标跟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贴近民生的应用就是车辆跟踪。随着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我国从自行车大国逐步过度到汽车大国,家庭对汽车的拥有量将发生井喷,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汽车,使得道路交通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已经定形,城市中的公路已经无处可修,有限的公路对应不断增加的汽车数量,使得交通事故频发,这些问题对道路交通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逐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智能交通能够由计算机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并跟踪车辆行驶,分析闯红灯,违章变线,车辆逆行等违章行驶事件,将会极大减轻交通警察的工作压力,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如果车辆的目标跟踪得到快速发展,那么自动驾驶将成为可能,现在车辆上应用的定速巡航功能,仅仅可以做到定速,也就是电脑控制车速保持,而无法自动识别路面上车辆行驶情况,自动控制车辆的转弯变速,一旦车辆的目标跟踪技术成熟,那么将会给道路交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极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标跟踪领域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深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自然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深入研究,解决目标跟踪领域出现的问题,促使目标跟踪算法的飞速发展,视频目标跟踪领域的提出以及发展现状简要的叙述如下: Wax 于1955 年最早提出了目标跟踪理论的基本原理,Sittler 于1964 年提出目标点轨迹的概念和目标运动路径最优数据关联的贝叶斯理论,由此改进了目标跟踪算法,为后来目标

学术论文研究方法

学术论文研究方法 *本文是作者为本校研究生作的一个讲座内容,系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 YJG-Z06003) xxxx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快速增长,他们中大多思想活跃、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能顺利地完成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然而,由于硕士研究生,一般刚刚涉及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和经验,加上时间紧促,论文撰写中尚存在一定的困难及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 目前,通常由导师个别辅导以及模仿报刊论文去写作,从实践来看是很不够的。 笔者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的论文编审工作,受理了许多研究生论文,从中了解到开办这方面的讲座和辅导是许多研究生希望。然而,论文撰写涉及的问题很多、很细、很深,本讲座也许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论文撰写是充满个性差异的事物,为了提高本讲座的实际指导意义,尽量多讲授一些写作中的共性问题,以写作的基本方法、规律和思路为主,避开具体的专业知识问题和语文问题。为此,讲座安排了四方面的内容: 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知识;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和要领;论文各个部分的撰写要点;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本讲座的不少内容仅仅笔者个人的经验总结,是探索性的,例如,如何论述本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文章正文的撰写方法和思路等,因此尚不成熟。 学术论文的写作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本讲座介绍的方法和技巧很难适合所有的论文写作,加上笔者的知识水平因素和时间仓促,尚存在各种不足和缺陷实属难免,但希望能为研究生和一些年轻教师在论文撰写上提供参考。 一、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知识

(一)学术论文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其写作方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学术论文可有多种分类,按出版(发表)的形式分有: 期刊论文( 0.3~ 0.6万字),学位论文(硕士3~5万字,博士5~15万字),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按内容及研究性质分有: a)研究报告型,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有实验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观察研究报告和对策研究报告等;b)开发发明型;c)议论(论证)型;d)综述评论;e)研究简报。 上述分类在实践中不是绝对的,一篇论文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科技(学术)论文的基本性质与要求 科技(学术)论文经过专家鉴定和(或)发表,便成为人类知识的载体――文献。一篇篇文献犹如点点知识的源泉,最终汇成知识的海洋,造福于人类。作为人类知识载体,论文必须满足以下一些要求。 1.科学性要求 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使人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真理。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就必须根据科学研究的这一总任务,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客观地揭示其内部规律。因此,论文撰写者首先应该具有科学、负责和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数据翔实,分析深刻,结论可靠。千万不能弄虚作假、主观臆造,或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和偏见。 2.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科技(学术)论文的灵魂。在科学研究的竞赛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它要求文章所揭示事物的现象、属性、特点及运

