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运用新教材提高课堂趣味性
———拼音教学之我见拼音是识字学文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语文课堂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又是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拼音教学主要是读,整整一堂课他们又怎能坐得住?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那如何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呢?在拼音教学课堂中我是这样做的:我在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过程中,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活起来
新教材编排时,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编在了一起,不便于小学生的区分,学完之后不能形成整体的印象。
教学时,我打破常规,先教声母,再教韵母,之后再把它们组合,教音节。
把整体认读音节放在最后,因为这部分最难。
这样,学生很容易区分声母和韵母以及整体认读,能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清晰的印象,不会学得很乱,而且容易记住,我觉得很多学生拼音学得不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得太凌乱,没有系统性,条理性。
如果分开教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设情激趣,让学生兴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知识的首要因素。
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充满兴趣是学好拼音的关键。
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故事、录音、录相、实物、图片及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来创设各种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精力更集中,学习更投入。
设情激励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且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但我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还是依据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编写故事、教唱语境歌进行导入的方法。
因为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的好坏,是整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每一节拼音课都配有一幅绚丽多彩、儿童喜闻乐见、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图。
教师可以根据情境图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边看情境图边听老师讲故事。
或者把情境图制作成多媒体媒件,引导学生边看课件,边听故事。
例如,汉语拼音8的教学内容是zh、ch、sh、r 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图中有森林、草地、红日、一只狮子,两只小猴等。
当时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依据地情境图编写和讲解了这样一段故事:“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发生这样一个惊险有趣的故事(出示多媒体课件):一个明朗的早晨,一轮红日(r)正冉冉升起。
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正在玩耍,一只在树上荡着秋千,一只在地上跑来跑去。
正玩得兴奋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只大狮
子(sh)子,张开大嘴,正准备吃(ch)小猴时,被树上的同伴看见了,他便灵机一动,伸下一根树枝(zh)前去搭救。
小猴顺着树枝迅速攀到了树上,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样,zh、ch、sh、r四个声母就在看动画、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与学生见面了,认识了。
接着,再配上朗朗上口的语境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
”从而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穿插儿歌,让学生唱起来
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音乐信息的最便捷、最直接的形式,这已被多年的拼音教学实践所证明。
经过诸多老师的实践与总结,已经形成了大量现成的优秀拼音儿歌。
如用于掌握口形、记住读音的有“嘴巴张大a a a,嘴巴圆圆o o o,嘴巴扁扁e e e”等;用于记住字母形状的有“一个门洞n n n,两个门洞m m m,一把小伞t t t,小伞倒放f f f”等;用于对比与巩固的有“b和d肚对肚;p和q脸对脸;正6是b,反6是d;正9是q,反9是p”等;为了区别四声的有“乌鸦姓乌(w ),胖子姓吴(w ),一二三四五(w )上山打老虎,山上起了雾(w )”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字母、音节都已编成儿歌,即使已经编成,它也不是唯一的或最佳的,也不一定就与教材的内容编排相适应。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与学生特点,编写出最适合于自己教学的儿歌。
同时我们应鼓励学生自编自创儿歌。
例如我在教学声母s时,根据教材编写3一句“丝瓜藤子sss”儿歌后,问学生:“s除了象丝瓜藤以外,还象什么?,你能象老师一样也编一句儿歌吗?”顿时全班热闹起来,纷纷举起小手发言:“半个字8字sss”;“春蚕吐丝sss”;“上下半圆sss”;“一个花生sss”;“弯曲小路sss”等。
四、表演体会,让学生动起来
适当采用形体语教学、让学生用手、脚等肢体表现字母的形状,或结合拼音的形、音组合特点,通过一组或全班同学的表演,来表现一个音节。
这样就可以起到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
象b、p、d、q、k、x等字母都可以用四肢和躯干表示;m、n、t、f等几乎所有的字母都可以通过双手手指的组合来表示;声母、韵母相拼以及整体认读音节的形成都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表现。
例如,j、q、x与v 相接拼时,v要省略两点,这一点较难掌握。
