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思想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儒家思想概说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熊红荣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典籍之多,研究者之众,是中国其它类别的传统文化无法比拟的。儒家文化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而独领风骚,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因此,要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了解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古代中国,历经两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的理论形态,从来不存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儒家文化。大体说来,儒家文化主要经历了先秦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和现代新儒学四个阶段,反映了儒家文化从发生、发展、鼎盛到转型的整个过程。
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儒家文化作一简单剖析。
一、儒家学说的基本范畴―――仁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仁者爱人―――仁学的核心
孔子认为“仁”具有两重含义:一是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宗旨;二是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内心修养。这两方面构成了孔子仁学的主要内容。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爱人”是“仁”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孔子的“爱人”并不局限于血缘宗族的亲近关系,其范围从“亲亲”扩展到“泛爱”,由家族走向社会,使家族伦理转变成社会伦理。“仁者爱人”还包括“能恶人”的内容。孔子并不主张无原则地爱一切人,而是倡导“爱人”的同时也要“恶人”。他认为,只有具备仁德的仁人,才能够喜爱应该喜爱的人,厌恶那些可恶的人。行仁德的人厌恶不仁德的人,是为了让不仁德的东西不加在自己身上。孔子主张的以“仁”对待一切人的思想,奠定了我国伦理道德的基础。
2、孝悌―――为仁之本
孔子既讲“泛爱众”,又讲“笃于亲”,这说明孔子的“仁爱”是有先后、远近、厚薄、亲疏的有差别的爱,而不是平等之爱。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亲亲之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深厚的根源,离开了亲亲之爱、家族之爱,爱人的情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爱人之情本身就是爱亲之情的扩充和放大。孔子指出,在上位的人如果能用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其亲族,老百姓就会走向仁德。因此,他倡导青少年要“入则孝,出则悌”,即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德修养放在学业的首要位置,从小培养“孝悌”品德。少年时形成的性格就会像先天的性格一样,等长大成人后,自然就会移“孝”作“忠”,以事父母之心事君事上,由孝子变为忠臣。这样,从孝亲始,至忠君止,使封建社会得以长治久安。
3、忠恕―――为仁之道
在孔子那里,“忠”即“心”放于“中”,含有真心诚意、积极为人之意,包含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等一系列道德内容,以及由己及人,由父子及于君王以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多层次的、完整的道德范畴,是一种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的人生观,是一种有利于别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积极进取、无私无畏、与人为善的献身精神,是一种非常高尚的美德。
从消极方面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恕”是相对于做不到有利于别人的“忠”而讲的,它的起码要求是做到不要有害于别人。“恕”还有宽恕容人的意思,即孔子提倡的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一个人如果能行“恕”道,就可以做到无论在国还是在家都没有怨言。
由上可知,“忠”是一种积极的美德,“恕”是一种消极的、起码的美德。“恕”不同于“忠”,它不奢求对别人有利,只希望不要有害于别人就是了。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
(二)以德治政与仁爱
孔子把自己关于仁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应用于政治领域,形成了德政、德化的伦理政治思想。他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用道德的方法和手段来治理国家,统治者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得到人民的拥护)崇尚暴力的统治者不可能有好的结局,而善于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者最终会获得天下。他还指出:“道(音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政治法律来训导百姓,用严酷的刑罚来对待人民,他们只会暂时免于罪过,却不会有廉耻之心;而运用道德礼教的方法来引导人民,他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服)
实行德政,孔子认为关键在于统治者的德性修养。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事就是端正的意思,统治者自己带头垂范,哪个人敢乱来呢?)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统治者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事
