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胃原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1
①取低速离心(4000 转/分)的瘤胃液4ml 加入偏磷酸与甲酸按3:1
配置的混合液1ml,混匀,静置半小时以上,取离心管,内加入 2 克酸性吸
附剂(无水硫酸钠:50%硫酸:硅藻土=30:1:20)和4ml 的31.25mM 的巴
豆酸溶液,再加入上述混合瘤胃液1ml 摇匀,澄清,用1μl 的微量进样器
取样品上机进行测定。
②上机条件:仪器为日本岛津GC-7A 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为内径3mm
长2m 的不锈钢柱,担体为10%FFAP 加1%磷酸的ChromosorbW 担体,柱温105 ℃,汽化室温度200℃,离子化室温度230℃,氮气流速为1.75kg/cm
2
,氢
气压力为0.7kg/cm
2
,空气的压力为0.35 kg/cm
2
,灵敏度为10,衰减128。
1.6.5 原虫的计数
采集的瘤胃液立刻用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1ml 加4ml MFS 染液(甲基
绿福尔马林溶液)固定,静置30 分钟进行染色,然后用吸管(管口大于 1.0mm)
将混匀的样品稀释液以连续不断的液流充满血球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在光
学显微镜下进行镜检(100 倍)。
每个样品计数10 个大方格,上下各 5 个大
方格,即四角4 个大方格和中央1 个大方格,其中四角每个大方格包含16
个中方格,中央1 个大方格包括20 个小方格(可以折算成16 个中方格,因
为16 个中方格的体积等于20 个小方格的体积),最后取平均数。
按下列公
式计算纤毛虫数。
纤毛虫数/ml 16101000
= 16 N×10×××D×
= N×D×1000
N:所有方格中纤毛虫的总数
D:稀释倍数
16:每个大方格中有16 个中方格
10:共计数10 个大方格
1000:1mm
3
换算为1ml 时的倍数
MFS 溶液配方:将NaCl 8 克,甲基绿0.6 克,福尔马林溶液100ml 混合
定容至1000ml 即可。
1.6.6 真菌计数用培养基成分及制作
真菌计数所用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由基础培养基、缓冲液A 和B、无78瘤胃厌氧真菌在纤维降解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菌、原虫的关系
体内研究也表明驱除原虫后,降低了植物细胞壁的降解(Coleman,1885 ;Imai 和Ogimoto,1978 ;Willians,1982),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驱除原虫后,除掉了具有纤维水解活性的原虫,另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去掉了纤维分解菌,因为原虫可吞噬细菌,包括纤维分解菌,而吞噬后的细菌可与原虫进行共生,这二个方面的原因导
致驱原虫后纤维物质降解率显著下降。
然而也有相反的结果出现,在体内研究中,Romalo (1989)发现全部驱除原虫后,绵羊体内麦秸的消化率增加,瘤胃内消化率也升高;同样的结果由Preston 和Leng(1988)以及Ushida 等(1989)证实,对此现象的解释,他们认为可能是由于,纤维水解活性较高的细菌和真菌代替了纤维水解活性较低的原虫,或者可能是由于原虫吞噬功能消除引起的。
本研究表明,驱除原虫后,真菌数量下降,细菌总数呈上升趋势,所以可排除后者的解释原因。
3 小结
本试验运用硫酸铜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结合使用来驱除培养液内的原虫,
研究结果表明:
3.1 全部驱除培养液中的原虫的最佳浓度为硫酸铜0.15mg/ml,十二烷
基硫酸钠0.01mg/ml,在以后的试验中全部驱除原虫皆用此浓度;
3.2 全部驱除原虫后,培养液中厌氧真菌的总数显著下降,下降幅度达
50%左右,可能原虫和真菌间存在着协同作用;
3.3 全部驱除原虫后,培养液中厌氧细菌的总数呈上升趋势,说明瘤胃
原虫和细菌之间有较强的竞争作用;
3.4 用硫酸铜和十二烷基硫酸钠驱除瘤胃液内的原虫时,随着驱原虫剂
浓度的增加,稻草72 h DM 降解率逐渐下降,最佳浓度组降低幅度达56.37%,
说明原虫在稻草DM 降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表2-11 和图2-5 可以看出,驱除原虫后培养液内平均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不同时间点来看,接种后0-4h 驱原虫组细菌总数低于对照组,而从6h 开始到72h 培养结束,驱原虫组的细菌总数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瘤胃内原虫和细菌之间有强烈的竞争作用,当原虫被驱除后,细菌总数则显著增加,而0-4h 的总数低于对照组则可能是由于驱原虫剂的加入使培养液中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而出现的短期下降。
这一结果与不少学者得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Coleman,1989;Bonhomme,1990;Williams andColeman,1992),目前普遍认为细菌细胞被原虫选择性地吞食进入液泡胞质并在此进行消化(Coleman,1989 ;Bonhomme,1990;Williams 和Coleman,1992),原虫的吞食活性可影响细菌不同品种的构成和总的细菌数量(Arakaki 等,1994)。
64 日粮内不同粗饲料品质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致谢
本论文得到了导师孙海洲老师、卢德勋先生和高民博士的精心指导。
