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党史二卷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修党史二卷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凤友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年第11期

近几年来,廊坊各县(市、区)编写出党史二卷本或准备用于二卷本的党史专题。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的来看,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而且是共性的问题:一是基本概念不清。对某一个运动或事件的内涵外延不清楚,时间上限下限也不清楚,如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反”运动,居然写成了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的新“三反”,有的甚至把若干年后的肃反运动写了进来;再如写1957年反右派斗争,把1959年的反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写了进来。二是资料堆积严重。从档案里原模原样地抄来一段又一段,观点、语言的时代痕迹严重,现在读起来成为笑谈;有的甚至从网上贴来一段又一段,胡乱地摞在一起,主题不清,思路混乱,因果关系理不顺,读者看不明白也读不下去。三是语言运用问题。五六十年代公文语言是文白加杂的,也不讲究什么语法,有的就这样抄来了,念不成句,特别是多份文件里关于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不加分辨地罗列,常常出现内容自相矛盾、数字不相符等等问题。还有的是名词不清,如耕地与土地、书记与第一书记的区别,等等。例如:一个材料写到“洪水淹土地**亩”、“全县有土地**亩”,读者就会糊涂,说的到底是土地还是耕地。

围绕县级党史二卷本编写存在的问题,联系参加编写和修改廊坊党史二卷本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要想编写出一部地方党史的信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备工作必须做全做实

在编修党史正本的准备阶段里,所谓的准备工作要做全,是指党史研究的四大部件一样不能少。我们常说的四大部件,指大事记、组织史、专题、人物,它们是编纂党史正本的基本素材。大事记为党史本提供框架——时间构架,如果它有遗漏,党史本就有遗漏。组织史为党史本提供党政组织机构的构成、发展、变化、沿革,也提供主要领导干部任免和衔接,如果它有遗漏,党史本中的党政组织建设部分就没法写。专题是党史本的血肉,它是大事记中某一条大事的扩展,如果没有它,党史本就成了干巴巴的条目,没有可读性,也称不上史了。如果专题写得不完整,自然也就分析得不透彻,党史本中就没法对相应的大事进行定性和评议。人物,指人物传略和人物资料。凡是党史本中将要涉及到的人物,包括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在本地有较大影响的正反面人物,在写入党史本之前都必须给他定性,定性的前提是要搞清他的功过是非,要搞清他的功过是非则必须写出他的人物传略或人物资料,发出去广泛征求意见,求得一致的定论,然后写入党史本才不至于引发争议。为此,我们在编写出组织史的基础上,用7年时间,征集编写大事记,将二卷本时间段所有的政治运动和工农业生产运动都写专题材料,把二卷本中将要涉及到的人物都写成人物传略或人物材料,陆续印发出去广泛地反复地征求意见。

所谓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实,就是要把素材核准。档案文献资料、回忆录、口碑资料是党史本四大部件的素材。档案文献资料、回忆录、口碑资料这个第一手材料如果搞不准,党史本必然失真。把第一手材料核实准确,是很艰难复杂的工作。我们的经验是,第一步大量地掌握资料。在编写专题、人物之前,围绕题目查阅档案、文献资料,搜集相关回忆录,找有关人员征集口碑资料。收集这些材料过程中,不事先设置框框,不先入为主地设定框架去按图索骥,而是尽可能多地拥有资料。第二步是精心地核实资料。对搜集上来的大量资料,必须进行甄别、分析、筛选,写出文章征求意见,而不能把第一手资料直接都当成党史本素材。因为史料有真伪,史料有水份,史料有时代的思想因素和个人因素,特别是二卷本涵盖的这个时间段,受“左”的思想影响,官方文件有虚假成分的不少,必须认真筛选,去伪存真。

不照搬文献资料,写出专题、人物、大事记之后再广泛地反复地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直至意见统一,实现去伪存真,是一项艰难、繁琐、费时的工作,但必须得做,而且要做细做实。否则,把史料简单地罗列、堆砌在一起,真假不分,得出的史论自然就不准确,也经不起历史检验。