为此,我在教学时选了四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其中让三名女生戴上j、q、x的头饰,分别代表j、q、x,让一名男生胸前挂上写有u的牌子,再带上墨镜代表v(墨镜的两个镜片则代表v的两点),v想与j、q、x握手做朋友,但j、q、x说:“戴着墨镜与人握手不礼貌,要想做朋友,就要摘掉墨镜再握手。
”小v急忙摘掉墨镜,分别与j、q、x握手,便形成了ju、qu、x u。
这样学生在参与或观看表演中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五、游戏活动,让学生乐起来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教学生认读拼音、书写拼音,学生必然觉得索然无味,必然会引起注意力的分散。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大量有趣的游戏引入课堂,把许多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容易、学得快乐。
像找朋友、打电话、开火车、放鞭炮、采蘑菇、贴标签、同桌互读、盲人摸象、小小邮递员、老鹰捉小鸡、拼音碰碰车、拼音休息操等都是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游戏活动。
其中,找朋友最为常见,也最为实用,其内容和形式也最为丰富。
可以声母找朋友、单韵母找朋友、复韵母找朋友、整体认读单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单节找朋友等。
例如,在教完23个声母以后,为了巩固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我把这23个声母全部做成卡片分别发给23名学生,再把a、o、e、i、u、v 6个单韵母也做成卡片,分别发给6名学生,由这6名单韵母学生轮流上台,与下面的23名声母学生找朋友,凡交上朋友的,全班同学齐读三遍。
游戏中,学生个个情绪昂然,激动不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六、激励竞赛,让学生精神提起来
小学低年级学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不服输、爱表现、喜欢表扬、渴望成功等特点。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精力真正集中起来,精神真正振奋起来。
这一点对搞好拼音教学尤为主要。
我在拼音教学中,主要开展了摘苹果、夺红旗、神枪手、登高山、拼音大擂台、争当小老师等竞赛活动。
其中“拼音大擂台”是我经常搞的一项竞赛活动,每次竞赛时,根据教学的进度,在黑板上抄写一定数量的音节,并规定一定的时间。
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读得音节又准、又多,竞赛第一名被封为擂主,下次竞赛时,由其它同学向擂主挑战。
这样就可激励学生,为了争当擂主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拼读练习中去。
七、优化组合,让课堂气氛活起来
拼音教学中的故事、儿歌、游戏、竞赛、表演等方法与形式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因生施教、因时施教,把这些方式与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统一起来,使整个课堂形成一种轻松、愉快、欢乐、和谐、积极向上的活跃气氛。
例如,在教学拼音第9课y、w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制作了一个配乐多媒体动画课件,课件中包括了这样几个主要情节:一是,由于y、w是23个声母中的最后两个,学完之后,声母的教学就全部结束了。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利用一朵葵花来表现声母大团圆的画面,把前面学过的21个声母按顺序标在周围花瓣上,将本节课所学的“y、w”两个声母标在中间花芯上,让学生反复朗读。
二是为了突破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组
成这一难点,编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条清澈的小河边,住着一户人家,家里有五个孩子。
其中小i、小u和小v是三胞胎,大y和大w是双胞胎。
放学了,大y带着小i玩(形成yi),大w带着小u玩(形成wu),小v没人玩,“呜呜”地哭起来。
大y姐姐看见了,急忙跑来说:“别哭,别哭,我带你玩。
”小v便擦掉眼泪跟着大y 玩(形成yu)。
三是为了复习巩固yi、wu、yu三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读音,设计了“摘苹果”的竞赛活动。
另外,再穿插一些辅助场景,就把几个看似孤立、松散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清新的音乐、美妙的动画、生动的故事、激烈的竞赛等,使抽象、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从而形成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
下课了,学生仍然沉浸其中,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要求老师再重放一遍动画,再重上一次课。
八、小组研讨,让学生合作起来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
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
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
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由此可见,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使拼音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这样,拼音教学就会变得容易,从而也使汉语拼音教学能够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不少字母很容易混淆,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为此根据教学内容我编了不少歌诀如:小人砍树ei ei ei ,小人倚树睡一夜(ye );小i 的妈妈是大y ,大y 小i 挨一起(yi),小ü爸妈不在家,大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y 就摘帽(yu )。
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三、充分开发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安排了色彩明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及思想深刻的图画。
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像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
教学“ d t nl ”一课《小兔追马图》时,我先问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直接看画面就说出,有一匹小马和一只小兔。
我接着说:“借助音节再看看,还有什么?”学生就会借助音节说出,还有一片土地,小马身上驮着一袋大米。