感谢恩师孙海洲老师和卢德勋研究员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的关爱和教诲;感谢高民博士为试验的顺利进行在多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
感谢师母冯允义女士所给予的慈母般的呵护和关怀。
论文付梓之时,祝福三位恩师合家欢乐,一生平安。
感谢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动物营养所的各位老师,特别是张春华为本试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感谢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赵志恭教授、侯先志教授、敖长金教授、闫素梅教授、金曙光教授、噶尔迪教授、敖日格乐、吐日根教授在试验的设计和方法上给予的很多帮助。
感谢实验室一起求学的同学在试验中给予的诸多帮助和在生活上的关心。
我会永远记住与你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特别感谢薛丰和郭圆在分子生物学试验部分的全力帮助;感谢论文撰写过程中孙满吉、胡红莲、郭雪锋、孙献忠和刘兵等的倾心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和侯志军先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诸多的支持与关怀,是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成就了我学业上的进步。
最后感谢所有在实验中给予帮助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愿他(她)们生活幸福,万事如意。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5
参考文献
1. Cuthbertson D. P. Role of the ruminant in word food supply .1970. World Rev Nutr Diet;12:413-51
2. Moore ,J.E. Forage quality indic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 In: G.C. Fahey, Jr. (Ed.) F
orage Quality ,Evaluation , and Utilization. ASA, CSSA, SSSA, Madison ,WI. 1994,977-998.
3. 卢德勋乳牛营养数据经要[A]见:华西希望集团.2001 年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四川成都2001
4. 王旭.利用GI 技术对粗饲料进行科学搭配及绵羊日粮配方系统优化技术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院.2003.
5. 张吉鹍粗饲料分级指数参数的模型化及粗饲料科学搭配的组合效应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院2004
6. 胡红莲不同放牧时期放牧绵羊营养限制因素及冬季优化补饲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院2005
7. 安登第牦牛瘤胃微生物基因组文库构建与16SrDNA 生物多样性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3
8. Cheng KJ,McAllister T A .1997. Compartmentation in the rumen,In: Hobson P n,Stewart CS ,ed,The Rumen Microbial Ecosystem.London:Blackie Academic &Professional
9. Hungate, R.E.(1966)The Rumen and its Microbe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533,pp
10. Drause.D.O,Dalrymple,B.D.Smith,W.j.Mackie,R.I.and Mc-Sweeney,C.s.(1999a) 16SrDNA sequencing of Ruminococcus albus and Ruminocccus flave faciens: design of a signature probe and itsapplication in adult sheep .Microbiology 145.1797~1807
11. Orla-Jensen (1919)The Lactic acid bacteria HOST Copenhagen pp1-196
12. Hungate,R.E.1950,The anaerobic mesophilic cellulolytic bacteria,Bacteriol,Rev,14:1-25
13. Bryant ,M.P.(1959)Bacterial species in the rumen, Bacteriological Reviews 23,125~153
14. 刘敏雄反刍动物消化生理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15. Tokura ,M.,Chagan,I,Ushida,K.and Kojima,Y.(1999)Phylogenetic study of methanogens associated
with rumen ciliates .Current Microbiology 39,123-128
16. Hespell R.B., Bryant M.P 1979.Efficiency of rumen microbial growth: influence of som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actors of Y ATP,j Anim Sci.49(6):1640-59
