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平仄

旧体格律诗的字句平仄有同一规定,比较简单,词却不然,每一词调的字句声韵平仄,有其不同的规定,因为词是歌词,字句多少、平仄、韵味等,是根据不同乐谱的要求而定的。


词对声韵平仄要求的要求,有个历史过程,在唐代,词也和近体诗一样,只要求分平仄二声,并不要求在仄声中分出上去入三声,即使在分平仄方面也不太严格,有时候同一个人所做同一词调的几首词,其平仄也不相同。比如张志和《渔父》五首,均为7、7、3、3、7句型,四平韵,第一首前两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首的前两句”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蚱蜢舟(|——||——,||——||—)“,这两首就完全平仄不同。可见这时候的词对声律的要求并不严格。


但在那个时候,个别文人如温庭筠就严与平仄,五代词人,大都效法温庭筠,只严于平仄,并不要求仄分三声。到了宋代,经过某些文人的提倡,在词中特别注意去声的运用,并对某些词的结句要求仄分三声,要求词中上去、去上连用,避免两去两上来你用,并注意入声字的用法,即该用入声字的地方不用上去,要求较严。周邦彦则更进一步,对此的某些句子更严分四声,几乎字字不苟。到了南宋,更是严驱亦,不敢逾越,完全作茧自缚,走上了形式主义,甚至闹到文理不通的地步。

本来由于词是配乐的歌词,为了协和和歌唱的需要,在某些地方要求辨五音分阴阳,但宋代有些人过度加以强调,把词桎梏,这就走向反面了

和词平仄有关的问题
1、某些词调的某些句子要求仄分三声
词虽然同样以律句为基础,但近体诗的律诗、绝句,只论平仄,而词的某些词调的某些句子,还要求仄分三声,另外,近体诗讲究粘对,词句却不粘不对。
2、去声在词中的特殊作用
 有的词调还规定词中换韵处、承上启下的领句或上下呼应的字多用去声,多为音律吃紧处,如”望长城内外“的”望“。

可以这样说,词的领字常常是用去声字,这几乎成了普遍的规律。去声字在词中有一定的特殊地位是有道理的。对去声字要注意的一点是,即在宋词中,有把阳上声字当为去声字用的现象,如杏、断、户等都是阳上声,《永遇乐》句末二字,词谱要求做“去上”,而蒋捷《永遇乐》(绿茵)末句\'倚红杏处\“,其平仄是仄平去上,“杏”在这里阳上做去的缘故。

3、某些词的句子还要求分出字的五音、阴阳

除前边提到某些词调的某些句子要求仄分上去入之外,还要求分辨字的五音、阴阳,如张

枢《惜花春起早》句原作“琐窗深”,后
发现“深”意思不协,改为“幽”,又不协,再改为“明”始协。这可能是按照歌谱的要求,再用“深”的地方应该用阳声字,而“幽、深”皆为阴声,\”明“为阳声。
必须指出的是,词的声律,当时由于乐谱的要求而在某些地方要求分辩四声甚至分辨五音(阴阳去上入)、阴阳。这是词的特点。总之,在词中要求严分四声的地方,往往是这个词调的音律最要紧最美听的地方,是乐谱规定的。至于何处应严分四声,其位置并不一定,只是一般在结尾处较多而已。再有,词中的拗句也往往是音律吃紧处,也不能随意改拗句为顺。

4、入做三声与入上代平
 入做三声,词家多承用,可见入派三声,并不是从元曲开始,在宋词中早就有了。如柳永《女冠子》“楼台悄似玉”,玉做去。
因为入声字的消失有个过程,这种在实际语言中入派三声的现象,在宋代已经开始,所以宋词中有反应,到了元代,入声在以燕语为基础的北方官话中基本消失,元曲中才普遍出现入派三声的现象。
除了入派三声的现象,在宋词中还有一普遍现象,即以“入、上代平”,就是词律规定用平声的地方,可以用入声或上声去代替。因为平声疾呼不会变音,在音理上与入声最近,入声拉长即变平,所以入可代平。另外,上声也可以代平。如东坡《醉蓬莱》“好饮无事”的饮就是当作平声,不过要注意,中古音读上声,有的今天仍旧是上声,有的却读为去声,如“近”,现在是去声,过去却读上声,【隐】部。因为这是某些方言入了词中,所以可以以上代平,但不能以去代平,在宋词中,以入代平较常见。

关于词的平仄律,应该总括一句,即不能笼统地说词调平仄律比近体诗更严更细,只能说在某些地方要求的比近体诗严细,如近体诗只论平仄,而词的某些词调要求仄分三声,不能遇仄概填,这是比诗律严细的地方。但在诗律中,上入绝对不能用来代平,词律却可以,而且词韵比诗韵宽,这些都是词律比诗律宽的地方,所以,诗和词平仄律的宽严,不能笼统地说,要具体分析。词对平仄四声的要求,小令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从古人的词作看,他们对待中长调的平仄律,并不严格,而是灵活多变的。