教师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复习新学的拼音。
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米袋漏了但小马没发现,小兔一边追一边喊。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马妈妈让小马驮上大米到姥姥家串门。
小马听说要去姥姥家,他高兴极了,就驮上米袋,一溜烟儿跑出了家门。
他哪知道,米袋漏了。
一粒粒米掉在地上真可惜呀!这时候,在地里挖野菜的小兔看到了,他急忙去追小马:“小马哥哥—小马哥哥—快等一等”,追得小兔满头大汗,小马才停住脚步……教师讲到这里嘎然而止,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小兔和小马会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补上米袋?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学习伙伴商量一下。
看看谁想到的办法最好?”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小兔把小马领到附近的家里,让兔妈妈补好了米袋。
有的学生说,幸好小马妈妈及时赶到,补上了米袋,还教训了小马一顿,告诉他做事要细心,别着急。
最后,让学生对小马和小兔说句话,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如果教师能为他们构筑足够高的梯子,为他们的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他们的想像会远远超出我们成人。
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挖项课程资源,让教材内容为教师的教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
四、在生活中学习拼音
拼音服务于识字、阅读以及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在学完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
拼音部分安排认70 个常用字,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读音节、口头组词、再说话。
如教学了音节ma ,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感谢妈妈”之类的句子。
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妈妈每天干活怎样辛苦等。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自由表达。
这样,学生都能说几句关于妈妈的句子,甚至有的还能说出一段意思明确的话来。
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一举三得,教师只需相机引导,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拼音课堂“一张嘴”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把学拼音和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紧密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想像与创新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
五、小组研讨一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
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
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
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
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去想各种各样的巧妙办法使拼音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
这样,拼音教学就会变得容易,从而也使汉语拼音教学能够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2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2009-08-04 11:16 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
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
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多彩活动——兴趣之来源
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
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
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 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
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
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是一个苹果。
此外,我还领着学生捉迷藏(训练练拼),比赛“开火车”,进行演一演(识字)等活动。
我觉得拼音教学中恰当地安排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歌诀法——有效的教学方法
拼音字母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而且有些字母很容易混淆,像ie 和ei .如果只是分析字母构成效果不会太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歌诀法来进行拼音教学。
如区别旧和引,我编了歌诀:小人砍树ei ei ei ,小人倚树睡一夜(ye )。
教学“ iu ü”一课,我采用了歌诀教学:小i 的妈妈是大y ,大y 小i 挨一起(wu ),小ü爸妈不在家,大y 阿姨照顾他,小ü非常有礼貌,见了大y 就摘帽(yu )。
利用歌诀去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识字。
三、小组研讨一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人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我认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
在拼音教学中,我体会到小组讨论研究学习很有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先自己试一试,掌握好的同学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同学。