17. Clarke. R. T. J. and DiMenna. M. E. Yeasts from the bovine rumen. J. Gen. Microbiol. 19 61, 25, 113-17.
18. Sivers,V. S. Quantaity of microscopoc fungi in the rumen of cattle during winter and summer.Mikrobiol. Zh. (Kyyiv), 1962b, 24, 51-8.
19. Lund, A. Yeasts and miulds in the bovine rumen. J. Gen. Microbiol. 1974, 81, 453-62.
控制原虫对绵羊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
韩春艳广东嘉应大学生物系
卢德勋谭支良胡明牛文艺内蒙古畜牧科学院
摘要试验以绵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控制原虫的种类和数量对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全部驱除原虫和部分驱除原虫可依次降低乙酸的摩尔浓度百分比,提高丙酸的摩尔浓度百分比,降低NGR值,但各处理对瘤胃内pH值的动态变化规律无明显影响;各组绵羊瘤胃内NH3-N浓度的高低依次是:对照组>部分驱组>全驱组。
关键词原虫绵羊挥发性脂肪酸(VFAs)pH值氨态氮(NH3-N)
中图分类号:S8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13(2004)02-0007-03 反刍动物的瘤胃是一个持续而又稳定的发酵罐,内部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原虫。
这些细菌和原虫可使饲草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发生发酵和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CO2和NH3等产物;同时瘤胃内的微生物又可利用这些产物合成体内所需的营养物质,以满足动物机体的需要。
所以,反刍动物瘤胃的内环境指标基本可反映瘤胃的内部的环境状况、饲料的发酵程度和发酵模式。
试验主要研究控制原虫对绵羊瘤胃内环境指标的影响,为控制原虫对纤维物质和蛋白质的消化和降解的影响提供依据。
1试验设计和方法
1.1试验动物和日粮
选取9头同时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瘘管的羯羊,体重(30±5)kg,基础日粮采用1.2倍维持的饲养水平,精粗比31∶69(见表1)。
表1混合精料和基础日粮的组成
日粮组成比例(%) ME(MJ/kg) CP(%) Ca(%) P(%)
混合日粮31 11.49 20.91 2.58 1.87
青干草69 1.55 7.70 0.24 0.18
总计100 8.02 11.19 0.97 0.69
注:混合精料的配合比例(%)为:玉米66;豆饼10;麸皮18;尿素3;骨粉0.8;食盐1.2;维生素—矿物质预混料1.0
1.2试验设计
根据体重把试验动物随机分组,分别为全驱组、部分驱组和对照组,每组3头。
预试期15 d,正试期3 d。
1.3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对羊进行称重,预试期自由采食,测定每天的采食量,正试期根据预试期测定的采食量,以调节到维持饲养水平的1.2倍。
每天07 :00和19:00各喂一次精料,粗料06:00一次投放,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从预试期开始每天在饲喂精料的同时通过瘤胃瘘管直接投放驱原虫剂(驱原虫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全驱组4 g/头、部分驱组2 g/头)。
1.4原虫的计数和分类
采瘤胃液15 mL左右,用双层沙布滤去大块的食物残渣;再取滤液1 mL,加入MFS液4 mL(MFS溶液:35 %的福尔马林100 mL、NaCL8.0 g、甲基绿0.6 g和蒸馏水900 mL)混匀进行染色半小时,用吸管(管口大于1.0 mm)将混匀的样品稀释液以连续不断的液流充满血球计数室,盖上载玻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镜检(100 x)。
每个样品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取4个方格,最后取平均数。
按下列公式计算原虫的数:原虫数/mL=X/S×D×2×1 1111 反刍动物瘤胃功能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韦学玉阎宏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反刍动物(牛、羊)瘤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养好反刍动物实质上就是养好瘤胃。
如何保持瘤胃微生物区系,维持正常的瘤胃内环境,是反刍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关键。