-------------------------------------------------------------------------------------------------------------------------------------------------------------------

词的句式及常见平仄组合
词有齐言、杂言,而且大多数是杂言,从一字到十一字不等,其中除某些句子有特殊规定的平仄外,一般

地讲,诗的律句仍然是词句的基础。词之所以多为长短句,是由于合乐的要求,句
子的长短是依照乐谱的节拍而定的。
那么词的句式和平仄组合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1、一字句
最典型的就是《十六字令》的首句。

2、二字句
即律句中句脚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四种形式,以平仄、平平为常见。二字句多用于换头或叠句,而且常常是入韵的。用在换头处的,比如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中转片第一句“休休,这回去也……”。用作叠句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至于在词中二字句究竟如何运用,使用做换头,还是叠句,词谱中有具体规定,填词时按词律遵守即可。
3、三字句
常见平仄律有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四种句型。除此四种句型外,还有不常用的四种句型,虽不常用,却可以在宋词中找到例子:
A、仄仄平,如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
B、平仄平,如“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C、仄仄仄,如周邦彦《浪淘沙》句“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D、平平平,如晏几道的《长相思》句“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
三字句还有一种特殊的句型,那就是三字逗,如辛弃疾《摸鱼儿》句“更能消、几番风雨”。
4、四字句
从节奏上来说,上二下二最常见,如“北国风光”;但是也有做上一下三的句型,以首字为领字的,如“但远山长”,“正莺儿啼”。从平仄上来说,常见的几种情况有:
A、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四字,格律有两种,一是(平)平仄(仄),一是(仄)仄平平;
B、仄平平仄;
C、平仄平仄;
D、平平仄平。
另外还有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四种不常见的句型。

5、五字句
以节奏而论,常见的有:
A、上二下三,如“江南独倚楼\';
B、上三下二,如“水晶帘不下”;
C、上一下四(一为领字),如“怕平生幽恨”;
以平仄来分,常见的句型有:
A、律句,以(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最为常见;
B、(平)平平仄仄,较少用;
C、五言拗句,仄平平平仄较常用。
还有一种就是与三字逗句合为一个八字句,如“早占取、韶光共追游”。
关于词中的五言律句,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即在有的词调中,用法和近体诗一样,如《水调歌头》前两句“(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第一字可以平仄不拘。而有的词调

中某些五言句子,乍一看好像五言律句,但要求却相当严格,是逐字论平仄的,并不像近体诗中五言律句的某一两个字可任意平
仄不拘。
6、六字句
平仄没有一定,大体上是两平两仄相间,仄脚以(仄)仄(平)平(仄)仄为常见。这种句型实际上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律句的前六个字组成,所以,忌讳三五同仄;平脚以(平)平(仄)仄平平最常见,按节奏,六字句的形式有上二下四、上四下二、二二二、三三四种。
7、七字句
分七言律句和非律句两种情况。
A、词中的七言律句节奏上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三字逗)、上一下六、上二下五等形式,在词的七言律句中,仄脚以(平)平(仄)仄平平仄常见,平脚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常见;
B、对七言律句应注意的是,在某些词调里,用法和近体诗相同;而在某些词调中的字句中,第一三字却要论平仄,不能象仄脚诗句中那样可平可仄。对七言律句,凡词谱上未标明可平可仄的字,基本上应该遵守词谱的规定;
C、七言非律句,有特拗句型(仄)仄平平仄平仄,但不常见;
D、七字句做上三(逗)下四的句型,其平仄组合有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8、八字句
可以看作是上三下五或上一下七、上二下六等形式组成的句子。凡上三下五式的八字句,如果第三字用仄,则第五字多用平,反之若第三字平,仄第五字仄,不能三五同仄或同平。
9、九字句
有上四下五、上五下四、上三下六、上六下三、上二下七等形式。

10、十字句和十一字句
十字句多由上三下七合成,十一字句多由上六下五、上四下七合成。十字句和十一字句在词中不常见。

11、某些词调中偶用大拗句
在近体诗中,有拗律体,容许用大拗句。而在宋人的作品中,某些词调的某一句,也可偶用大拗句,即只要求字数而无一定平仄规律。


12、关于词谱
既然词的句式及其平仄组合,要以词律词谱之类的书为准,这又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某一词调的某句平仄组合,各家的词律词谱标注不同。应该以什么为准呢?
比如《齐天乐》下片首句第四字,涂宗涛做仄(———|||),而龙榆生却做平(——|—||)。那么,像这种分歧的情况下,应该以谁的词谱为准呢?这里应该按照所定平仄组合是否符合宋人绝大多数作品的实际来判断,意思就是,出现分歧的词

谱,应该对比一下宋人的作品,大多数人用的,才是正体的格律。这要自己结合宋人作品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