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美学的基本范畴(选修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较地说是小的 2、是光滑的 3、各个部分的方位要有变化; 4、这些部分不能构成棱角,而必须融为一体 5、要有娇柔纤细的结构,不带任何显著的强壮有力的外貌 6、它的颜色要洁净明快,但不能强烈夺目 7、假如它不得不有一种显眼的颜色,而这种颜色就必须同 其他颜色一起构成多样的变化
米开朗琪罗和达· 芬奇
米开朗琪罗《大卫》
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 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 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 敌人后将敌人头颅 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 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米开朗琪罗 《摩西》
Biblioteka Baidu
摩西是圣经旧约全书中的以色列人的首领,他 曾带领几十万以色列男女老幼走出埃及,在红 海彼岸的西奈半岛过上安定的生活。在西奈山 上,摩西还为以色列人订立了十项律法,名为 《摩西十诫》;但有一个名为亚伦的人触犯了 《十诫》,鼓动人们膜拜异教偶像;摩西闻讯 大怒,并将刻有十诫的木板摔碎。米开朗基罗 的这尊雕像表现的就是摩西愤怒的瞬间。
优美以希腊文化为源,崇高以希伯莱文化为源 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的崇高 希伯莱文化是犹太民族的别称,希伯莱民族对 人类文化的贡献是——《圣经》 在磨难中形成对上帝的无限敬畏。--产生了崇 高
三崇高和优美的区别
那就是优美的对象使人感到愉快,这种感觉是 单纯的,始终如一的; 崇高的对象使人有痛感的愉快,这种感觉是复 杂和变化的。观察崇高的对象,“第一步因物 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见出自己地渺小,第二步 因物的伟大而有意无意地幻觉到自己的伟大。”
社会历史背景
大工业的发展:
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人们开始有更多的 机会面对崇高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大工业也增 长了人们的见识和审美能力,使得我们可以欣赏比 优美更为复杂的美学形态。
当时欧洲普遍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资产阶级在审美 方面对浮华纤巧、彬彬有礼的封建贵族文明感到厌倦, 他们向往粗犷的大自然,追求惊心动魄的境界。
优美的事物偏于静,在形式上显得和谐、精致、完 满。 崇高的事物偏于动,有突然性,不合常轨,在形式 上有些卤莽粗糙,不加雕琢,它不仅容纳美,还要 驯服丑,把美和丑放在一个炉子里去锤炼。
四崇高的特点
崇高的根源是人改造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崇 高最明显地体现了社会实践斗争的艰巨性 。 (李泽厚)(朱光潜—移情) 崇高对象感性形式具有非规范性。 崇高引起人动荡的、剧烈的愉快
审美风尚:
狄德罗 巨大的、粗犷的、野蛮的气魄就是崇高美。
浮华纤巧的罗可可风格
浮华纤巧的罗可可风格
18世纪启蒙主义哲学家、美学家狄德罗
在《论剧体诗》里 他说:“诗人需要 的是什么呢?生糙 的自然还是经过教 养的自然?动荡的 自然还是平静的自 然?他宁愿哪一种 美?纯净肃穆的白 天里的美?还是狂 风暴雨雷电交作, 阴森可怕的黑夜里 的美呢?诗需要的 是一种巨大的、粗 犷的、野蛮的气 魄。”
一美学史上的优美述评
美学界对于优美的研究是随着对崇高范畴的重 视而得以深入 在古代人那里,优美被看做是美的本质.与美划 等号.