关键词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瘤胃内环境
反刍动物的瘤胃就像一个庞大密闭发酵罐,在整个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反刍动物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和非蛋白氮,就是由于它的独特的瘤胃。
饲料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肽类、氨基酸及氨等成分,同时利用氮源、能源等合成微生物蛋白及B族维生素等,调控反刍动物消化代谢过程目标是使有利的发酵方面达
到最佳水平,发酵损失最少,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瘤胃内的pH值、NH3-N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组成比例作为目前研究瘤胃发酵的主要内环境指标,基本反应了瘤胃的内环境状况及其饲料在瘤胃内的发酵过程和模式。
为了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有必要采取一定手段,对瘤胃的降解与合成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
那么如何保持良好且稳定的瘤胃内环境,保持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及其区系的相对平衡,是反刍动物饲养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瘤胃内环境的调控技术作一阐述。
1瘤胃内环境的概况
1.1瘤胃内的温度
瘤胃内的温度大约39~40℃,比体温稍高一些。
瘤胃微生物在这一恒定温度下才能有最好的生长和繁殖,瘤胃原虫在高于40℃的环境中难以存活。
1.2瘤胃内的pH值
瘤胃内正常pH值6.2~6.8,为中性或弱酸性,这个酸度恰好是瘤胃微生物存活的最佳条件,同时对酸性或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降解以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能保证最高的采食量,最佳的消化率,瘤胃中产生乳酸的淀粉分解菌耐受pH 值不得超过5.5,但纤维分解菌在pH值6.0以下无法存活,而最适纤维分解菌作用的条件则是pH值是6.4时,可见pH值的高低严重影响到瘤胃内不同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和比例,进而影响瘤胃发酵的发酵功能和饲料的消化率。
1.3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
瘤胃内的微生物区系可分为细菌和纤毛虫两大类,其中细菌有60多种,纤毛虫有40多种,都为厌氧型。
反刍动物利用瘤胃微生物将各种饲料转化为宿主动物可利用的营养素。
瘤胃微生物之间既存在着协同关系又有竞争作用,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被其它微生物利用,而不同微生物利用底物转化为发酵产物的代谢间相互依赖,所以,它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加强,从而更好的维持瘤胃的内环境,瘤胃中的原虫和细菌存在着竞争和寄生的双重关系。
冯仰廉[1]、霍艳艳[2]研究表明原虫和真菌存在着负协同效应;而高巍、孟庆翔(2003)[3]研究表明它们之间有正协同效应。
2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1供给瘤胃微生物必要的、平衡的、稳定的营养素
供给瘤胃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
能量是瘤胃微生物维持生命的基础,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三磷酸腺苷,微生物细胞的活动取决于三磷酸腺苷的产生量,每克细菌生长需要0.4MA TP。
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质需要含氮化合物。
日粮蛋白质和非蛋白氮在瘤胃中发酵降解产生肽类、氨基酸及氨,这些产物被瘤胃微生物利用作为合成瘤胃微生物蛋白的原料。
不过,一定要保持能氮平衡,如果蛋白质降解速度超过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发酵速度,则氨过量,大量的氨损失;如果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发酵速度超过蛋白质的降解速度,则酮酸过量,氨不足,微生物蛋白合成也会下降,能量损失。
另外,还要含硫化合物以及矿物质元素,它们都是瘤胃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所以,必需指出,如果更换饲料时,一定要有过渡期,让瘤胃微生物有一定的适应期,也就是说先培养微生物,微生物才可消化饲料,转化为营养物质。
2.2适宜的瘤胃温度、渗透压和pH值
瘤胃内的温度大约39~40℃,瘤胃原虫在高于40℃的环境中难以存活,尤其对于奶牛,在采食后,饲料发酵会自然增加热量而使瘤胃温度升高,并减少采食和反刍。
