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清代科举的利弊
【摘要】清代科举制度是清朝政府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作为清政府一种较为成熟、完备的选官制度,从政治、社会和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

【关键词】清代科举;利弊
1.清代的科举制度
自古民间就一直传诵着“洞旁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两大幸事,可见“金榜题名”是当时社会多少读书人所梦寐以求的。

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政府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它始创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清朝末年被废除。

纵观历史,它存在了1300余年。

清代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

它基本上承袭了明代的科考制度,即在参加科考之前要首先取得入学资格,而取得入学资格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二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童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而受人尊重,相比之下,监生就地位相对较低。

童试,通常也称之为童子试。

它包括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府试及院试全部通过的考生就有了功名,也就是我们常称的“秀才”,可以进入士大夫阶层,享受朝廷的优惠政策。

“秀才”可参加下一级乡试。

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是乡试,乡试每三年一科。

其发的榜称为“乙榜”,考中的称之为“举人”,中了“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可于第二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

其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

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由皇帝主持和出题,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

能参加的贡士一般情况下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但是,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

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三元及第。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仅有14人能够三元及第。

殿试录取名单称为“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其中,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进士经过考核,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即可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进修。

其余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等职。

2.科举制度的贡献
清代科举制度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观念几个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1政治方面
清代科举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科举制度采用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方式方法,因此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一面。

这样做能使得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能加强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打破了某一家族垄断权力场的局面,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原则,使得更多寒门学子有通过读书走进官场的机会,对于社会的稳定不无裨益。

清代科举制度同样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因此选拔上来的人才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很多人的政绩也是很显赫的。

当时社会很多治国之才正是出自中举之人。

统治阶级的巩固、社会的稳定、官员素质的提高,直接的结果就是皇权的巩固。

科举制度的实行,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统治的效果。

清代科举制度对于民族团结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处于大杂居的状态。

从中国建立封建王朝以来,都实行了少数民族统一制度,尤
其是在人才选拔制度上,对于边远省份都给予了特殊照顾。

清代将状元、榜眼、探花奖给边远省份,给予边远省份人才鼓励,对于凝聚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而且清代实行“文官隔省,武官隔道”的回避本籍的做法,既避免了地方势力的滋生,促进了各地人员的往来,增进感情上的交流。

2.2文化方面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传承、教育的发展作用很大。

清代科举制度以经史子集为内容,并且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保存是有积极影响的,并且由于科举制度的盛行带来了文学的一定繁荣。

科举制度的实行又使教育得到了发展。

科举是古代人们进入官场的最重要的途径,人们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读书学习,这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是针对性极强的单位,这便形成了教、学、考三者相统一的局面。

这对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的安排有重要的影响。

而明算、明法、武举等科目的开设,对于重文轻武等教学弊端是有纠正作用的。

2.3社会观念方面
清代科举制度对于士习民风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在古代,人们以“学而优则仕”为信念,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故而发奋读书。

所以在清代是只问考试成绩,不问出身门第。

这对于鼓励平民子女入学,教育子女自强进取有积极的作用。

3.科举制度的弊端
但是事物都是由两面性的,虽然清代科举制度具有上述优点,但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文化高压政策的大行其道,科举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3.1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民族问题的凸显。

虽然科举制度促进了民族团结,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计划了民族矛盾。

在清代,科举制度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倾向。

从清军入关,将人分四等之后,统治者的态度就明确地表现出来了。

尽管康熙帝提倡满汉一家,但只是停留在表面。

清产科举制度实行满汉两榜取士,旗人不必像汉人一样参加繁多的考试,初试只需参加翻译科即可。

所以清代参加科举的汉人人数远远多于满人。

3.2文化方面
科举制度在文化上也有消极的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腐朽陈旧,八股文、试帖诗和楷法是清代考试的主要内容。

这些体制空洞而且华而不实,许多士人在此空耗毕生精力而无所终。

所以顾炎武痛斥“八股胜而《六经》微,十二房兴而二十一史废”,“愚以为八股文之害,胜于焚书”,可见科举制度已经被远远地甩到历史车轮之后,发展到了桎梏。

而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缺乏对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也限制了科技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可见,近代中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与科举制度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科举制度不但对文化的影响很大,对教育体制的影响也甚远。

例如我国现行教育考试制度很大程度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

应试教育在教育各个层面都影响着中国教育。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生厌学、逃学、辍学,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科举制度在当代中国教育所留下的后遗症。

3.3社会观念方面
由于科举制度是人们获得地位财富的主要手段,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了得到踏上仕途的机会,采用舞弊的手段,清代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夹带、冒名,不胜枚举。

这些舞弊现象的出现对当代考试投
机现象的盛行不无影响,这也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

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代科举的内容与当时世界的先进文化严重脱节,同时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的惨败引发“公车上书”事件。

改革科举,兴办新学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具有嘲讽意义的是,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可惜在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再次被清政府所延用。

1901年,清政府先废除考试用八股文。

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明告:“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随后命令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并于同年12月设立学部。

至此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传统封建社会有着巨大影响的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科] 【参考文献】
[1]陈鹏,农建萍.榜题名时:清代金榜解析,山西档案,2009(4).
[2]何柳.试论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决策管理.200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