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响谈起当今中国的经济形势仁者见仁。很多人悲观,有人乐观。其实生活在底层的老百姓的确很难知道,到底好是不好!在走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中国经济2010年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会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相当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使中国的对外开放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的多重发展趋势。它们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而且深刻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抓住和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进程,发展不同层次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创造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的有利条件。然而在有利的发展条件下拥有应对种种不利形势的策略也是什么重要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21世纪初期的世界经济所呈现的多重发展趋势,不仅构成当代世界经济的总的图景,而且深刻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和前景。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市场变化的走势,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世界经济呈现出多重发展趋势,信息化、全球化、区域化、多极化等。无论在怎样的发展形势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机遇和挑战。
世界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20世纪后期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并且逐渐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科技革命的先导。其次,信息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进步的动力。最后,信息网络的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载体。
最近10多年来,中国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互联网是在1994年进入中国的。到2000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就达到2250万。到2010年底,这个数字超过2.5亿。更重要的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愈加明确。本世纪初,中国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发展放在优先位臵,力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就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意味着,在今后5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我国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着力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信息技术应用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
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己不是一种选择问题,而是一种现实问题;不是如
何游离在经济全球化以外的问题,而是如何实现平等、公正、互惠、共赢、共存、共同繁荣的经济全球化问题。
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经济获得总体发展,并且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也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而且,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有望超过日本。面对全球化和两极分化的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战略选择。
世界经济区域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21世纪之初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表现为两大趋势——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在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区域化趋势。相应于这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各国要在不同层次上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首先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全球化要求,全面发展同各类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事实上,我国的对外经济活动,已经波及世界的各个地方,并且还要继续扩大、不断完善。而加入全球性经济组织,是参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开展国家对外经济活动必须具备的国际体制保障。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必须足够重视区域一体化。因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既是全球多边的,也应该是有区域重点的。
世界经济多极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排斥、甚至加强多极化。
全球经济已经变得愈加“多极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发出的一致声音。来自香港星空传媒的CEO高美娴在论坛上表示,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对全球来说不是威胁而是难得的机遇。她表示,亚洲有着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全球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亚洲的人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中国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国际社会对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刮目相看。全球化加剧大国的实力消长,为多极化提供新的条件。
面对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国与国之间必须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对话交流,担负起寻求和平稳定繁荣的共同责任。
从生产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逾10%。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24万多亿人民币元,按照当年年末的汇率折算,约为3.4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逾6%。这样,从国内来说,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从国际来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占世界生产总值的近10%。
从外贸发展看,2001-2007年,我国外贸年均增长率为24%。2004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