特别是在夏季,应减少粗料的供给,增加精料量,因为粗料经发酵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会减弱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加重热应激的不良影响。
瘤胃内容物要有一定的渗透压,饮水不足会使渗透压升高造成微生物及其细胞外液小分子物质脱水,而使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降低对纤维的分解能力,同时降低泌乳量和乳脂率。
瘤胃正常pH值6.2~6.8,当其pH值降低时,会降低纤维分
解菌的活性,进而限制纤维的消化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引发瘤胃酸中毒(亚临床症状pH 值5.0~5.5,典型临床症状pH值<5.0)并出现相关的症状,如蹄叶炎、厌食、酮病等。
3人工瘤胃调控技术
3.1通过改变饲料性质来调控
日粮的成分和比例直接影响发酵型式,随着饲养水平的提高,瘤胃有机物消化率和甲烷能量损失降低,丁酸或丙酸的比例提高,乙酸减少。
随着精料比例增加,瘤胃PH值、乙酸比例和甲烷能损失降低,但缺乏纤维素的日粮,尤其是含易消化碳水化合物高时,PH值大幅度降低,纤维分解菌减少,乳酸菌和丙酸菌增加,某些情况下原虫消失,日粮不饱和脂肪酸氢化作用下降,流入肠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增多。
卢德勋等[4]用6种SC∶NSC比例日粮对绵羊瘤胃PH值及其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浓度影响,结果表明,日粮SC∶NSC比例不同对PH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随日粮中NSC比例的提高,瘤胃内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变化无明显的规律性,但丙酸和丁酸在SC∶NSC比例为1.88时其浓度最低(P<0.05)。
SC∶NSC比例为2.86时,乙/丙值最高(P<0.05),且与SC∶NSC为2.64时的乙/丙值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精料投饲时间对瘤胃乙、丙和丁酸浓度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饲喂精料会提高瘤胃内乙、丙和丁酸浓度;而日粮SC∶NSC 的比例大小并不影响乙酸的摩尔浓度百分比,但当SC∶NSC的比例为2.64时,丙酸摩尔浓度百分比达到最高,而此时丁酸摩尔浓度百分比是最低的。
另外,饲喂次数和饲喂顺序也影响发酵型式。
先喂粗料后喂精料可促进发酵,瘤胃PH值下降较少,乙酸比例升高,进入小肠的总氮量虽然不变,但未降解饲料氮增加,菌体蛋白减少。
一般情况下,日粮粗纤维含量低时,增加饲喂次数的效果较为明显。
3.2瘤胃原虫的调控
Johnson(1995)等[5],在反刍动物瘤胃代谢过程中,瘤胃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发酵热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大约有6~15%的饲料能量以甲烷的形式被损耗。
Dohme等体外连续培养试验中发现,去原虫可以显著降低甲烷的产量,但甲烷菌数量不变,表明去原虫引起甲烷产量的减少可能与甲烷菌活性降低有关。
关于瘤胃原虫的去留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最为激烈的焦点。
高巍[3]、霍艳艳[2],研究表明,原虫在瘤胃发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卢德勋综合各种观点,提出了反刍动物大量利用低质粗饲料的特点,可通过定时投入一定剂量驱虫剂把原虫总数压缩到原来的30%~50%,并控制一些原虫的种群,其中主要减少贫毛虫的内毛属和全毛目等利用淀粉和可溶性糖的种类、保持贫毛目的前毛属、头毛属和双毛属等利用纤维的种类,这样既保证了原虫可利用纤维物质的正面效应,又减少了原虫对细菌和真菌的吞噬,使得进入十二指肠含氮物质减少的负面效应得到有效的控制。
韩春艳(1998)[6]研究了控制原虫种类和数量对绵羊瘤胃内蛋白质降解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控原虫的组成可改变小肠氨基酸组成模式。
Hristov A N等[7],Hristov A N等[8]试验表明,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中链饱和脂肪酸,如月桂酸酯及其钠盐来调控瘤胃原虫的数量,只是这种调控通常伴随纤维素酶活力下降和瘤胃氮、总游离氨基酸浓度下降。
Yanez Ruiz D R等[9]研究表明也可通过微生物制剂来发挥原虫的积极作用,如活化酵母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曲霉菌等。
3.3添加瘤胃调控剂
(1)尿酶抑制剂
饲料蛋白质以及非蛋白氮及其内源尿素,在瘤胃中被降解为氨的速度部分取决于尿酶的活性。
如尿酶的活性没有受到抑制,降解过程中氨的释放是“爆发”式的,这就造成了微生物对一部分氨态氮来不及利用而排出体外造成环境污染。
