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犯罪学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现代犯罪学理论综述

现代西方犯罪学是指自20世纪初意大利实证派犯罪学之后(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西方犯罪学。在这一时期,西方犯罪学研究的重心逐步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转移到美国。因此,美国的犯罪学在当代西方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现代西方犯罪学仍受到实证犯罪学派的重要影响,由于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当代西方犯罪学理论、流派、学说众多,百花齐放。现代西方犯罪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广泛运用各门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去研究犯罪问题,犯罪社会学理论处于主导地位,一些影响较大的犯罪学理论几乎都是犯罪社会学理论。

一、美国现代犯罪学理论综述

到20世纪,犯罪学理论方面的领先地位已从欧洲转到美国人手里。有七种美国的犯罪学说占据了本世纪国际犯罪学的统治地位。它们是社会反常状态论、机会论、差别交往论、文化冲突论、社会解体论、相对剥夺论和违法者低文化群论。

1、社会反常状态论

罗伯特、默顿的社会反常状态论可能是得到最广泛承认的解释越轨行为的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在一个以成功为其主要社会目标,但其许多社会成员又不能获得那种作为成功标志的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的社会里,发生反常行为的可能性就最大。形成他的理论观点的根据是个人为之奋斗的社会所公认的目标以及用以调整这些达到这些人们向往的目标的习以为常的手段。默顿承认,由于美国社会的阶级和种族结构的差异,这些目标和手段并非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平等的得到,在一个注定了谁能成功的社会里为成功而斗争,那些能通过传统的成功之路的人,只能用非法的和越轨的手段去获取成功。虽然这种理论最初是根据美国社会情况发展起来的,但是它适用于解释世界上许多其他工业化社会持续发生的犯罪行为。

2、文化冲突论

由索尔斯坦、赛林于同一年提出的文化冲突论,同默顿的社

会反常状态论一样,是另一种适用于广泛解释犯罪行为的理论。每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法律规范扩展于另一文化集团的领域,或是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成员迁移到另一个不同文化的区域时,这些不同文化的各种规范之间的矛盾就可能在相邻的文化领域的结合处引起激烈的冲突。这种理论适用于地理上分隔的地区之间的迁移,也适用于城市周围的毗邻地区之间的迁移。当代的迅速流动性使这种当代所特有的理论变得很中肯。

3、差别交往论

默顿和赛林的同代人埃德温.萨瑟兰,被很多人看做是美国犯罪学之父,他是很多重要的犯罪理论的作者,如白领犯罪,惯窃和差别交往论。正是最后一个理论阐明了犯罪行为的原因,受到了最普遍的重视和承认。

萨瑟兰的差别交往论的形成,以这一观点为核心:即西方世界工业化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变动所产生的文化冲突或复杂的社会组织,导致利己主义的泛滥和其他助长犯罪的条件。在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的交往非常广泛,其中有的人对人们的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对实施遭到社会谴责的行为大开绿灯。在当代复杂的社会里,有可能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这就导致了差别交往论的形成。这种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中学会的。把犯罪的方法和习惯学到手的程度取决于相互交往的深度和持续时间。学会犯罪行为的过程与学会其他任何东西的过程并无区别。萨瑟兰宣称:“当犯罪行为是共同的需求和价值的表现时,它就不能用这些共同的价值和需求来解释,因为非犯罪行为也是同样的需求和价值的表现。”简言之,偷窃同诚实的工作一样,其动机都是对物质财富的欲望,只不过是,在后一种情况,个人是完全遵守社会规范和准则的约束,通过合法的手段为实现自己的愿望开辟道路,而前一种情况,个人则是用非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目的。

萨瑟兰的差别交往论在美国和国外都得到广泛的承认。这种理论之所以得到广泛的支持是因为它不受文化的限制,从而似乎具有其他犯罪所没有的普遍性。

4、社会解体论

克利福德和亨利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社会解体论,没有像差别交往论那样获得国际公认,但是在美国国外,特别是在那些直到现在才经历经济发展进程的地区,已经显示出它的正确性。

根据这种学说,少年犯罪的根源在于社会动荡,在少年犯罪率低的地区,对儿童的关怀和对待法律的态度都是一贯的,始终如一的,并且存在着共同的社会准则。在犯罪率高的城市,其道德准则是对抗的和相互冲突的。在这些地区,犯罪是可行的谋生手段,并且被社会成员视为获得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

在没有共同社会准则的地区的少年儿童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是因为好这些年轻的社会成员被其父母及其周围的社会组织所遗弃,他们摆脱了社会监督的传统方式的约束而转向自我表现的越轨方式。无论如何,这种学说在社会转变的后一阶段是不正确的,因为这时的社会流动性和个人流动性都减少了,社会不再像前一阶段那样混乱。社会解体论不可能解释在社会发展的后一阶段为何在城市始终保持着很高的犯罪率。

5、违法者低文化群论

美国犯罪学说中的主要学派之一是违法者低文化群论。这些理论首先由艾伯特、科恩、克洛华德、奥林和米勒等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它集中研究违法团伙的组成及其原因。这些学者们在讲到违法的低文化群对工人区的影响时,考察了这些违法集团成员的心理学问题,考察了违法者同他们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他们缺少了合法取得成功的种种机会等。

违法者低文化群了理论认为,低文化群中的少年儿童有他们自己信奉的经常是与中等阶级的传统准则相径庭的准则,这些准则是他们对不能在现存的社会结构中取得成功的共同回答。人们根据自己的条件为成功而斗争,而他们的活动是为了达到短期的目标而不是取得长期的地位。这些准则在青少年中占据优势,这就是他们中有普遍违法行为和存在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的原因。违法者低文化群论的批评家指责这种理论的倡导者夸大了实际

存在的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把这些犯罪行为完全局限于下层阶级。

6、机会论

克洛华德和奥林的机会论是从默顿的社会反常状态论发展起来的。与默顿理论不同的是,后者不是专门适用于社会人口中的特定集团,机会论是严格的根据美国下层社会的少年提出来的。根据机会论,下层社会的少年追求一种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希望在社会道路上取得成功,但是他们确切的察觉到他们取得物质成就和社会地位的机会是受到限制的,因此,他们寻求其他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对生活的愿望同他们实际上所能预期得到的东西之间的距离促使他们用非法手段去寻求他们所向往的目标。由于没有合法取得成功的机会,这就促使一伙一伙的青少年投身于那些从事财产犯罪活动并常常因此走上成年犯罪生涯的犯罪低文化群。

机会论的适用范围已经超出了克洛华德和奥林原先的设想,它不再只适用于青少年,而且也适用于那些想分享社会繁荣的果实但又缺乏为获得这些作为实际成功标记所必须的合法机会的所有城市居民。这样一来,机会论就被广泛的用以解释城市中发生的大量越轨行为的原因。

7、相对剥夺论

对城市中发生犯罪行为的另一种解释是相对剥夺论。与前面提到的那些理论不同,它最初并不是解释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的理论,而是被用来解释人们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非常广泛的各种各样的行为。当它适用于犯罪行为时,相对的经济剥夺状态主要可以说明在现代社会中财产犯罪占多数的原因。相对剥夺比绝对剥夺更有助于犯罪行为的发生,因为对实施发展来说,可以见到和可以接近物质财富比完全缺乏物质财富或者没有机会得到的情况更富有刺激性。

但是不能用相对剥夺来解释所有的犯罪形式,而只能解释涉及财产方面的犯罪。相对剥夺不仅在工业化社会中存在,因为其中的不很富裕的成员感到自己经济上被剥夺,而且在发展中的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