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论文: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
内容提要:现在社会上流行的说法是中国人丧失了古代传承的优良的“民族精神”,然而我认为,中国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就是被殖民或半殖民的历史。所以像这种强大的民族团结的精神从来没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我们不应去浩瀚的历史中盲目搜寻,而应立足于现实,创造出崭新的民族精神!
关键字:民族精神两千余年殖民文化儒家中庸不排外并非丧失不曾拥有创新
前几天无意中看见了一篇李敖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发表的一个讲话,这位老先生一如既往的坚持奉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其题目竟然是“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也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于是饶有兴致的往下看他的高见文章开篇就直捣黄龙,切中要害,简洁明了地指出了中日两国人对“民族英雄”不同态度:
“作为中国人,今天我想起在抗日战场和朝鲜战场上用血肉之躯抵抗了小日本和美帝机枪大炮的几千万中国先辈……我欲哭无泪,我想跪下叩一万个响头……却找不到他们的牌位!
日本人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因为对于大和民族来说,里面所供奉的:都是他们民族的英雄呀!”
虽然我也痛恨日本,虽然不愿承认,但是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可以称为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确实令我们众多的炎黄子孙感到汗颜!日本人可以说是世界上少有的最团结的民族之一,而这种团结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国人所缺乏的。在今天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横流的物欲已经淹没了对英雄的崇拜之情,对民族的热爱之情。人们在为生计不停的奔走,烈士陵园已经成为传说中走形式的地方……
回首往昔,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之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所以许多人以为中国被外国侵略的屈辱史只有100余年,只是在这期间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丧失了。然而他们却不了解,史学家之所以如此界定中国近代史和屈辱史的开端,是为了突出从此开始了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正面交锋。事实上,中国从封建制度的确立到灭亡的两千余年,中国人一直遭受外族的殖民侵略,经常遭受成为亡国奴的苦难:秦汉时有强大的匈奴,不得不以长城与和亲来换取片刻的安宁;晋唐有嚣张的突厥,都城长安的沦陷难道不是殖民的标志?两宋就更惨,前有大辽西夏,后有大金蒙古,杯酒释兵权之后,有几任宋朝皇帝不是靠年纳岁贡割地赔款混日子的?可惜黄金万两买不断草原民族逐鹿中原的野心,最终构筑中国历史上最大版图的元朝帝国还是统一了中国全境。如果这以前的种种都算是小小的骚扰的话,这就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殖民化了。换句话说,在此后的时间里,大部分中国人都是真正意义的亡国奴了。之后的明朝虽有反扑,但仍然无法阻挡建州女真的金戈铁骑,大清帝国的建立帮助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二次完全殖民……”
可能有人会说,汉人满人蒙古人都是黄皮肤黑头发,虽然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但是同是一个人种,怎么能算是殖民呢?那么我要反问一句,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异同不也是这样么?为什么日本人就算是殖民性质的侵略战争呢而这些就不算呢?难道只因为中日之间隔了一个东海?事实上,宋人眼中的蒙古
人,明人眼中的满族人和我们眼中的日本人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差别只在于他们叫外族为夷人,而日本人称我们为支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清政府遭遇洋人侵略时,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殖民者之间的战争,一个打败了另一个,不过是前者在殖民地住得太久淡化了它的侵略本质。
历史上的中国作为泱泱大国,理应积极对外扩张,为什么反而屡遭侵略而且表现软弱,甚至有“亡国灭种”之险呢?恐怕要从更深的文化层次寻根觅源了。在鱼龙混杂的各种中土文化中,出于统治地位的儒家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颓废”可谓“功不可没”。在中国历史上对外扩张最积极的是元朝。蒙古勇士曾三次东渡远征日本,更骑着藏骜横扫欧亚大陆,把中国的版图一直西扩到多瑙河流域。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什么在后期衰败了呢?因为被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同化,行“中庸”之道,雄心难再。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吸收更为重视,所以同理也难逃相同的命运。时至今日,虽然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却从来不敢小看中国的文化的力量,不仅不敢,而且膜拜。曾有网友在日本网站嘲笑日本人想变成中国人,竟然没有一个日本人反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虽然有抵抗外族侵略的重要方面,同样也有显著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求安求稳(鲁迅先生口中的“劣根性”)且兼容并包的重要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一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武力驱逐武力能驱逐的,智力同化武力不能驱除的,才使中国文化成为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的幸存者——我们的人种不断在扩充和变化,只是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终止过传承和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大多“丧失民族精神”了。理由很简单,我们并非丧失了什么团结对外的民族精神,而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拥有过!儒家学说的中庸,中庸中的从众心态结合了生存第一性在潜意识中提醒中国人:这才是最安稳的生存之道。作为一个纳百川归于大海的国度,决定了中国人的本性是不排外的,所以就有了不曾出现过的“民族精神”的丧失,有了“顺民”,也有了“汉奸”。
古朴的文化固然有它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积极意义,但是恐怕并不能适应全新的快节奏社会。我个人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以五四运动为界进行更多的继承,并坚持进行进一步的创新。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实现和平崛起的新时期,应该少去老棺材中挖那些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古籍。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发现和建设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我们崭新的民族精神,然后凭借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