至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主题分析

年至年我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主题分析

————————————————————————————————作者:————————————————————————————————日期: 2

【摘要】本文选取《新闻与传播》为研究对象,统计了2011年至2013年三年《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的新闻传播类论文共519篇,研究目的是通过将每年的论文研究领域、研究主题、作者和原文出处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作出年度对比,对三年来该刊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作出比较准确的统计,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勾勒新闻学与传播学整体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显示新闻学与传播学内部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变化。 【关键词】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论文;研究领域;研究主题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新闻与传播》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文摘类刊物,月刊。该编辑部通过对全国主要新闻学、传播学专业期刊和学报进行精心筛选,选择已发表论文进行全文转载,是新闻传播学界的权威性刊物。通过对该刊被全文转载论文的研究,能够比较全面地把握当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总体情况和研究热点。本文选取 2011年至2013年被全文转载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全年合计转载论文181篇,2012年175篇,2013年163篇(因出版时间关系,本文未统计第12期),三年合计519篇。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统计工具,将所有论文进行编码统计,在统计数据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具体研究方法是将所有论文根据其研究领域和研究主题二级编码,研究领域编码主要参考刘自雄对2012年新闻传播学论文的研究[1],将研究领域划分为14个类型,分别为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媒经济、传播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舆论学、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新媒体(不包括微博)、微博、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和其他。首先需要说明,由于目前新闻传播学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比较普遍,在研究领域编码过程中,实际存在着编码误差。研究领域的14个类型之间也有交叉,但这样编码能够比较清晰地勾勒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整体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研究主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显示新闻学与传播学内部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变化。 本文具体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显示当年被全文转载论文选题领域和研究主题;二是通过年度统计数据的对比,描述每年被转载论文选题领域和研究主题的变化;三是统计高比例被转载的论文作者和原文出处,以此形成一个观察当前学术期刊和研究者的小窗口。 二、2011年被全文转载论文研究范围和研究主题分析 《新闻与传播》2011年被全文转载论文(以下简称论文)181篇。分布在中外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媒经济、传播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舆论学、广播电视、网络传播、新媒体、微博、广告学、新闻传播教育等14个领域,布局如图1。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述 1.平稳的新闻政策 大洋洲从殖民地或托管地向国家独立或自治的过渡,是和平的,因而其新闻政策也保持 了平稳过渡的状态。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1)以自由主义为基础;(2)逐渐实现本地 人管理媒介(民族化);(3)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2.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是大洋洲主要国家,其新闻体制基本效仿英国:报刊基本民营,广播电视业实行公营 平稳的新闻政策 概述 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新民族意识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至今,报刊的集团化兼并 澳大利亚报刊的特点与新闻自由 广播电视业的和谐发展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大 洋洲新 闻传 播史

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2)美拉尼西亚 这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的次发达地区,其代表国家是巴新、斐济。这一地区的传播业虽然现在不够发达,但是发展速度明显地较快。 (3)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在美拉尼西亚东北,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代表国家萨摩亚,位于波利尼西亚。 3.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分为本土和其他领地。属于本土的夏威夷群岛,以及美国的领地东萨摩亚、关岛等,由于其新闻文化直接来自美国,虽然起步晚,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发展,但新闻传播业很快达到了发达程度。这是大洋洲一个较为独特的情况。 二、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1.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1)第一批报纸的诞生 ①1803年,第三任总督菲利普·金(Philip King)到任,他较为看重办报,命令在当局办的印刷所工作的犯人乔治·豪于1803年3月5日为当局编辑和出版了《悉尼公报和新南威尔士广告人报》,为澳大利亚第一家报纸。 ②这是一份由犯人(后来为自由人)按照官方意图编辑的官报。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院学位委

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博士点19个,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另有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点;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

新闻传播史论真题整理

清华大学618新闻与传播史论真题(07-13)+(01-06真题) 2013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8) 1、李普曼 2、公共领域 3、群众办报 4、张季鸾 5、Tim Berners-Lee 6、LBS 7、流动空间 8、Kevin Kelly 二、简答(10*5) 1、历史视角谈“喉舌论” 2、“网络社会” 3、微博与中国社会舆论 4、技术决定论 5、批判理论模式的波特方格的主要构成元素 三、论述(20*3) 1、举例论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受到哪些行业外的社会因素影响。 2、论当前人们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对射虎产生的影响。 3、结合网络侵权事件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中国网络著作权发展现状。

