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柑桔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柑桔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地处****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全镇****平方公里,****个行政村,****户****人。

近年来我镇结合特色产业规划和我镇柑桔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依托国营柑桔场的技术力量,抓住退耕还林、农业产业化开发等机遇,在镇辖范围内实施整体推进,整村推进,宜栽则栽,宜改则改的工作举措,目前全镇柑桔种植面积约***亩,主要分布在***村、***村、***村、***村、***村、***村一带,覆盖农户***户***人,亩产量可达***公斤,按每公斤***元计算折合人民币***万元。

二、发展优势
1、环境适宜。

柑桔种植要求生长年均温在17℃以上,极端最低温-3℃;年平均相对湿度70—75%,尤其在开花座果期的相对湿度65—70%为好,有利于座果率的提高,年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以上,昼夜温差大,结合我镇实际,我镇是柑桔生产的最适宜区域,并且我镇存在不少宜林荒山可供开发,其土壤为石灰嵌或变质砂页岩发育的微酸性土壤,pH值为4—7,土壤
自然肥力较高,理化性较好,适宜柑桔生长发育。

2、政策支持。

近年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把柑桔产业发展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镇结合本身实际,柑桔产业也将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3、农户积极性高。

80年代以来,在县柑桔场建设进程中,请场周边附寨农民进场,参与开梯建园和种植管理,县柑桔场还选有一定文化的农民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培训了一大批农民种植能手,在种植能手和示范的带动下,农民种植柑桔得到了甜头,大部分农民在作种柑桔和种其它经济作物进行价格比较后选择了发展柑桔,如****镇的杨柳村、杨家坪村、学官村的不少农户已不再种植粮食作物,用好田好土种植柑桔。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价格上涨,农民发展柑桔产业的积极性将会更高。

4、前景广阔。

****镇利用得天独厚的低热河谷地势发展柑桔产业,不但可以避免灾害发生,并且****县周边如**、**、**、**、***等大中城市还有很大市场空间,目前***油路改造基本完工,运输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市场前景广阔。

三、存在的问题
1、职能部门服务不到位,果农不掌握技术。

大多数果农没有掌握科学施肥、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常规管理技术,多数果园都存在严重失管,导致产量下降、效益减收、果树误退甚至干枯死亡。

果农在生产中遇到技术问题,找不到咨询的地方,只有购买农药、肥料时向农资门市询问,很多农资门市的从业人员没有掌握果树田间管理技术,导致投资花了但没有效果。

2、资金短缺,产业发展举步艰难。

柑桔种植是一个周期长、高投入、见效慢的产业。

由于劳动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弃农经商,外出打工增多,老弱病残管果园,带有普遍现象。

想发展的农民又没钱投入,农户向银行、信用社等部门贷款存在一定难度,加之****镇财政力薄弱,对产业化的资金投入较为困难,民间资金没有真正启动,未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目前柑桔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3、品种老化,商品价值低。

我镇柑桔产业种植的品种相当一部分是70年代中期引进的脐橙、血橙、锦橙、红桔、夏橙和本地黄果,现已表现严重老化,无法进入大市场,只能进乡村市场,价格低,挫伤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

4、病虫危害给柑桔产业发展构成威胁。

由于长期无性繁殖,病毒病源体在植株体内一代一代积累。

病毒对环境逐步适应,柑桔衰退病、裂皮病和碎叶病等病毒病和类似病毒病害及桔实蝇蚊等病虫害的发生也给我镇柑桔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5、基础设施损坏严重。

多年来****镇虽然在道路、供电、灌溉、等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设施运行时间长,人为或自然损坏严量,加之年久失修,现已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生活需要。

部分村寨柑桔发展良好,但成熟季节多雨,销售柑桔全靠人力将柑桔背到镇上来再卖,往往会错失良机,导致果农对柑桔发展没有兴趣。

6、承包土地零散,规模效益不明显。

土地承包过程中,农户的承包土地较为分散,对产业发展带来不便,并且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植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

7、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户缺乏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联系,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服务体系。

销售渠道不畅、造成增产不增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的工作及建议
1、准确定位特色主导产业。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准优势主导产业,把发展柑桔产业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柑桔产业就是扶持农业的观念,走出“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样样有点”,“不调不多、一调就多”的结构调整怪圈,坚决克服“小而全”、“大而散”的思想,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力争做大、做优、做强特色产业。

2、科学规划特色产业。

科学规划是发展生产的第一步。

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耕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现状,做到四个注意。

一要注意突出重点。

要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重点,重点打造优质柑桔主导产业。

二是注意长短结合。

柑桔为多年生经济林木,规划发展地点时要适当分开,每地选择一种配以一年生的蔬菜等短效作物即可,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三要注意相对集中成片。

集中成片便于科学管理和产业化经营。

四是注意科学搭配品种。

在突出优势品种的前提下,要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以提高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3、立足高起点做好柑桔产业的发展工作。

一是优化
区域布局,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鲜销与加工“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鲜食、加工果园基地,实现柑桔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二是合理搭配品种,提高质量档次。

必须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引进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逐步形成以橙类为主,鲜食和加工品种协调发展的理性局面。

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以良种促进我镇果品质量上档升级;三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

我镇大部分果园处于“望天收”状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我们要充分利用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加大投入,加快以灌溉为中心的果园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旱涝保收。

果园建设要按照运输机械化、土壤改良深翻熟化、排灌系统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目标进行。

同时要兼顾果园建设和柑桔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水、园、林、路等自然条件,保留池、塘和成块的林地等水土保持系统,增加必要的水土保持设施,确保柑桔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要切实加大柑桔产业科技推广、科技创新、科技开发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步伐,建立健全柑桔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柑桔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要严格按照柑
桔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对品种选择、土肥管理、病虫防治、整形修剪、果品采收、商品化处理等各项技术实行定性、定量、定时处理,做到标准化生产,提高果品优质率,产品质量要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向发展;五是抓好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附加值。

我镇柑桔质量差距不在内质,而在外观,即商品化程度或品位上,主要表现为果实均匀度、果皮光洁度、着色度及包装材料精美度的差异。

因此,我们要在相对集中的生产基地建立一批柑桔果实采后处理初加工厂,要推广使用采果袋采果,塑料箱或标准纸箱装果,分级板人工分级技术,改变以前用竹篓、编织袋装运销售的习惯,提高鲜果外观品质;六是依托名优品牌,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

依托县优质名牌农产品——****脐橙,强化基地建设,壮大我镇柑橘名优产品规模,抢占市场。

七是通过有意识地组建经济合作组织、中介组织、专业市场,将产业发展的诸多环节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的方向顺利发展。

建立和壮大不同层次的果农协会和运销协会等中介组织,为柑橘生产和营销提供服务;积极发展季节性、临时性集散地,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农业等方式,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八是加大对龙
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形式参与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开发,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全面推动产业化经营。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紧紧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发展柑桔的积极性,从而为柑桔规模化发展和销售运输提供重要保证。

五、加强扶持引导,强化保障机制。

政府主要工作是搞好规划和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产业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引导、支持和推动三个方面。

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定期发布产业信息,引导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培训、参观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农民的管理水平,使柑桔品质上档升位,占领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防止盲目生产给农户造成损失。

要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方式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搞好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真正实现产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