如在饲料中添加尿酶抑制剂,使氨的释放减慢,让瘤胃微生物有充分的时间利用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和粗纤维的利用率。
张永根等[10]报道,在绵羊瘤胃内每日灌注50mg氢醌使尿酶活性降
低64.8%,纤维素酶活性提高28.3%,蛋白质水解酶、总脱氢酶活性和瘤胃细菌总数不受影响。
(2)活性酵母培养物
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活性酵母培养物能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的比例,调控瘤胃PH值,增加纤维水解酶的活性,稳定瘤胃内环境,提高动物生产。
Hristor等[11]报道饲料中添加丝兰提取物(YSE)可降低氨的浓度,提高氨的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
(3)离子载体
离子载体能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运送金属离子通过生物膜,添加离子载体能改变瘤胃发酵产物的生成量,减少甲烷的产生,抑制肽降解和氨基酸的脱氢作用,提高瘤胃蛋白质的生成量。
王中华等[12]以每升瘤胃液添加0.078mg的莫能菌素作为它在瘤胃内容物中的适宜浓度。
奶牛干乳期,泌乳前期添加250~300mg/(d.头),可明显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
叶均安等[13]研究表明,添加莫能菌素能改变瘤胃的发酵方式,促进丙酸的合成,减少乙酸的生成。
(4)其它调控剂
其它调控剂如矿物质元素、维生素以及醚类化合物卤代物等,通过其对瘤胃的调控,使瘤胃内环境得到改善,表现为pH值增加,瘤胃微生物数目增加,其中纤毛虫和新月芽形细菌数减少,但球状杆菌和杆状数目增加。
同时,日粮消化率明显提高。
赖松家等[14]报道,应用瘤胃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K、Mg、S、Fe、Cu、Mn、Zn、Se、I、Co等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聚醚类化合物、卤代物,十二烷基苯磺酸纳,每日每牛40g,经过测定瘤胃液中的纤毛虫、球状细菌、杆状细菌、新月芽状菌细菌总数量,结果表明,瘤胃代谢调控后,瘤胃液细菌总数达到11.28×109个/mL,比对照组提高了146.3%,其中球状菌和杆状菌分别增加110%和227.4%,而新月芽状菌则减少69.1%,瘤胃纤毛虫代谢调控后减少45.7%,其中数量仅为6.5×105个/mL,经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类微生物数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日粮粗纤维和粗蛋白消化率都有明显提高。
4研究方向和前景
综上所述,由于瘤胃微生物在消化中如此重要,通过对其进行调控来改善饲料的消化就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瘤胃的消化效率对提高生产性能有显著的效果[15, 16]。
虽然瘤胃调控研究已经进行了多年,但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饲料和宿主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取得的成绩很有限。
改善饲料的结构和饲喂制度只在饲养水平较低时效果明显;添加瘤胃调控剂,难以长期取得显著的效果。
随着对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可通过基因工程人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从而全面实施有目的瘤胃发酵调控,为高效的利用粗饲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仰廉.反刍动物营养学(第一版)[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2霍艳艳.瘤胃厌氧真菌在纤维降解中的作用及其细菌与原虫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
3高巍,孟庆翔.瘤胃细菌、原虫和真菌降解植物细胞壁的相对贡献及其相互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5):98~104
4赖松家、马恒东等.瘤胃内环境的控制对饲料消化率的影响的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0,(7):26~27
5畜禽健康与产品安全应从源头控制吴忠圣吴军肖建东何荣华(江苏泰兴市农业局,江苏泰兴225400)
从今年5月29日起,日本一项专门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
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
据了解,凡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中可能用到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化学品,都在“肯定列表制度”监控范围之内。
