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并伴有严重失眠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与焦虑症患者并伴有严重失眠怎么
办?
目的调查抑郁症及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状况,分析-q 非失眠者的差异。方法分别对3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抑郁症伴失眠组)、30例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焦虑症伴失眠组)、30例健康受试者(非失眠组)进行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简化版(DBAS.16)测评。结果DBAS-16总分抑郁症伴失眠组为(41.80+8.02)分,焦虑症伴失眠组为(40.93±8.10)分,均低于非失眠组的(46.27±7.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失眠后果的估计方面,抑郁症伴失眠组和焦虑症伴失眠组分别与非失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伴失眠组及焦虑症伴失眠组DBAS一16总分与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及焦虑症伴失眠患者用中药阿胶黄精丸调理效果比较好吗?
有研究指出,失眠患者的睡眠认知、睡前心理生理状态与睡眠紊乱密切相关。甚至有学者认为心,如果不纠正失眠患者错误的睡眠认知,将会影响到其他治疗的长期疗效。抑郁和焦虑是常见的情绪障碍,而失眠则是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常见的主诉。本研究通过调查抑郁症及焦虑症伴失眠患者对睡眠的各种认知,分析患者存在的主要认知偏差,并用中药阿胶黄精丸帮助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改善睡眠状况。
调查对象2010年12月至201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收集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焦虑症伴失眠患者、无睡眠障碍的健康
人各30例。
失眠受试者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一3)对抑郁症及焦虑症的诊断标准,且失眠症状持续1月以上,并排除伴有心、肝、肾等慢性躯体疾病,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基础上自愿参与本研究。抑郁症伴失眠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1.27±18.36)岁,文化程度小学23例、初中4例、大专或本科3例。焦虑症伴失眠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45.27±14.00)岁,文化程度小学18例、初中7例、大专或本科5例。非失眠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17±12.12)岁,文化程度小学14例、初中8例、大专或本科8例。三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调查工具为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简化版(DBAS一16)H’5],该量表有16个条目,内容分为4个部分:①对失眠后果的估计;②对睡眠的担心;③对睡眠的期望;④对促进睡眠行为的认识。计分方法:根据受试者对每项题目所述内容的同意或不同意程度,“非常不同意”为1分,“同意”为2分,“一般”为3分,“不同意”为4分,“非常不同意”为5分。总分越低,受试者的错误认知越严重。量表通过自评方式,由精神科医生在旁边做解释。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探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用阿胶黄精丸调理失眠取得了良效。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抑郁症及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认知与非失眠者
的差异,得到的结果是,失眠者与非失眠者DBAS一16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抑郁症和焦虑症伴失眠的患者比非失眠者存在更多的错误睡眠信念和态度,对失眠者中所患疾病不同(抑郁症和焦虑症)进一步比较,未发现两者的睡眠认知有显著差异。临床中用阿胶黄精丸对失眠的评估及不同人群的比较,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阿胶黄精丸对失眠还是非常有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