例如拼读时,可以这样跟学生说:“要像老师那样,先看声母、后看韵母、再加上声调、碰一碰看看发什么音?”这样的要求实际上强调拼读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教师再补充一句,“看谁是最好的小老师”。
这样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好胜心理促使他们竞读互学,课堂气氛热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树立起来了。
因为只有参与具体的活动,他们才能获取知识、与人合作,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充分开发教材中的图画资源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每一课都安排了色彩明丽、内容丰富、具有启发性及思想深刻的图画。
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一年级学生,这些图画是巩固汉语拼音、进行听、说、想像与拓展思维训练、培养创新精神的极好素材。
教学“ d t nl ”一课《小兔追马图》时,我先问学生,“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直接看画面就说出,有一匹小马和一只小兔。
我接着说:“借助音节再看看,还有什么?”学生就会借助音节说出,还有一片土地,小马身上驮着一袋大米。
教师这两个问题,主要是复习新学的拼音。
接下来。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米袋漏了但小马没发现,小兔一边追一边喊,累得满头大汗。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然后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小马妈妈让小马驮上大米到九里以外的姥姥家串门。
小马听说要去姥姥家,心想一定能吃到姥姥准备的嫩草。
他高兴极了,还没等妈妈把话说完,就驮上米袋,一溜烟儿跑出了家门。
他哪知道,米袋漏了,妈妈还没来得及补上呢。
一粒粒米掉在地上真可惜呀!这时候,在地里挖野菜的小兔看到了,他急忙去追小马:“小马哥哥——小马哥哥——快等一等”,追得小兔满头大汗,小马才停住脚步……教师讲到这里嘎然而止,问学生:“同学们,想一想,小兔和小马会怎么办?怎么样才能补上米袋?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学习伙伴商量一下。
看看谁想到的办法最好?”经过充分的讨论后,有的学生说:“小兔把小马领到附近的家里,让兔妈妈补好了米袋。
有的学生说,四周没有人家,小兔用野菜塞住了漏洞。
还有的学生说,幸好小马妈妈及时赶到,补上了米袋,还教训了小马一顿,告诉他做事要细心,别着急。
最后,让学生对小马和小兔说句话,再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说说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如果教师能为他们构筑足够高的梯子,为他们的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他们的想像会远远超出我们成人,他们的心是纯净的,应该还给他们本属于他们的空间,让他
们自由畅想。
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挖项课程资源,让教材内容为教师的教服务,为学生的学服务。
五、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拼音
拼音服务于识字、阅读以及学说普通话这一作用的发挥不仅要在学完拼音之后,还要体现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
拼音部分安排认70 个常用字,并配有内容丰富的插图。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将学习拼音与识字训练和听、说、阅读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读音节、口头组词、再说话。
如教学了音节ma ,学生组词“妈妈”,教师板书“妈妈”,然后教师用亲切的语言说:“妈性是最疼爱我们的人,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学生都能说出“感谢妈妈”之类的句子。
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说说妈妈的样子,妈妈每天干活怎样辛苦等。
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训练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再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介绍各自的妈妈,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向学习伙伴介绍一下各自的妈妈。
这样教学,学生都能说几句关于妈妈的句子,甚至有的还能说出一段意思明确的话来。
在和谐亲切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学会了拼音,认识了词语,训练了说话,一举三得,教师只需相机引导,就可以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拼音课堂“一张嘴” 的错误观念。
树立正确的大语文观,把学拼音和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紧密联系起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想像与创新能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力求使我们的拼音教学活起来。
3让拼音教学活起来
传统的拼音教学,学生机械地记,枯燥地读。
教师的指导仅仅体现在领读上。
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过程中,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多彩活动——兴趣之来源
传统的拼合教学死记硬读,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常常是教师领读得口干舌燥,效果仍不明显。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他们往往开始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听讲,有目的地注意有关事物,但不能持久。
新教材内容鲜活,形式新颖。
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能够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兴趣来自多彩的活动。
在拼读练习的教学中,待学生掌握了拼读方法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就是把声母卡、韵母卡分别交给学生,哪两个(几个)能组成老师要求的音节,他们就是好朋友。
我也常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游戏。
板画(简笔)苹果树将声母、韵母分别写在半个苹果的贴片上,拿对了声母、韵母卡片,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