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光通信系统色散补偿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距离传输系统 走向实用化 , 色散补偿传输 系统 的P MD是 一个重要 的色散 和色散斜率 。结 构( ) 简单 的w 型纤芯设计 , b是 这种结构的特
问题。
点 是能够获得 大的负 色散和 色散 斜率, 点是 由于其 截止波长 过低, 缺 早在 1 7 年 , . . a hl g 和R U l i 9 8 S C R s ih . h就 发现光纤 中的 随 光纤 的弯曲性 能恶化 。为 了改进这种设计, e re 人们又在其外部增加 了一
以提高光纤的截止波长, 改善光纤的弯曲性能, 同时这种结构也更 机双折 射会造 成脉 冲展 宽, 这种现 象被称 为偏 振模 色散(P MD: o 层 , p l i t n d i es n。在以前 的低速 率光纤通信系统 中, MD a z i mo e p r o ) r ao ds i P 利 于灵 活地控 制色散和色散斜率。 的影响不 是很 明显, 因为普通 色散效应 对 系统 的限制 作用远 远超过 P 的影响 。但是 随着 色散补偿 技术 的出现与应 用, MD 在利 用色散 补 面积, 因此对纤芯 的椭 圆度 比较 敏感, 通常具有较 大的P D 系数 。另 M 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 : 啁啾光纤光栅的光栅周期沿光纤方 向呈 周期性线性变 化, 因此不 间差, 使得这 种光 栅具有波长色散的特性 。利用这一特性可 以补偿光
实现, 但成本较高 。 2 高阶模设计 )
以, 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是 目 前最有 前途的一种色散补偿方案 。显 然, 均匀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法也具有 啁啾光纤 光栅 补偿法所具有 的体
高阶模设 计是通 过在接近截止 波长处工作 的L 1模 的负色散进 积小 、损耗低等优点 , 由于这种方 案是利用反射带隙附近很窄的波 P 1 但 行色散补偿 。同基模设计 的色 散补偿 光纤 相比, 这种 光纤 的有效面积 长范 围进行 补偿, 性能很 不稳 定, 这是它亟待 克服的缺点 。色散补偿
和高阶色散均被补偿以后, 如果不消除光纤及C B 色散补偿器件 的 1 5n 附近获得 大负色散, FG 50m 却不能获得负 的色散斜率( 因为WD 多 M P , MD 传输皮秒 量级的光脉 冲将很 困难。C B 的P FG MD 情况 已引起 信 道系统 中各信道 的色散 略有 不同, 色散斜率 补偿对 于它来 说是非 人们的重视 。要想真正实 现C B 色散补偿 的普通单模光 纤高速 、 FG 常重要的) 。因此, 人们又开发 出了结构( ) c , b 和( ) 以期同时获得负
中点谱反转法 :
本地双折射分解 非偏振光短脉 冲模 型( 时域分析) 利用干涉技 术, , 直 分别进 行补偿 。
中点谱反转 法( S, dsa pc rln e in是利用半导 MS IMi— nSeta I r o) p v s F 过程实现频谱反转后, 进行 分析)通过分析测量 的P P , S 之间 的群时延差 △ f。这两种模 型导致 不 体 光放大器或光纤 中的四波混频( WM) 二次传输 ( 在传 输链路 的中点将信号 频谱共轭反 转) 从而使第一段 , 同的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但它们 的结果是一致 的。
系统 中的许 多器件也都具 有一定 的P MD效应 , 随着系统 速率的提高 , 定 。啁啾光纤 光栅 的光学特性 主要由光栅 的长度 、纤 芯区折射率调
P MD 的限制性作 用将会 变得 越来越 明显。因此, 要在 现有的光纤上 制 强度 和光栅 的啁啾参数决定, 光栅的反射带宽和色散特性主要 由啁 传输高 速光信 号, 将系统升级到 1G /甚至4G / 以上, 必须 啾参数来决定 。对 同一 长度 的光栅 来说, 0 bt s i 0 bi s t 就 啁啾量越大, 反射带宽越大,
