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_ 一个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

【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专题号】F13

【复印期号】2007年04期

【原文出处】《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南宁)2007年1期第1~6页

【作者简介】程名望,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

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管理。上海200052;

史清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

方向:农户行为与农村经济政策。上海200052;

赵永柯,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策。河

南郑州450002

【内容提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参考国内已有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

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

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现状,并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

纳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国富论》开篇中就说:“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社会的富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根本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财富不断积累的过程。图1①描绘了二千多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总趋势。从该图看出,从公元0年到公元1820年的一千多年里,世界经济增长几近停滞,社会财富积累乏力;而1820年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增长,社会财富加速积累。为什么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在1820年实现了重大的转机?Angus Madison(2001)在其名著《世界经济千年史》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是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的这场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48)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工业化对于一个国家经济腾飞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道路所证实(Lewis, 1954;

Bogue,1959;Chenery,H.,1975)。而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如传统农业)向现代部门(如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既是世界各国都曾经或必将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Lewis,1954)的必由之路。正是由于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流动和工业化进程密切联系,它的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息息相关,所以劳动力转移问题很早就引起了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图1:公元0~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Figurel Rates of Growth of World GDP,0-200A.D

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而“三农”问题却一直是困扰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的症结是贫困问题(程名望,2005),而“在传统产业,贫困的根源在于较多的人口拥有较少的资源禀赋……过多的农业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中国农民贫困的历史根源”(程名望,2006)。按照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截止2004年底,我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5705万人,占总人口的58.24%。面对如此多的农村劳动力,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因为“总不能老把农民工束缚在小块土地上,那有什么希望”(徐勇、徐增阳,2003)。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比重较高,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按照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4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高达45.9%;城市化率仅为41%,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在70%-90%之间),还远远落后于同等发达程度国家城市化水平(约10个百分点以上)②。正是因为我国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性、急迫性和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该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Petty, W.,1690)、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大卫·李嘉图(D. Ricardo,1817)和李斯特(F.List,1841)都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劳动力流动或配置问题。而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则全面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刘易斯(W.A.Lewis,1954)、费景汉和拉尼斯

(C.H.Fei, & G.Rains,1961)、乔根森(D.W.Jorgenson,1961)、库兹涅茨(S.Kuznets,1966)、托达罗(H.O.Todaro,1969)、哈里斯(J.R.Harris,1970)、钱纳里(H.Chenery,1975)、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1976)、斯塔克(Stark,1991)等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较经典的理论。这些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的很多研究都参考了这些理论的思路或方法。

同国外相比,我国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到70

年代末,政府长期采用严格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研究几乎无人问津。进入80年代后,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虽然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很多,但大多只是一些零散的分析或观点,能称得上理论的,或者说能被广泛接受的仅仅有两个:一个是张培刚的农业的工业化理论,另一个是陈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