二、编纂党史本必须科学地确立主线

要想顺利地写出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党史本,首先需要弄清楚贯穿该历史时期的主线。廊坊党史二卷本编写历史时期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这29年,时间不长,历史事件却不少;取得的成绩很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需要我们拨去历史迷雾,确定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经过反复学习《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央和河北省的党史二卷本、胡绳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等文献著作,再结合之前准备的廊坊党史资料四大部件,认真思考,我们确定廊坊29年党史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科学社会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自力更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其中的关键点是:“探索”与“过程”。在这探索过程中,由于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多变,导致探索之路时而步入歧路——这就是廊坊党史二卷本的主线。这个主线之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这29年,廊坊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一丝不苟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自己的多少创新,只是有两大矛盾决定了地方特色,一是发展地方生产力与克服自然条件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内部矛盾。探索过程就是在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历程。其中,“文化大革命”十年,有两条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大家熟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这是一条政治的主线,是错误的被历史否定的一面;另一条是这10年期间,人民群众自觉的进行农业、工业生产并取得不小的成就,包括廊坊农业上的学大寨、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这是事实;工业学大庆,从1971年开始各县不断有自己的工业企业,这也是事实,这是历史肯定的。这两条主线一否定的一肯定的,采取分开写的方法,就不至于混淆了。

三、划分阶段必须依据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要编写好党史二卷本,必须依据《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划分历史阶段。廊坊在制订党史二卷本编写计划之前,把所有参加制订《编纂方案》的人员组织在一

起,深入学习《建国以来党的依据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联系之前编写专题、大事记的体会,充分地讨论,于2002年制订出《廊坊党史二卷本编纂方案》。《方案》把这29年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时间跨度是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12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二阶段,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间跨度是从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时间跨度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第四阶段,两年徘徊时期,时间跨度是1976年11月到1978年12月。以上每个历史阶段,都囊括了很多历史事件,如过渡时期囊括了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洼地改造运动,等等。

四、内容取舍上力求突出地方特色

二卷本涵盖的历史时期,权力高度集中,政治运动及很多事情都是自上而下布置的,地方上基本只是贯彻执行,所以各地需要写的内容大同小异。“同”指的是在步骤、形式上基本一样,“异”指的是在具体执行力度、造成结果略有不同。

廊坊党史二卷本内容上,在保持与全国政治运动、经济建设步伐一致的基础上,力争突出廊坊本地在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地方特色。大的政治运动、历史事件上,廊坊与其他地方党史二卷的主要内容相同,但在一些具体事件上,努力挖掘发现,廊坊也有自己的独特点:例一,在贯彻落实镇压反革命指示过程中,廊坊因为邻近北京、天津的特定区位,反革命分子比较多,且以敌特为主,镇反时自创了一些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党中央的表扬和推广。例二,贯彻“三反”“五反”指示过程中,廊坊揭发检举出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廊坊的“三反”运动主要是围绕揭发检举刘、张罪行,肃清刘、张流毒而进行的。例三,贯彻中央生产自救指示过程中,廊坊搞出了在全国影响很大的洼地改造运动,等等。尽管这些例子只是全国党史发展脉络当中的一个小波澜、小特色,总的发展走向、步骤与全国性大脉络始终是一致的,但它决定了地方党史的个性,必须下功夫把这个特色和个性写出来。所以,我们在写地方特色上用笔墨较多。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29年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甚至是几个运动交叉进行,我们在内容设定上不能被这些政治运动所限制,而写成政治运动史。必须拿出一定的篇幅、独立的章、节、目,客观反映政治运动背景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状况。事实上,每一个阶段,从农村到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小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事例和数字来表述其发展速度的快慢,但不能因为慢或退而不反映,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党史了。作个比喻,如果把29年党史本看成是活生生的生命肌体,那么,政治就是骨架,经济就是血液,文化等各项事业就是肌肉,只有把这些方面都写丰满了,才能构成具有活力的、真实的、丰富多彩的历史运动主体。

五、编写过程需要把握的原则

党史二卷本涉及的内容离现在比较近,许多当事人、经历者还健在,他们对很多事件历历在目,尤其是对一些敏感事件、人物的叙述、评价,他们都很在意。我们在叙述和评价这段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