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概况研究-发展环境、行业技术、行业壁垒、行业特征、产业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概况研究-发展环境、行业技术、行业壁垒、行业特征、产业链
(二)行业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1)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为智能交通发展提供支持
2010 年,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进一步落实优先发
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鼓励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公交行业内的应用,对换乘枢纽、智能公交系统、节能环保车
辆的购置给予资金支持。
2016 年3 月2 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代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的通知。《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中国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五大任务。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
建立城市公交引导城市发展新机制,总结推广“公交都市”建设工作经验,丰富“公交都市”内涵。“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将在地市级以上城市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专项行动,并对各“公交都市”建设城市内符合条件的综合客运枢
纽建设给予支持。”2016 年11 月30 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启动“十三五”期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申请
工作。
2017 年8 月4 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的通知》发布,确认广东省佛山市等50 个城市作为“十
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
(2)交通拥堵加剧,公共交通和智能化管理需求增加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中国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数量
不断上升,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 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到达3.10 亿辆,其中汽车2.17 亿辆。汽车数量中以个人名义登记的小型载客汽车(私家车)达1.70 亿辆。自2012 年以来,私家车数量以每年超过17%增速上升,而与此同时,人均道路面积年增速却在1%-3%左右。道路面积的上升速度不能满足
机动车的数量要求,中国道路拥堵情况愈发严重,因此发展公共交通并通过智能
化管理系统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重要。
(3)城镇化将推动智能交通行业发展
国家力推的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对智能交通需求迫切。根据国家统计
局的数据,2017 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58.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中国城镇化改革进程仍将持续。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的目标,在2020 年前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未来的城镇化人口增加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持续的需求。城镇人口膨胀,交通压力加大,伴随城市智能交通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效率、解决交通拥挤、确保运输安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国务院提出将科技支撑作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则,在未来5 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来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智能交通现代化水平。
(4)自主客车品牌做大做强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郑州宇通、比亚迪等厂商为代表的自主客车品牌不仅立足国内市场,更是在海外市场连续突破,初步具备了与国际其他竞争对手的实力。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客车生产厂商的不断壮大、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将为客车车载电气配套企业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2、不利因素
(1)行业标准暂未统一
目前中国智能交通建设中,参与主体较多,包括监管部门、汽车厂商、智能设备制造商、个人用户等,参与者的多元化致使目前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制约了行业发展。在标准不健全的情况下,许多地区的智能交通系统自成体系,通信兼容性较差,标准和规范的混乱妨碍了交通数据的获取,从而影响交通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2)产业链条发展不健全,产业竞争力较弱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的产业化,而国内智能交通企业规模较小,较为分散,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
另外智能交通在国内的发展一直强调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略了交通信息的服务功能。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当智能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高层次的交通信息服务就应成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国内目前在利用信息资源进行高层次交通信息服务的开发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包括客车生产厂商、智能设备制造商、公交运营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乘客之间完善的智能交通产业链。
(三)行业技术
1、技术特点
智能公交系统是一个集成应用了众多高新技术的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人机工程学、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智能公交系统根据应用场景而用不同的技术,从车辆信息采集、车辆调度、实时监控、车辆维修、信息发布、司机行为管理到辅助驾驶等功能,所运用到的技术呈现多样性和交叉性。只有将这些技术综合应用,才能保证智能公交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实现,直至整个系统的实现,从而彻底实现智能公交管理的模式及功能。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看,智能公交系统可以说是众多技术结合的体现。智能公交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技术的集成性
智能公交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控制、通信与计算机技术和交通工程集成,进而形成智能公交系统中各项特有的技术,如车辆信息采集和融合技术、车辆定位及交通信息服务技术、公交车辆智能调度排班技术、视频大数据处理及智能识别技术等。
(2)技术的系统性
将智能公交系统的各项技术集成,形成一个有机和完整的系统,首先这些技术手段本身符合系统的特定要求,并有助于实现系统功能;另外系统的技术与技术之间有良好的接口和兼容性,整合到一起能真正实现系统的总体功能和目标。
这是智能公交系统技术系统性特征的要求。
(3)技术的先进性
智能公交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新兴发展和迅速革新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是现代信息社会当中的先进技术。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领域当中,形成先进的运输管理技术,是智能公交系统应用和开发研究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4)技术的综合性
智能公交系统的定义明确指出要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效且综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这一方面说明智能公交系统包含了大量的技术,另一方面这些技术还必须综合利用,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技术与技术之间有很好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一个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