偿 光纤解 决色散 问题 的光纤链路 中, 由于色散 补偿光 纤具有 较小 的 同波长 的光经过啁啾光栅时被反射 的位置不 同。 这就 出现 了相对的时 外 已经铺 设的光缆 大多数也 具有 比较 大的P MD系数 , 此外 光纤通信 纤线路 中的色散, 能补偿 的色散量及带宽 由光栅长度和啁啾量来决 所
着光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当传 输速 率发展到1 b s 4 b s 0 / , 0G / 甚 补偿光纤 的结 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图5 G 如 所示 。
至更高时, 就遇到 了偏 振模色散( MD 的困扰 。在普 通的一阶色散 P )
结构( ) a 是早期出现的单包层单 纤芯结构, 尽管这种设计能够在
及非线性对 系统的影 响 日益突 出。光纤色散使 光脉冲在传 输中时域
3 色散补偿光纤的新发展 )
展 宽, 导致通信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的误码增加, 限制 了系统的无 中继 传输距离 。因
色散补偿光纤的研究重点就是设计光纤 剖面结构, 以获得负波导
此, 如何经济有效 的对 色散进行补偿 , 成为人们研究 的重点之一 。随 色 散及色散斜率 , 不同结构可对不 同的传输光纤进行 色散补偿, 色散
考虑P MD的影响 。
至今 为止, 已经提出两种分 析偏 振模色散 的方法 : 一种是基 于由 接测量在 光纤 输出端 的输 出脉冲的R 宽度 8 T MS 或测 量干涉位置 而 得 出P ; MD 另一种是 基于对高 度相 干的传输光 的偏振主态模 型( 域 频
色散值越小 。所 以, 通过均衡考 虑这 几个参数, 我们 可以得到所需的 色散补偿量, 这使 得啁啾光纤光栅 非常适合对D WD 系统的各信道 M
和成本 。同上述两种方案 相 比, 其他方案技 术成熟程度较低, 实用 化
的进程很缓慢, 虚像相位 阵列法通带窄, 如 对时延纹波过于敏感等, 中
点谱反转法系统结构过 于复杂。 待于进 一步改进。 有
22 4
字
高速光通信系统色散补偿 技术研究
薛伟 仇彦哲 南京邮 电大学 电子科 学与工程 学院 B 7 4 9 2 04 00 0 班 106 杰 陈涛涛 南京邮 电大学 电子科 学与工程 学院 B 74 8 2 04 0 00 班 106
为 了满足人们对信息 日 益增长 的需求, 干线光通信系统 正在朝 长 纤 的高 阶模 之间模场 分布不 匹配, 应用 时需附加模 式转换器 。因此, 距 离 、高速率密集波分 复用( WD 系统演进 。此时, D M) 光纤的色散 虽然这种结构 光纤的补偿效 率高, 但实现起来 比较复杂, 损耗也大 。
计。
啁啾 光纤光栅补 偿法 的特点 是器件小 型化 、损耗 低 、对偏振不 敏感; 随着通 信系统 传输 速率的提高以及D M 技术 的应用, WD 啁啾光 纤光栅更显示 了色散量 大 、反射率高及反射带宽宽的特点, 特别适 合
1 基模设计 )
基模设计是使光纤 的纤 芯具有较小的内径和较高的折射率, 在基 对D M 系统各 信道进行特定的补偿; WD 而且光栅 的体积小, 可以很容 模 中实现大负色散 和色散斜 率。 因此 光纤的模 场直径和有效 面积非 易地安装 于现有传输 系统 中, 方便地进行全 光通信的一维集成 ; 同时 常小, 型的有 效面积为 1 ~ 0 r 。。这种 结构的特点是 简单 、易 它 的工 艺简单 , 典 5 2u n 造价又不 高, 以根据传输距 离灵活设 计补偿量 。所 可
较大, 从而可以降低光纤 的非线性 。但 由于传 输光 纤中的基模和此光 光纤具有 宽带的补偿能力 , 且性能稳定, 但在 器件小型化和加大传输
L
5 色 敞 倍 光 纤 瓣 涮 丽 结 输 涮 }
距离方 面有 明显不 足, 损耗 大 、非线性强; 为实现对不 同信道 的补偿, 必须采用 复杂剖面结构 的色散和斜率 同时补偿 光纤, 了工艺难度 增大
啾光纤光栅( F G 色散补偿 色散补偿光纤。 CB ) 实现色散补偿 。此方 色散 补偿技术 实用化 程度最 高的要 数色散补 偿光纤 ( C ) D F 和啁 光纤中产生 的色散与第二段光纤 中的色散抵消, 法能部分补偿光纤 的非线性效应, 消除光纤 中的 自 相位调制 引起 的失 真, 其成本虽与跨距无关, 但过 高。 色散补偿光纤 : 通 过改变 光纤 的剖面结构 , 以设计 出具有负 波导 色散值 的光 可 各种补偿方案 的比较 : 纤—— 色散补 偿光 纤, 可采 用两种 设计 方式 : 模设 计和 高阶模 设 基
