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抗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抗生素
抗生素的大规模使用始于二战之后,当时对这种抗菌利
器,许多人认为是能够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经过几十年的应用,特别是不必要的使用和低剂量的使用,使得耐药性问题渐渐严重起来。其实早在抗生素大规模使用之前,就有人预见会出现耐药性问题,此人正是抗生素的鼻祖、发现青霉素的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在1945年获得诺贝尔奖时,就警告会出现耐药性。这个预言很快成为现实,每一种新的抗生素出现后没有多久,就会出现针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细菌。
面对这种形式,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抗生素?首先,要肯定抗生素的伟大成就和正面意义。
自从抗生素问世后,人类得以控制了很多细菌性传染病,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在没有抗生素以前,破个口子就有可能丧命,战争中的死亡主要是因为伤口感染而死。到现在,医院里死个人都可能招来医闹。从不死算幸运,到死了被怀疑出了事故,这个巨大的变化,抗生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仅不能回到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而且抗生素该用还要用。
前几天看到华西医院新药申报通知,只有很少几种抗生素新
增品种,这并不是解决抗生素滥用的正确办法。对于抗生素,并不是简单的少用,而是正确使用。不该用的不要用,该用的不仅要用,而且要全力以赴。这就是为什么强调使用抗生素要用完整个疗程,不要因为感觉病好了,甚至症状真的消失了,也要完成疗程。所谓除恶务尽,要么不要,要么雷霆手段。实际上,耐药性的问题的相当大的部分是因为顾忌到抗生素滥用,在使用时没有全力以赴,没有将存在的细菌彻底消灭,给了少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
像江苏省那样,取消门诊输液,就是一个好的措施。输液要住院,说明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反证很多病无需输液。杜绝滥用抗生素,并非不用、不敢用、不让用抗生素,在很多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是救命之举,在这些时候,不能束手束脚。
抗生素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享受的伟大科学成就之一,这一点并没有因为耐药性的问题而受到丝毫质疑。
其次,提高抗生素的认识关键在于医学工作者。
看了这次的宣传材料,一张说: “只有在卫生专业人员开具处
方时才能使用抗生素”;另一张讲:“始终按完整的处方服药,即使您感觉好转”。说得好,但有个关键词:处方。有一个前提:处方要开得正确。
再看另一张,“(中国)高达75% 的病人被开具抗生素药方,
这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量(小于30% )的两倍”。就是有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患者按处方吃完,又如何能解决抗生素滥用?
说,中国的卫生专业人员开具的抗生素处方有一半以上是没
很多医学工作者自身知识结构有问题,不清楚不同的抗生素的适用范围、对抗生素盲目崇拜、或者不知道耐药性的严重性;还有一些医学工作者有所谓的“维生素Z”情节,迫于病
人的请求将抗生素作为安慰剂让病人服用。因此,提高医学工作者对抗生素的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减少抗生素的滥用。
医学工作者是抗生素滥用的主要源头,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可能见效,医学院的教育、继续教育都应该加强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内容。医生们要明白的一个事实是: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毫无用处,目前人们所患的传染性疾病、尤其是幼儿所患的传染性疾病,绝大多数是病毒性疾病。
少来“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少来临床经验不得了到猴屁股摸不得,在对抗生素的认识上,好好自查一下吧。
之三,理解细菌及其耐药性有人问:细菌耐药性是只影响滥用抗生素的那些人?还是影响所有的人?正确理解抗生素,先要理解细菌是怎样获得耐药性的。
对细菌耐药性的普遍认识,是因为抗生素大规模滥用、抗生素低剂量使用等原因,筛选出具有耐药基因的细菌,不耐药的细菌都被杀死了,使
得耐药性细菌具备生存优势。
这种认识过于肤浅,因为如果仅仅如此,细菌耐药性问题并不会如此严重。
耐药性的深层原因之一是细菌本身的变异率。细菌基因变异比例大约是3% ,这是微生物这种低级生物在基因合成时出现的错误,其中大部分变异对细菌没有好处、或者对细菌有害,因此没有保存下来,但大约0.5% 的基因变异对于细菌来说是有益的,因而保存下来,它们可以增强其生存和适应能力,其中很多是耐药性基因变异,使得细菌能够抵抗抗生
素的毒性。
0.5% 的比例虽然很低,但细菌繁殖周期太短,在12 小时内,
150 万个变个细菌就会导致2 亿3 千万个基因变异,其中异有
可能对细菌的生存和适应有益,只要有少数几个保存下来,就有可能使得这种细菌获得某种耐药能力。
耐药性的深层原因之二是细菌不仅能够在同种之间进行基因交换,还能在同属之间、同科之间、同目之间、同纲之间甚至同门之间进行基因交换,也就说天下细菌之间都能够进行交换。
对于人类来说,基因交换只能通过生殖,而且局限于同类,和同科的猩猩之间都不可能有基因交换以衍生半人半猩猩,更不要说和同目的猴子了。与同纲动物之间,老虎、老鼠、鲸鱼等,哪一个都是不可想象,也只有细菌这种低级生物才能进行如此广泛的基因交换。
这种大范围的基因交换,使得很多细菌获得耐药性的主要途径并不是靠自己的基因变异,而是通过交换基因而获得的。
旦某种耐药性基因在细菌界存在,就可能通过基因交换而广泛存在,这才是耐药性细菌最可怕之处。
抗生素耐药菌一开始在在医院内存在,现在已经开始在健康人群中出现。由于细菌可以在自然界中生存,雨水会把耐药
菌冲到湿地,和生存在那里的细菌进行基因交换,使得很多自然存在的细菌也具备了抗生素耐药性。如果其中有对人类致命的细菌的话,就会成为一种很凶险的潜在危险。如果有人感染上,由于细菌已经具备了耐药性,很可能无药可治。
除了这种自然界的细菌耐药性基因交换外,还有人体内的基因交换,因为人的肠道中生存着各种细菌。婴儿出生后,要花2 到3 年形成自己的肠道菌群。如果过度使用抗生素,儿童的肠道中就会存在耐药性细菌,并可能通过基因交换而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这些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但当致病菌进入肠道后,如有可能和耐药性肠道菌群进行基因交换,进而在人体内形成致病性耐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