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大都市圈优化省域空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st i t ut i on l机构
以四大都市圈优化省域空间
浙江地貌复杂、类型多样,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占陆域面积的23.2%,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城镇网络相对完善;丘陵、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占陆域面积的704%,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海岛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淡水资源缺乏,易受风暴潮等灾害危害。

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框架下,对生态脆弱或生态功篚重要地区“限制开发”,在城镇密集区域进行“空间替代”——人口和资源向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区域集中配置,是浙江未来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导向。

由于浙江人多地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增地减的趋势近期内难以扭转,引导人口集中居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化解人地矛盾的根本途径。

2012年,浙江城市化水平达到632%,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态势迅猛。

特别是“九五”时期“三区三带”、“十五”时期“三极三带两域”、“十一五”时期“三带三圈一群两区”、“十二五”时期“四大都市区”以及全省城镇体系规划的空间引导,使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越来越突出,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金一义都市区也在迅速崛起。

2011年,杭州、宁波、温州、金一义中心城市(区),以不到全省10%的土地面积,集聚了全省20%以上的人口,创造了全省近40%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四大都市圈的空问格局。

都市圈是指在特定地域上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联合体。

一般来说,都市圈有一个或二个大城市作为核心,以及与“核心”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圈内有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中小城市。

与中心城市相比,都市圈具有规模大、集聚辐射功能强等显著特点。

法国学者戈特曼认为,都市圈昭示了未来经济组织与人类聚居模式的向,将逐
8
文脚0博隽
浙江经济Z H E J I A N G E C O N O M Y
25M ar ch2013
l浙威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浙江未来深入要标志。

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经验也表明,以大都市推进新型城市1圈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城镇空化的战略重点问布局最为集约、产业竞争力最为强劲、要素配置最应该是:以都币为高效的经济空问形态。

可以说,经济高度整合的都圈形态优化整市圈,是一个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合作及竞争的主合拿省围十卒一要阵地。

……
间,把四大都市基于此,浙江未来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战略重圈作为全省推点应该是:以都市圈形态优化整合全省国土空间,把进新型城市化J杭州、宁波、温州、金一义四大都市圈作为全省推进新的中心区域,积型城市化的中心区域,积极构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战极构建新一轮略制高点。

即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要加快区域竞争的战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产业,增强都市圈“核心”的竞争隰制离古力和带动力,深化圈域内各城市问的分工与协作关
系,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完善和快速成长,加快
J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叠加交错的圈层结构。

在浙中地
区,要在加快建设金一义都市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
I城市群向其成熟阶段的空间组织形态——都市圈演
变,积极谋划构建金一义都市圈。

这样,一方面在全省范围内构建起以中心城市
(区)为核心、圈层腹地为支撑、多层嵌套的复合网络
,结构,既能在更大程度上拓展杭州、宁波、温州、金一义
f中心城市(区)的影响范围,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
l力的交互耦合,组织和带动其他城市及广大腹地快速
发展;又能促进人才、科技、资本等要素资源在全省范
『围内迸一步优化配置,为浙江经济拓展出新的成长空
:问、培育出新的发展动力、打造出新的功能形态。


l一方面,可以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重要资源开发区实
5施强制性保护,对江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
持区和生态良好地区实施重点保护与管理,防止发生
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与退化,建设“美丽浙江”也就可
’期以待了。


(供稿: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