问题。
点 是能够获得 大的负 色散和 色散 斜率, 点是 由于其 截止波长 过低, 缺 早在 1 7 年 , . . a hl g 和R U l i 9 8 S C R s ih . h就 发现光纤 中的 随 光纤 的弯曲性 能恶化 。为 了改进这种设计, e re 人们又在其外部增加 了一
以提高光纤的截止波长, 改善光纤的弯曲性能, 同时这种结构也更 机双折 射会造 成脉 冲展 宽, 这种现 象被称 为偏 振模 色散(P MD: o 层 , p l i t n d i es n。在以前 的低速 率光纤通信系统 中, MD a z i mo e p r o ) r ao ds i P 利 于灵 活地控 制色散和色散斜率。 的影响不 是很 明显, 因为普通 色散效应 对 系统 的限制 作用远 远超过 P 的影响 。但是 随着 色散补偿 技术 的出现与应 用, MD 在利 用色散 补 面积, 因此对纤芯 的椭 圆度 比较 敏感, 通常具有较 大的P D 系数 。另 M 啁啾光纤光栅进行色散补偿 : 啁啾光纤光栅的光栅周期沿光纤方 向呈 周期性线性变 化, 因此不 间差, 使得这 种光 栅具有波长色散的特性 。利用这一特性可 以补偿光
实现, 但成本较高 。 2 高阶模设计 )
以, 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是 目 前最有 前途的一种色散补偿方案 。显 然, 均匀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法也具有 啁啾光纤 光栅 补偿法所具有 的体
高阶模设 计是通 过在接近截止 波长处工作 的L 1模 的负色散进 积小 、损耗低等优点 , 由于这种方 案是利用反射带隙附近很窄的波 P 1 但 行色散补偿 。同基模设计 的色 散补偿 光纤 相比, 这种 光纤 的有效面积 长范 围进行 补偿, 性能很 不稳 定, 这是它亟待 克服的缺点 。色散补偿
和高阶色散均被补偿以后, 如果不消除光纤及C B 色散补偿器件 的 1 5n 附近获得 大负色散, FG 50m 却不能获得负 的色散斜率( 因为WD 多 M P , MD 传输皮秒 量级的光脉 冲将很 困难。C B 的P FG MD 情况 已引起 信 道系统 中各信道 的色散 略有 不同, 色散斜率 补偿对 于它来 说是非 人们的重视 。要想真正实 现C B 色散补偿 的普通单模光 纤高速 、 FG 常重要的) 。因此, 人们又开发 出了结构( ) c , b 和( ) 以期同时获得负
中点谱反转法 :
本地双折射分解 非偏振光短脉 冲模 型( 时域分析) 利用干涉技 术, , 直 分别进 行补偿 。
中点谱反转 法( S, dsa pc rln e in是利用半导 MS IMi— nSeta I r o) p v s F 过程实现频谱反转后, 进行 分析)通过分析测量 的P P , S 之间 的群时延差 △ f。这两种模 型导致 不 体 光放大器或光纤 中的四波混频( WM) 二次传输 ( 在传 输链路 的中点将信号 频谱共轭反 转) 从而使第一段 , 同的偏振模色散的定义, 但它们 的结果是一致 的。
系统 中的许 多器件也都具 有一定 的P MD效应 , 随着系统 速率的提高 , 定 。啁啾光纤 光栅 的光学特性 主要由光栅 的长度 、纤 芯区折射率调
P MD 的限制性作 用将会 变得 越来越 明显。因此, 要在 现有的光纤上 制 强度 和光栅 的啁啾参数决定, 光栅的反射带宽和色散特性主要 由啁 传输高 速光信 号, 将系统升级到 1G /甚至4G / 以上, 必须 啾参数来决定 。对 同一 长度 的光栅 来说, 0 bt s i 0 bi s t 就 啁啾量越大, 反射带宽越大,
偿 光纤解 决色散 问题 的光纤链路 中, 由于色散 补偿光 纤具有 较小 的 同波长 的光经过啁啾光栅时被反射 的位置不 同。 这就 出现 了相对的时 外 已经铺 设的光缆 大多数也 具有 比较 大的P MD系数 , 此外 光纤通信 纤线路 中的色散, 能补偿 的色散量及带宽 由光栅长度和啁啾量来决 所