一、名词解释(5*6) 1、新闻框架(news frame) 2、媒介素养(media lieracy) 3、“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4、North 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 5、密尔顿(John Milton) 6、中国报刊的“喉舌”功能说(历史变迁) 二、简答(15*4) 1、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2、“走转改”的含义是什么?简述这项活动的意义 3、简述美国新闻史上“客观性”的演变 4、述评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两类新闻模式:故事模式与信息模式 三、论述(30*2) 1、试分析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试论中国当代文化体制改革对传媒业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8*5) 1、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2、黄色新闻 3、《论出版自由》 4、布鲁诺的“自我互动理论” 5、“报刊的有机运动” 二、简答(15*4) 1、英尼斯对传播学的学术贡献 2、清末明初的新闻法制和自由 3、碎片化的受众 4、典型报道的历史变化 三、论述(25*2) 1、中国当代新闻媒体体制变迁 2、如何理解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和传播功能的区别 3

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已有研究指出,研究生群体中学术失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包括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稿多投和署名“搭便车”等[1];另一方面,研究生对学术规范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高校对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也显得很不充分[2]。也有研究指出,除人口学变量影响研究生的学术不良行为外,学术行为规范认知是影响研究生学术不良行为的主要因素[3]。综合学界关于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研究不难发现,现有研究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一是宽泛意义上的学风、学术道德讨论较多,而针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的具体研究较少;二是理论推演性的研究较多,调查实证性的研究明显偏少;三是实证性研究多局限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学校,尚无全国性、跨区域的调查分析。因此,开展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定量实证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思考对策都有重要意义。 2010年底,“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现状研究”课题组以全国高校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专业、地域因素,抽取24所高校的5450名研究生作为样本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生群体的学风和学术道德状况,以及各高校开展学术道德教育的情况。本文的相关数据即来自此次全国性调查。 一、调查设计和样本的基本描述 1.概念分解 学术界对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概念界定并不一致。我们认为,研究生学风是指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包括学习和科研的目的、态度、方法、纪律等方面;研究生学术道德则是指研究生在从事学术科学工作中必须遵守学术界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法律等要求,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我们对“研究生学风”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解: 首先是科研态度:学习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读研?动机会对研究生的科研作风、科研投入产生很大影响。当然,这一维度还包括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如何?是否真心喜爱科研? 其次是研究投入:一方面是投入研究的时间,时间是衡量研究生学风的基础,没有充分的时间投入,就很难有高水平的研究产出;另一方面是时间投入的方式,实际上是测量科研投入的有效性,研究生在 我国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 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武晓峰王磊张颖 摘要:从研究生学术科研的动机、投入、产出以及对学术失范现象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行为等方面,构建了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的衡量体系;通过对全国24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总结判断当前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的基本状况:学术失范行为较为普遍,学术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学术诚信教育和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学术道德;现状调查 作者简介:武晓峰,清华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处长,副教授,北京100084;王磊,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研究生团委书记,讲师,北京100084;张颖,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员,北京100083。 *本文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教育的学风与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0w06-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怎样开展学术研究

1、研究的严谨:方法、逻辑与理论、可信度、效度、研究过程与结论 2、研读文献:参考文献的水准。总结: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值得研究与关注?过去的文献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哪些?为什么这些答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不够好、不够深?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新的想法?新的想法由什么理论衍生出来?这个理论又是如何解释的? 3、文献回顾(literature review)需要关注的问题:文献过于陈旧;文献选择偏差—只选择支撑自己假设的文献,而忽略其他文献;为了回顾文献而回顾文献,与研究问题并无直接联系。 4、研究过程:前沿/理论问题、假设/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与解释。 5、何为好的研究问题:问题的重要性和新颖性;问题与理论和实践的相关性。 6、发现好的研究问题的方法论:现象驱动:为什么、寻求解释;方法驱动:多层次、纵向、跨文化;灵感驱动:深度思考,与他人交流;文献驱动:广泛阅读。 7、提出研究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何时、如何进行文献回顾找出理论并形成假设进行实证研究。 8、运用框架说明理论: Centering Resonance Analysis (CRA) Text Analysis. 文本分析可以用于找出最有影响力和最重要的词汇。 9、论文的构成:引言;理论和假设部分;方法部分;结果部分;讨论与结论部分:结果讨论、研究贡献及对未来研究的指导、研究的局限性,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和结论。