具体细分为“现行标准”、“暂定限量标准”、“禁用物质”、“豁免物质”和“一律标准”五类。
“现行标准”涉及农业化学品63种,农产品食品175种,残留限量标准2470条;“暂定标准”涉及农业化学品734种,农产品食品264种;“暂定限量标准”51392条;禁用物质为15种;“豁免物质”共68种;“一律标准”将上述四种类型没有涵盖的,以及今后新生产的农业化学品或其它农产品都包括在内,最高限量0.01ppm。
显然,这些限定已经十分苛刻。
五类标准中前四类有据可查,后一类“一律标准”到底什么物质用量要受到限制,令人无从知晓,更有杀伤力。
而且0.01ppm最高限量,相当于每公斤的含量不超过0.01毫克。
这实际上将“绿色壁垒”设限范围无限化了。
日本列表制度的出笼,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设下了陷井,为世人敲响了警钟。
为了国人的身体健康和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必须严正以待。
影响畜禽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主要来源于动物饲养环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等加工、销售过程。
保障畜禽健康,达到产品安全关键在于从源头控制。
本文从环境、饲料、兽药三个方面简述。
1饲养环境控制
1.1倡导“健康”养殖崇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动物和谐、可持续发展。
散养户的畜禽要改为圈养,防治畜禽流动造成疫病传播,造成交叉感染。
大力推进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立养殖小区,突出动物防疫和环保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控制,使养殖小区真收稿日期:2006-05-12
5Johnson K A,Johnson D E.Methme emissions from Cattle[J]Anim Sci,1995,73(8):2483~2492
6韩春艳.控制原虫对绵羊日粮中纤维物质和蛋白质在瘤胃内降解和饲用以及进入十二直肠含蛋物质流通量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1998
7Hristov A N,Grandeen K L,Ropp J K,et al, Effect of sodiumlaurate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uminal Am-monia Nitrogen for milk Protein Synthesis in Dairy Cows[J]Dairy Sci 2004a 87:1820~1831
8Hristov A N, ivon M, Mc Allister T A. in vitro effect of individ-ual fancy acids on protozoal numbers and on fermentation prod-ucts in ruminal fluid from cattle fed a high-concentration, bar-ley-based diet [J] Anim Sci 2004b, 82:267~270
9Yanez Ruiz D R, Martin moument A, et al Ruminal fermentationand Urinary Purine deriverivatives excretion in goats and weth-ers feed diets based on olive Leaves[J] Anim Sci,2004,82:3006~3014
10张永根,单安山.新型尿酶抑制剂对绵羊瘤胃活性和细菌总数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2,(2):23
11Hristor and A N, McAllister T A.Van Herk F H, et al. Effectof yucca shidigera on ruminal fermentation and nutrient digestionin herfers[J]. J Anim Sci,1999.77:2554
12王中华,林雪彦等.莫能菌素浓度对混合瘤胃内容物体外发酵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 2002,(4):59~62
13叶均安.莫能菌素添加剂对瘤胃培养物发酵的影响.饲料研究,2003,(6):39
14谭支良.绵羊日粮中不同碳水化合物比例对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0,(1):42~47
15Hoover W H, Stokes S R.Balancing carbohydrates and proteinsfor optimum rumen microbial yield[J] Diary Sci, 1991(74):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