毕达哥拉斯、阿奎那、荷迦兹等
博克:从对象的物性特征 来把握优美事物所具有 的特征。 康德:主要从审美效应角度来讲的。
近代:博克、康德
博克对优美的看法
优美这个观念和美没有多大区别 优美的特点:
优美的具体表现:
自然景物
优美的具体表现:
社会生活: 融洽的关系和平静安 宁的生活氛围。比如纯 洁的友谊、爱情、亲情。 同时劳动成果和产品往 往也是社会生活的优美 的重要来源。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 人了。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 玛尔法蒂的女 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 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 的小曲赠给她。“巴加泰勒”(Bagatelle)意 思是小玩意儿。
黑格尔论崇高
黑格尔把崇高与古代的象征型艺术联系起来。 象征型艺术的特点就是内容压倒形式,有限的 感性形式容纳不了无限的理念内容,从而造成 了艺术形象的变形与歪曲。
2、中国美学中与“崇高”范畴有关的论述
在我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崇高这个审美范畴。 与崇高近似的内容在古代的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早就 出现了。(刚性美就近似于崇高)
轻松愉快的美感
在主客关系上,优美是主体与客体的相对统一 的和谐状态,主体在客体面前感到轻松愉快, 心旷神怡。
返回
优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
自然中的优美也主要表现于客体对象感性形式 的和谐性上。 社会领域中的优美首先必须具有现实对实践的 肯定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 在社会美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艺术领域中的优美多体现在和谐内容与完美形 式的统一中 .
崇高 形式特点是可怖性
优美 形式特点是可爱性
小、平滑、娇柔、轻巧
庞大的体积,晦暗、力量、 无限、空无 自我保全、惊惧、痛苦和 喜悦的恐怖
心理特点:痛苦
心理特点:快感
社会交往、与爱相关的感情、 具有引诱力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 中把崇高分为两种:数量的 崇高和力量的崇高。
数量的崇高主要涉及体积 (暴风雨中的大海、荒野的 崇山峻岭、埃及的金字塔和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等等。) 力量的崇高指巨大的威力, 同时我们心中有足够的抵抗 力与这种威力相抗争 (是指 人的勇气和尊严,因此,是 一种道德情操。)
返回
第二节崇高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论述评 二中国美学中与“崇高”范畴有关的论述 三崇高与优美的区别 四崇高的特点
崇高:它是指对象以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 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 以心灵的震撼。使人心潮澎湃、惊心动魄,进 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 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高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
崇高和优美的区别
首先,优美的对象使人亲近,而崇高的对象让人有 点疏远。
优美的对象让人亲近是因为优美的对象立即让人觉得愉快。 而面对崇高的对象,我们不觉有一种“抗拒”,“不免带 着几分退让回避的态度”,但这种抗拒是霎时的,它马上 使我们想起,外物的体积和力量不能压倒我们内心的自由, 反而激起我们振作起来。
“你看他的《摩西》!有比他的目光更列的火 焰么?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钢丝么?你看他的 《大卫》!他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 惊心动魄的雄图罢?” “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 那丰润灵活的手,艺术家已经摸索追求了不知 几许年代,到达· 芬奇才带着血肉表现出来,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
罗马圣彼得大教 堂是意大利文艺 复兴建筑的最重 要代表,世界上 最大的天主教堂。 建造这座建筑历 时120年,多名 重要建筑师与艺 术家参与设计, 其中以伯拉孟特 和米开朗基罗最 为著名。 规模大 气势逼人
圣彼得大教堂
康德崇高论的意义
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了崇高,提出崇高对 象的特点是无形式,表现为体积、力量的无限 巨大,超过了主体的感性力量所能把握的限度, 造成客体对主体的直观否定,从而唤起主体内 在的更强大的力量即理性观念与之抗衡,最后 战胜客体,主体获得了肯定,这样主体就由对 对象的恐惧而产生的痛苦转化为肯定主体尊严 而产生的快感。
一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论述评
崇高作为审美范畴,是3世纪罗马美学家朗吉 弩斯在他的著作《论崇高》中首先提出来的。
崇高具有五大因素:
1、庄严伟大的思想 2、强烈激动的的情感 3、修辞的妥当运用 4、高尚的文词 5、庄严生动的布局
溪流
溪流
火
火山
崇高作为一种审美范畴,18世纪以后在西方受到 普遍重视 博克 《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根源》开创了对优美 和崇高进行比较研究的先河。 黑格尔
美的对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们的各个部 分的线条不断地变换它的方向;但它是通过一 种非常缓慢的偏离而变换方向的,它从来不迅 速地变换方向使人感到意外,或者以它的锐角 引起视觉神经的痉挛或震动。
康德
优美带给人的快感属于“鉴赏判断”,而不是 “智力的情感” 优美”直接在自身携带着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 并且因此能够结合着一种活跃着游戏的想象力 的魅力刺激”
美的分类