着光通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当传 输速 率发展到1 b s 4 b s 0 / , 0G / 甚 补偿光纤 的结 构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图5 G 如 所示 。
至更高时, 就遇到 了偏 振模色散( MD 的困扰 。在普 通的一阶色散 P )
结构( ) a 是早期出现的单包层单 纤芯结构, 尽管这种设计能够在
及非线性对 系统的影 响 日益突 出。光纤色散使 光脉冲在传 输中时域
3 色散补偿光纤的新发展 )
展 宽, 导致通信系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的误码增加, 限制 了系统的无 中继 传输距离 。因
色散补偿光纤的研究重点就是设计光纤 剖面结构, 以获得负波导
此, 如何经济有效 的对 色散进行补偿 , 成为人们研究 的重点之一 。随 色 散及色散斜率 , 不同结构可对不 同的传输光纤进行 色散补偿, 色散
考虑P MD的影响 。
至今 为止, 已经提出两种分 析偏 振模色散 的方法 : 一种是基 于由 接测量在 光纤 输出端 的输 出脉冲的R 宽度 8 T MS 或测 量干涉位置 而 得 出P ; MD 另一种是 基于对高 度相 干的传输光 的偏振主态模 型( 域 频
色散值越小 。所 以, 通过均衡考 虑这 几个参数, 我们 可以得到所需的 色散补偿量, 这使 得啁啾光纤光栅 非常适合对D WD 系统的各信道 M
和成本 。同上述两种方案 相 比, 其他方案技 术成熟程度较低, 实用 化
的进程很缓慢, 虚像相位 阵列法通带窄, 如 对时延纹波过于敏感等, 中
点谱反转法系统结构过 于复杂。 待于进 一步改进。 有
22 4
字
高速光通信系统色散补偿 技术研究
薛伟 仇彦哲 南京邮 电大学 电子科 学与工程 学院 B 7 4 9 2 04 00 0 班 106 杰 陈涛涛 南京邮 电大学 电子科 学与工程 学院 B 74 8 2 04 0 00 班 106
为 了满足人们对信息 日 益增长 的需求, 干线光通信系统 正在朝 长 纤 的高 阶模 之间模场 分布不 匹配, 应用 时需附加模 式转换器 。因此, 距 离 、高速率密集波分 复用( WD 系统演进 。此时, D M) 光纤的色散 虽然这种结构 光纤的补偿效 率高, 但实现起来 比较复杂, 损耗也大 。
计。
啁啾 光纤光栅补 偿法 的特点 是器件小 型化 、损耗 低 、对偏振不 敏感; 随着通 信系统 传输 速率的提高以及D M 技术 的应用, WD 啁啾光 纤光栅更显示 了色散量 大 、反射率高及反射带宽宽的特点, 特别适 合
1 基模设计 )
基模设计是使光纤 的纤 芯具有较小的内径和较高的折射率, 在基 对D M 系统各 信道进行特定的补偿; WD 而且光栅 的体积小, 可以很容 模 中实现大负色散 和色散斜 率。 因此 光纤的模 场直径和有效 面积非 易地安装 于现有传输 系统 中, 方便地进行全 光通信的一维集成 ; 同时 常小, 型的有 效面积为 1 ~ 0 r 。。这种 结构的特点是 简单 、易 它 的工 艺简单 , 典 5 2u n 造价又不 高, 以根据传输距 离灵活设 计补偿量 。所 可
较大, 从而可以降低光纤 的非线性 。但 由于传 输光 纤中的基模和此光 光纤具有 宽带的补偿能力 , 且性能稳定, 但在 器件小型化和加大传输
L
5 色 敞 倍 光 纤 瓣 涮 丽 结 输 涮 }
距离方 面有 明显不 足, 损耗 大 、非线性强; 为实现对不 同信道 的补偿, 必须采用 复杂剖面结构 的色散和斜率 同时补偿 光纤, 了工艺难度 增大
啾光纤光栅( F G 色散补偿 色散补偿光纤。 CB ) 实现色散补偿 。此方 色散 补偿技术 实用化 程度最 高的要 数色散补 偿光纤 ( C ) D F 和啁 光纤中产生 的色散与第二段光纤 中的色散抵消, 法能部分补偿光纤 的非线性效应, 消除光纤 中的 自 相位调制 引起 的失 真, 其成本虽与跨距无关, 但过 高。 色散补偿光纤 : 通 过改变 光纤 的剖面结构 , 以设计 出具有负 波导 色散值 的光 可 各种补偿方案 的比较 : 纤—— 色散补 偿光 纤, 可采 用两种 设计 方式 : 模设 计和 高阶模 设 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