情也行得通;统治者自身的行为不端正,纵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相信和服从。)由此可知,孔子把统治者自身能否“正”作为政治好坏的先决条件。实行德政,要提倡爱民、养民、利民、富民、教民、安民、博施于民。这些浓厚的道德人治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影响深远。
实行德政,就必须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加强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为孔子仁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个人能否成为有仁德的人,关键在于能否以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仁”。他特别重视提高道德修养要靠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强调克己、修身的修养功夫,尤其是对那些居于上位的统治者。
(三)儒家仁学思想的影响
1、仁学思想的历史价值
(1)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互谅互让、互帮互助、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高尚的道德风尚。
(2)在以人治为传统的社会里,仁政的施行有利于政治的清明、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宁。
2、仁学思想的局限性
(1)仁学深深打上了统治阶级意志的烙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这一抽象概念的同时,提出不主张爱一切人,把人分为上智与下愚几等,这就是孔子仁学的阶级性。后世的儒家又提出“爱有等差”和“达仁”的几种标准和类型,更是在仁学中装进了鲜明的等级和阶级的内容。
(2)仁学中的道德思想对人民大众有一些虚伪性和欺骗性:如果说在统治清明的时期,用“仁”的标准来要求人民重视内心修养还情有可原,那么在处于暴虐和黑暗的统治之中时,对人民的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愚民和残民的行为。“仁”的思想是建立在民为邦本的思想基础上的,但民为邦本这种重民思想是以民为社稷之本、本固邦宁为思维导向的,民仅仅是君主专制和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而不是国家的主人,民是被动的。民本思想虽提出尊重民意,重视民的作用,从而施仁政于民,但这种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和行政监督来保障其实行。
3、仁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继承和发扬儒家仁学思想的合理因素,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从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如我们提倡不损人利己,与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帮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也是“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的达仁之道的提高与升华。
二、儒家学说的行为规范―――礼
(一)礼的发展进程
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在传统中国,上至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间的冠婚丧祭,无不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成为社会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礼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
原始的礼,十分简单,主要用于人与鬼神的关系上,其表现形式就是用食物来祭祀鬼神。西周时,统治者把礼的作用从祭祀的仪式上加以引申,扩大为治理国家的制度和与此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周礼是依照亲疏、贵贱、长幼的标准来确定每一等级不同的礼仪的。周礼的内容十分庞杂,上至国家的立法行政、各级贵族的权利义务,下至衣食住行、婚嫁丧葬、送往迎来,几乎无所不包。周礼的特点在于用温情脉脉的血缘感情来维护上下尊卑的名分等级,把统治和服从的政治关系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亲属关系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强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种礼、刑的分野,充分证明了礼制是统治阶级所专有,而刑法是为被统治阶级而设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改造。他认为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是“不仁”,于是把“仁”的道德内容注入到“礼”中。他指出,仁与不仁的标准与界限,在于是否合乎礼。在他看来,仁为质,是内在的道德感情和伦理思想;礼为用,是外在的道德和伦理行为的具体规范,仁高于礼。孔子纳仁入礼,就是将其创新的仁的观念,注入到礼的躯壳中,改变了旧礼中不仁的成分,树立起含仁的精神的新礼。仁与礼互为表里,仁要求把礼从外在形式转化为人的内在精神要求;礼则通过具体的制度设置,把仁的精神物化、规范化,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地。这样,仁与礼结合起来,转化成为一种伦理道德之礼。儒家主张用这种道德之礼来完成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社会秩序构建工作,这样才能培养出安顺的民众,即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礼的作用与影响
1、历史作用:
(1)礼所区分的社会差异强烈地体现了古代的礼仪道德,培育了人们的礼仪观念。中国先民生活在这种氛围中,无不受到礼的濡染,也养成了时时讲礼、处处守礼的风尚。礼造就了中华礼仪之邦。
(2)在古代社会里,人人都必须约之以礼,行之以礼。任何人想要打乱这个和谐的统一体都是违礼的社会行为,都将受到礼的指责。这项原则把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个性心理都规范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秩序之中。礼成为人际关系的粘合剂,社会和国家的内向凝聚力,对中华民族不断克服分裂危机、形成大一统局面,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