管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一、引言: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能帮助我们理解管理中的什么有趣现象?它对未来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有什么重要意义? 二、文献回顾:过去的研究对这个问题或与该问题有关的领域有无积累?与该问题最相关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该问题与其他管理概念的关系是什么?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去研究这个问题最有独到的视角? 三、假设的提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根据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建立与该问题有关的所有研究概念(变量)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对该研究有直接指导作用的理论模型,并且就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具体的假设。 四、研究方法:对样本的特性、变量的操作与测量、控制变量、具体研究方法(定性、定量等)和步骤、假设检验的具体统计方法等都需要做详尽的描述。 五、研究结果的意义:对可能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讨论,详细说明该研究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以及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对未来可能在这个课题上继续开展的研究做一个展望。 研究设计的过程: 一、确定研究主题; 二、文献回顾和探索性访谈; 三、定义研究问题; 四、进行研究假设,前测试; 五、搜集数据; 六、分析数据; 七、结果。

郑超然《外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美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北美篇 第十二章美国的新闻传播事业 1.为什么《国内外公共事件》报出版了一期就夭折了? 答:《国内外公共事件》是美国的第一份报纸,创刊于1690年9月25日,创办人是本杰明·哈里斯。这是一份四版报纸,但只印三版,第四版是空白,读者可以在传阅时将自己知道的新闻写上去。该报有国外新闻,也有本地消息。在选材上,首先报道重大事件,报道消息时注重夹叙夹议。《国内外公共事件》报与其他印刷品相区别的特征是,它不但看上去像一份报纸,读起来像一份报纸,而且也是把它当做一份长期的新闻刊物办的。 但是,《国内外公共事件》只出版了一期就被禁止,因为该报的出版触犯了殖民当局限制新闻出版的法案,法案规定出版物要经审批,发给许可证后才能出版。这样,美国的第一份报纸就成为出版许可法的第一个牺牲品。 2.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他们的情况怎样? 答: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极为卓越的报刊活动家,他们的宣传和鼓励是战争中鼓舞民众的精神力量,对革命的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其中著名的人士有: (1)塞缪尔·亚当斯 亚当斯是美国独立运动中杰出的宣传家和政治活动家。 ①1748年任《独立广告报》编辑,经常抨击英国政府横征暴敛的政策。第二年,该报停刊,他就给《波士顿公报与乡村新闻》撰稿,宣传抗英主张。 ②在反印花税的高潮中,他将聚集在《波士顿公报》营业所附近的激进分子组织起来,