如果依据存在领域来分类,可以分为社会美、 自然美和艺术美。 依据美的表现形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来分 类,可以分为优美、崇高、悲和喜等。优美、 崇高、悲和喜等也被称作为美学的基本范畴。
返回
第一节优美
一美学史上的优美述评 二优美的特点 三优美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 坊曲名,本采用于梁简文帝 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 为名, 又名《黄金缕》、 《鹊踏枝》、《凤栖梧》、 《卷珠帘》、其词牌始于宋。 《蝶恋花》词牌一般以抒写 缠绵悱恻之情为多 。蝶恋花 是词牌名,很多人填过,其 中写爱情较出名的有柳永、 欧阳修、苏轼的。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 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 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 被无情恼。
《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 词谈》云:“子瞻在惠州, 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 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 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 ‘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 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 答曰:‘奴所不能歌,是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 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 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 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 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 复听此词。”
“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得于阳与刚之美者, 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 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 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 而战之。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 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 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 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姚鼐 《复 鲁絜jie非书》,《惜抱轩文集》六)
姚鼐(古)
朱光潜(今)
中国古人对崇高的认识(选讲)
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丹镂为美 (《国语· 楚语 上》伍举针对楚灵王的审美观 ) 子曰:“大哉? 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 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 乎 ! 其有成功也。焕乎 ! 其有文章。” 《论 语· 泰伯》 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庄子· 天道》)
返回
优美的特点
秀雅协调的形式 浑然一体的内容 轻松愉快的美感
秀雅协调的形式
在形式上,优美表现出清秀、典雅、柔和、协 调的特点,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宁静, 平和性质。
浑然一体的内容
在内容上,优美内部各要素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它们相互融合,浑然一体,用科恩的话说,优 美是“那种完全消失了矛盾的”状态。
朱光潜先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论述刚性美和柔性 美的区别。 “鹰和松式的美”是刚性美, “莺和柳式的美”是柔性美。
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造型
朱先生所理解的崇高和优美存在于自然界、艺术和社会生 活中。“鹰和松式的美”和“莺和柳式的美”这些例子就 是自然界中崇高和优美的典型。而在艺术方面,朱先生则 用米开朗琪罗和达· 芬奇的作品为例加以说明。他们分别 是刚性美和柔性美的极端代表。米开朗琪罗的两尊雕塑作 品《摩西》和《大卫》中塑造了摩西和大卫这两位远古时 代希伯来民族的英雄和领袖。“你看他的《摩西》!有比 他的目光更列的火焰么?有比他的须髯更硬的钢丝么?你 看他的《大卫》!他那副脑里怕藏着比亚力山大的更惊心 动魄的雄图罢?”而达· 芬奇的绘画作品《蒙娜丽莎》, “那庄重中寓着妩媚的眼,那轻盈而神秘的笑,那丰润灵 活的手,艺术家已经摸索追求了不知几许年代,到达· 芬 奇才带着血肉表现出来,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功!”
第四章美学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优美 第二节崇高 第三节悲 第四节喜
什么叫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世界中的一切事物的 最一般和最本质的特征、方面和关系的概括和 反映。” 概念也是对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但 是概念更具体、更细致、相对来说范畴更为基 本,更为核心,自然也就更为的重要。 美学范畴就是人们对于美的现象形态的认识和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