成立了“自由之子社”,并在各地设立分社,建立了“自由之子社”宣传网,集中了一批活跃的报人和印刷商,为革命做了积极的舆论准备。 ③1772年,亚当斯成立了一个“通讯委员会”,其他各州也纷纷成立通讯委员会,并联结成网。殖民地的各种动态消息都在这里汇集,经加工整理后提供给革命报刊。通讯委员会既是一个类似通讯社的信息传播机构,又是一个革命组织。1775年4月,列克星敦民兵就是得到通讯委员会成员的报告后,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的。1774年以后,亚当斯一直担任马萨诸塞州大陆会议代表,独立战争后,长期担任该州的副州长、州长。 (2)托马斯·潘恩 美国独立战争中杰出的政论家、启蒙思想家。 ①1774年,他从英国来到北美,在费城担任《宾夕法尼亚杂志》编辑,1775年发表《在美洲的非洲人奴隶问题》一文,以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罪恶的奴隶制度,为他初步赢得了声誉。 ②1776年1月,他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发表了《常识》的政论小册子,以通俗、充满激情的语言,呼吁北美殖民地人民立即拿起武器,进行争取自由的战争。《常识》鼓舞了人民战斗的决心和勇气,被认为是独立战争的响亮号角,还为当年7月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铺平了道路。 ③1776年8月他入伍后,又写下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在战争期间,他一共发表了13篇《危机》,有的抨击英国派来的使者,有的揭露保皇派的反革命阴谋活动,有的在危急关头激励士气。战争结束后,潘恩回到欧洲。 ④1791年,他撰写了《人权论》,引起轰动。次年又发表《人权论》续篇。 (3)艾赛亚·托马斯 ①1766年托马斯在反印花税斗争中公开传播革命观点,1770年他与人合办《马萨诸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当前奢侈品虽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对于奢侈品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在奢侈品的概念、奢侈品消费市场、奢侈品的品牌建设和奢侈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的。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关于奢侈品的研究是在一个世纪以前,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通过研究15世纪到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形成的历史时,发现贵族阶层对奢侈品的需求促进了当时工业水平的提高、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和城市的繁荣。维布伦《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1899)、达尼埃尔·阿雷莱斯《Luxe Strategies Marketings》,(1997)。等主要侧重于对于奢侈品概念的研究,维布早在1899年就提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单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在社会经济背景上价值,开创了奢侈品定义研究的先河。达尼埃尔·阿雷莱斯则以“可获得性”来决定位阶的高低,进而从可获得性大小的基础上定义了奢侈品。法国高等商学院教授卡普雷说:“有别于其他商品,奢侈品是人人所想要的,但却是只有少数几个幸运儿所能拥有,才能称得上是奢侈品。”。沃夫冈·拉茨乐《奢侈带来富足》,(2004),主要针对不同奢侈品品牌在各种市场情况下的发展状况提出一些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建议,来指导奢侈品的发展壮大和催生新的奢侈品品牌。维尔纳·桑巴特(2005)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写道:“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爱的一个嫡生的孩子,是它生出了资本主义。”他的研究对有关奢侈的内涵及对公共奢侈品还是私人奢侈品的区别相关的思考还是非常有启迪性的。Alessandro Brun 与CeciliaCastelli所著的《Supply chain strategy in the fashion industry:Developing a portfolio model depending on product,retail channel and brand》(2008)通过实证研究把奢侈品行业中供应链管理方法应用到时尚行业,证明了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在于奢侈品的产品、品牌和零售渠道。奢侈品行业管理的研究如意大利Caniato Federico 的《A contingency approach for Strategy in the Italian luxury industry:Do consolidated models fit》(2009)论述了意大利的奢侈品行业中奢侈品供应链管理对其产生的积极意义。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奢侈品的著作是战国至汉代间的《管子》,它是中国消费史上第一次系统论述奢靡消费观作用及意义的作品,作者的奢靡消费观主要是为了强调奢侈品消费对增加就业、贩灾救荒、活跃市场和发展经济的作用。中国现代的奢侈品消费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都经贸大学的张梦霞教授(2006)《奢侈品消费的界定及其价值观动因研究》探究奢侈品消费行为的价值观动因,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象征性购买行为。为企业有效的运作市场提供策略支持,为国家提出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建议。戴开富《奢侈品市场的形成机理以及经济学分析》,(2007)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以及经济学效用论的角度分析奢侈品市场的成因,进而以此为依据来划分奢侈品市场,从而为奢侈品消费的兴盛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何红霞《路易威登公司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研究》,(2008)提出管理学营销学方面的建议,指导奢侈品牌的发展壮大和新生。刘香丽,舒斯亮《奢侈品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初探》(2010)。从国民财富累积和社会效率的角度分析奢侈品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出我们应该适应发展我国的奢侈品产业。同时,中国的奢侈品的消费行为仍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邵其赶《网络环境下奢侈品行销的策略分析》(2011)从网络环境下奢侈品消费的盈利模式出发,提出针对中国市场80后和白领阶层的特殊奢侈品消费群体,并给出了相应的营销创新策略。 1 / 1'.

文献综述对学术研究之意义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f09887490.html,)/毕业论文/论文格式 文献综述对学术研究之意义 学术研究是一种规范性的探究活动。任何学术研究的目的都是研究者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无论是理论提出的问题还是实 践提出的问题——而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的一种探索活动。文献综述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之一。 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必须了解已有研究成果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研究者提出的问题的。首先,研究者要了解已有研究是否已经解决研究者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如果发现已有研究已经解决了研究者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也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其次,研究者如果发现已有研究并没有解决或解决好自己的问题,那么,研究者就要进一步了解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已有研究主要从哪些领域或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对于研究者的问题,已有研究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那么,研究者由此可以确定自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即从何种视角、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研究者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也就凸显出来。因此,所谓的文献综述就是在全面搜集、阅读某一领域已有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研究者通过阅读某一学术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献,总结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总结在该领域中,已有研究成果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把握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这是做文献综述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和目的。文献综述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首先要做文献综述,由此提出研究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者能够了解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研究的概貌,熟悉该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背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了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即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使研究者能够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在改进与批判已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发掘新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途径,以及寻找新的立足点和突破口。因此,文献综述的目的就是研究者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这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从而使研究者发现前人研究之不足,从而提出研究的问题。 文献综述还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作文献综述必须要阅读大量文献,在文献阅读过程中,研究者既

学术论文的四种选题方法

学术论文的四种选题方法 论文题名对于一篇论文来讲十分重要,它直接定位了这篇论文的研究领域,研究价值,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然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论文题目,因此在论文写作中,我们应该注意论文的选题,科学的论文选题必然有科学的选题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论文选题的四种简易方法,希望大家能触类旁通! 1.同步选题法 同步选题法就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把握所研究学科领域热点和前沿问题,将当前学科发展趋势作为出发点,寻找并确定研究课题方向。跟踪学科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是获取课题来源的有效途径。学科热点的产生往往有一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突出。采用同步选题法选题时,需要很高的信息敏感度和信息收集量,能及早注意和预见到即将形成的学术热点。争取较早地参与到热点问题的研究是实现同步选题的关键,如果其他科研工作者已经着手研究该课题并已经发表了大量学术成果,研究沸点将过,那么再去跟风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其研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最终沦为学术垃圾。 2.阶段分析法 阶段分析法是根据文献统计,确定某一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依据学科的成熟情况来选题。如果说同步选题法主要用来确定一个国家或研究部门的科研主攻方向,阶段分析法则更多地适用于选择具体的研究课题。经验表明,一门学科的发展大体上是呈“S”型,即经过一个时期酝酿之后,进入指数增长阶段,然后按负数下降。这一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学科诞生阶段、学科发展阶段、学科成熟阶段和学科相对饱和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所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度是不同的,有待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选题应该首先了解该学术领域发展历史,明确该研究领域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然后根据各阶段的不同特点,选择、确定研究课题。学科诞生阶段,选题的主要思路是抓苗头,即抓新发现、新现象和新理论;学科发展阶段,选题的工作特点是以实验研究为主,选题的重点应放在选择实验性课题上,同时为实验设计、加工各种新仪器、新设备,建立测试手段和实验方法;学科成熟阶段,选题重点放在进一步丰富理论,并为验证理论进行必要的实验或实证研究;学科相对饱和阶段,以探索发展规律为目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少,选题要更加注重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 3.交叉选择法 当前各学科领域都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学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学科之间的空隙也变得越来越明显,然而恰恰在这种差异和空隙之中堆积的许多边缘性问题可供选题。人类社会许多重大课题也面临着用单一学科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才能加以应对。所以,当代科学研究已经悄然进入了一个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新时代,提倡多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在多学科边缘交界地带寻找研究方向,是学术论文选题的重要方法。多学科交叉选题,可以将一个学科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带到另一个学科领域当中去,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4.机遇线索法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往往出现在研究者长期苦思冥想、殚精竭虑地钻研某一问题时,突然灵光一现,在偶然中发现意想不到的现象和问题,科学研究往往在必然性中存在着许多偶然性。所以,当研究课题遇到阻塞、停止不前的时候,不妨回头仔细审视遇到的问题与细节,或许在问题细节处就会发现更广阔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当灵感来袭时,研究者应该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闪念的灵感,对灵感进行及时捕捉记录,加以思考整理,使之更加丰满,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是极有可能形成比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的。俗语说“机会通常是给有准备的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有准备”,不仅是机遇和灵感出现之前的艰苦探索,更是灵感孕育的基础和前提,并且还应该包括在灵感闪现时能够及时抓住它,有效利用它,发展充实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